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

“一贯铜钱重六斤四两,川蜀铁钱更要十倍之。即便是早已经废弃的崇宁重宝,一钱折十钱,一贯钱亦要两斤八两重。而纸钞最大面值现已增至十贯,一纸重不及铜钱半个。万八千贯也不过三两斤重,随手可带。故商贾之流多随身携带,少有用之汇票……”

宗泽把银行的一摊事给赵构说明,然后就汇票事宜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的眼中,汇票不汇票的,真心没太大用。

别说日后还可能有面额更大的纸钞,便是眼下的十贯钱钞,那就方便到家了。

自己的钱财可以自己随身携带,所以的支用,谁还会把钱扔进银行里?

是不是多交一笔手续费不去说,就一个不安心不方便,就能击退大多数的商贾。

赵构沉默了。

听了宗泽的言辞,他并不觉得宗泽的说法是多么正确,反而有种感觉——汇票是被钱钞给顶垮了的。

对比往日拉着几百斤、几千斤甚至几万斤的铜钱,前往几百里、上千里外交易的困难言,早汇票一步诞生的钱钞已经十足方便了。

现在赵构又放出了比钱钞更加方便的汇票……

他思索了一会儿,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呢?

在他的眼中这是理所当然的‘先进’,是一大进步,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们而言,却未必就是这般。

这就像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看着三贯钱的席面和五贯钱的席面,如果是三贯钱的席面先摆在他面前,都已经抄起筷子大吃大喝了,那就是再把一桌五贯钱的席面摆在他旁边,庄稼汉也未必会挪一下尊臀!

不是五贯钱的席面不如三贯钱的席面,而是对庄稼汉而言,两桌席面全都一样香!

如此,自然就是那占有先手的钱钞更有优势了。

而剥离了‘运输’条件后,钱钞在手,心里踏实,更支用灵活,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总之,半年多时间了,汇票业务的发展十分缓慢,而现在相通了内中情由之后,就是赵构本人也都没有信心了。

略过这点不提,宗泽便又着重的向赵构介绍了关于金银币兑换和海外贸易的钱钞市场。

这两者是数额是越发多了。

金银这东西在中国是挺欠缺的,但海外诸国呢?

不管是天方还是天竺,亦或是南洋的三佛齐等国家,那早就有金银币流通了。

现在大宋也发行了金银币,这等于金银从某种意义上的贵重物品变成了合法的流通货币。

本来就在缓缓吸纳外界贵金属的中原,瞬间吸引力强大了十倍不止。

谁叫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一直都处于出超地位呢。

而也是伴随着海外贸易和联系的越发增多,钱钞自然也流传到了海外。

沿海各地的市舶司处的银行分行,每到交易热季,都有收入大批的金银。那多是海外番商送来兑换钱钞的。

赵构听完数字后笑意再一次浮现在了脸上。“不错,不错!”

虽然大批的铜钱依旧源源不断的被日本、高丽、南洋诸国兑换回去,但赵构不在乎。有着吕宋的铜矿做补给,有着银行的纸钞做补充,赵宋国内根本就无有钱荒一说。

这该是赵构脑子里的固定思维影响,铜在他心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跟金银相比。

“铜圆现在准备的如何了?年岁发饷,可能用的上?”

“回陛下,造币局已制铜圆百五十万,及至年底,可得二百万不在话下。”

二十块铜圆就合一贯铜钱,可一枚铜圆的用料和造价远没有五十枚铜钱来的昂贵。甚至它都没有十枚铜钱的价值高。

按照常理,这种钱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法流通的。百姓们从心底里是不接受这种货币的。

他完全就是政府对民间钱财的掠夺。

就像宗泽前面提到过的崇宁重宝。

由蔡京主持的崇宁重宝,一钱当十钱用,是赵宋历史上第一枚折十钱。

可它的实际价值呢?只能定的两枚铜钱而已。

所以,崇宁重宝一经面世就惹得天下骂声一片,民怨沸腾。不止叫徽宗朝经济陷于混乱,百姓和商家也均不愿接受崇宁重宝,最后,只能由当十降至当二使用。

而现在赵构的心更“黑”。

一枚铜圆重只七钱,造价也不过七八钱,却要当五十钱来用,这绝对是要搞事情!

这就是在拿自己的声望来做一次试探。看现如今的大宋帝国,究竟能不能拿国家的信誉值来当钱花!

毕竟后世的钞票可都是跟金银贵金属脱钩的!

其能不能当钱花,与政府银行里的储备金完全没关系,看的都是政府的信誉。

赵构在第一次提出铜圆这一概念的时候,那是遭到了内阁的坚决反对。

崇宁重宝的教训可就在眼前。

蔡京的名声之所以那么的臭不可闻,与这款折十钱有着很大的关联,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赵皇帝要重蹈自己老爸的覆辙么?

大臣们那一个个坚定的态度,至今都还在赵构的眼前。但最后他们还是被赵构说服了。

他举出了一个叫满朝大臣无法反驳的例子——纸钞!

别觉得这两者间有什么不相同,实则他们不都是在拿国家的信誉背书么?

把铜圆看做一种金属板的纸钞,一切不都顺理成章了吗?

而且赵构只给造币局准备了不多的一些原材料,顶多能制造二百一二十万枚,从总价值上将,也不过是一万万钱出头,换算成贯就是十万贯多点。(宋朝一贯770钱,这里一律按1000钱算)

这么一看,是不是就觉得很少了?

这就是一个试水。

看真实的效果如何,然后再做决定。

而要是效果很不错的话,那今后当五十钱的铜圆,当一百钱的铜圆,当十钱的铜圆,就都可以大批上市了。

钱荒这玩意儿也就距离大宋距离中原更加遥远了。

“民间的化铜私铸问题还是一大关键。”七倍的利润,这是能叫所有人都疯狂的。而铜钱这东西本身就容易仿造,朝廷的钱模再是精细精美,铸造工艺再是高超,只要是有利可寻,那就拦不住私铸钱币的出现。

但这是在从朝廷口中抢食!

“现在情况怎么样?”

“老臣不敢说民间已经禁绝私铸。再是严刑厉法,处置的再从重从严,也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但朝廷对私铸的态度始终如一,各地方官府对此事也重视有加,这几年来已经有上千人脑袋落地,数倍于此的人流配边塞。百姓们对此事屡有耳闻,岂能不警惕在心?

老臣想,零星或许还有,但成规模者是断然没有的。”

第三百零七章 是满万不可敌,还是撼山易,撼郑家军难?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决断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无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遗老遗少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来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当国公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舆图》第八十一章 硬骨头十五走亲戚,第三更来不及了第七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订阅)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统快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响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枪取富贵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关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耻辱要用鲜血清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阋墙第四百三十二章 农垦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在死一个,日后死一家(求订阅,7/10)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家天下”必须死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第四百七十章 虚头巴脑的表面功夫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权,留着过年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双刃剑第五百四十六章 对塞北下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钱不值钱啊第九十章 无耻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变的历史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耻辱要用鲜血清洗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不尽的南蛮,打不完的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五百三十九章 雇佣军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第四百二十章 扩军第三百零二章 鲁南对决第四百八十六章 娱乐大众第四百二十五章 税赋分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过年第五百零六章 毕勒哥第二百七十一章 孙之獬的‘投名状’第九十五章 扬眉剑出鞘第三百四十六章 风光一时,后悔一世第五百四十八章 试炮场,赵构教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击第四百七十七章 余波第四百七十章 虚头巴脑的表面功夫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四百九十五章 灭北寇!保大越!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说东虏(求订阅)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三百八十三章 对峙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八十五章 攻敌必救!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二百零九章 战盛京(求订阅)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一百四十章 暴风雨前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节第一百八十三章 师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么(求订阅)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营了?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二百二十八章 郑芝龙“傲”出了一个新境界(求订阅)第四百七十章 虚头巴脑的表面功夫第十二章 龙洋第五百八十五章 齐国第五十一章 枪林弹雨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四百五十八章 将门无将,毒瘤垃圾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伪官汉奸第三百零二章 鲁南对决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三百零六章 排枪击毙与排队送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钱不值钱啊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下禾寮港第四百九十五章 灭北寇!保大越!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脚抵京,后脚摊牌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献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难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马炎啊?第五百三十九章 雇佣军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当国公第九十八章 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