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图穷匕首见

大明的北伐军有上三十万,其中左良玉部就超过了十万人。

卢光祖、李国英、金声桓等左营大将,都通通聚集在豫西、豫北。

这一是为了堵李自成的大门,二是为了牵制多铎手下的大军,三呢,就是还能把他们限制在中原。

如此,这些人虽然也有功劳,但比起曹变蛟、高杰、黄得功等‘嫡系部队’来,则明显还差上一筹。

金陵朝臣们的小算盘打的很精明。

而余下的各路兵马,明显的就是金陵小朝廷的嫡系。这点只看他们的补给和来历就能清楚。

这些人一路从中原杀到北直隶,一个个都装满了上下的口袋,更一路北上一路快活,裤腰带松绰的都能再塞进去一头老母猪。

多尔衮就不信他们还能战敢战,还军纪如初。

更别说从江淮到燕京那漫长的补给线必然叫明军军需紧张——不是粮食衣被上的紧张,而是箭矢、药粉等,还有笨重的大炮。

多尔衮把一切都算的挺详细的,而明军也真的如他所设想的这般,在长达数千里的北伐路上,不止军心军纪不复先前,连火炮都丢在后头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了?”阿济格听得很想笑。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有道理。

丢下多尔衮使人整理的明军一干情报,阿济格脸上已经没有了刚入京城时候的沉重色,而全是一股强烈的自信。

没有了足够的红夷大炮。

如今的明军在他的眼中,已经变得非常非常熟悉,那就是在关外交手的明军么。甚至还有不如!

他可不相信崇祯帝跑去南国拉起的这些队伍,能比得了当初的九边精锐。

“叫人去盯着南蛮,看他们现在到什么地方了。”阿济格有种立刻就出兵的冲动,但他强压了下来。至少要让下头的人次一顿饱的,睡一觉暖的。

……

真定城里,夜晚来临了。

因为是光复未久,真定城内又是洪承畴的行辕所在,谨慎行事,城中一片黑暗。

但随洪承畴参赞军机的堵胤锡落脚处还是一片光明。

整整一天一夜,他脑子里都在盘旋着“大局为重”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很简单,很好写。可对于堵胤锡来说,这四个字却是那么的沉重。

他是‘根红苗正’的东林党人,师从同乡名士马世奇。马世奇的父亲马希尹,为与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并称为“东林八君子”的叶茂才的门生。

既然是东林党人,那屁股坐在那边就可想而知了。在历经了豫北和南畿各州府士绅乡官们的惨剧后,堵胤锡可谓是愤怒到了极致。

东林党的根基在江南,但普天之下尽有东林党,只是多少的问题。

他连连上请洪承畴给予重压处置。洪承畴也的确并非全然无动于衷,对于许定国、高杰、刘良佐他们的行为还是有施压的。

邯郸之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为了洪承畴约束军纪的一枚棋子。

但堵胤锡却觉得如此还不够。要想为朝廷重新收揽人心,还要重惩许定国、高杰之流。

他当然不会现在就要上书朝廷重惩许定国他们,战争还在进行中,他就是再恨许定国他们,必要的理智还是有的。

堵胤锡的目的只是为邯郸士民求情。

邯郸一干缙绅在洪承畴亲临城下时候就开门请降了。

谁叫罗锦绣早就溜之大吉了。

此后城内士民聚集起来抗拒许定国报复性的率军猛打,这完全是为了自保,是防止被气极发疯的许定国给屠城了。

因为许尔安被罗锦绣一块带去了保定,一同前往保定的还有不少城内缙绅富户。

不过赵湛留了下来,与一同留下的士绅,带领邯郸百姓死守住了城池。

你可以赞叹邯郸人的韧劲,在那种情况下也还能守住城池。你也可以吐槽许定国军的无能,那般情况下竟然还无力拿下邯郸。

于是,许定国继续北上,洪承畴亲临城下,赵湛他们就乖乖的自缚请降了。

堵胤锡不愿意看到赵湛等人身死。

法不责众,朝廷不可能一股脑的屠了整个邯郸,但赵湛等人却不见得有那么的好命运。可结果叫他万没想到,自己的上书竟然被周延儒给截留了。后者更是给他送来了四个大字——大局为重。

紧咬着牙,堵胤锡都能听到自己牙齿的咯吱咯吱声。

就在这时,长随进来道:“老爷,洪本兵有请。”

洪本兵当然就是洪承畴了,九省总督,北伐主帅,大明朝最重要的柱石之一。在北伐之前已经被崇祯帝授予了兵部尚书衔,同时他也是堵胤锡的一大伯乐。

堵胤锡虽然是文官,却有一颗将军心。崇祯帝南迁后,他见到天下兵乱,虽任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却仍旧训练士卒,钻研兵事。建立“君子营”,设科募士,亲自去招兵,测验其胆气和力量,招募300人,分成10营,取越王勾践君子六千之意,不叫兵丁,而称为君子,以示尊重之意

虽然不免有些可笑,但洪承畴听了甚嘉之,如是向崇祯帝举荐,此番堵胤锡能以兵备道额身份随军,可全赖洪承畴提携。

堵胤锡立刻起身前往洪承畴行辕,就见洪承畴正面露忐忑的坐在那里,边上诸多幕僚,也都如临大敌一般惴惴不安。

“仲缄。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却是洪承畴已经收到了前线的败讯。

阿济格忽的带领两万余清军马甲兵赶到了燕京城,汇合了燕京城本来的兵马,一战,把无有准备的曹变蛟、高杰、许定国打的大败。

明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日子过的太舒服了。而且人人捞了不少的好处,裤腰带更松的能装个老母猪,他们奔着燕京城去,那一是捞取大功,而是为了得财货,还有几人怀着驱除鞑虏光复神京的赤胆忠心呢?现在猛地一打硬仗,一个个又如何硬的起来?

就算是当年领兵直冲黄台吉御营的曹变蛟都无可奈何。

手下兵将豆腐渣,他又能如何?

就算是有刘肇基及时的接应,明军也是一败再败。

阿济格这次用兵就在一个‘猛’字。

没什么好说的,战马平川,横竖是冰封大地,连江河都冻住了。除了城池,再没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铁骑的了。

阿济格就靠着骑兵,一战破了曹变蛟后就一路追击下去。

第二战明军还能有组织的抵抗,第三战明军就只有招架之力了,而第四战就全部望风而逃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战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离开草原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国,天朝风范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六十八章 愿随大帅杀奴!第一章 穿越“闽海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奸没人权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轮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复杂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员培训班第四百五十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丽之乱第三十九章 杀鞑子可真痛快!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给我等好吧!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会亏待她们的十五走亲戚,第三更来不及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十一章 去辽东打酱油吗?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选择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选一?不,是二选一(求订阅)第四百八十章 该岭南了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的准备第六十章 未来的郑军陆师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风得意阿济格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义(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十九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八十一章 郑芝龙的身后名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桧第四百八十章 该岭南了第七十六章 清军南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郑芝龙的身后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迟到的金手指?(求订阅)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桧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枪取富贵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的准备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缴欠税番外4第四百零九章 新鲜的挑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挥师北上,重兴大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第五百四十六章 对塞北下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见……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态第二百章 协议是用来撕毁的,鞑子是用来做朋友的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订阅)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惊变第一百二十六章 该死的中国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遗产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郸来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祯帝不学小明王(求订阅,1/3)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里杀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谍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赵构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四十六章 忠肝义胆(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军必胜!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祯帝不学小明王(求订阅,1/3)第三百八十九章 决断第四十七章 你为何不早来,你为何不早来?第三百零八章 记吃不记打的鞑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儿子的前途第十四章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还需要理由吗?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六十章 未来的郑军陆师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悦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辽使团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装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零七章 铲除隐患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三百七十章 赵官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赵构说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第二十三章 义勇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