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李世民下旨,凡六十以上者,在皇家医院就医,分文不取。
十岁以下的孩童,在大唐皇家医院就医,分文不取。
这一纸法令出来,整个大唐顿时是沸腾了。
“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太好了,陛下仁德,陛下仁德啊!”
“此乃是仁政也,陛下之功绩,当如头皮上古先贤的尧舜禹汤也!”
“是啊,老夫从隋朝年间活到了现在,哪怕是文帝之治至今,也只有贞观皇帝有这仁德之政啊。”
“正是如此,往后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终于肯踏入那医院之中了。”
“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利国利民之策也。”
“……”
一大清早的,一群长安城的人正在议论着。
“仁德之君也,当今圣人,真乃是仁德之君也。”
“是啊,老小儿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有这样的仁义之事也。”
“陛下还是心系百姓的啊,陛下仁德啊。”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
百姓听闻。
都是一脸的高兴。
能够在这么仁德的皇帝的治理下为民,那是一种荣耀啊。
现在,长安城的百姓乃至全大唐的百姓的生活都好了起来。
所以,一些茶餐厅也就开了起来。
一大清早的,很多的人带着几文钱,来到了茶餐厅,点上一盒小笼包或者苏州茶点,泡上一壶雨前龙井,享受享受一天美好的开始。
人多了,自然就聊起来了。
一边看着刚刚出来的报纸,脸上都满是笑容。
不过,有人却提出了质问了:“这陛下不会是做做样子吧?毕竟这天下的幼童和老人那么多,国库有那么多的钱财么?”
“对啊,我大唐的百姓千千万,老者幼童十之八九,我大唐有那么多的钱财么?”
“那得花费多少的钱财啊?”
“我大唐国库岂不是要空了?”
“……”
不少的人纷纷说道。
自古以来只有给上帝纳税的,哪里有皇帝给自己看病花钱的?
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所以,有些百姓提出质疑也是正常的。
“大唐的周报都刊登了,陛下都贴出公告了,定然是真的。”一名老者微笑的说道。
“是啊,大唐周报、官报都刊登了,还有那些儒家学报、法家学报都刊登了,必然是真的。”
“大唐的国库的问题,那是大人物们想的,咱老百姓相信陛下就是了。”
“对,要相信陛下!”
“……”
一些人纷纷说道。
然后,拿着小笼包、苏州的酥饼、千层糕等,慢悠悠的吃了起来。
好吃。
美好的一天,终于是要开始了。
现在在长安城的东、南、西、北四处共有四条街道就是专做茶点、午餐、晚餐的饮食一条街。
其中大半的产业是皇族的。
这年头,除了挖煤外,就是这饮食最赚钱了。
衣食住行,衣服可以一天一件或者好几天才换一件,住嘛自然是房子了,很多时候一辈子就住一套房。
至于行,那就更方便了,公交车或者骑马都行啊。
唯独这吃。
华夏是饮食大国,从古至今,美食不断。
食物不但要吃的饱,还得好看,还得够香,够碎,够味道。
可以说,整个世界唯独华夏人的饮食是最讲究的。
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你能够两天不吃?三天不吃?
就算你四天不吃,第五天第六天你还不吃,那就等着死翘翘吧。
所以,是人就得吃饭。
只要是活人,就少不了饭。
一天三餐还嫌少,有些人一天四餐五餐,有的人一天能够参加十个酒席。
所以,这茶餐厅一出现,顿时是吸引了不少的人。
Wωω ⊙тt kan ⊙¢ 〇
其中,最先进入茶餐厅的是贵族老爷,然后在商贾之中传开了,最后老百姓也跟着进茶餐厅里面吃早茶。
一股早茶之风,油然而升。
特别是一些在请楼酒肆里面混迹了一晚上的学子,更是早早的来占了位置,喝上一碗清淡的热汤,吃上一盒小笼包,然后回到自己的住所睡大觉。
毕竟,吃饱了睡,睡起来才舒服啊。
民以食为天。
所以,这饮食必然是整个大唐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而且,发达的饮食业还催生出了大唐最初的快递行业。
谁家要是想点个酒席的,直接命人来酒楼付账,然后酒楼的人就会做好了酒席送到府上,保证到府上的时候还是温的。
可以说,这算是古代最早的快递了。
“真是太好了,此情此景,我真吟诗一首。”有名书生忍不住的站起来,高声说道:“仁德……仁德……仁德……”
仁德了大半天,也没有想出下一句到底是什么。
最后只能颓废的坐在桌子上。
不远处。
李泰看着,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微笑。
“得道之君,天下随之,失道之君,天下逆之,只要我们能够为万民着想,何愁大唐不兴盛也?”李泰感叹了一声说道。
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大唐啊。
国力蒸蒸日上。
百姓欣欣向荣。
李泰带着人,慢悠悠的离开。
终于,然后,慢悠悠的向前方走去。
一切都欣欣向荣。
太好了。
“殿下,这个时候,应该在宫中呆着,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出宫。”身边的一道身影微笑的说道。
毕竟是储君,又要登基了。
这要是发生个三长两短的,那可什么办才好啊?
“一个脱离了群众的皇帝,脱离的百姓是皇帝,是做不好皇帝的。”李泰微微一些,说道:“微服私访,多了解了解百姓,才能够做好皇帝。”
旁边的人听闻,顿时是肃然起敬。
太子殿下果然是仁德的君主啊。
然而,李泰心里苦啊。
等到当上了皇帝,想要随时出宫,那可就是相当的难了。
李世民都已经足足有一个多月没有出皇宫了吧?
“我要多出宫,多出宫,然后再看到大唐百姓的生活模样,才知道如何制定国策,要是有个皇帝连自己家的百姓生活的如何都不知道,还如何制定国策?”
“要是一不小心制定出来的国策脱离了百姓,那受苦受难的可就是老百姓了。”
“故而,一定要清楚百姓的需求,才能够让百姓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