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明升实降

随着谈话越来越明显,袁肃的心情也越来越不好,真没想到即便是有叔侄关系也会“枪打出头鸟”,。他当然明白自己的名望在北洋政府内部和民间基层有极大的提高,手中的权力和兵力也是越来越多,可好歹心中仍然惦记着协助袁世凯称帝。如今帝制还没有正式确立,反倒沦为了“兔死狗烹”的遭遇,这如何能叫人心安?

这会儿他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能装作一副深思反省的样子默然不语。

“之前你可能因为意气用事,又或者确实是觉得应当如此布置战局,所以才会主动出兵丹东,后来更是授意麾下纵火焚烧丹东。不管这件事对与错,也不管现在是否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此重大的决定,你原本就应该先行通报陆军部再做决定。”袁世凯又说道。

“叔父,正所谓领兵在外,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小侄当时也是考虑正面战场压力实在过大,所以才被迫下令东线主动出击牵制日军,。”袁肃连忙解释道。不过在这一点上他却很是不服气,要不是自己主动出击占据辽东腹地,别说不可能加快辽东战争结束,后面谈判也断然不可能从日本手里索回部分土地。

很显然,袁世凯是无事找事,无非就是找一个口实来教训罢了。

“身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是要顾虑战机,同时还要兼顾对后事影响的预测。我可以说当时你绝对是抱着赌博的心态来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万一赌输了呢?你知道不知道,擅自出兵丹东,弄不好就会扩大战争的态势,本来一开始舆论声势有利于我们,一旦战争扩大,影响到协约国在欧洲的战局,英法两国还会跟我们讲道理吗?”袁世凯加重语气说道。

袁肃在心里嘀咕着:他妈的日本有扩大战争的胆量和能力吗?无非是一个概率罢了,这种概率低于百分之三十,老子凭什么不赌?

不过纵然他心里颇有怨气,可也不能形露于色,只能继续装出一副知错的样子。

“克礼,我知道你心里肯定不服气,不过无妨,好在这件事总算有一个妥善的结局。叔父只是提醒你今后万万不可以再如此鲁莽,毕竟不可能每一次都那么幸运。但是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再好好与你谈一谈。本来中日双方已经进入和平谈判阶段,你却又接连在辽东发动反攻。我知你是想问谈判桌增加对话的筹码,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两点?”袁世凯又道。

“还请叔父明示。”

“其一,你制造了没有必要的战事,单单就是在谈判开始之后的那几天反攻作战中,营口方面的部队就伤亡了一千五百多人,而这一千五百名兄弟的受伤或牺牲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你只不过因为急于想向日方施压压力,可你究竟明不明白何为外交谈判?当年李中堂与日本人谈判,前前后后谈了三个月之久。此次我们握有优势,日本人似乎蛮横,那也不过是一时锐气,等到谈判拖延下去,英法两国势必不耐烦会介入其中,到时候日本人终归还是会选择妥协,。”袁世凯语气不轻,甚至话语中还透露着几分严厉。

既然袁肃已经明白袁世凯是在针对自己,他当然不会在乎袁世凯所谓的长篇大论,这时候无话可说不代表心里不会反驳。只是他更清楚,自己也完全不必浪费时间来在心里犯嘀咕,而是更应该来想出一个对策才是。

“其二,还是那句话,你在鲁莽的做出决定之前,可曾考虑过事后的影响?当初我便已经收到风声,日本本土许多势力都要求中止谈判,改为向辽东增兵,你可知道这是多么危险的事?你还真以为我们凭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力,足以与日本一战吗?要不是因为你的莽撞,或许在谈判桌上我们大可将整个辽东都索要回来,岂会只是区区几个山区的城镇!”袁世凯语气十分严肃的说道。

袁肃原以为袁世凯只是给自己一些警告,所以尚且还能忍气吞声,可是当他听到袁肃以歪曲事实来加强罪于自己时,立刻醒悟过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警告那么简单。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真正的明白要想融进北洋集团这个圈子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己只要稍微有一点气焰就会遭到袁世凯的盯死,到底这层叔侄关系还是很不牢靠。当然,他也明白身为真正的一国元首又是积极推行帝制,难免会担心来自左右身边的威胁。可处处打击、时时算计,这未免也太过分了。

若不是当初他极力劝阻袁世凯收复青岛,北洋政府又岂会有今时今日受万民拥戴?就算是忌讳功高震主,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着手打压。单单这一点就让自己无从忍受。

“叔父教训的是,小侄也万万没想到事情竟会闹至如此严重。在动身赴京之前,小侄还满怀欢心,以为这次舔为不齿还算有一份功绩,唉,却没想到险些是铸成了大错。”袁肃表面上装出一副感慨万千、知错认错的态度,但是他的这番话却有明显的一语双关。

“克礼也无须自责,毕竟你还年轻,今后多加学习锻炼也未尝不能办大事,。所以过几日对授勋之后,我倒是另外有所安排。其实我也知道,当初是因为陆军部有命令,你才会有胆量发动反攻。这件事最大的责任还不在你。正好原陆军次长徐树铮现在都督辽东边防军务,我是有意安排你接任此职,索性留在中央好好学习学习、多积累一些资历和阅历。”

袁世凯隐隐约约听出了袁肃不满的口吻,可见这个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之前的种种姿态极有可能只是装模作样。

“陆军部?如今陆军部次长不是傅大人在代理吗?”袁肃问道。他自然是不想到中央任职,这就等于剥夺了自己的实权。袁世凯既然这么介意自己发展,实在是叫自己颇为气愤。

“既然只是代理,自然是因为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实克礼你也不要多想其他,如今陆军部那边大多都是段芝泉的人,我早就想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思来想去,你如今又名望又有一定资历,更是我最信得过的人,当真是不二人选。”袁世凯语重心长的说道,说话脸上还带着几分慈和之态。

看着袁世凯这样一副嘴脸,袁肃心中更是气恼不已,若是真正信任那就不会来这一招明升实降了。事到如今,他不会坐以待毙,同时也深知如今自己多少是有一些斤两,尤其还是在袁世凯推行帝制的关键时刻。

“叔父的栽培之意,小侄感激不尽。既然是叔父的安排,小侄自当竭尽全力在陆军部为叔父办好事,绝不敢再有任何越俎代庖之举。”袁肃若隐若白的说道。只不过他仅仅只是先答应下来,至于今后是否接受这样的委任,又或者会不会有其他对策,还得慢慢思索才是。

袁世凯见袁肃这么果断的便答应下来,反倒感到有几分奇怪,心里甚至还觉得会不会错怪了袁肃。他毕竟还是希望能将袁肃培养成袁氏宗亲里面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至于今后袁氏的大统正宗还要受制于人。

不过他也没有再改变自己的主意,自己能捧起袁肃也能拉下袁肃,拉下袁肃同样还能再捧起袁肃,无非是要看这个侄子到底是否值得信任罢了。

第2章 ,安山张府第83章 ,亲去隆庄第79章 ,先礼后兵第6章 ,标部会谈第37章 ,祭孔大典第13章 ,不合时宜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79章 ,决心一博第22章 ,进取商丘第36章 ,官办银行第4章 ,出水芙蓉第10章 ,各怀鬼胎第13章 ,不合时宜第2章 ,进攻丹东第99章 ,随县之战第66章 ,一营为库第60章 ,推波山雨第81章 ,行营布置第11章 ,请缨出战第6章 ,日本妥协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40章 ,宴席之间第97章 ,开始进攻第4章 ,借力打力第68章 ,返回保定第82章 ,营中出事第42章 ,府院巧遇第78章 ,晓之大义第64章 ,临时告诫第40章 ,新的编制第15章 ,战后狂热第12章 ,栽赃嫁祸第57章 ,军火清单第40章 ,问题所在第10章 ,转危为安第49章 ,信使突来第66章 ,一营为库第58章 ,锦衣回校第23章 ,暗中行动第59章 ,约定与会第74章 ,乱中生财第14章 ,少壮北洋第94章 ,绑架之案第76章 ,淮安打探第83章 ,陷义帝制第98章 ,一九一四第9章 ,内部矛盾第15章 ,顺利突围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1章 ,另有心计第69章 ,急流直下第53章 ,暂定行程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57章 ,诱敌之策第86章 ,不待而见第24章 ,其人之道第15章 ,战后狂热第91章 ,坚守阵线第3章 ,火攻丹阳第78章 ,晓之大义第44章 ,曹锟劫见第77章 ,神秘来宾第104章 ,水深火热第53章 ,一战阴影第46章 ,荣升护军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5章 ,标部会后第31章 ,安山善后第50章 ,约谈合作第63章 ,制式产业第21章 ,中央命令第88章 ,军政发展第24章 ,别有用心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43章 ,简而复杂第77章 ,顾秉钧言55章 突发事件第27章 ,开始进攻第49章 ,疑雷诺森第82章 ,临危受命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85章 ,扔白手套第12章 ,栽赃嫁祸第77章 ,顾秉钧言第17章 ,调派入豫第15章 ,讨论武器第45章 ,一念之间第33章 ,学堂同窗第90章 ,拟两部分第21章 ,公所典礼第54章 ,购置军火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35章 ,合击围堵第41章 ,除夕夜宴第73章 ,南北交锋第92章 ,宴会过后第51章 ,别有深思第24章 ,无心无意第59章 ,安山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