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惊动中央

“失控?才区区十万人受灾,前后已经过去快三个月的时间,赈济工作非但没能安抚难民,竟然又闹出了失控,这算是什么道理!”袁世凯板起脸色,声色俱厉的说道。

“凌晨收到的电文上说,临榆县官库告罄,赈灾款几将用尽,因此各地赈济所缩减了赈灾开支,从而引起难民怨声四起。”张一鏖说道。

“这些难民还真是养出刁性了,白吃白喝的养着,居然还嫌这嫌那,岂有此理。”袁世凯愤怒不减的说道。

“此事另有隐情,还得追究到前阵子,因为山海关镇守使吴承禄为了遵循总统特令,而擅自拘禁赈灾总司令袁肃进行调查,不料此举导致山海关地区的老百姓与难民们对官府大失所望。后来吴承禄为稳定民心,故而宣布加大赈济力度。哪里知道官库储备原本不多,根本无力加大赈济力度,最终不仅没有兑现承诺,反而还削减赈济开支,故而引起难民的不满。”张一鏖语气沉重的说道。

当然,在这番话当中他故意避开了一些敏感的地方,比如吴承禄逮捕袁肃这一节,毕竟之前这件事没有专门上报到袁世凯这里,所以没必要说的太仔细。

“之前不是说情况已经得到控制了吗?”袁世凯愠怒的说道。

“这……实不相瞒,之前袁梓镜主持赈灾,情况确实大有好转。而且据袁梓镜呈报上来的赈灾计划来看,他是打算采取实业赈灾的办法,一旦落实下来,不仅可以很快解决灾情,同是更能带来长治久安。”张一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对于他来说,但凡提及袁肃那解释起来就会很麻烦,可不管怎么说,袁肃主持赈灾工作确实很有成效,自己还没有泯灭良心到只考虑为那些贪赃枉法之徒辩解的地步。比起掩饰贪赃枉法的过错,他更愿意彰显一些好的一面。

“既如此,为何又突然更换赈灾主事官?”袁世凯气恼的问道。

“大总统,之前是您下令要调查袁梓镜,虽然调查的过程不详不尽,但为了避嫌所以还是让袁梓镜卸任返回滦州去了。”张一鏖连忙提示的说道。

“你们到底有没有耳朵?啊?就算没耳朵,那也应该有点脑子!我当初是怎么说的,若调查切实则依法惩处,若调查不实则不予追究。我且问你,派去的人可曾调查出一个结果吗?袁梓镜私底下与洋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袁世凯声色俱厉的说道,因为情绪激动在说话时甚至还做出许多情绪化的肢体动作。

张一鏖顿时哑口无言,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解释下去,最终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加复杂。更何况他也很清楚袁世凯的性格,正所谓事前是一个面,事后又是另外一个面。不难想象,假如调查证实了袁肃确实与洋人暗中互通,那此时此刻必然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袁世凯来回踱了一圈步,渐渐缓和了个人的情绪,最后他站定脚步又说道:“这样一件小事,前前后后拖延了三个月,事到如今不仅没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还越闹越离谱。你们一个个究竟是怎么办事的!”

张一鏖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大总统,天灾人祸实在不能一言定论。”

袁世凯现在也没心思发脾气教训,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用一种严肃的口吻闻到:“山海关那边现在到底闹成什么样子?”

张一鏖只好说道:“难民围城,吴承禄下令开枪镇压,据说在一天之内已经枪杀了大约三百人。然而开枪镇压非但没有起到威吓作用,反而更加极其了难民和老百姓们的不满,甚至还有洋人在报纸上揭露这是一次残酷的屠杀……”

袁世凯额头青筋凸起,双手紧紧捏成拳头,近乎咬牙切齿一般的说道:“谁让他下令开枪的,他脑袋让驴给踢了吗?在山海关向难民开枪,他不知道山海关是什么地方吗?派过去的赈灾会办人呢,让他去会办,他办的什么事。”

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局势纵然不明朗,但表面上依然是和平时期,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流血事件,实在是有极其严重的影响。这一点袁世凯心里很清楚,张一鏖心中突然很清楚。吴承禄悍然下令开枪,而且还是近畿重地,就算南方不抓住这件事发动舆论抨击,其他各方各派的势力肯定也会纠缠不止。

更何况,根据汇报是打死了三百人,可是谁有能保证这个数字当中没有水分?将近十万的难民围攻县城,吴承禄必然是在慌乱中才下令开枪,慌乱中怎么可能才打死三百人?

至于北京派过去负责赈灾会办的赵方毓,之前在京城筹备赈灾粮食时,很多人都知道此人底子不干净。此次难民局势失控,直接原因就是赈灾物资匮乏,而之所以匮乏正是因为有人从中贪污。赵方毓负责押送中央下拨的赈灾物资,他从中毛手毛脚自然是脱不了嫌疑。

“目前……中央派去的特派员还未有任何汇报……”

“别以为我不知道,赵秉钧派他的一个什么侄子去负责押送赈灾物资,其心可诛!闹到家门口的事情你们一个个还不尽心尽力,当真是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可以目无法纪了吗?”袁世凯冷森森的呵斥道。

张一鏖一脸郁闷,这件事与他无关,现在反倒要成为大总统发脾气的对象。不得不说,他在心里也十分埋怨赵秉钧,办起事来破绽百出,总是要人操心不已。

“你说,现在还能怎么办?”袁世凯厉声问道,即便是在发脾气时,他依然保持着理性。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最怕的莫过于南方会有借题发挥的余地。

“为今之计,不如复请袁梓镜主持赈灾。”张一鏖试探的说道。

“既然这小子办事有模有样,当初就不应该撤换。”袁世凯语气果决的说道。早先他听说袁肃以私人名义从滦州募集了十一万赈灾款时,就知道这小子确实是干实事的人,而且为人处事的做派与那些旧官僚截然不同。

只不过他心里有数,虽然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个族侄,但单从其这一年来的作为就能看出,此子是一个权欲心极重的人。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如果冲劲过头成了一种肆无忌惮的野心,那就不得不加以提防。

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身为中华民国至高无上的人物,面对一个才初出茅庐的后生小辈,也毋须有那么多的担忧。他能让袁肃成为堂堂镇守一方的护军使,也能让其一文不名。

“若是这样,那么我即刻去拟这道命令下去?”张一鏖确认的问道。

“不止如此,山海关那边事情已经闹将出去,好事者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必须有一个交代,吴承禄、赵方毓二人立刻革职查办,从严论处,以儆效尤。”袁世凯声音充满威严的说道。他终归并不清楚山海关整件事的内幕,但不管内幕是什么,在自家门口出了这么大的状况,不拿几个酋首来以正视听,今后近畿重地更不会得以安宁。

“那,再派人去彻查此二人吗?”通常的时候,这样的小问题张一鏖是不会多问,一切按照程序来办就是,不过因为之前有了先例,自己不得不多小心一些。

“一律交由东直隶护军使代办,一应查办必须如实上报国府,关于二人罪处之事也需由国府核实之后再赴执行。”袁世凯郑重其事的说道。他心里倒是很想弄清楚袁肃会怎么处理此次事件,要知道赵方毓和吴承禄都不是普通人,即便犯下弥天大罪也需慎重小心的处置,一着不慎只怕就会种下祸根。

这样棘手的事,正好可以考验一番为人处事的细节事项。

“明白了。”张一鏖点了点头,随即告退离去。

强烈推荐:

第41章 ,税收分配第13章 ,深夜变故第30章 ,双面处理第65章 ,筹安谋策第76章 ,淮安打探第60章 ,车站枪击第36章 ,官办银行第71章 ,英式装备第10章 ,小年宴会第14章 ,总镇反应第93章 ,郑州事变第4章 ,别有图谋第20章 ,总镇问话第34章 ,着手收网第40章 ,改变心思第98章 ,登陆作战第61章 ,审余小鱼第8章 ,毕业策论第66章 ,突来冷言第98章 ,培植政府第83章 ,着手行动第28章 ,安山急事第18章 ,大学拜访第86章 ,不待而见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74章 ,乱中生财第17章 ,调派入豫第14章 ,少壮北洋第32章 ,另有想法第27章 ,逐步展开第2章 ,安山张府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58章 ,背后杀出第54章第7章 ,起义前夕第12章 ,故设伏击第58章 ,锦衣回校第73章 ,放出风声第48章 ,南北驳火第31章 ,任大都督第95章 ,借口生事第12章 ,初谈青岛第68章 ,返回保定第56章 ,见林伯深第40章 ,宴席之间第65章 ,联谊会上第39章 ,急收缓放第30章 ,唐氏云南第52章 ,西南事变第87章 ,旅顺日军第16章 ,辽东善后第45章 ,一念之间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72章 ,突发事件第10章 ,小年宴会第32章 ,突然变起第63章 ,引见同窗第85章 ,扔白手套第65章 ,联谊会上第37章 ,逼上梁山第42章 ,分配防区第50章 ,开诚招降第18章 ,一时冲突第32章 ,坚持进攻第82章 ,北京调整第27章 ,京城风声第90章 ,拉拢进退第32章 ,另有想法第12章 ,栽赃嫁祸第24章 ,人满为患第2章 ,安山张府第19章 ,趁势而起第69章 ,实业之想第36章 ,俘周宝林第13章 ,不合时宜第37章 ,京城春节第29章 ,洋河水库第44章 ,曹锟劫见第35章 ,刀俎鱼肉第80章 ,共和成立第43章 ,新春正月第78章 ,淮安部署第2章 ,安山张府第36章 ,俘周宝林第25章 ,作战计划第45章 ,书房夜谈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3章 ,郑州事变第40章 ,问题所在第82章 ,临危受命第54章 ,购置军火第30章 ,执掌大权第66章 ,帝制进言第58章 ,锦衣回校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30章 ,惨案发生第32章 ,长痛短痛第36章 ,仁卿态度第80章 ,时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