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大唐天皇李渊

老者看着年轻人,叹息了一声。

然后,继续开口:“年轻,真是好啊。”

“年轻,还可以去拼搏,凡是努力的人,这个时代都不会忘记他的。”

“特别是我们这些百姓,以前想当官,那想都不用想。”

“在我那个时代,没有书读就算了,出去卖苦力,你也争不过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特别是那些世家,你们是有所不知,在我的那个时代,哪怕是校尉,都需要出身。”

“一些没有本事的人占据高位……”他滔滔不绝的说道,诉说着占据平生见到的事情。

“现在,好了,我们老百姓的孩子也可以读书,也可以考科举,可以成为官员。”

“至于当兵,只要你有本事,连将军都可以当。”

“这是一个好时代啊,你看,人民安居乐业的,以前想都不敢想。”

“……”

年轻人在旁边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虽然,他出身皇族,但是也经常被自己的老爹老妈上忆苦思甜课,所以以前的岁月,还是能够从自己的父母的口中听说的。

“阿翁,该回去了。”

“阿翁,田已经种下了,该回去了。”

“……”

几名小朋友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老者的面前。

老者站起来,微笑的说道:“归去,归去。”

“郎君,后会有期。”老者笑着说道。

“后会有期。”年轻人脸色露出灿烂的微笑。

看着老者离开,他站在田埂上。

微笑的看着远方。

“殿下。”那名侍从来到了他的身边,低声的说道:“时候不早了,该赶路了。”

“嗯,那走吧。”他转身向路边而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的太子。

李泰让太子出宫,体察民情,以免以后来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君王。

太子鹏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向北而来,趁着天冷之前,将北方各地都考察一番,然后再南下。

要在一年之内,考察整个国家的情况。

这在以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有了便利的交通,很多事情也都方便了起来。

所以,李泰也很放心自己的儿子出来体察民情。

一路上,太子鹏经常和一些百姓闲聊,了解整个大唐现在的情况。

……

长安城。

大殿上。

群臣正在商议。

一名臣子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对方拿着一个木制的朝笏,大声的说道。

“哦?张卿家,你有何事要启奏啊?”李泰看向对方微笑的问道。

“陛下,臣听闻,如今天竺、波斯等地的诸王都在自己的领地之中自称为皇帝。”他看下李泰,说道:“然而,这普天之下,岂能有那么多的皇帝?”

“所以,臣觐见陛下改称为天皇。”他高声的说道。

“天皇?”李泰不由的一愣,这东西不是倭国那边的么?

后世界的人一提起天皇,必然想到隔壁的村长,但是这个时代隔壁的村长可没有称天皇的资格。

不,隔壁村长都已经全军覆没了,哪里还有天皇啊。

上古时期的皇者倒是有不少的人称天皇的。

而历史上,第一个称天皇的是李治。

李治在当了皇帝以后,在武则天的帮助下,干掉了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坐稳了皇位。

然后,又派遣大军灭了西突厥,让突厥成为了历史,将疆土扩张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稳定了唐朝对西域的控制。

然后,又灭了高句丽和新罗国,收复了朝鲜半岛。

接着在公元665年十月,带着文武百官、天下贵族去了泰山封禅。

这个时候的李治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老爹了,已经超越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了,顿时觉得皇帝这个称号已经不足称呼自己了。

他就让百官上奏,改皇帝位为天皇。

而他就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天皇,武则天是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天后。

隔壁村的村长和长老派遣了留学生、留学僧和遣唐使,这些人来到了大唐学习以后,将大唐的文化传了回去,同时也将天皇这个称呼给传了回去。

当然,早期的隔壁村长的天皇称呼,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叫,可不敢真正的出现在文件上。

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隔壁村长才敢对外宣称自己是天皇。

至于皇帝的称呼,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但凡是一个国家的君主,都变成了皇帝了。

“陛下,你称天皇,皇后称之为天皇,可以避太上皇、太上皇后之称,乃是孝道也。”小官高声的说道。

李泰听闻,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不过是一介凡人,何须称天皇?”

“至于孝道,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的孝敬、赡养父母,这才是孝道,而不是从这些所谓的避讳得来的。”

“孝道孝道,要用行动去实现的,不是靠嘴巴说说的。”

“所以啊,这天皇,我还是不能够称呼了,我是大唐的皇帝,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李泰说道。

那名官员听闻,额头不由的冒出了汗水来。

没有想到,自己拍马屁竟然拍到了马腿上了啊。

失策,失策。

真的是太失策了。

旁边,一名起居郎正在拿着笔,兴奋的书写着皇帝的一言一行。

“不过,这天皇一称呼,朕以为应该给太太上皇。”李泰说道。

李渊还没有死。

富人总是容易活的更长久。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群臣高呼。

在大明宫养老院的李渊丝毫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情。

更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为了天下第一位还活着的天皇。

李渊很老了。

头发花白,眼睛也看不清楚字了。

哪怕是戴着老花镜,也看不清楚字了。

前年的冬天,大家都还以为他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呢。

旁边。

一名老太监正在给他读着报纸。

这些年,他演讲的时间也少了,反倒是喜欢上了看报纸。

特别是对民生的报道,更是李渊所喜欢的。

见到大唐欣欣向荣,他心里面很是高兴。

想当年杨广失了陇西贵族的心,他正好站出来打败了无数的竞争者,才建立起了大唐。

三代之功,将大唐建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第396章 装第1196章 宫中闲事第1116章 我真不想当太子第1127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1620章 纷纷扰扰第248章 大第1150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275章 唱第162章 道第982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915章 悠闲的大唐大军第318章 圱第660章 真假真卿第950章 其实房遗爱是个人才第612章 又被弹劾第31章 长孙弥若第1318章 麒麟第7章 上朝第1052章 可能有些不对劲第453章 标语行动第1228章 李泰请宴第1673章 大唐橡胶制品第11章 归宁第七百四十六章轰隆轰隆第313章 羡第1032章 高阳公主第1414章 虾夷臣服第578章 各怀心思第862章 灭了第1481章 第1473百夜叉国来袭击第1282章 大食来使第1607章 无敌第1086章 李承乾遇刺第862章 灭了第1502章 阿瓦图城第958章 房玄龄的自豪第1607章 无敌第1659章 美洲也要建设第1165章 就是有点黑第1048章 李世民起疑心第七百五十零章兵发高昌第532章 轮流发言第1285章 上天无门第1433章 夏洛特公主第133章 天第1619章 强悍出击第535章 上第一课第八百零九章 各有所为第816章 兵围郑氏第284章 嘘第129章 官第1018章 光头们要遭殃了第257章 王第1549章 倒霉的狄奥多西亲王殿下第1029章 说动程咬金第13章 做最孝顺的儿子第1577章 薛仁贵有些小担心第1297章 决定组建第937章 你们想得美第361章 钱第1483章 首战告捷第1279章 对战大食第1556章 造反岳父团第586章 卖报小童第573章 野心很大第1672章 罗马的管理之一第249章 仪第1211章 吓坏了武家兄弟了第310章 罒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有喜事第1058章 火爆的珐琅第255章 璃第1276章 勇往直前第190章 眠第76章 食第592章 不按常理第212章 爍第169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02章 正式开馆第462章 行为怪异第1075章 暴怒的李泰第44章 你还有女儿么?第16章 纨绔第921章 我若为王第1594章 夏尔·马特入君士但丁堡第1644章 伊利里亚继续第146章 闲第518章 舆论导向第1007章 贞观一十四年第668章 李恪南下第1317章 鱼恩的决定第1367章 舒明大王很恐惧第七百四十三章征西开始第1338章 登基为皇第1081章 李泰是重要怀疑第1621章 各有计算第460章 到达唐营第1213章 你们开心就好第1233章 大生意上门第1468章 继续深化(二合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