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事在北京

余额不足

十二月的京城天气酷寒难耐,整个城际都已经被笼罩冰雕玉琢之中,不仅如此,大街小巷更是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忧愁,蒙古人、满人以及那些“心怀忠义”的遗老们,无一不对眼下国内的局势忧心忡忡。倒是还有些朝中的少壮贵胄们整日不停的叫嚣着,可终归也没有人见他们做过些什么实事。

不管是日本人的报纸、英国人报纸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报纸,铺天盖地的头版头条上都是起义、革命、独立之类的字眼。纵然报纸上的文章没有明着写出清廷的危机,可就连不识字的妇孺们都能猜到,这大清的天下已经岌岌可危了。

正是在这样一片萧杀的气氛之下,位于东直门内的铁狮子胡同却依然呈现出一副热闹的景象,每天都有不下百余人从这里进进出出,专门为铁狮子胡同架设的数条电报线、电话线几乎无时无刻不是在传递着信息。甚至在百忙之中还有仆从模样人拧着红灯笼、红巾子在大门口张罗布置,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装点一番。

自从袁世凯接任内阁总理的位子之后,便将署衙选在铁狮子胡同的外务部衙门,没过多久连外务部衙门的门匾都改换成“内阁总理衙门”的字样。事实上从那天开始,清廷的政治核心就已经从紫禁城渐渐迁移到了这里。

之前,朝中的大臣们还会象征似的去紫禁城内走走过场,可到现在不管是不是朝政时间,但凡没有皇上的宣召,根本不会再有人进宫去,就连那些血气方刚的少壮贵胄也都无可奈何。所有需要决策的国家大事,大臣们都只会到内阁总理衙门来会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个死胡同显得愈发热闹十足。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清廷山河日落,就数袁世凯最是春风得意。可是并没有知道,就是这位风头正盛的大人物这段时间一直在为一件事踌躇难决,一边是对清室的念旧,一边又担心清室会对自己卸磨杀驴,就像四年前那样。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答案,老佛爷已经不在,今天的清王朝再也不是之前的清王朝,若自己连命都没了,还怎么去谈忠君报国?只不过,心中有答案是一回事,可一旦要做出决定时却又举步维艰。

在处理军政大事时,他很少会有像这样的优柔寡断,只是这个问题对自己来说的的确确是一个结,袁氏三代效忠于清廷,自己迈出这一步之后将会肩负多重的心理负担,只怕外人根本不会理解其中的苦衷。

即便禁卫军已经被调往山西镇压革命,即便满朝文武都倚重自己,即便各国洋人也都口口声声支持,可袁世凯仍然时常怀有一种杯弓蛇影似的危机感。对于很多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杯弓蛇影,而恰恰不是杯弓蛇影。

他不想步李中堂的后尘,一旦自己踩塌了眼前的这一步,那必然会跟李中堂一样万劫不复,甚至还会背上洗涮不尽的黑锅。因此他在从安阳启程北上前,已经秘密托人在伦敦置办了一座庄园,又在法兰西银行存了两百万法郎的款子,就怕事有不对之时,自己多多少少还能有一个退路。

这天一早,袁世凯一如既往起来的很早,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南北矛盾的国家大事,还要为紫禁城的那些显贵们收拾烂摊子,说一句不怕托大的话,若不是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这北京城早已是到了一片混沌不堪的地步。

迈着有几分蹒跚的步伐走进官署南院的大书房,袁世凯不动声色的回过头来,对跟在身后的几员幕僚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手里抱着一堆文件的张一鏖先一步回答道:“已经是冬月十二了,也是西历的三十一日。”

袁世凯缓缓的点了点头,刚想说些什么,不过又觉得不是什么要紧的话,索性欲言又止。他回过身继续走进书房,在靠近落地窗的红木书桌后坐了下来。

站在张一鏖身后的杨度和赵秉钧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杨度迈步走上前,不动声色的说道:“大人,南京那边已经有消息了,南方十七省代表前天刚刚结束国会大选,确定由孙文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似是而非的笑了笑,揶揄的说道:“孙文还真是有胆子坐这个位置。”

杨度见袁世凯彷佛对这件事一点都不紧张,心中不禁忧虑起来,他急忙又补充的说道:“在下这几日一直在与南京方面电联,张四先生、汤老爷子以及十一省议员代表长都已经表明了态度,只要能先确定武汉停战,凡事都可以再议。”

袁世凯脸色渐渐阴郁一下,冷冷的说道:“都可以再议?国体的事情也可以再议吗?”

杨度一时语塞,顿时低沉的叹了一口气,往后退回了身子,他很清楚宫保大人心里还是有太多东西拿放不下。

赵秉钧接着走上前,语重心长的说道:“宫保大人,就算咱们对南京那边的情况坐视不理,可这件事终归不能拖得太久。华甫那边还在等着大人的消息,洋人也一个个催促的紧,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乱子的。”

袁世凯不慌不忙的说道:“不管是南边还是洋人,现在他们着急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我还嫌他们急的不够,你们却先着急了起来。智庵、皙子,你们心里的盘算我都明白,可你们也应该明白,政治和外交就像是做买卖一样,你把商品屯的越紧,市面上的价格就越高,咱们一定要等得起才是。”

赵秉钧依然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叹声说道:“就怕夜长梦多啊。”

袁世凯盯着赵秉钧看了一眼,慢慢的说道:“这些事我自有分寸,等下午我跟朗斋、燕孙见完面之后再谈这些事。”

赵秉钧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不过好在袁宫保总算是有动作,这一点倒是能让自己稍微松了一口气。

袁世凯又转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赵秉钧,看了看对方手中厚厚一叠文件,暗暗叹了一口气后问道:“公绂,今日要处理的都是些什么文件?”

虽然日复一日都要与一大堆文件打交道,换做任何人都会厌烦的不行,不过他很了解张一鏖的办事能力,对方跟随自己这么多年,轻重缓急处理的十分恰当,但凡要拿给自己亲自审阅的文案,那必然都是很重要的文件。因此,就算厌烦的不行,他也要悉心处理。

张一鏖有条不紊的说道:“一部分是昨日刚发到的地方军务,山西、热河以及蒙古方面的情况,另外一部分是前些日积累下来的旧电文,料想宫保大人还是应该做一下回复才是。”

袁世凯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即对赵秉钧和杨度说道:“你们现在趁着早时去一趟庆亲王府,把前天我交代的事情给办好了,你们两个都去,说话客气一些,别弄得我恩将仇报似的。”

杨度和赵秉钧齐齐点了点头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开了大书房。

这时,张一鏖才将文件按照已经排好的秩序放在袁世凯面前的书案上,不过却又额外的拿起原本压在最下面的一份文件,递到袁世凯面前。

第56章第83章 ,颇有深意第6章 ,日本妥协第8章 ,毕业策论第95章 ,借口生事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71章 ,重新聚力第22章 ,滦州交代第24章 ,人满为患55章 突发事件第87章 ,随营学堂第8章 ,似有变故第84章 ,以理服人第54章第68章 ,军火事故第22章 ,谋取出路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83章 ,陷义帝制第30章 ,惨案发生第26章 ,声东击西第91章 ,坚守阵线第80章 ,时局进展第54章 ,重庆变势第20章 ,独立事宜第63章 ,背道消息第48章 ,异人异志第77章 ,顾秉钧言第93章 ,酒后之言第61章 ,返回北京第14章 ,最终谈和第54章 ,购置军火第82章 ,北京调整第12章 ,初谈青岛第28章 ,根本隐患第64章 ,杨度试探第47章 ,南下上海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84章 ,趁势发展第4章 ,出水芙蓉第67章 ,保定信函第51章 ,剖心之言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10章 ,小年宴会第43章 ,洪宪筹备第31章 ,任大都督第64章 ,笑里藏刀第48章 ,游说成事第30章 ,双面处理第23章 ,临行安排第45章 ,一念之间第87章 ,旅顺日军第93章 ,飞来横祸第67章 ,国会危机第91章 ,唐海重工第56章 ,见林伯深第56章 ,道听途说第42章 ,一声令下第6章 ,暗藏势力第80章 ,紧急行动第20章 ,郑州军事第54章 ,重庆变势第39章 ,结交豪绅第70章 ,堂上之争第23章 ,见张镇芳第62章 ,准备北上第14章 ,最终谈和第13章 ,会蒋百里第47章 ,南下上海第66章 ,化工产业第7章 ,收受利益第87章 ,着手解决第73章 ,私见张謇第81章 ,行营布置第44章 ,下有对策第75章 ,三两天内第7章 ,针锋相对第94章 ,入股开滦第47章 ,会众豪绅第41章 ,瀛台大会第34章 ,民军奇部第35章 ,群策群力第54章 ,重庆变势第52章 ,商丘发展第60章 ,推波山雨第69章 ,实业之想第46章 ,荣升护军第53章 ,筹备工作第39章 ,急收缓放第16章 ,辽东善后第87章 ,着手解决第97章 ,开始进攻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20章 ,越闹越大第40章 ,鸿门宴间第64章 ,乌云密布第7章 ,起义前夕第20章 ,独立事宜第1章 ,另有心计第91章 ,唐海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