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各有答案

“爹,你看,自古以来,这皇室不合,为何?”李泰看向李世民,一脸认真的问道。

站在旁边的李诚听闻,倒吸了一口气。

殿下,你这不要命了么?这种问题什么能够乱问?而且还是当着当今圣人的面问。

“哎!”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想当年,你皇爷爷还是唐国公,我们一家住在太原城中的刺史府之中。”

“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是却也兄友弟恭,后来我们李家发迹了,大兄和三弟就变了,变得不再是以前我认识的大兄和三弟了。”

“到了后来,随着权势的扩大,他们竟然将我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更是想除之而后快。”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无奈,说道:“若是他们能够容得下我们一家人,我何必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哎!”李世民长长的叹息。

李泰暗自给自己老爹竖起大拇指。

爹,全世界都欠你一座小金人啊。

“爹,大伯父和三叔,之所以对你恨之入骨,那是因为他们的身边又小人,身边总有小人挑拨,就算是再亲的兄弟,在好的父子,也会渐渐地猜忌,渐渐地疏远的。”李泰说道。

李世民听闻,眼前不由的一亮,说道:“青雀此言,深得我心也,确实是小人作祟,那些小人甚是可恶!”

李诚在旁边不由的暗暗竖起大拇指来。

魏王大才也!

“爹,我同兄长、同佑弟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但是他们身边的人却和我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特别是有些记恨我们老李家,却不得不依附我们老李家的人,比如某些和我们有仇恨的人。”李泰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老李家乃是皇族,他们奈何不了我们,但是他们未必就甘心,弄出一些事情来,还是可以的。”

“而这人都是有野心的,哪怕诸位兄弟对那高高在上的位置没兴趣,也免不了身边的人鼓动,毕竟若是从龙之功,那可就是王侯爵位了啊。”

“特别是某些外戚,不得不防。”李泰说道。

今天的李泰特别的大胆。

这点让李世民都有些刮目相观了。

“恩。”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青雀,你有何计划?”李世民问道。

“爹,孩儿觉得,这皇子小的时候,必须集中养在一起。”李泰说道:“在没有出府之前,就让皇子居住在一起。”

“天天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乐,别说是亲兄弟了,就算是同学,那也是情深义重。我皇室子弟,都是分开居住,这就渐渐地让人显得分生了许多了。”

“故而,我建议,将十岁到十四、十五岁的皇子,集中一起,居住在一起,统一管理。”李泰说道。

“此事,可行,正所谓日久生情,亲兄弟更容易情深义重。”李世民点了点头,很是满意。

然后,吩咐李诚,说道:“选择一个大殿,作为皇子的居所,八到十六岁的皇子,同居于一室内之内。”

“那十五到二十呢?”李诚问道。

“十五到二十,除了体弱多病外,打发到天策学院!”李世民说道。

“喏!”

李诚应了一声,赶忙出去吩咐手下的人将这件事做好。

李泰在殿中无聊的左看看又瞧瞧,然后觉得更加的无聊。

慢悠悠的向皇后的寝宫而去。

此刻,皇后正在和诸女照顾着孩子们呢。

李泰没有别的本事,这生儿育女绝对是遗传了老李家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长孙皇后也很是高兴,心情慢慢的好了起来,身体自然也有了喜色了。

如今,更是又怀上了身孕。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家伙真是够厉害的。

前年刚刚生下衡山公主,现在又怀上了。

不得不说,老李家都很能生啊。

李泰没有离开多久,李恪就急松松的来到了勤政殿上。

“拜见父皇!”李恪心里面有些忐忑。

突然被李世民叫来,也不知道是何事。

“免礼。”李世民看向李恪,淡淡的一笑,说道:“恪儿,如今李佑等人也是开府就藩的年纪了,你来说说,应当如何?”

“是让他们出宫开府就藩,还是让他们在长安城?”李世民问道。

李恪一听,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时间真是快,没有想到李佑他们也是要参与朝堂之事的时候了。

原本就三个人争,现在又多了两个,情况相当的不妙的。

特别是那两个人都老往魏王府跑。

“父皇,依着儿臣之见,父皇应当遵循祖宗家法,应当让佑弟、晖弟就藩。”李恪说道。

“哦?为何?”李世民问道。

“藩王就藩,拱卫大唐。”李恪说道,然而,他却忘记了,自己也是藩王啊。

“大唐之外诸国,你如何看待?”李世民问道。

“父皇,儿臣以为,应当结交诸国,友好往来。”李恪赶忙说道:“父皇,诸国苦寒,不足为惧,而且距离我大唐遥远,就算我们能够征服他们,也没办法长久的守住,以其如此,倒不如结交。”

“更何况,我大唐的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岂能行那野蛮之事?父皇乃是天生的圣人,以仁义治理天下……”李恪滔滔不绝的说道。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激扬。

说的正是被阉割了的儒家学说之中的仁义一套。

李世民听闻,眼中不由的闪过一丝失望。

自己这个儿子说聪明嘛,确实聪明,但是有些时候却聪明过头了。

不堪大用,不堪大用啊!

李世民有些失望,小时候最让他得意的儿子,如今何其平庸也?

看来青雀才是和我一条心的啊!李世民不由的暗暗叹道。

他是想要做一番伟业的雄主,以前不知道天下之大,如今知道了,岂能还偏安一隅?若是如此不思进取,那里还有如今的大唐?

儒家那一套仁义若是有用,中原早已经是各国林立了啊。

他要让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都是大唐!

然而,李恪却不知道李世民所想,依然滔滔不绝的说道:“正所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李世民挥了挥手,让李恪退了出去。

这道理,他也知道。

但是,大唐强盛,还能够更加强盛啊!

你们什么就不明白呢?

李世民感觉,自己和这个儿子有代沟,大大的代沟。

第1579章 骗杀唐军计划第1453章 新世界的产物第890章 送粮草的好人第1045章 柴哲威的愤怒第1306章 打击印子钱第434章 神捕钟灵第1436章 各有所思第1302章 群臣的烦恼第1579章 骗杀唐军计划第1088章 魏王被贬第359章 礼第1340章 重视科学的皇帝第900章 愤怒的李承乾第261章 绿第159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141章 玩具多多第295章 隋第1026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548章 谣言四起第1117章 公交车想法第458章 旅途寂寞第180章 嚇第1116章 我真不想当太子第173章 变第1601章 总督的决定第1314章 绝望的叛军第1682章 苏定方献计第845章 夜雪奔袭第1390章 倭亡第1165章 就是有点黑第24章 发新衣服第1175章 阎真卿到逻些城第1395章 夜袭第928章 好消息第1046章 柴哲威出事了第959章 高阳公主第530章 可汗生子第1425章 开元二年第1094章 草原之上第556章 计上心来第1312章 让反叛者们瑟瑟发抖第599章 八年五月第1607章 无敌第1241章 独孤来访第1665章 大唐的一些事第417章 去而复返第1431章 愤怒的婆利王第1139章 李泰又搞事情第812章 起大风了第100章 争论第278章 闲第1076章 皇后的仁德第613章 魏征弹劾第1397章 不要小看女人第947章 兵分三路第514章 流言四起第1207章 李泰很生气第842章 贞观十年十一月第1136章 讨论雪域高原第1493章 无题第573章 野心很大第74章 荞麦第1704章 丕平之死第656章 造赑大计第1419章 小人物的愤怒第1203章 一家人就要高高兴兴的第1086章 李承乾遇刺第10章 李渊第869章 人有惊喜第1202章 突然就当爷爷第905章 闲事第506章 在起计划第141章 喲第159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326章 李泰的烦恼第1631章 长安谣言第506章 在起计划第232章 乧第70章 朝堂第614章 风云聚会第1027章 程处弼来了第942章 大唐要造火车第666章 大唐铜币第520章 流言更胜第七百八十五章坚不可摧第八百零六章烟雨朦胧第95章 刺激第896章 全军出动第1324章 杀还是不杀?第1188章 长安闲事第598章 茶荼茗槚第417章 去而复返第1573章 水晶人头入洛阳第1256章 被弹劾了第七百七十二章不战而降第1511章 同化美洲大计划第961章 一触即溃第939章 我很善良第169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375章 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