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紧急, 请即刻给出正面回答。”
在布达佩斯的桑多尔宫, 先泰来基伯爵一步收到了这份公文的摄政王霍尔蒂海军上将为对方读完了它。
这是一个微风拂面的美好春日,可在桑多尔宫的这间拥有落地窗的房间里, 气氛却是全然的凝重。无论是泰来基伯爵还是霍尔蒂海军上将, 这两个在匈牙利王国中拥有最高权力的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而不同的是, 泰来基伯爵的沉默是因为思考, 而霍尔蒂海军上将的沉默是因为等待。
泰来基:“他们要求的是正面回答。”
霍尔蒂:“是的,正面。”
泰来基伯爵深吸一口气,而后说道:“我们不能答应他。起码不能完完全全地答应他。”
霍尔蒂海军上将并没有很快就泰来基伯爵的这一“回答”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接着问道:“不能完完全全答应他,那么有哪些是你打算答应的, 又有哪些是你打算不答应的?”
霍尔蒂海军上将再一次地看了看依旧被他拿在了手里的这封公文,说道:“你打算让德国的大部分军队借助我们的领土?但是不打算让他们借用我们的军队?还是你愿意把我们的军队借用给他们,完成一部分的任务, 但是绝对不允许德国的军队使用我们的……”
“摄政王阁下!”
不等霍尔蒂海军上将说完他的那番话语,泰来基伯爵就忍无可忍地打断了他。可那却不是上级对于下级的那种威吓,而仅仅是处于一种防御……
他不希望听到此刻就和他待在同一间房间里的, 即将和他一起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匈牙利摄政王说出如此残酷的话语,并不断地提醒他, 他们根本没有选择。因此,当他打断霍尔蒂海军上将的时候, 他的语气中其实带上了一丝恳求。
军人出身的匈牙利摄政王并没有在此时威逼他,而是继续等待,等待在这里地位不及他, 却是比他拥有更大权利的总理说出些肺腑之言。
泰来基伯爵:“我们匈牙利王国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就在很早的时候成为了轴心国的成员……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完全认同希特勒和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你错了,泰来基伯爵。”霍尔蒂海军上将的那双威严的眼睛盯向对方,并说道:“你我都知道,我们是因为想要依靠德意志夺回我们因《特里亚农条约》而被迫割让的国土才一早就选择了成为他们的盟友。”
泰来基:“可我选择的是让匈牙利王国成为德意志的盟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自治领!我以为我们起码能拥有一些自主权!可现在……现在他们的这份公文会让我觉得我们的地位还不如已经战败了的法兰西!”
“他们发了这封公文就说明我们的地位高过法兰西。如果他们的军队想要进入法兰西的非占领区,他们只需要下达一份通知,而不会需要法兰西给出正面回答。”
霍尔蒂海军上将把手里的那份内容其实十分简短的公文又看了一遍,而后就把它放到了桌子上,并说道:“我不得不提醒你,泰来基伯爵。德国原本并不想攻打南斯拉夫,他们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军队穿过南斯拉夫的领土,去希腊支援他们的盟友意大利。那就好像今天他们也不想攻打我们,而只是想要让军队使用我们的领土以攻打南斯拉夫。但是南斯拉夫人的临时反悔惹怒了德国。”
当比政客出身的泰来基伯爵更为敬慕强者的匈牙利摄政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泰来基伯爵只是转过身去,好像自己正在看着落地窗外的春日景色。
可是霍尔蒂海军上将却也并不在意,而是继续说道:“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惹怒了他们,德国的军队不会需要再经过第三国的允许就能够向我们的领土发起进攻。”
泰来基很快转身道:“可是我们在三个多月前才刚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友好条约!我们不能这样背信弃义!这样我们和德意志又有什么区别!”
霍尔蒂:“当然有区别,他们可以在四十天内击败英法联军,征服法兰西。这就是我们和他们最大的区别。”
泰来基:“你的心已经和德意志站在一起了,摄政王阁下!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我和你之间的这份谈话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
霍尔蒂:“所以你已经决议为了你自己个人的声誉而牺牲整个国家了吗?”
在整个匈牙利王国举足轻重的两个人,此时他们因为相左的想法而剑拔弩张起来。面对泰来基伯爵的瞪视,霍尔蒂海军上将显得很是平静,并毫不留情地指出:
“是你主张与南斯拉夫签订友好条约的,也是你亲自去和他们的国王签订了那份条约。仅仅只是过了三个月就被要求亲手撕毁它,这让你的心里很不好受,是这样吗?”
斯洛伐克,
科希策,火车站。
一列从奥地利的维也纳驶来的火车响起汽笛声,并缓缓驶入火车站的站台。此时已近晚上十点,并且天也已经完全黑了。可由于近期德军部队的频繁调动,位于斯洛伐克科希策的这个火车站却依旧繁忙。
当这列火车在科希策的站台上做短暂停留时,艾伯赫特穿着警卫旗队的制服大衣,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夜晚和他的副官沃尔夫冈一起,从那节军官专用的车厢中走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名早就已经候在这里的,专门负责指挥调度的德军中尉在确认了这列火车的编号以及它究竟是从哪里驶来之后很快走上前来,并在对艾伯赫特恭敬地行了个礼后问道:
“请问是警卫旗队的格罗伊茨上校吗?”
“是的,是我。”艾伯赫特在回答了对方后拿出自己的军官证交给对方,并看向正有序地下车整队的,被他带去了维也纳的那个连。
中尉在手电筒的灯光下确认了眼前这名警卫旗队上校团长的身份后很快就把军官证还给了对方,并说道:“由于铁路管制,您的1325名从奥地利莱布尼茨过来的士兵会分两批抵达,一批会比原计划晚五小时,另外一批则会延迟六小时到达。”
在调兵过程中由于遇到铁路管制而推迟抵达时间,这样的情况在大规模战役发生的前夕其实时有发生。因而艾伯赫特在听到了这样的通知后并未说什么,而只是点了点头,并在打开怀表借着远处的灯光辨认了一下时间后问道:
“所以他们分别会在明天的下午五点和六点左右抵达这里,是这样吗?”
“是的!按照我们现在接到的通知来说,的确是这样。”上尉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后态度恭敬地说道:“我们在附近的一家酒店里为您准备了休息的房间。”
此时艾伯赫特手下的连长以及排长已经开始清点人数,而艾伯赫特并没有朝那个方向看一眼就直接问道:“那我的这一个连的士兵呢?”
“这……”在火车站等候艾伯赫特的这名中尉显得有些为难,并在随后给出了诚实的回答:“酒店没有这么多的房间,但我可以在车站的休息大厅里给他们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艾伯赫特:“给我在他们附近找一个火车站里的房间就好。我不想离我的士兵们太远。”
中尉:“是!”
那名中尉很快就在艾伯赫特再次行了一个军礼后小跑着去找到了他的一名属下,并告知对方立刻给警卫旗队的这个连找到一个合适的休息位置。
与此同时,艾伯赫特走到了已经整队完毕也完成了清点工作的,他的士兵们的面前,同时示意他的通信兵和与他们分开了的其它队伍取得联系,并确认对方的位置。
大约是在十分钟之后,那名中尉与他的属下们终于在这个繁忙的夜晚给艾伯赫特和他的士兵们找到了暂且可以凑合一晚上的地方,并给他们发了食物和水。虽说所谓“可以凑合一晚上”的地方只不过是休息大厅里某个角落的冰冷地板,但能够让这些带着装备的士兵们躺下休息一晚,那总好过待在拥挤的火车包厢里摇摇晃晃一整晚。
而艾伯赫特则得到了一间属于值夜列车员的小休息室。在这间休息室里,不光有着两张好像火车上铺位的小窄床,还有着一张桌子,和一部摆放在桌子上的电话。
当然,这样的一间休息室比起在外面冰冷的休息大厅地板来说虽然已经好多了,却还是远不及火车站的人在不远处的酒店里为艾伯赫特准备的房间,并且也远远不是接待一名上校团长所应该有的规格。
但是当那名中尉有些忐忑地把这名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的绿眼睛军官带到这里的时候,艾伯赫特却是态度十分平和地告诉对方:
“这就已经足够了。你做得很好了,中尉。”
由于他们抵达这个火车站的时候就已经很晚了,艾伯赫特在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之后就给自己盖上毛毯,躺倒在了列车员休息室里的那张很窄的铺位上。
只是这一觉艾伯赫特似乎睡得并不安慰,如果不是身处让自己感到绝对安心的环境就一定会进入到浅眠状态的绿眼睛贵族在睡着后不久就被再次响起的,火车的车轮压过车轨时的声音给吵得醒醒眠眠。
如果说那些动静原本还能够让艾伯赫特维持着他那偶尔处于半梦半醒间的睡眠,那么在几个小时之后,他就被一名士兵在站台上与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交谈的声音给彻底吵醒了。
“嘿!这里是哪儿?”
“科希策,下士。”
“什么?科希策?你是说……斯洛伐克的科希策?”
“是啊,不然还能是哪儿的科希策?”
如果说,当艾伯赫特听到这里的时候,他还能够只是躺在那张窄小的铺位上,并稍稍睁开眼睛听着那两人之间的对话,那么当他听到那名下士的下一句话时,他就再也无法继续躺下去了。
他听到那名下士抱怨道:
——“可是我们昨天才刚刚经过这里,我是说……我们现在难道不该在距离波兰,或者说克拉科夫更近的地方吗?”
一直以来的敏锐直觉就让艾伯赫特在意识到了这名下士话中的信息后很快清醒过来,并直接掀开毯子就离开了这间休息室,连制服外套都来不及穿上就跑着去到了站台。
当那两名低阶士官发现艾伯赫特之前,那名从火车上下来抽支烟透一透气的下士还在接着向在站台上的那名士兵抱怨着,可当他们发现了艾伯赫特的走近,也借着车站的灯光分辨清他的肩章时,那些声音就停止了。两人都十分恭敬地向这名党卫军的上校行了礼。
艾伯赫特向那名从火车上下来的士兵点了点头,而后就在认清了对方的军服式样后问道:
“你是装甲师的?”
“是!报告长官,我是第三装甲师的!”下士这样回答道。
而后艾伯赫特就又接着问道:“你们接到的命令是要你们去到哪里?”
下士答:“克拉科夫,上校阁下!”
听到这样的回答,艾伯赫特心生疑惑,并又问道:“你们从哪里出发去到克拉科夫?”
下士犹豫了一下,却最终还是回答道:“我们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出发!已经走了快四天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又折返回来了。”
说着,这名下来透气的下士看到他所乘坐的这列火车就要跑远了,便着急地对自己面前的这位让人感觉到了很强距离感的长官说道:“长、长官,我就要追不上我坐的火车了!”
闻言,艾伯赫特也不再为难对方,并点头道:“回去吧。”
那名下士很快卯足了劲地向那列已经要驶出车站的长长的列车追去,并堪堪在快要跑到石子铺成的路时追着跨上了这列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
随后,艾伯赫特就在站台上的那名军士向他询问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向对方摇了摇头,并回到了他的那间休息室。但是艾伯赫特却并没有就这样再次躺回他的那张还留存着他体温的铺位,而是拉起了休息室里的窗帘,并目光紧锁住又一列从那条铁轨上经过的军用火车。他打开自己随身带着的那个盖子的内侧贴有林雪涅相片的怀表,记录了那一列火车从站台上经过所花的时间,也在心中默数了那列火车究竟有几节车厢,而后把这些全都记录在了他的记事本上。
当艾伯赫特做完这一切后,他就把窗帘拉上了很多,又躺回了那张铺位上。
可是当他听着那从同一个方向过来的火车轰隆轰隆地不断驶过时,他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现在是凌晨三点,而他却是躺在那张窄小的铺位上,眼神清明地开始思考那名从火车上下来透气的下士对他所说的话语。
【克拉科夫,上校阁下!】
【我们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出发!已经走了快四天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又折返回来了。】
这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在3月25日的时候接到命令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出发前往北部的波兰克拉科夫,又在3月28日的时候掉头折返。
也就是说他们在德国和南斯拉夫“达成和解”的当天就从南边的军事基地出发,北调到克拉科夫,却是又在贝尔格莱德革命爆发的第二天,在距离目的地不远的时候折返回南边。
这无疑说明这些部队是被重新调回来,并即将参与到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战争中的。
可是他们先前在巴尔干形势眼见着就要稳定下来的时候就即刻向北,这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长久以来的敏锐直觉让艾伯赫特没法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希腊战役即将发生的时候把一定装甲师部队从罗马尼亚挪到无法参加到这场战役,也无人需要看防也无仗要打的北部,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艾伯赫特感到十分疑惑了。
而在两个如此特别的时间点发出这两个调兵命令则更让艾伯赫特没法不去深究。
可是让他能够考虑清楚这团迷雾或许还需要弄清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受了这种命令的队伍究竟有多少人数,又到底具有怎样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