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武媚送李治上朝,行至大殿时,李治生出了一份不舍,便道:“不若媚娘与朕同往?”
武媚到是有些惊讶的,到底是不知道为何李治竟然会生出这样的念头,虽然她动心,但是却不得不谨慎为之:“皇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后宫不得干政,臣妾是万万不敢的。”
李治笑了笑,将武媚扶了起来,柔声道:“皇后过谦了,诸多政事朕一直需要媚娘从旁点拨一二,只是到底是朕转述,不若媚娘同往,也好更加方便的协助与朕。皇后不过是出主意罢了,决定还是在朕,如何有干政一说?”李治本就贪玩,每日若非武媚从旁协助一二,他哪里有时间戏耍?今日不如借着武媚算计长孙无忌的机会,将她拉去朝堂之上,如此一来,武媚处理政事越发的能有效率,而自己也省去了复述的时间。
更关键的是,武媚到底是皇后,到底是要依附于自己而存在的,是以他根本不担心武媚会如同长孙无忌那些世家一般的尾大不掉。皇权也不至于会旁落,是以李治很是放心,更是隐隐有些期待武媚能帮他处理了那些烦人的事情。
于治国一道,李治始终不是很在意,做得再好他也是只能在父皇的风光伟绩之下,不论如何做,他都知道永远不可能超越父皇。也所幸父皇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稳固的江山,自己也不求突破,只要能守住这江山即可。
更何况,国事总是太过于繁琐,虽说有下面诸多的臣子处理,却也都等着他的批示,小事无伤大雅,大事,他却是不如武媚果断,是以才会提出今日的要求。更何况,武媚心心念念要扳倒长孙无忌,若不能亲自看到自己的敌人倒下,那该是怎么样的遗憾?因此李治才有了让武媚一同上朝的心。
“牝鸡司晨总是能叫那些人抓住把柄,叫皇上难做。不如就选个折中的方法如何?”武媚上前替李治抚平前襟细微的褶皱,一面笑道:“不如臣妾就在皇上的龙椅后面听着,如此一来,既不必臣妾露面,惹来非议,让皇上难做,又能顺了皇上的意思,皇上意下如何?”
李治点了点头,能有武媚从旁协助,面对朝中那些老臣确实心里也有了底气。武媚做皇后以来的几个大手笔,如雷霆一般的震慑了朝堂,同时也让李治对武媚刮目相看,是以今天是发落长孙无忌的日子,朝堂之上的阻力可想而知,是以带着武媚,也好能有个人帮着出出主意。
“昨日之事,想必诸位都已经听说了,原这事也不算什么,但是到底牵扯到了一些不体面的事情,更何况身为太傅,叫到皇子,品行上更是不能有一点瑕疵,如此说来,朕不得不重视此事。”
“皇上,不过是陈年旧事,太傅为官多年,为朝廷鞠躬尽瘁,立下赫赫功勋,足以抵过这微不足道的小事,还请皇上三思。”
武媚在后面听得真切,却不知是何人。若是自己的人,那这人可以说是极高明的,若是长孙无忌的人,那只能说他识人不明,蠢钝如猪了。
皇上从来都是最不满这些所谓的三朝元老居功自傲,所谓建功容易守功难,这些老臣立下了赫赫功勋,自然是有些目中无人,然却不知功高震主,帝王最是忌讳这些人。本不说还好,这番求情无非是让皇上更加下定了决心罢了。
武媚也不说话,原本还以为会有波折,却不料竟然能有这样一番陈情。有此番陈情在前,纵然只是芝麻绿豆点大的小事,皇上都不会轻易放过长孙无忌的。
果不其然,李治的声音明显的低沉了几分:“身为臣子,为朝廷奉献是本分,这不是可以犯错的理由,朕已经决定了,将长孙无忌发配到去黔州,算是给他的一个教训,若是在黔州能潜心思过,再回京不迟。”
“皇上英明!”
英明?武媚嗤之以鼻,李治不过是心软,不愿意背上一个忘恩负义,龙心难测的名声罢了,哪里说得上是什么英明不英明的事情。不过只要调离了京城,武媚就有机会将他们一一的解决了。
听到这里,武媚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兴趣听下去了,让翠竹与小福子说了一声,便回凤栖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