第八十三章 老李的战友(上)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的正艳的时候,有一天,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李来福家的门口,司机从车上跳下来,打开了后面的车门,车里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军人从后门下来,和他一起下车的还有一个年轻人站在老人身后,很拘谨、顺从的样子。
虽然岁月在老人的脸上刻满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但是老人穿着笔挺的军装依然精神矍铄、全身透漏出一种威严的气魄。
李来福老伴从爱莲家回来,正走到自家门口。年轻的司机刚刚要上前问话,被老人摆了摆手给制止了。
老人迈步走上前问道,“老嫂子,请问一下,这是李来福的家吗?”
“是啊,你是?”
“我是他的战友,年轻时我们一起打过仗。”
老人说着话,好像又回到了从前战火纷飞的年代。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老连长了,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身体还健康吗,还能认出自己吗,一个个疑问聚集在心头,使他来不及去思考和捋顺。
“原来是老李的战友啊,快进屋,他在家呢!”
爱莲的妈妈急忙上前一步,打开了自己家的大门。
“老李,老李啊!你战友来看你了!”
李来福正在家里摆弄他的鱼竿,听到老伴说有战友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年了,很多战友,同志都已经失去了联系,住在这大山沟里这么多年怎么会有战友来看自己?
房门没有关。老李推开纱门走出来。
“你是?”
“老连长,我是罗取义,当年的小十八啊!连长!”
老人说出了当年自己在部队里的外号,那年自己刚刚参军时就是十八岁,因为年纪最小所以大家都叫他小十八。
“小十八!真的是你!”
李来福看着面前这个一身军装的老人,依稀辨认出他当年的影子。李来福想起来了,罗取义当年是自己的通讯员,他虽然年纪最小可是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枪法出奇的准,在一次战役中他只身一个人打死了六个敌人,在庆功大会上还受到了团长的特别嘉奖。
“罗平,快过来叫伯伯,老连长,这是我儿子罗平。”
“罗平!都长这么大了,和当年的你很像啊!”
“伯父好!”
“你好!你好!快、快屋里坐!”
李来福急忙把罗取义让进屋里。
司机和罗平忙着从车上往屋里搬东西,一箱一箱的搬了十几箱子。李来福老伴一个劲地说,“东西太多了,买这么多干嘛,真是太破费了。”
罗平说,“伯母,你不知道,我爸来看李伯伯,他知道你们这里交通不方便,买东西不容易,他都想拉一卡车东西过来。”
罗取义一进屋,抬头就看到了李来福家里墙上挂着的照片,他走上前去,用手轻轻地摸着一张照片,两行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老连长,你还保存着我们班长的照片呢,那时候他多年轻啊!”
“是啊,他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我记得有一次咱们部队遭到敌人炮火攻击,你们通讯班很多同志都牺牲了!”李来福回忆着。
罗平在一边说,“爸爸,你就别伤心了,今天看到李伯伯,应该高兴是不是?”
他不能看着两位老人一直沉湎于战争的回忆中不能自拔。
“是啊,是啊!你看我,这是怎么了,在路上说好了不哭的。”
罗取义擦了擦两眼的泪水问道,“老连长你身体可好?”
“好好好!我从部队回到地方上,自从退休以后啊,也没什么事儿,就在这儿山沟里,闲来没事钓钓鱼,有时候帮着爱波、爱莲她们看看孩子。”李来福说。
“我一直在找咱们部队里的那些老战友,可是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个了,你和我算是命大的,经历了这么多事儿还没死!”罗取义一边说,一边又笑了。
“是啊,我现在也不能再叫你小十八了,该叫你老罗喽!”李来福也笑了。
“李伯伯,成利老师家在哪住呢?”罗平问道。
“你认识成利?”李来福问道。
“是的,我们前一段时间一起去省城学习认识的。”罗平说。
“他家啊,在下坡学校里,你们过来的时候路过的一个小桥,小桥西边不远有一栋房子就是学校,他家就住在那。”李来福说。
“那好,李伯伯你和我爸先聊着,我去看看成利老师。”
说完罗平站起身和司机一起出了门,开着车往下坡而去。
…………
“成利,成利老师在家吗!”
罗平来到学校,站在操场边上就迫不及待地对着一个开着的房门大声喊起来。
“谁啊!”成利老师一边答应着,一边从屋里走出来。
“罗平?你还真来了!”成利老师很兴奋的样子。
成利接着对着屋里喊道,“小荣,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赵小荣也从屋里走出来,“原来是罗平,欢迎你!成利一直惦记你呢,说你最近会来,没想到这么快!”
司机师傅把罗平送到下坡后就开车回上坡李来福家了,临走时罗平说,“小高师傅,你告诉我爸,中午吃饭就别等我了,也不用来接我。我在成利老师家,一会儿自己走回去。”
他们三个人进到屋里,罗平看了看他们住的房间。
“成老师,你和赵老师也太艰苦了,住在这样的地方,真是委屈你们了。”
“这不是挺好吗,我和赵老师啊还觉得挺满意的!当然和你们城里的条件是不能比了。”成利给罗平让座。
赵小荣给他们俩每人倒了一杯水,“罗平,喝口水吧,开车到这儿要好几个小时吧。”
罗平说,“可不是吗,道路翻浆,很不好走,开了三个多小时,好在是吉普车,要是轿车这山都上不来啊!”
成利说,“你们找着李来福家了?”
罗平说,“找到了,很好找,我是跟着我爸借光来的,就是想看看咱们‘五二零’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回真是见识了,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啊!我看庄稼地里都栽上了树,真退耕还林了,比报纸上宣传的还要好。”
“你看,你来对了吧。不亲眼看看,你就体会不到退耕还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说实在的,一开始在耕地上种树,大家心里都很抵触,可是你看看现在满地的树苗,你就会明白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是啊,你说的太对了!”
“今天中午你就在我这儿吃顿便饭,正好我岳父昨天刚打了一只野鸡送过来,我和小荣正在厨房里要炖呢,你那边就招呼上了,看来就是给你准备的啊!”成利一边说,一边笑起来。
“太好了,那我不客气了,就在这儿吃饭!成老师,和你说件事,今年夏天再开学,我就要来咱们农场教书,可能还要下到分场去!”
罗平的话让成利吃了一惊,这个罗老师的嘴里怎么总会说出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为什么让你们城里的老师到农场来教书?”成利问道。
“你不知道,现在农场和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老师的情况,还有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市教育局为了帮助农村提高教学质量,决定让城里的老师分期、分批下来搞支援,每个下来支援的老师可能要干一到两年呢。”
“是吗?那这么说,你还有机会到咱们‘五二零’来呢!”成利说。
“那当然,说句实在话,我还真挺愿意来,体会体会你们工作的辛苦,把知识传授给山区的孩子们也是我的心愿,就是条件再艰苦我都能克服。”
“你们俩先聊着,我去做饭。”赵小荣说完就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了,三个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