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算是明白了,原来陛下他就是铁了心要“创造”历史。不过历史本来就是由胜利者书写,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必然胜利,所以为了让以后名正言顺,似乎从现在开始有必要“创造历史”?
朝臣们渐渐醒悟过来,不出他们所料,黄超颇有兴趣地开始创造历史,师妃暄代表佛门献上了一尊青铜鼎,这鼎十分古旧,经过各路专家鉴定,它是商朝时期的国事用品:不出所料,青铜鼎上刻着大商朝的领土,那真是北到北海、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到……怎么向西一直到了另一边的大海,这是西海?
商朝会盟时各路诸侯来自大陆各地,现在出土的青铜鼎,证明了当时的领土,竟然是整座大陆?
“商朝的国之重器出土,同样代表了大唐奉天承运,有着强大的正统性,它必然要恢复大商的领土……”在其他地方,同期文物只是破罐子之类的东西,黄超指着这青铜鼎,就说“自古以来”,似乎也没有人能反驳。
道门不甘落后,比如楼观派跟李阀一直关系极好,当年还“算命”算出李世民能济世安民,才给了他这个名字。这么铁的关系,不能不让道门也出一把风头,于是小道士袁天罡跳了出来,委托李秀宁献上了河图洛书!据说这是黄河浮出一座巨大的龟甲,上面刻画着大地的平面图像,以一个椭圆形,均匀地分布在龟甲上,而龟甲的纹路,恰好形成主要的经纬度。
在这座世界地图周围,还刻画着星辰运行的图案,黄超都要佩服他们的创新意识,拿着这龟甲,以后争夺临近星系都有了“自古以来”的正义。
当然,此时的技术还不能做得那么假,黄超这里负责代工,两边经过商议,他会让底下势力拿出一个符合他们身份的“祥瑞”出来。各种东西,都是两边商议方案,然后黄超做好了送给他们……
“祥瑞”的风潮继续发酵,显然底下人明白了黄超的喜好。为了投其所好,地方上挖出来各种古物,大家群策群力,根据佛门道门的“大纲”,“挖到”了一系列的文物,让上古时代的历史渐渐完整。
以黄河长江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到处都是华国古代的领土,而之所以现在不是,只是因为时间推移战乱极多,各地权贵“叛逆作乱”,而中央王朝也无法再统一天下。但是从法理上讲,这地方中央王朝有权征讨……自古以来就是大唐领土,现在那里的人类,或者是叛逆,或者是被蒙蔽的无辜者,或者干脆是“异人”。反正大唐历史上就是这样,而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历史,它不能证伪大唐的主权。
“众卿家,要统一天下还任重道远啊。”黄超意味深长地说。连最无畏的武将,都感到无语,按照古代的疆土来统一,看来打一辈子仗都不能实现目标。
然而还是要先同意隋朝本来的疆土,李孝恭已经出征蜀地,秦琼、尉迟敬德组成门神组合,带了一众猛将谋士去攻略东北,为“扫平辽东逆贼”做准备。石之轩则再次去西域活动,先搅乱吐谷浑、铁勒等大势力,然后再以三寸不烂之舌,掀起西域诸国的混战,让他们自己向“大唐祖国”来求救。
李渊和单美仙喜结连理,大唐快速接受了东溟派的势力,一部分人被黄超的学堂改造,实在烂泥扶不上墙的人,就由他自生自灭,比如东溟派小心眼的尚明,因为不服黄超,到处抱怨煽动对抗,他以为自己实在维护东溟派的根基,但实际上不过是跳梁小丑。他出于羡慕嫉妒恨来阻碍黄超的政策,最后的下场就是被送到黄超的老家挖煤。
李渊回到长安,也住进了宫殿中,他此时很有活力,但是朝中大权都在黄超手中,他也只能每天喂鸟浇花,过上“退休”的生活。李渊叫来黄超,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从你这里学到了新词,觉得形容你非常贴切,那就是坑爹啊!”
“东溟派这件事,李元吉绝对不敢发表意见,从头到尾都是你的主意吧。与东溟派合作是不错,你怎么能把老爹我卖了?天下人怎么看我?李阀家主去和亲?我名声一塌糊涂,难道你就有好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说你和单夫人两情相悦,在一起也很好啊。”黄超满不在乎地说道,皇家一点八卦趣闻,又不是什么丑闻,即使让人议论议论对他本人也没什么损失。《治世恒言》在不断扩展,他忠诚的臣民以指数爆炸的形式在扩增,那些心中对他虔诚忠实的人,根本不会在乎这一点传闻。
虽然这种强烈的忠诚,最根本的原因是互相“感染”的精神影响,但是黄超也没有用邪法,他切实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听他领导的人拥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可能。他也没有收取更多的代价,比如把人献祭或者吞噬灵魂,对方因为“济世安民”的旗号而走上认同,黄超也确实没有骗人。
李渊在黄超面前发发牢骚,也只能如此而已,偌大长安城,已经被黄超清洗数次,阻碍他意志的人都已经用各种手段处理,哪怕李渊想用“太上皇”的身份来打擂台,都不可能找到同盟者。黄超的朝廷无比高效,每个人都在做着职责规定的事情,一切有条不紊,仿佛一台精确的机器,而黄超跟所有人都有着感应,他甚至感受到一个名为“朝廷”的抽象生物正在活动。
“知足吧,我这也叫坑爹?马上让你知道真正的坑爹。”黄超洒然地说道。李渊对此表示怀疑:“天下还有比你更坑爹的儿子?”
当然有,而且还有两个。这是大唐占据中国北方,南方则被好基友徐子陵寇仲割据,这两兄弟经历了人生起伏,在这时与亲人团聚,也获得了当年做小偷时不敢想象的权势富贵。
宇文化及心气大失,宇文家被李元吉打得濒临灭亡,他收拢的残兵败将,最后都交给了徐子陵;杜伏威武功不敌寇仲,各种见识也不及这个经过黄超教育的儿子,寇仲自带领导魅力,很快就获得了江淮军的大权:像辅公佑这种酱油,在武功超凡心思敏锐的寇仲面前,根本翻不起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