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廉颇之志

公元311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清晨时分,夏口的码头上......(东吴黄武二年(223),孙权筑城于黄鹄山(蛇山),取名夏口城。位于今天的武汉市内。)

陶侃神色平静地站在风口之处,眺望着汉江之上的烟波浩渺,竟是隐隐有些痴了......(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郡守大人......,这大早上的风寒露重,您还是早些回去吧......”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就是这会子能到了,老夫还想再等上一等......”

“大人......,您还是让末将一个人在这里候着罢,一旦发现山将军的船队,末将一定立刻派人通知大人......”

陶侃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看了眼依旧带着铁面具的朱伺......

“仲文啊,老夫都已经从武昌城赶过来了,要是再错过山将军的船队,那这一趟就算是真的白来了......”(武昌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长江南岸,与汉阳、汉口隔江相望。)

“大人原本就不该特地过来,应詹大人已经派了人前去接应山将军了,大人又何必亲自前来?!毕竟大人的年岁......”

“年岁怎么了?!你就比老夫小多少了?!”

“末将是真担心您的身子......,而且现在荆州大乱,万一来得不是山将军的船队,而是那些无法无天的水贼,那可就太危险了呀......”

“哈哈哈!只要有你铁面朱伺在这里,哪个宵小敢在你朱老虎的头上动刀动枪?!你可是和马隆一样被朝廷亲赐过“赤幢曲盖”啊!”(赤幢曲盖是一种属于将军出行时,所用的仪仗和旗帜。)

朱伺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得意,可又马上皱起了眉头......(马隆是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平定了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之乱。)

“哎!要是镇守襄阳的是大人您,那也不至于被王如那帮贼寇打得这般惨不忍睹,听说槃瓠蛮也在四处作乱,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既然襄阳已经陷落了,那咱们就好好商议商议,等开春之后怎么收复失地也就是了......”

“恐怕山将军是不会轻易让大人来主持反攻大计的......”

“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了......”

“可应詹已经提前一步去接应了,而且还立即派人前来夏口向咱们通报,大人难道还不明白他应思远的心思吗?!”

“现在襄阳那边可是乱得一团糟,应詹想要独自力挽狂澜,恐怕也不是什么易事,太过心急反而会适得其反,尤其是要对付那些槃瓠蛮,即使恩威并用,收效也不会太大,所以咱们不如就先按兵不动,多多招兵买马,筹集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吧......”

“哈哈,大人果真还有廉颇之志?!”

“哈哈哈,要不然老夫为什么要让你去加快建造大船?!老夫可不舍得让你这样精于水战之人,整天赋闲在家含饴弄孙啊......”

朱伺立刻来了精神,甚至挺起了胸膛,忍不住开怀大笑道:“哈哈哈,我就知道大人你也是个不甘寂寞的,哈哈哈!”

“哈哈哈,人老心不老啊!不过你可一定要记住了,无论是谁,只要他是一心为了荆州百姓,咱们就应该不计前嫌地去帮助他,甚至是鼎力相助!这样咱们荆州的百姓才能少受一些战乱之苦啊......”

朱伺敬佩地点了点头,略带崇拜地看着一身正气的陶侃......

陶侃捋了捋褐白的长须,忽然有些感慨地说道:“哎!若是咱们两个都能再年轻个二十岁就好了......”

可就在这时!

望楼上的小卒突然高声大喊道:“快看呀!前面好像有船队过来了!”

不久之后......

山遐搀扶着颤颤巍巍的山简,步履蹒跚地走下了帆船......

孙盛也扶着肥头大耳的宋哲一路紧随其后......

“龙骧将军,武昌郡守陶侃见过山将军!”

“明威将军朱伺,见过山将军!”

“好好好!士行来了,仲文也来了!好啊,真是太好了!”

“哇”的一声!

脸色苍白的宋哲突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大吐特吐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看向了山简和山遐身后的孙盛和宋哲二人......

孙盛赶紧双手一缩,放开了还在晕船呕吐的宋哲,然后憋红了小脸,急急忙忙地对着众人撇清道:“我不认识他,真的不认识,我就是帮了个忙而已,真的......”

宋哲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不讲义气的孙盛,然后又忍不住呕吐了一会,这才颤颤巍巍地站起了身,恭恭敬敬地对着陶侃说道:“陶大人......,我们是秦王司马业的使者,请大人迅速派船送我们前往江东谒见琅琊王司马睿......”

同一时刻,汉中郡,成固县城北面十里处

司马勋脸色煞白地看着面前只剩下几百人的联军战士,尤其是看着他们一个个唉声叹气,浑身是伤的惨样,更是忍不住悲从心来......

这昨天还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战士......

怎么一夜之间就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三瓜忧心忡忡地看着满脸沮丧的马勋,忍不住开口安慰道:“马副部督,这是天灾,谁也无法预料得到呀......”

马勋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伸出手摸了摸三瓜的脑袋......

“你小子怎么跟来了?!我记得你应该还在下邽城的才对呀?!以后没人的时候,就叫我马大哥吧......”

“好的勒!马大哥!”

“哈哈,就冲你救了老子的命,老子以后就认你这个小弟了!”

三瓜立即高兴地咧开了嘴,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三瓜,你一个人是怎么摸到成固县的?!黄金县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了?!我记得那边已经被流寇给占了呀?!”

“三瓜人小,贼寇们根本没把三瓜当回事,所以我就偷偷溜了过来......”

“阿郎派你过来的?!他怎么让你一个小娃娃过来了?!”

“不怪阿郎大哥,是三瓜自己要来的!阿郎大哥已经很照顾三瓜了,之前三瓜偷偷跟着你们行军的时候,不小心睡迷糊了,醒过来的时候就找不到你们了,要不是路上又遇到了阿郎大哥,恐怕连汉中郡都走不到,现在三瓜也想做点事情报答你们,顺便再见见马姐姐......”

“马姐姐?!”

马勋微微一愣,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三瓜说得马姐姐就是马草......

“对了,阿郎大哥还让三瓜带了些消息和指示给你......”

马勋立时浑身打了个寒颤,总觉得现在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三瓜,而是那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阿郎......

第八百九十七章:赵染夜袭(四)第三百三十八章:意欲入关中第二百五十九章:整编和扩军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三十六计(四)第三百八十二章:瘟疫前兆(一)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鷁首怪兽第七十二章:傅氏效忠第四百零三章:异族的心声第五百二十六章:慢慢算账第四百二十章:击杀巨蟹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明月即我心第五百八十四章:至此有你(四)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难以安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何乐而不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作茧自缚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新亭夜宴之瑞雪丰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阳奉阴违第三百一十六章:雪夜的挑选(四)第九百一十一章:歌功颂德第五百九十四章:也向潼关行(三)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兵发临颍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我们都是女儿身第九百六十章:孙盛进言(一)第三百七十三章:六博棋(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五百三十二章:混淆是非第五十三章:彩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三郡之殇(二)第五百四十五章:管仲之志第一百一十八章:羌桃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拓枝》定情第三十九章:得明月者得天下第八百九十九章:南寨之战(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老成谋国第二百九十三章:失望的挑选第五百一十八章:私淑弟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二桃杀三士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阿郎的决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九百一十章:巧舌如簧的刘雅第一千一百零四章:手如柔荑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出人意料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兔死狐悲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老子可是你的贵人第九十七章:王弥的对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皆大欢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以水洗肠第四百三十八章:长安沦陷(一)第四百五十六章:忍辱负重第五百八十章:放电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上天庇佑第五百六十二章:行商的目的第八百六十三章:弼马温第九百五十七章:坦诚相告第五百九十一章:坐下商议第六百七十四章:老崔的面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诡异之夜(二)第四十八章:宁死不逃第五百二十四章:祖济救人第四百一十四章:仙缘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狼王(三)第三十九章:得明月者得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默许第二百三十八章:祖逖战秃发(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脱了乌龟壳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新亭夜宴之借尸还魂第十一章:刀刀催人老第四百五十九章:同手同脚第一百六十章:码头立威第一千零四十章:捡回来的第八百零三章:清脆的童音第一千二百零二章:渭水祭英灵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沈亭之战第八百一十四章:挥之不去的梦魇第四百九十一章:躁动不安第一千零八十九章:飞蛾扑火之计(六)第八百五十八章:举足轻重第五百四十章:族长之位第二百零六章:董匡战石瞻(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血书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未雨绸缪(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你说该怎么办第二百八十二章:狼狈的演技(三)第一百五十六章:无难军的由来第六百三十四章:小鹿乱撞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情势突变第一百六十五章:匈奴动静(三)第三百九十章:大牢深处第九百一十七章:张禹献计(三)第三百二十一章:迷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名媛淑女第三十七章:王衍论政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箪食壶浆之计(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靳准进谗(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诡异之夜(二)第二百零二章:北宫出战第十二章: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雕虫小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下辈子投胎别来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