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受阻

这边袁绍召集诸侯议事,诸侯自然不敢稍有耽搁,而待诸人到齐袁绍便开口发问道:“如今孙文台于汜水关败于华雄,挫了我军锐气,而今我等具不得寸进,为之奈何?”而诸侯闻言皆默然不语,显然都心中了然汜水关天险并非轻易可以图取,是以都存了保存实力之心。

袁绍抬头环视帐中只见诸人皆是如此也只得转向徐济道:“位置驸马有何见解?”徐济早料到袁绍必有此一问于是便起身拱手道:“汜水关如今得董卓增援,急切之间恐怕未必能有所得,文烈亦不知何以攻克,如今唯有诱敌而出方有机会。”说罢徐济便坐回位置上不再说话。袁绍心中自然是大骂徐济奸猾,谁不知道汜水关凭借天险难以克取?所谓诱敌之计也就是好听而已,难道华雄会自弃屏障以短攻长不成?

念及此处袁绍便又看向诸人,只见公孙瓒身后立着三人,具是容貌雄伟,颇有英雄之气便奇道:“公孙太守身后何人也?”公孙瓒回头看向身后居中之人道:“此乃伯珪旧识,曾一道于卢公处求学的刘备,如今为平原令。”曹操闻听这话忽而插话道:“莫非是从卢公破黄巾的刘玄德?”公孙瓒点头道:“确是。”

刘备自然也对袁绍和曹操行礼,而公孙瓒也将刘备的出身和功劳一并细说,袁绍闻听这话立刻便微笑道:“既然与驸马一般皆是皇亲国戚,来人,取座来。”刘备自然便道谢落座。而此时徐济却心中已然有些隐隐的不安了,袁绍为何会对一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所谓皇室宗亲如此亲密?不外乎是要借着刘备的名头来压制自己。毕竟之前自己是诸侯之中地位最为超然的存在,皇亲国戚的名头虽然并不能带来什么确实的好处但却能够保证徐济不必受人限制。但刘备的出现显然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原因很简单,徐济终究只是外戚,而刘备顶着的名头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这样一来自然便有了尊卑之分,而且刘备如今的地位注定了会被袁绍推上第一线,而一旦刘备取得了胜果又或者战功那么自己如果没有相应的作为势必会为人所轻视,那么自己原本借以为屏障的身份反而会成为他身上的一个枷锁,但尽管如此徐济却也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徐济总不可能跳出来质疑刘备的身份。这样不免显得自己十分卑劣,虽然徐济心中的确很怀疑刘备这个所谓宗亲的身份的真实性。

而正当此时帐外忽然有人进来通传道:“孙太守再发求援,说是华雄引兵离关似有奔袭酸枣之意,孙太守麾下兵少,恐不能敌,是以望盟主发援兵。”听闻这个消息诸人又是一阵交头接耳,而此时徐济便不再沉默了,而是起身道:“盟主,文烈请战。愿提本部兵马前去增援孙文台!”

徐济之所以这么做很简单,他料定了华雄不会对已经被他打残的孙坚余部有什么更多的动作的,那么华雄离开汜水关的目的必然就是酸枣大营,与其留在酸枣被袁绍差遣与恶心他倒是不如脱离而去。汇合孙坚之后再行考虑接下来的动作。而袁绍的打算自然也是增援,毕竟孙坚是正经十八路诸侯中的一位,而且奋勇争先愿意担当先锋。自己不救必然会为人诟病,徐济自己愿意去自然是极好的。

而曹操也没有多说。他虽然并不清楚徐济的打算,但却知晓孙坚与徐济关系极好。如今孙坚罹难徐济当然不可能不救,于是在袁绍点头之后徐济便立刻离开大帐命令高顺拔营直奔汜水关下而去。徐济做的很干脆,他甚至根本没有留下哪怕一个人守卫他在酸枣的营寨。徐济根本不打算再回酸枣了。

当然此时袁绍还并不晓得徐济的打算,不过即便知道了袁绍也是不会阻挡的,因为徐济在身旁不论如何都还是会对袁绍产生些许的阻碍,他倒是巴不得徐济走得越远越好。但曹操就未必会是同样的想法了,袁绍虽然并不似当初那般轻视徐济但说到底还是有些看不起的,但曹操不同,曹操几乎算是当今世上最清楚徐济真正实力和能力之人了,他从未把徐济看的那么简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操清楚徐济绝不会干出什么没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如今却还没有人意识到徐济的离开。

此时的孙坚已经被迫退离汜水关五十里外暂驻了,他一面等着袁绍的回信一面观察着华雄的动作,也正是由于孙坚的小心他才避过了华雄行军的路径,华雄自然也没有兴趣去找孙坚残部的晦气,他率部离关的目的就是要给诸侯一个教训,而此时袁绍却还未曾得到这个消息,而孙坚也来不及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徐济也没有耽搁,自酸枣大营到孙坚所在之处也并没有很远,而且孙坚之前传回求援之时便已经指明了他所在的方位,所以徐济很快就找到了孙坚。见到孙坚之时徐济着实吃了一惊,眼前的孙坚哪里还有出征之时那般意义风发?而今不但失了头戴的赤帻,更是连衣甲也不齐全,显然是昨夜那一战比之他报与袁绍的还要更为惨烈得多。见到徐济前来孙坚也是慨然长叹道:“文烈,幸得你来!”

徐济也是长长叹息将手置于孙坚肩上拍了拍道:“文台辛苦了。”说完这话徐济便也不再多说,他虽然不知孙坚为何伤感但作为朋友不能安慰至少也不要往孙坚的伤口上撒盐。而此时的袁绍也得到探子的回报道:“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袁绍得到回报便向帐中诸侯道:“华雄既来,谁敢去战?”而此时袁术背后一人出列道:“小将远往。”袁绍于是大喜便令左右牵来好马与他同时问道:“不知你姓甚名谁?”小将拱手道:“小将俞涉。”

俞涉回答之后便提刀上马离营,然则过了不到一刻便有小校回报袁绍道:“俞将军与华雄交战不到三合便为华雄斩首。”袁绍大惊道:“华雄这般凶厉?谁还能一战?”此时冀州太守韩馥便出言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袁绍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便教韩馥令其麾下潘凤出战。潘凤于是便提斧上马,然则不多时又见小校回报道:“潘将军不敌华雄又被斩了。”众人皆大惊失色。诸人哪里料得到华雄这般厉害,短短时间便已然连斩两员大将。

袁绍此时心中自然是极为不满的。这帮子诸侯手底下竟然没有一个能抗衡华雄的,而且如今在营外嚣张的还只是一个小小华雄,若是吕布亲自前来又是谁能抵挡?如此一来袁绍便故作悔恨叹息道:“可惜我此来未及带着我麾下上将颜良、文丑!若得一人在此,又何惧华雄?”

袁绍这话摆明就是激将之计,袁绍自然不是真的悔恨,他原本就是存了保留实力的想法,所以他当然不可能放下渤海的安稳而将自己全部实力都砸在这一次所谓的讨伐董卓上面来。而接下来的事情也的确没有让袁绍失望,他才说完话帐中便有一人高声道:“末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众人自然皆是惊讶看向说话之人。却原来便是刘备身边的那绿袍将军,只见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袁绍自然心有不满,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人。于是便皱眉道:“诸位可知这是何人?”公孙瓒立刻便回答道:“此乃玄德之弟,关羽关云长是也。”若是徐济在场必然又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那边是公孙瓒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公孙瓒之前言辞中那般好,不过袁绍自然是不在意这些的。他皱起眉道:“不知此人现居何职?”公孙瓒回到道:“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这还没等袁绍发火说话帐中便有另一人高声道:“莫非竟欺我等一众诸侯麾下无大将乎?量一弓手,安敢于此大方缺词!与我打出!”这话倒是说到袁绍心里去了,虽然其实他与袁术一直明争暗斗。但此刻袁绍却深感袁术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而曹操听到袁术这话却站起身来劝阻了他:“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曹操自然是没有那么好心的。之所以为关羽说话也不过是因为之前在剿灭黄巾之时曾经见过关羽的本事,如今既然众人皆没有对抗华雄的办法,倒不如让关羽一试。

而此时袁绍也开口道:“若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届时岂不是更是大失士气?”曹操闻言笑道:“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

关羽自然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他无视了身边刘备的眼色豪声道:“若关某不能斩华雄首级,便请斩关某以谢罪!”曹操闻言便亲自斟酒一盅以手捧至关羽面前道:“云长请饮此盅,孟德便在此静待将军得胜而回。”关羽回头看了堂上的袁绍一眼傲然道:“多谢曹将军好意,不过酒暂且不饮了,待我斩得华雄首级,再饮不迟!”说罢提刀转身上马,以单手提刀拨马而去。

袁术见关羽如此倨傲不由大怒道:“孟德,便是如此狂态安能取信?我且看这小子如何提头来见!”曹操也不得不好言相劝,但令曹操好奇的是作为兄长的刘备只是一开始有阻止之意,但之后却是一直面色平淡,他究竟为何如此淡然?还是说关羽真有斩杀华雄的本事呢?

不多时众诸侯便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人皆失色大惊。袁绍正欲遣人前往探听,然帐外却忽有鸾铃响动之声传来,待马到中军,便见关羽手提华雄首级一把掷于地上。而其时曹操以手使之,酒盅之中,其酒尚有余温。

曹操自然是大喜,便将手中酒递与关羽,关羽恭敬接过一饮而尽之后便转身回到刘备身后站定。而此时刘备身后另一人高声大叫道:“俺哥哥斩了华雄,何不就此杀入关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时?”袁术本就因为关羽得胜而回心有不悦。闻言更是大怒,喝道:“我等身为朝廷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曹操哪里还能让袁术发出这邪火来,于是便出言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闻言冷笑道:“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曹操当然更不能让袁术这么就离开,也只得无奈道:“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一边使眼色命公孙瓚且带玄德、关、张回寨。

众官见此情况也晓得今日怕是就到此为止了,于是也各自散去回营了。

而华雄手下败军此时也将华雄兵败被杀之事带回汜水关了,而这个消息自然也没有瞒过孙坚和徐济。而李肃得知这消息立刻便慌了,于是便立刻写告急文书。发往洛阳向董卓求援。

而此时的徐济也有了另外的打算,短时间内想要攻破汜水关是绝不可能之事,华雄一死接下来前来汜水关的必然就是吕布了,那么想要短时间内有所进展是绝不可能的了。所以徐济决定另辟蹊径。不过这还得先看看董卓接下来一步的反应在做决断。

董卓闻听华雄为诸侯所杀之事便立刻召集李儒、吕布等议事。李儒也算是早料到必有此事,得闻华雄之事便对董卓道:“丈人,如今折损了上将华雄,关东诸贼声势浩大。袁绍既为盟主,然则其叔袁隗如今却在洛阳为太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当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

董卓深以为然,立刻便唤李傕、郭汜各领兵五百,将太傅袁隗家围得水泄不通。待董卓亲至便下令不分老幼。将袁隗府中之人尽皆诛绝。再令吕布先将袁隗首级带往汜水关前告知袁绍。而后董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直奔汜水关而去:一路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只需驻守汜水关。不要厮杀与诸侯厮杀;另一面董卓自领十五万,同李儒、樊稠、张济等守关后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此处距离洛阳五十里。

而吕布此时已然领三万军马。去往胡轸之前立于汜水关在的大营。而董卓却在关上屯住。这边袁绍也得探马来报的消息。于是袁绍便聚众商议。曹操开口道:“董卓屯兵汜水,截住我等之路。如今便可勒兵一半前往迎敌,酸枣大营只留守卒便可。”

袁绍纳其计于是便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共八路诸侯,往汜水关迎敌。而曹操则率部以为策应。

八路诸侯得令之后便各自起兵赶往汜水关。河内太守王匡因大营离汜水关较近是以引兵先到。而吕布得闻消息便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勒马门旗下观望,只见吕布单人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端的是气势非凡。王匡心中已然弱了三分气势,便回头看向众军道:“谁敢出战?”

阵中忽有一人策马挺枪而出,王匡定睛细看见是河内名将方悦。方悦策马而出举枪直取吕布,吕布也驭马挥动手中方天画戟迎敌,两马相交二人交手不到五合方悦便为吕布一戟劈于马下,吕布既斩方悦趁势挺戟直冲王匡而来。王匡哪敢交战?立时便拨马转身奔逃,主帅逃离自然也导致兵无战心,于是王匡军立时呈大败之势四散奔走。吕布单人独骑在王匡军阵中东西冲杀,一时之间竟如入无人之境。

正当王匡以为必死之时身后突来援兵,却原来是乔瑁、袁遗两军皆至,二人见王匡已然为吕布追杀,便急忙来救王匡。吕布眼见诸侯军人多势众方才挥军后撤,但吕布哪里有那么容易对付,便是撤退之间也依旧不忘杀人。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自然不敢再关下久留,三人于是便退后三十里下寨。随后五路军马都至,众人便于一处商议,王匡言及吕布英雄,无人能敌,恐怕难以战胜。众人也正为此忧心忡忡便又听帐外小校通传吕布正于帐外搦战。八路诸侯闻听此话不敢怠慢,于是一齐上马出营列阵以对。吕布此时身在高冈上,自然是将诸侯一应布置看的一清二楚,只见诸侯军分八队,显然是此处有八路诸侯。但吕布向来是嚣张无比的性子,便是遥望诸侯人多势众也未有半点畏惧之心反而领着一簇军马,先来冲阵。

第258章 艰难求生第281章 于扶罗第392章 大放异彩(上)第333章 巨变(上)第八章第166章 吕布之威第86章 时不我待第266章 局(下)第289章 破敌之路(一)第332章 黄忠归孙第398章 峰会(二)第68章 后事第337章 诸侯之盟(中)第八章第139章 小胜第347章 幽州之事(一)第202章 夺冀(一)第二十三章第367章 会面第108章 襄邑杂记(四)第329章 甘兴霸第259章 败露?第427章 斗(六)第450章 双雄(一)第430章 斗(九)第242章 乱长安(八)第388章 北方第449章 下邳之战(九)第303章 江东局定第260章 求生第189章 行动第398章 峰会(二)第258章 艰难求生第300章 得胜!第359章 边关祸事(下)第39章 维谷第122章 张邈之败(上)第310章 安镇兖州(四)第65章 荀谌第47章 定计第255章 文和堪破第358章 边关祸事(上)第410章 威逼第426章 斗(五)第329章 甘兴霸第五章第339章 威势(上)第381章 混战(九)第392章 大放异彩(上)第178章 甄氏(二)第60章 胜负手第324章 重返陈留(十)第363 新的消息第134章 妥协第376章 混战(四)第202章 夺冀(一)第227章 试探第七章第371章 耸听之言(下)第110章 襄邑杂记(完)第96章 平定第325章 重返陈留(十一)第449章 下邳之战(九)第318章 重返陈留(四)第212章 高览第396章 来客第272章 开战(下)第283章 安敢耳?(上)第415章 说服第120章 绝命的招数第二章第133章 史阿第420章 暗斗第十二章第十九章第377章 混战(五)第351章 幽州之事(五)第273章 一往无前第96章 平定第411章 夜谈第339章 威势(上)第137章 检阅之时第42章 波才与高顺(上)第269章 一触即发(上)第69章 久别重逢第二十七章第151章 大局已定第43章 波才和高顺(下)第190章 陈到之能第395章 勾心斗角第339章 威势(上)第95章 剿灭第二百一十九 掌堪破第275章 并州(下)第280章 大捞一笔第86章 时不我待第372章 大战之前第396章 来客第121章 胜败第316章 重返陈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