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插手人事

董事会问题一大堆,除了投资这些必须要商讨的,吴良还有杀手锏,不停的质疑即可。

就像他质疑陕氵气实业的能力一样,他同样在质疑领导班子的能力。

“昨天回了一趟家,也遇到儿时的一些小伙伴,发了一堆牢骚,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我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张玉普现在是看明白了,吴良说了这么多,有利益诉求也有刷存在感的意思,经过前一天他在吴良家里的所见所闻,也品出来吴良这一家子算得上是比较“梗”的那种人,符合关中人的特点,很多事情直截了当不藏着掖着,这蛮对他的脾气,所以,他也凑着趣回答,“吴董有好的建议,我们是求之不得啊!”

吴良给他投去一个感谢的眼神,“我那发小是搞技术的,他入职两年,感觉前途极为渺茫,我搞不清楚他是对于企业前途的没有自信还是对个人的不自信?

直到后来,他才提出来,这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到人生尽头的企业。

我当时就是一愣,再联想到别人说的这是一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行业时,我真是觉得公司的制度存在极大的缺陷!

尤其是对技术人员极不友好!

玉普董也是技术干部出身,我想问问,现在的技术员一个月收入能拿多少?”

吴良点名,张玉普大概算了算,“基本工资800,岗位工资280,岗位工资系数这个月能拿到5,再算上加班费这些,拿到3000块钱应该问题不大!”

3000块钱在零四年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算是一份很不错的收入了,但是,这还是改制之后对工资进行变革之后的产物。

比方说,岗位工资,这还是延续国企的特色制定下来的,定一个基数,产量在标准工时的情况下为280,产量增加越多ꓹ 翻倍越多,拿到手的钱就越多ꓹ 看似很合理,干的多,拿的多ꓹ 无可厚非。

这样的计件制工资体系对于工人来说是相对合理的,体现了多劳多得的薪酬体系。

然而ꓹ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真的合理么?

不见得。

原因也很简单ꓹ 企业产量有高有低ꓹ 在低产月的时候,岗位工资系数或许只有1或者2,工人干的活少,拿的工资少,大家能理解,技术人员呢?

依旧每天累死累死的忙着新产品的设计、试验,生产线的技改ꓹ 工艺,已上市产品的质量改进等等ꓹ 忙的天昏地暗ꓹ 拿到的工资是多少呢?

基础工资800再加上岗位工资280或者560ꓹ 到手一千出头ꓹ 能干啥?

这就是技术人员最大的悲哀,另外ꓹ 吴良得到的信息是ꓹ 没有上升通道ꓹ 比方说,在国企ꓹ 技术人员的出路,要么走上领导岗位能拿到一份高工资之外,其余还有什么出路?

指望评上工程师或者高级工程师岗位工资加上30,50的能影响多少?

干了四五年的正能单打独斗的好的技术员因为工资太低,跳槽,这对企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损失,还是那句话,国企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为什么会这么讲?

国企的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在质量体系管理上也是严格按照9000认证或者汽车行业的16949认证来执行的,做事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的。

吴良曾经了解过不少小的机械加工的企业,有的企业里的技术员连个尺寸链都搞不明白,这样设计出来的零件能有多好?

显而易见。

所以很多时候,在市场上的那些琳琅满目的产品当中,即使是同质化非常一样,但是,大厂和小厂真的不一样,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再比方说,陕重氵气16.8亿的泾河产业园的投资当中,厂区规划,生产线的布置,设备的调试安装,工序的布置等等,这都是极为锻炼人的!

参加过这样一个技改项目对项目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是质的变化,这也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培养出来的人才。

而他们因为工资原因或者前程问题跳槽,对企业的损失不可谓不严重。

企业里面一边吆喝着要增加技术人员的收入,一边又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进,等到这些人翅膀硬了,觉得能够单飞了,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技术,或许还有图纸。

这对于企业的损伤是巨大的,不亚于技术泄密。

这又得回到自制化率的优缺点身上,自制化率高,对于企业的技术控制相对较严格,自制化率不高,产品很快在市场上就会有大批的仿制品,前世,天朝的拖拉机行业就是这样一个乱像。

同样的,天朝的重卡行业现在只有六大巨头,一氵气,東风,福田,加上重机解散分开的三家,包括陕重氵气,其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像春兰集团那么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杀入进来也很快黯然离场。

但是,这并不就能奠定天朝重卡行业的六大格局,江淮、华凌、徐工、北奔、大运这些异军突起,在不断的蚕食这些老牌企业的市场。

而这些企业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或多或少会借鉴这六大的技术,或仿制或“搬运”,最快捷的路径和解决办法就是从陕重氵气这些企业挖人。

诚然,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天长日久,总有疏忽的时候,既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及早做好防范措施是必要的手段。

吴良也是通过薪酬体系的变革来引出这个话题。

“3000块,干了五年的技术和十五年的老技术差距多大?一个岗位工资的水平么?一岗30,系数5,一个月多150?”

一句话说的张玉普脸上都变了数变,沉默半天,才重重谈了一口气,“陕重氵气这两年在湘火巨的影响下已经提升了不少了,看起来,步子还是迈得不够大啊!”

吴良自嘲一般笑笑,“想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哪儿行?我在阿狸、藤讯、千百度、奇琥三六零、大平洋电脑网这些挨踢企业当中遇到一个很好的模式,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也就是专家路线和管理者路线!”

双路线的薪酬体系,在挨踢界最常见,之后在机械行业当中也有过应用,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有其显著的优点,最起码能体现出在同行业中较大的竞争优势。

吴良举的同学的例子,用双路线可以完美的解决,适合技术路线的,走这条路也没问题,工资高,更利于其和公司利益结合成共同体。

这其实是公平感的一种,类似的培训,吴良曾经参加过很多,并不陌生,在好一世上,吴良提出来,邓玉为很自然的安排妥当就是如此。

当然,大平洋电脑网也是类似,他比照的就是阿狸的薪酬体系。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员工还会将自己的报酬与本地区同行业的其他人或同学、亲戚相比,从而产生公平感。

企业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要确保对外公平,也就是说要对外具有相应的竞争力。

当一定时间内,员工工资待遇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时侯,员工会产生满意感。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获得较强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天朝重机一分为三,陕重氵气、天朝重氵气,洪岩三家,互相认识得人也挺多,互相打问一下薪酬水平不为过,差距越大挫败感越强,这一点不得不防。

吴良见大家没有太大的抵触,呵呵笑笑表示,“回头我找个专家过来,对陕重氵气的薪酬体系重新设计一下!”

周雨民当即表示反对,“论对陕重氵气的人员最熟悉的,当属现任的人事副总了,请个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就能念好陕重氵气的经吧?”

吴良笑笑,没有回答周雨民的问题,而是转头问张玉普,“张董的意思呢?”

第七百五十三章 赚点感动回来第九百三十三章 批复第三百零七章 夏季的人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号创可贴第七百一十八章 都是天涯沦落人第二十四章 真正的策划第四百九十八章 全托管模式第五百四十四章 遁第四百五十二章 良叔第二百二十六章 美女,让我用一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收获第九百一十七章 画风突变第四百九十八章 全托管模式第七百八十五章 图钱第九百五十七章 大活儿第七百四十四章 意外收获第九百二十章 把甲方变成乙方第五百六十九章 利字当头完结感言第六百九十章 王卓的目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宴无好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小皮鞭挥起来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选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归记者(2/4)第九百五十三章 连轴转第二百二十七章 有产品经理的潜质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看就叫real吧第四百零七章 老套的桥段第九百五十七章 大活儿第七十七章 王炸和对A哪个大?第三百七十二章 从公司外部招人吧第八百六十六章 搬家第八十三章 洛城事宜第六百五十九章 会务组第五百三十四章 假装很懂的样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热点第九百四十五章 歪嘴的后遗症第十三章 开局没有鲲,装备全靠忽悠第八百三十七章 第二个典礼第四百一十七章 后院起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归派气功的执念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学费第六百三十七章 广告限词第三百一十九章 媒体加购物平台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回大平洋第七百七十四章 内心孤寂的大佬第八百二十九章 惯例第五十七章 挣渠道商的钱第五百九十四章 520真的来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正当竞标手段第七十六章 快快快,赶紧掐人中第九百三十一章 若有若无的鄙视链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个另类的励志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原来罪魁祸首是他?第七百三十七章 突然红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牛刀小试第四百五十一章 苦肉计?第四百五十章 鹅的蛋,碎了第四百四十章 为了流量,拼了第十四章 忽悠个舒适度+1的小极品装备第四百三十七章 改变固有认知的产品第八百九十一章 在这儿等着呢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号创可贴第二百零五章 来个小插曲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零五章 购票业务第八百八十六章 有眼光第三百六十章 吴良的年终工作总结2第五章 离职后风波第五百四十二章 找钱第六百一十七章 明光乳业第五百七十九章 蔑视第三百三十七章 会前第六百五十章 野蛮人攻上门楔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包包、抱抱、报报第八百二十一章 暗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技术路线之争第三百六十章 吴良的年终工作总结2第三百四十四章 广告公司才是主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终见网大为第九百零二章 ARMV6授权第六百四十二章 广告人的累第七百九十四章 多个客户第四百九十三章 嗷大喵第四百四十一章 淘金币第六百七十二章 技术路线之争第六百三十三章 山寨牡丹亭第六百三十章 正式收购第七百三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六百一十二章 发展方向第七百五十六章 看看外面?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经夸第八百七十四章 惊艳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七百九十七章 艰难拿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技术大拿的分析第九十五章 你就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第二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整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