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拟两部分

不管怎么说,袁肃是真心希望郑州计划不会执行,哪怕他骨子里一直期盼着能够趁机机会夺得大权,但是在道义上仍然认为这是一次可以彻底改变人性的试探。他当着田文烈、朱泮藻、唐天喜等人面开诚布公,解释了自己与革命党人私下来往的事由,又决定冒险前往汉口执叛党之首,这已经足以证明事情的严重性。

如若朱泮藻这些人还想着借机捣乱,可见这些人的人心有多么恶毒!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近卫军按照军事会议讨论的部署方案,陆续从郑州向既定的城镇开拔。看着聚集在郑州的军队走一批来一批,袁肃心中忽然有了几分压力,那就是他渐渐质疑起来自己到底是否有能力驾驭住这么多的兵力。

好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郭文远、李劲夫没有探听到那些旧派军官有什么动静。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反而让袁肃渐渐放心下来,正打算想法设法集中精力展开针对汉口的行动计划。倒是郭文远和李劲夫二人显得有几分着急,生怕是监视、跟踪和调查的人没有办工作做到位,或许有所遗漏什么。

早在军事会议召开之前,袁肃于公馆召集嫡系部将讨论全盘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在暗中调派高顺的谍报组织南下郑州,参与到汉口、郑州两部分计划当中。郭文远、李劲夫因为是目前袁肃嫡系部队当中最先抵达郑州的人马,所以在相关军事安排上自然肩负主要责任。包括收买那些旧派军官身边的人,派人伪装潜伏在郑州各个有价值的地点建立监视网,等等。

哪怕在袁肃看来,这些工作都做的很到位,尤其是那些被挑选出来建立监视网的士兵,都能在乔装打扮和蹲点上表现的很灵活,实在是让他感到出乎想象。但是对于郭文远、李劲夫来说,他们总觉得这些人不是“专业的”,太缺乏“经验”,从而有很多不可靠的地方。

转眼间到了三月初,也是中央近卫军开赴滦州大约半个月之后的光景。

从北方派发下来的各项物资,以及后续赶来的部队基本上全部就位。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五师分别移驻到既定的防区,郑州城区之内只剩下各师的后勤部队,以及刚刚抵达郑州不久的第十师。就连第一兵团其余的兵力,也都是先到商丘、许昌、开封三地集合。

但是几个师的师长,以及师部的那些高级将领们却还留在郑州这边。

袁肃之前没有特别强调这些人要跟随本部人马一起转移,但是也没有要求这些人留下来。显然是总司令部这边还需要有所打理,并且亲自监督后勤物资的调配,担心其他师会趁机哄抢或者搞一些小动作。除此之外,也是希望能在总司令部这边接收到第一手的消息,看看袁肃到底如何执行汉口计划。

这反倒为郑州计划制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在全盘计划当中,袁肃并不是一点困难的地方都没有,除了要承受无法预测的风险,尤其是在郑州计划和汉口计划的交叉点上,还需要一定细心的考量。既然要执行汉口计划,那么事先肯定要与汉口方面取得联系。可在与汉口方面取得联系的时候,又要担心那些旧派的军官会不会在这个时候搞小动作。一旦两边撞在一块儿去了,结果可就会非常麻烦。

只是,从一开始这两部分计划都充满了博弈性质。所以袁肃还是要做出一定的决定。

他在三月三日这天秘密派遣了参谋副官李典只身前往汉口。李典自然是要与曹锟接触,并为袁肃接下来亲自前往汉口铺路搭桥。

在临行的时候,他特别嘱咐过李典,让李典在跟曹锟见面之后,故意提到希望借助曹锟的帮助,来趁机将郑州这边云集的袁世凯嫡系将官一网打尽。至于帮助的方法,那就是让曹锟派人秘密跟朱泮藻等人联络,假装是打算透露一些重要的情报,比如他本人与胡毅生秘密接触的证据。届时,他这边便会采取突然行动,以朱泮藻等人私底下与汉口串联为理由,将这些逮捕起来,从而控制整个大局。

如此的布置,是袁肃突发奇想。显然就是在利用诡计,彻底扰乱彼此双方的思考,从而达成“虚虚实实、虚实相交”的诡计。

如此一来,即便那些旧派军官企图暗中耍花招,在曹锟来看也无非是故意玩阴谋。而对于曹锟来说,将袁肃跟胡毅生私底下交谈的情报泄露出来,正好还能逼袁肃“上梁山”。哪怕曹锟本人还会认为这其中有诡计,但只要能让袁肃在这边跟袁世凯的嫡系将领们内讧起来,最起码也能缓解湖北这边的军事压力。

前后用了四天的时间,李典转道江西乘坐火轮船才顺利到达汉口。

随着两军隔省对峙,湖北省江北一带的地区全部进入军事戒严,人心惶惶不在话下。

李典到达汉口后先在租界找了大饭店入驻下来,随后通过电话局联络到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内务部办公室,向内务部透露了一些消息。次日又与内务部派来的专员见了面,只说自己是奉袁肃之命前来拜见曹锟,到底所为何事不管对方如何再三的询问,都是三缄其口,要求在见到曹锟之后才会当面告知。

内务部这边没有办法,只好又返回汇报到曹锟那边。在此期间也没有对李典采取任何行动,仅仅是调派了几名侍卫负责监视。单单从这一点已经让李典觉得此事必能成功,不难推测显然郑州那边没有对之前军事会议上的内容有所泄露。

到了三月九日,经过曹锟与一众心腹的一番会商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内务部在这天一大早就再次动身前往租界,邀请李典动身前往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办事处,并说曹委员长决定进行接见。

委员会办事处的大楼并不算高,不过占地面积却很大,从了正面的办公楼宇之外,连同紧挨着的几个宅院、庄园和其他民用搂也都是被征用过来,用作其他部门办公所有。曹锟的警卫营就驻扎在大楼后方的一处厂房。而沿着大楼街道向西直到小江门,便是才不久被曹锟改编为共和军番号的嫡系部队驻扎地。

李典才一路上或亲眼所见,或通过与陪同人员聊天,将这些情况都一一记在脑海中。汉口这边部队的驻扎位置,尤其是细微到军事改革委员会的警卫部队分布地点,都将成为实施汉口计划的重要情报支持。

一番周折之后,李典在办事处三楼的一处小会议室里见到了曹锟。

到场的除了曹锟之外,还有其副官兼参谋长熊秉琦、湖北督军王占元、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民商总长尚文谵。这几位算是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中的核心人物了,除此之外其他的部门大多都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力和意义。

“在下袁总司令参谋副官李典,见过各位大人。”进门之后,李典客客气气的向众人问礼,他故意表现的落落大方,显得这只是一次很平常的见面。

“李副官,真是劳烦你大老远的跑这一趟,来来,快请坐。”曹锟摆出一副笑面虎的样子,乐呵呵的请李典坐了下来,随后吩咐侍从官端茶倒水。

落座下来之后,李典本欲直接切入正题,好显得此事已经船到桥头,就等着曹锟这边表态便能一举决定下来。可是他才刚刚开口说了几句,曹锟却忽然打断,一下子把话题岔开了,反而询问起河南省内目前的天气情况。话题竟然是离了十万八千里。

李典隐隐约约察觉到曹锟似乎另有深意,在谈正经事的时候居然谈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必然是故意如此。他心中又有几分担心,莫不是郑州那边当真是走漏了消息?不过事到如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耗下去,就看看结果到底是什么。于是他索性也不跟曹锟谈什么正事,顺着曹锟的话题随便乱侃起来。

“早先在下曾跟随我家大人来过河南一次,不过那会儿整天忙着镇压民军,也顾得上怎么探看河南省内的民俗风情。这次再次来到河南时,我家大人倒是委派督办了一阵子后勤工作,于是得了一些空闲到处走动一番。还真是要好好感叹一番。”

曹锟显得很耐性也很有兴趣,反而就跟着李典聊起了河南的风土人情。

不过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谵三人却没有领悟曹锟的用意,在与李典正式见面之前,压根都没听曹锟说起过该如何对待。这会儿三人见两个人放下正题不说,偏偏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倒是大谈特谈,不由自主露出了不解之色。

尤其是尚可谵,他本无心参与北洋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只在乎能跟着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好好发展工商产业。对于中央政府派遣近卫军大举南下,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他这几日每天都没能睡上安稳觉。现在袁肃那边派人过来了,不管所为何事都可能是对目前局势的一次转机,自己岂能耐得住性子。

等了一会儿之后,尚可谵清了清喉咙,故作踌躇的打断了曹锟与李典的谈话,说道:“这个,委员长,李副官,不如等国内的情况缓和之下再来探讨关于各省民俗的问题吧。到时候鄙人愿意出资专门开办民俗的研讨会,也算为我中华文化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有了尚可谵的带头,王占元也跟着说道:“是啊是啊,李副官大老远的老一趟不容易,听说还是从江西那边转成船只过来的。咱们也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还是赶紧说一说正事。”

曹锟脸色顿时变化了一下,先是几分阴沉,不过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李典倒是没有急着改变话题,反而好整以暇的看着曹锟,等待曹锟表露态度。

曹锟微微叹了一口气,脸上仍然挂着笑容,继而转移了话题向李典问道:“唉,若非现在局势严峻,曹某倒是真想与李副官好好畅聊一番。不过曹某相信,李副官此番到来必然能为眼下严峻的局势带来一个转机。不知道袁大人他是怎么看待?”

李典不动声色的说道:“此番在下前来,正是受了我家袁大人之托,特意来与曹大人商议咱们北洋的出路。汉口这边闹出这么大的动作,北京方面势必咽不下这口气,如此大阵仗的军事对峙,几乎算是将咱们北洋的主力部队全部牵扯进来了。一旦大打出手,不管最后胜负如何,势必都会让咱们北洋元气大伤。所以我家袁大人希望能想一个折衷的办法,来化解这场不必要的干戈。”

不等曹锟开口,一旁的尚可谵连忙说道:“是啊,是啊,正该如此才是。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嘛!”

曹锟狠狠的瞪了尚可谵一眼,后者吓了一跳,只好噤声不语。曹锟现在算是后悔透了,早知道就不应该让其他闲杂人等一起跟着过来,现在可好,一下子就让李典把汉口这边的人心都看得通透了。

“李副官,诚实的说,我们也不希望事情会闹到这种程度。不过项城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好端端的大总统不做,偏偏闹出什么大皇帝。以至于眼下国内南北又出现隔阂,革命党大人蠢蠢欲动,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我们是不希望看着北洋受此拖累,才发起军事改革,希望能由内而外的推进北洋改变现状。”

“曹大人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不会错的。不过如今北京已经发布了政令,大皇帝陛下接受了段大人的劝说,正式决定退位改制。如此一来,曹大人所担心的最大的问题岂不是有了解决吗?”李典顺着曹锟的话说道。

“话虽如此,只是这件事未必会那么简单。”曹锟拖着声音似模似样的说道,显出一副高瞻远瞩的样子来。

“曹大人是什么意思?”李典问道。

“一则是项城已失民心,若非是我等努力反对,只怕他还会继续做着皇帝的美梦迟迟不醒。简单来说,那就是项城不够诚意。二则我等自然发起改革委员会,旨在完成对北洋内部的改造,如今改造之路才刚刚起步,岂能就此中止?若不然等我们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万一北京那边又传出什么其他变势,又该如何来算?”

“如此听来,曹大人所言也不无道理。不过如果汉口这边不肯让步的话,那势必是要与近卫军大打出手,到时候我家袁大人也会很难堪的。”李典加强语气说道。

“并非是我等要让袁大人难堪。只是项城如此大刀阔斧挥兵南下,事先也不曾派人来与我们沟通,没有诚意不说,也俨然摆出一副穷兵黩武之态度,势必是要跟我等一较高下。如此,我们又能如何自处?”曹锟故意歪曲事实的说道。

在这个时候的对话无非就是充充门面,当初双方都没有考虑谈判,对曹锟来说一旦接受谈判那就等于妥协,一旦妥协那就是一无所有。对袁世凯来说反正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到,无非是破罐子破摔,拼一个鱼死网破。若是侥幸能拼赢了,或许还能为子子孙孙留一个名份。

李典缓缓的点了点头,故意先做出一番沉默思索的状态。他当然明白曹锟的用意,也很清楚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所以没必要在这些门面话上多过于计较。

“诚如我家袁大人所托,袁大人的意思是尽可能避免此次军事冲突,一起促成北洋军事改革大业的完成。不过这其中又该如何切入处事,倒是必须先与曹大人这边商讨出一个定论。当然,除此之外,河南那边我家袁大人虽是总司令,可下属多是皇帝陛下派来的亲信心腹,实难有调动指挥的可能。就怕其中会有误事。”

听完李典的话,曹锟等人各有不同的脸色,大致上是弄清楚了河南方面的态势。他们当然明白袁肃一人独木难支,不可能单凭一人之力就把驻扎在河南的那些将领全部收拾了。一方面是兵力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袁肃不是傻子,近卫军自个儿内讧起来,打得大家都元气大伤,之后还有什么实力来跟汉口这边谈判。袁肃亦是如此罢了。

“既是袁大人派李副官前来,必然是袁大人那边已经有了想法。不妨明示,看看你我两边是否可以通力合作一番。”这时,王占元插嘴说道。

“此处并无外人,那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家袁大人所推举的改革方案不在乎国体、政体如何,只在乎我们少壮派要在今后中央占据一席之地。曹大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除此之外,一旦帝制取消之后,北洋之内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坦白的说,那就是各自将军之间的地盘会有一些变动。”李典渐渐的打开话题说道。

【看到书评读者大大的留言,顿时虎躯一震,默默留下一行泪水。啥也不说,努力端正态度,好好准备新书。各位读者大大真是辛苦你们一直陪伴煎熬到现在,只能说这本书从八十万字开始不见起色,实在影响了很大的情绪,所以写作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实在抱歉。】

第42章 ,忠言逆耳第68章 ,行将开战第37章 ,逼上梁山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5章 ,辖内发展第19章 ,趁势而起第87章 ,林氏合作第59章 ,意外事件第64章 ,临时告诫第51章 ,谋将加盟第87章 ,旅顺日军第13章 ,以寡敌众第5章 ,伏击日军第8章 ,毕业策论第84章 ,趁势发展第57章 ,军火清单第11章 ,入豫心思第53章 ,筹备工作第53章 ,陈宦真相第19章 ,趁势而起第20章 ,独立事宜第98章 ,登陆作战第13章 ,深夜变故第83章 ,着手行动第52章 ,纳捐集资第10章 ,转危为安第38章 ,逐步善后第94章 ,入股开滦第62章 ,滦州隐士第2章 ,昭然若揭第6章 ,日本妥协第52章 ,各有意外第83章 ,亲去隆庄第97章 ,日军困境第32章 ,长痛短痛第13章 ,会蒋百里第71章 ,炮兵计划第66章 ,所谓顾虑第34章 ,着手发展第32章 ,另有想法第13章 ,不合时宜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89章 ,壬子新年第74章 ,张家送别第79章 ,决心一博第29章 ,深夜闯营第17章 ,两边准备第69章 ,上门讨要第55章 ,前往保定第81章 ,两淮扩军第30章 ,唐氏云南第30章 ,双面处理第16章 ,定制式化第49章 ,别开生面第53章 ,一战阴影第43章 ,洪宪筹备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章 ,借力打力第99章 ,随县之战第61章 ,郑家大少第19章 ,见宋教仁第39章 ,结交豪绅第58章 ,背后杀出第93章 ,借机而入第74章 ,先声夺人第8章 ,会见蔡锷第68章 ,行将开战第45章 ,一念之间第1章 ,另有心计第99章 ,到突破口第63章 ,背道消息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28章 ,安山急事第64章 ,临时告诫第9章 ,玄机暗喻第47章 ,南下上海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17章 ,强化民兵第47章 ,军政会议第21章 ,军事部署第7章 ,针锋相对第53章 ,筹备工作第88章 ,控制战争第18章 ,一时冲突第35章 ,合击围堵第67章 ,推心置腹第53章 ,豫南对策第33章 ,擒贼擒王第45章 ,以退为进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64章 ,乌云密布第27章 ,迎王怀庆第33章 ,散播谣言第67章 ,推心置腹第99章 ,随县之战第42章 ,一声令下第31章 ,南方筹谋第99章 ,随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