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另有一手

四月五日上午,昌黎县王怀庆府邸。\

一骑快马飞驰而过,在王府大院正门口停了下来,从马背上跳下一名身穿蓝色褂子的听差。听差草草的将缰绳拴在一旁的马桩上,三步并作两步登上王府门前的台阶,伸手在朱红大门的扣环上拍了几下。

门房从门缝里看见来者,认识这听差正是巡防营司令处的人,于是先行打开了大门,向外面问了一声:“有什么事吗?”

听差急切的说道:“快快去向王大人通报,京城来了电报,天大的喜事。”

门房怔了怔,回过神来之后连忙先请听差进门休息,这才匆匆忙忙跑去院内通报。

此时王怀庆还没有起床,被下人叫醒过来后正要发火,好在听说京城来了电报,而且还是好消息,这才一言不发的从二姨太的被窝爬了出来。前前后后花了半盏茶的功夫洗漱穿戴,然后来到前厅接见前来报信的听差。

听差刚走进前厅的大门,噗通一声先跪在地上,万分兴奋的高呼道:“恭喜王大人、贺喜王大人,大总统昨日下达命令,委任王大人为通永按察使,辖管昌黎、滦州、唐海、乐亭四地军务。一应仪仗官文于三天后抵达滦州交接。”

听完这一席恭贺之言,王怀庆迷迷糊糊的双眼顿时睁大开来,豁的站起身向听差追问道:“你说的可是当真?”

听差连忙取出电文,双手呈递到王怀庆面前,说道:“今日早上收到的电文,请王大人亲自过目,小人不敢有只字片语的虚言。”

王怀庆夺似的把电报攥在手里,仔仔细细的过目了一遍,继而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总统待我不薄,待我不薄啊!去,赶紧传令,今日午后我要召开军事会议,各营管带都必须到场参加。”

听差应道:“是,小人这就去办。”

王怀庆急忙又唤道:“回来,你给我把这个消息放出去,让城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老子现在是通永按察使了。”

听差陪着笑道:“王大人放心,小人一定都办妥。”

王怀庆这才满意的挥了挥手,说道:“去吧,去吧,办好了有赏。”

自从大革命之后,通永镇的番号一直无名有实,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再加上这段时间巡防营的势力越做越大,根基越扎越深,没有一个官方的、正式的名号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不仅是颜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堂而皇之的干涉地方政权。

现如今上面总算给了一个名份,而且还是由大总统亲自委任,这简直就是名至实归,怎能不让自己感到兴奋?怎能不在第一时间炫耀出去?

很快,整个王府大院最先热闹起来,几房姨太太和一众亲戚们听说王怀庆升官的消息后,忙不迭跑过来又是恭喜又是贺喜,有人说要设宴庆祝,也有人说要敲锣打鼓到街上巡一圈,还有人说要赶紧修建一座按察使署衙。

没过多久,县里的士绅官僚们收到了风声,络绎不绝的赶到王府登门道喜。虽然这些士绅官僚们心里并不高兴,没有升官之前王怀庆已经是一副贪得无厌的德行,如今升了官之后还不更卖力的去剥他们的皮?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谁叫人家有枪有兵,只能硬着头皮来讨好王怀庆,希望这位大爷今后能对自己好一些。

快到晌午时,王怀庆的幕僚长于继芳从巡防营赶到王府。

做为王怀庆的首席谋士,于继芳在巡防营中的地位虽然不怎么高,但手里却掌握着不小的权力,但凡王怀庆不在巡防营时,一应营中公务便全权由他负责处理。

今日早上从京城发来的电报,他是第一时间看过,随后赶紧派人送到王怀庆府邸。本以为王怀庆看完电报后会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走马上任,哪里知道对方却只通知下午召开会议,之后竟开始在府上张罗着庆典之事。

为此,他只好亲自来到王府,向王怀庆详细解释目前的情况。

门房认得于继芳,殷勤的将其引进前厅,然后派人去通知王怀庆。

片刻过后,先后有三、四名县里的士绅从中堂上走出来,他们路过前厅时还与于继芳客客气气打了一声招呼。又过了一会儿,王怀庆才满脸春光、笑逐颜开的来到了前厅。应付其他客人时是让仆从将人带到中堂上,但会见于继芳时却是他亲自出来相迎,其对于继芳的倚重之意由此可见一斑。

“阳武,怎么,你也专程来向我道喜的吗?”刚刚迈过前厅的门槛,王怀庆就笑呵呵的向正在起身的于继芳说道。

“大人荣升通永按察使,名至实归,卑职自当前来道喜。”于继芳躬身行礼答道。

“你这人呐,就是喜欢面面俱到,下午我不就去营里了吗?何必还要大老远的跑一趟?”王怀庆说了一句客套话,然后连忙招手请于继芳落座下来。

“虽说下午大人会去营里开会,但卑职还是希望能先行知道大人您下一步的打算?”于继芳追随王怀庆已有多年,谈正事时他从来不拐弯抹角。

“下一步打算嘛,当然是要派人去下面各县传达通知,三日后京城才会派来正式的官文仪仗,到时候再去滦州走马上任吗?怎么,这等小事还用得着阳武你来挂记吗?”王怀庆眯着眼睛笑着说道,说话的语气就好像是在开玩笑似的。

“大人,你若是还要等到三天之后才去走马上任,只怕到时候可就不容易了。”于继芳语重心长的说道。

“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怀庆微微拧起眉头,疑惑不解的问道。

“您要知道,滦州可是还有一个袁肃在的,他不仅是大总统的侄子,手里有兵有枪,若是让他早先做好了准备,到时候滦州城的大门可不好进呢。”于继芳连忙说道。

“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阳武啊,不是我说你,你向来是一个聪明人,难道今天早上发到营里去的电报你只看了一半?”王怀庆笑着说道。

“卑职自然是一字不落的全看过了。”

“大总统在电报里再三叮嘱,就是要让老夫好好看住袁肃这小子,不要让他再折腾出什么事故来。还说今后通永镇整编,将袁肃手里的那两个营都纳入通永镇麾下,说白了今后他就是给我打下手的,难不成他还敢反了天?”王怀庆颇有得意之色的说道。

“话虽如此说,可一来袁肃毕竟是大总统的侄子,二来请王大人试想,若袁肃真是一个安分的角色,又岂能策动驻扎在滦州的新军脱离二十镇?不瞒王大人说,卑职早先就托人打听过袁肃在滦州的作为,先是办民防,后又结交洋人,私底下还购置大批军火,这年轻人可绝不是省油的灯啊。”于继芳掷地有声的说道。

这些话王怀庆早先就听说过不止一次,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他只当是废话、啰嗦,可现在说这话的人是于继芳,不得不让自己深思这件事的轻重。

他虽然是一个记仇的人,之前让袁肃摆了自己两道,心里当然不痛快。

可不管怎么说,对方都是袁大总统的侄子,而且在今天的电报里袁大总统是亲自叮嘱要好好“看住”袁肃。细想一下,这“看住”一词可是能有很多解释的。

单从军力来说,他手底下两、三千号人确实要比袁肃多得多,可问题是自己敢带兵去跟袁肃硬碰硬吗?军力是他唯一的优势,而这唯一的优势偏偏又派不上用场,如此来看这还真是一桩麻烦的事。

第1章 ,扩大战场第44章 ,曹锟劫见第63章 ,招募改制第49章 ,并不简单第2章 ,进攻丹东第101章 ,汉口矛盾第72章 ,开营训练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2章 ,提前预手第34章 ,着手发展第57章 ,军火清单第79章 ,建近卫军第40章 ,宴席之间第48章 ,南北驳火第63章 ,引见同窗第72章 ,新婚春宵第93章 ,借机而入第61章 ,审余小鱼第62章 ,滦州隐士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44章 ,曹锟劫见第46章 ,北洋暗流第39章 ,中秋北京第3章 ,酒后亲王第52章 ,商丘发展第31章 ,安山善后第90章 ,第一回合第78章 ,矿务公司第14章 ,总镇反应第51章 ,谋将加盟第61章 ,审余小鱼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13章 ,以寡敌众第58章 ,鄂州对话第59章 ,安山丧礼第94章 ,背后阴谋第98章 ,新的线索第86章 ,给下马威第41章 ,当众翻脸第3章 ,舆论手段第52章 ,西南事变第78章 ,矿务公司第11章 ,辽东反攻第39章 ,中秋北京第32章 ,新官上任第82章 ,临危受命第33章 ,散播谣言第12章 ,各有部署第20章 ,独立事宜第70章 ,堂上之争第62章 ,张謇试探第2章 ,安山张府第2章 ,痛下狠手第46章 ,北洋暗流第56章 ,道听途说第84章 ,最后谈判第21章 ,军事部署第43章 ,简而复杂第66章 ,所谓顾虑第74章 ,先声夺人第16章 ,辽东善后第58章 ,分开进货第8章 ,会见蔡锷第39章 ,袁氏家宴第35章 ,制订政策第10章 ,转危为安第79章 ,建近卫军第34章 ,另有目的第70章 ,南下筹备第42章 ,赌桌话谈第29章 ,深夜闯营第64章 ,笑里藏刀第55章 ,战火转移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章 ,进谏工业第98章 ,三方度势第76章 ,各有活动第70章 ,枭雄末路第82章 ,雪中送炭第96章 ,新式步枪第28章 ,两头态度第18章 ,大学拜访第81章 ,两淮扩军第66章 ,突来冷言第61章 ,汽车公司第5章 ,商业计划第8章 ,似有变故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92章 ,先发制人第90章 ,第一回合第6章 ,制式步枪第76章 ,试重机枪第89章 ,前线准备第5章 ,时势之见第58章 ,分开进货第31章 ,远在昌黎第85章 ,中央命令第23章 ,新的任命第79章 ,建近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