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论教育李钦宏愿

很快,地图被拿来了。那是厚重的十几轴画卷,它们在四名孔武有力的壮汉两两相抬之下,被搬入书房之中。

王通行到盛放着地图的瓷桶边,弯腰抚摸着里面一份份标明了地区方位的画卷,他轻声喟叹,其中既有可惜也有自得。

当今天下,识地理通古今的人并不多,能够拥有地图集的人就更少了。

对于这等只存于天下世家之间的地图祥本集录,王通保证就连朝廷里的行军地图怕是也没有自己手上的这些详尽。

这都是世家大族利用几百年的时间,通过各种观察,交换,汇总而来。若非王通本身出生于太原王氏,怕是也没有机会将这些地图描下。

知识垄断这是门阀政治最根基的之所在。而藉由知识垄断带来的,便是政治垄断和门阀大兴。至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就将门阀的兴盛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保起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得便是这等事情。

虽然隋朝建立之后,皇帝兴起科举,以求打破门阀政治的垄断,但就眼下的情况来看,科举之制在短期内还不足以动摇门阀的根基。

世家大族的底蕴还是太过雄厚了,以王通乐观的估计,想要以科举完全代替门阀至少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且中间还必须没有任何的动荡才行。

若是上面的皇帝太过着急,就如当今一般,只怕还会兴起来自于世家的各种反弹。

就像眼下的大隋一般。

天下如此混乱,好好的一个盛世不过十几年功夫就变成了一个乱世,这中间固然有皇帝施政的错误,但世家大族的反弹也是在其中狠狠的推了一把的。

旁的不说,只说三征高丽,若非世家大族阴奉阳违,并鼓动杨玄感叛乱,以大隋的兵锋只怕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世家门阀,这是天下精英之渊,也是霍乱天下之源。他们的力量太强了,强到足以兴盛一个皇朝,也足以覆灭一个皇朝。”王通隐约的认知到了这一点,只是他知道其中的危害,却也没有太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或许如何根治这个问题,他隐约有些眉目,但他终究没有进一步的想下去做下去。

“人和人是有不同的。”这是王通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以他自身想要突破这样的桎梏,似乎也不太现实。

“唉……算啦!还是不要想那么多,先劝说这个娃子不要被自己的野心给迷惑住了才好。”王通瞅了一眼李钦,暗自嘀咕。

李钦帮他解决了跋锋寒的捣乱,又给他看了三代之文的甲骨文残片,他心中很是感激。所以他才愿意和李钦交谈这么久,一个劲儿的劝说李钦。即使李钦如此固执,他也没有想过放弃,依旧耐心无比。

“元华所处乃是淮南江表一代,我们不若就看此地区的地图可好?”王通的指尖从地图卷轴之上划过,最终选定了一卷挂轴,他将挂轴抽出,笑着询问李钦。

“嗯!可以!”李钦重重的点头。

“好!”王通单手掂起五尺长的挂轴,迈步走到屏风前挂好,轻轻的拉开挂轴的系带。挂轴垂了下来,其上的图形文字随着画卷的展开一一显示在众人的面前。

众人仔细端看,却见这丈许方寸的画轴上,以如丝一般纤细的线条勾勒大隋东南的山川地图,并以一个个绳头大小的文字记录了江淮一代的县城集镇。

这是相当详细的地图了。李钦细看,心中对比只觉自己从后世带来的地图,或许还没有眼下这方好用。毕竟后世的地图乃是基于后世地理的。

至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现在,地形地理究竟是不是如后世一般还是一个问题。

尤其是淮南这一代,有些现在有的河流湖泊后世早已不见,有些后世存在的土地,眼下还沉睡于汪洋之中——比如上海,眼下还没出现陆地。

“依照后世的地图来打仗,这是绝不可取的。”李钦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他从当涂建镇开始就着手于地图的绘制,为此他紧急训练了一批绘测员,以执行这样的工作。但他的根基还是太过浅薄。为了保证那些绘测员的安全,他并没有让他们深入战乱太过频繁的地区。以至于李钦自己所绘制的行军地图上,还有许多空白,根本就不如王通此时拿出来的详细。

“真是……要是这份地图是我的就好了。”看着这份地图,李钦眼里顿时迸射出恍如饿狼一般饥渴的目光。他狠狠的盯着,强自忍耐恨不得就此将地图夺下来。这不仅仅是针对眼前这张,更是针对那两个瓷桶里的所有。

如此毫不掩饰的渴望,让王通微微卡了一下,他轻轻的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挥袖指着地图:“淮南江表皆尽在此,元华若有什么高见皆可于此试言了。”

“高见不敢当……不过只是有些不入流的小手段罢了。”李钦淡淡的一笑。他迈步走到挂图之前,在长江之南,丹阳之东的地方轻轻的话了一个圈。

“丹阳、毗陵、吴郡、余杭、会稽、宣城、遂安、新安……这便是我近期的目标。事实上,我已经完全控制了丹阳、余杭、吴郡三地,对毗陵、会稽、宣城、遂安、新安等地的渗透也在进行中。估计再有半年到一连的功夫,我将完全控制这里。”李钦微笑着说道。

“什么?”李钦的话语对众人来说不啻是石破天惊。

“这怎么可能?我怎么都不知道……”王通对此显得很是正经。

作为太原王氏的子弟,他家族中人也有不少是在各地为官,对于天下大势,他关心不多,但绝不闭塞,凡是有势力崛起,形势变化,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里知道。

可,对于李钦所说的这些,他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啊。

“元华,不可妄言啊!”孔颖达看到王通脸上的惊讶,明白这消息王通真不晓得,顿时转过头来注视李钦,声音渐渐严厉起来。

“非是妄言。”在几人不敢相信的目光中,李钦摆了摆手:“而是按照我的布局,大隋官场都不知道我的动作才是正理——因为我并没有策动大隋的官员。丹阳、余杭、吴郡三地官府,原本该怎么样的,现在还是怎么样。他们在城中安坐,自以为太平,却哪里想得到一切都已经变了模样呢。”李钦微笑着,显得很是自信。

“咦?你这样说……”李钦言辞真切,其自信的态度令王通、孔颖达、欧阳希夷几人惊疑不已。

“元华如此说,莫不是元华想先控制县城周围的集镇乡村?”孔颖达首先惊讶起来。

没有人是笨蛋,只是他们一时间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罢了。既然李钦表现出了那样确定的架势,排除了他们所认知得正常情况,两人不是想到了并不属于正常情况的一点。

如果没有控制州郡府城,那如何掌握地方呢?

控制乡村,集镇——这些都是被官府刻意忽略的点,是留给世家门阀控制的地方。这些地方零零散散,每一点的人口物资都不是很多,但数量却是极大,林林总总相加起来所能获得人口资源远比州郡府城来的多。

如果李钦真能控制县城以外的地界,那他确实能够做到在不惊动官府的情况下达成对这些州郡的控制。

只是,想要控制乡下的广大区域需要大量官吏的支持,而李钦手下有那么多读书人么?

这一点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疑惑,也是当初他们想不到这个办法的结症所在。

直接控制乡里,对整个国家势力而言有多少好处,这一点只要有点水平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但为什么从除了秦朝之外的朝代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可以供给使用的官吏。

这个问题即使在秦朝也是存在的,只是秦朝通过将大量从军中出来的将校转化为官吏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是这样的解决手段,也造成地方官吏大都出生于秦地,对本乡本土的民情并不知晓,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过于死板而导致,政令传达过于苛刻,不给人留有余地的麻烦。

这样的麻烦,很直接的导致了后面起义的爆发——在多少天里抵达哪里哪里服兵役,上层的计划都卡得很死,而中间的官吏明知难以达到,又不敢为百姓争一口气,这使得下层的百姓直接承受乃至上层的死规矩。

当这种规矩真的到了让人去死的地步,那不甘去死的人们只能奋起反抗了。

显赫一时的大秦便在这样怒潮之中,在六国遗民的推动之下倒塌了。

在大秦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统治的汉朝在看到了这一点之后,一方面头痛手下的官吏确实没有那么多,一方面也看到了官府直接面对百姓的缺点,所以将统领百姓的事物交到了地方士绅的手中。

皇权不下县,这一点虽然没有作为明文律法写下来,但也是近千年来历朝历代所依存的规矩。

而现在,李钦想要改变争霸天下的手段,直接从下层动手,无疑是想挑战这样的规矩。可是,这能够成功么?

“元华,你这可是走前所未有的路子啊!这可行?如此一村,一集的控制下去,所需的官吏是海量的。且不说,你有没有那么多读书人供你驱使。就算你有,可供养那么多官吏,所需的钱粮也是十分惊人的。养一名读书人,至少需要十名农夫啊。”王通对此看得十分透彻。

这时代想要读书,并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读书人不但需要足够的钱财来购买笔墨纸砚,更需要束修来聘请老师。种种消耗,没有一定积蓄的人家根本无法承受。所谓十个农夫才能供养一个读书人,这还是往少了说。

“读书真的需要那么多钱么?我看未必……”

李钦闻言,却是轻笑着摇了摇头:

“一位先生现在能够带三名学生,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了。在我看来,教学读书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这样来,将几百上千的儿童聚集在一起,按照他们所学的进度,分成各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划分不同的班。

一个班几十号人有一名先生带着,不同班级的先生能够教学不同的课程。大家互相教。平均一个先生一年总也能教出几百号学生。

如此只需坚持数年,我想能够总会有足够的读书人供我使用的。”

“什么?竟然还能这样?”听李钦这么说,王通和孔颖达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事实上李钦所言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他不过是把后世所通行的教育手段搬到现在来罢了。然而,就这样的照搬,却是为王通、孔颖达二人点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门路。

两人对此面面相视,一开始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可仔细一想。这样的手段原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昔年的孔子不正是这么做的么?

而眼下的王通似乎也是这么教他的学生。一对多,本就没有多少新奇可言。唯一新鲜的便是李钦那不以一人为师的做法,不过这想想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可是一个大私塾了啊。”王通感慨。

“这不是私塾,而是官塾。而且,各种科举项目,我准备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年都有考试,成绩高者自然可以升入下一年级进行学习。而成绩差的人只能留级了。我不管那些学生留级几次,但我只给他们最多九年的学习时间。以七岁小童入学而论,九年之后他已十六,也应开始承担一份家业了。”李钦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嗯,这样也是挺好的。只是学生和先生……这里需要的人手也不少啊。”王通想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所以,我才来东平拜访通老啊。通老善于教学,我想请通老,南下为我谋划此事。我欲将治下所有适龄之童都圈于学校之内,并作为一种制度延续下去。我希望以后的天下,人人皆为读书种子,无人不识字,无人不知事。”李钦说着屈膝跪下,给王通行了一个大礼:“这是我的宏愿,还请通老、欧阳老、冲远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第八十六章 出发,新的世界第六十七章 加入第一百一十九章 营龙门对阵玄甲第三十二章 重逢第三十八章 阵战第五十一章 暗夜密谋第三十五章 另外的选择第三十四章 别扭的心情第六章 出阵之前第九章 出兵青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风云会天刀圣僧第三十章 斩乱兵强留李靖第五章 混乱之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玉璧出李钦锻脉第十四章 击杀渠帅第九十二章 势窘迫伏威死战第七章 会合第四十六章 天南地北又一信第七十一章 丧尸来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三年突厥覆灭第三十一章 引开第十二章 败退第三十四章 别扭的心情第四十七章 流言起宵小一拦第二十五章 变异体降临第二十七章 获长生李钦推法第十六章 归军中李钦被围第九十六章 马与羊讨价还价第一百四十一章 双绝斗两败俱伤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三年突厥覆灭第五十八章 寒风止天籁降临第四十七章 刨腹第二十三章 京城初行(上)第二章 流言四起何人为第三十七章 幸存者的意志第五十七章 斧劈恶客战正酣第七十二章 马蹄疾再战玄冰第一百五十八章 炼邪气舍利精元第五十章 末日战车第五章 依谋划雷火迸射第二十三章 斥君婥李钦辩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临洛阳如山崩裂第五章 纵论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顺藤摸瓜找上门第一百零八章 疗伤痛机会出现第九章 出兵青州第三十三章 日常的开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双绝斗两败俱伤第六十九章 意反扑宇文谋划第一百六十五章 断情绝义心神乱第二十章 晋宗师大幕徐开第一百四十一章 双绝斗两败俱伤第一百零一章 上洛群雄汇京都第九章 定奇谋星夜突袭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三十三章 退伏威李靖心服第十二章 巴士和紫藤第六十三章 答三问王通首肯第一百一十章 盗玉璧元华过海第十二章 巴士和紫藤第十九章 立基业当涂建镇第二十章 人性之夜第一百六十章 大战起风云汇聚第十六章 归军中李钦被围第四十四章 再战第五十七章 分析与定策第九章 定奇谋星夜突袭第五十章 上东平黑手隐现第一百一十九章 营龙门对阵玄甲第七十一章 守如磐石攻如潮第十六章 通往公寓之路第七章 会合第二十八章 入宗之议第五十三章 张角的决意第五十章 末日战车第一百三十七章 锦官城暗潮起伏第七章 会合第六十四章 欲南归偶见仁轨第十八章 武装之夜第五十八章 热身第四十六章 破法第九十六章 马与羊讨价还价第一百六十五章 断情绝义心神乱第四十三章 星夜之下(下)第七十九章 善安亡两郡皆平第四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三十章 朝廷定论第八十四章 队友第一百四十章 激战天刀对散人第五十九章 分兵第三十章 斩乱兵强留李靖第三十六章 强势威逼第一百二十八章 立国称帝吴朝立第三十九章 还有谁第五章 混乱之时第二十二章 入洛阳第十章 侦查敌情第二十一章 中郎将的拜访第六十二章 进击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