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已下,去让显儿来哀家这里吧,明日举哀的规矩也让礼部尚书来凤栖宫说明,本宫不希望明日举哀他做出什么丢了皇室颜面的事情,再有,与礼部的说一下,新皇登基在高宗皇帝大殓入乾陵之后再议。”武媚回到凤栖宫,这时候新皇尚未登基,武媚虽然自称哀家,却仍旧还是大唐的皇后,这凤栖宫,即便是有人蠢蠢欲动,却也不敢说什么。
接下去的日子,从举哀,到沐浴,到饭含,到入殓,再到发引,李显与武媚带着所有的皇亲国戚按照礼部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完成,直到最后将唐第三代君王唐高宗李治送入了乾陵。乾陵前竖起了丰碑,碑文武媚亲自撰写。
述圣记碑高二十二丈余,宽五丈余,重达十数万斤,由七块巨石组成,即“七曜”,是取“日、月、金、木、水、火、土”之意。碑的顶部雕刻成庑殿形的屋顶结构,显然是皇权的象征,屋顶上雕龙画栋,形象逼真,生前的李治最是怕自己不如他的父皇太宗皇帝,那么武媚说什么都要为他在死后了却这个心结,她要让他的功德永存人世!
碑文由武媚亲自撰写,由嗣皇帝李显亲笔楷书,“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禾辱)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歌功颂德是武媚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她要让李治到了那个世界,能够不要再在太宗皇帝的面前矮上一截了,她要让她的夫君能昂首挺胸的带着这些丰功伟绩在他的祖辈与父辈面前扬眉吐气,不再是那个当初唯唯诺诺的九皇子,任人摆布的晋王殿下。
他是君临天下,威慑八方的大唐天子,他垂拱而治,惠及万物,他知人善任,集中皇权,他完成了他的父辈与祖辈们想要完成的中央集权,即便这一切都是在武媚的帮助之下。可是这是武媚却不想再说这些,她统统给了李治,给了这个直到死才唤回自己目光与心疼的男人。
李治大殓三个月后,武媚正是迁入寿宁宫,大唐二圣临朝的盛世终于就此过去,她将朝廷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将她最热爱的权力给了他的儿子。
“哀家终究还是错付了一生啊,你,学明,先皇,哀家都辜负了啊,文英,你可会怪哀家么?”武媚坐在宁寿宫偏殿的窗边,品着翠竹泡的茶。
“太后娘娘如今能醒悟,便不算是辜负。”文英含笑的执茶轻啄。
武媚做了太后之后,明显较之从前从容不少,眉目间的戾气也渐渐散去,此时听文英如此说,不免微微一笑:“文英你用的是醒悟,看来哀家当初真是错的离谱了啊,只是哀家却再也回去了,如今已经是终身在这寿宁宫中空度了。”
“太后娘娘可是说笑了,”上官婉儿被送去李显那里之后,因国丧在,未曾有册封,然却是宠冠后宫,这时候正是来寿宁宫给武媚请安的,“人不知,婉儿可是知道的,太后娘娘那是胸中有丘壑的,雄韬伟略绝不输当世豪杰,便是身处寿宁宫,娘娘仍然可以运筹帷幄,何谈空度?”
“瞧瞧,婉儿一来,哀家这寿宁宫可就没了这份安详了。”
“太后娘娘可是真的不管婉儿这些俗事了?这可不行,娘娘之所以推举寿宁宫岂不就是因着心生愧疚,想还朝于李氏不是?可是太后娘娘,这时候可是真的容不得您不管俗事了啊,不然您这般守护了一辈子的大唐江山恐怕就真的要易主了呀。”
武媚搁下手里的茶盏,婉儿最是有分寸的,从不会轻易说出这般严重的话来,如今婉儿将话说的这般的严重,想必事情的确已经超出了她所能解决的范畴,武媚微微蹙了蹙眉,道:“婉儿鲜少将事情说的如此严重,可是出了大事了吧,说来哀家听听。”只是江山易主这话,她却是不信的,放眼整个大唐,除了她武媚,还有谁能有这样的能耐,江山易主,只要她武媚还在,她就不信有人的能耐能越过自己去。
上官婉儿见着武媚并不紧张,心知她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虽然自己口气轻松,也不过只是为了麻痹那些监视自己的宫女太监们罢了,若是自己满脸凝重的与武媚说事情,只怕是才走出寿宁宫的门,她就命丧黄泉了。
上官婉儿依旧是满面春风的样子,含笑的嘴角却冰凉了眼底,“太后娘娘可是知道如今凤栖宫的主人是那韦玄贞的女儿韦香儿?”
武媚亦是漫不经心,既然婉儿如此,她便陪着演戏便是,一旁的文英更是闲适的眯起了眼。
“那韦香儿的名字还是哀家赐的,自然是知道的,韦香儿如何?莫不是你说的这么严重的事情,是她与你争宠不成?”武媚并不只是为了开玩笑,有些话是需要让人听见的,不然即便是谈笑风生,仍旧会叫人起疑。
上官婉儿会意道:“婉儿蒲柳之姿,哪里能与韦皇后争日月之光辉?只是,太后娘娘在寿宁宫中有所不知,韦香儿求了皇上,皇上也是满口的答应了,将当朝宰相李义甫罢免,换上了韦皇后父亲韦玄贞,还说,莫说只是这区区宰相,便是要这大唐的江山,也定然割下半壁送与老丈人玩乐。”
上官婉儿话音一落,不仅仅只是一旁闲听的文英震惊了,便是见惯了风风浪浪的武媚亦是惊心,这是该有多么的无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武媚的拳头不免捏紧,缘何她的孩子竟没有一个堪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