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风暴前夕

鸟叫啾啾,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子,暖洋洋地斜照入梅湖小筑,靡尘在光束里翻腾扬舞,更觉悠闲祥和。

楚易耳廓微微一动,睁开双眼。

咫尺之距,晏小仙嘴角微笑,双靥晕红,也不知在作着什么美梦。雪白的臂膀软绵绵地搭在他的腰间,似乎在梦中也不愿与他分离。

楚易低头望去,翠绿的丝被上,处子落红犹如春花朵朵,灼灼鲜艳。想起昨夜恍如梦境的缠mian,心底涌起一阵阵的温柔喜悦。

楚易轻轻地抬起她的手臂,正想要起身,却发现腰腿被另外一条修长滑腻的美腿压住。

转眼望去,却见萧晚晴蜷身在他左侧,股腿交叠,如小鸟依人,睡得正熟。

楚易微微一笑,不忍惊醒她们,于是又轻轻地躺回原处。

晨风拂面,木叶沙沙,梅花香气浓郁扑鼻,合着身边二女的清幽体香,更是令他心荡魂销,神清气爽。

楚易深吸了一口气,双眼电光四扫。

窗外春guang明媚,梅湖碧波澄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吹来,水天俱皱,四周梅林花海连绵起伏,宛如仙境。

经过这一夜的阴阳双xiu,楚易疲乏俱消,精神奕奕,火眼金睛与顺风耳似乎更加敏锐了。

凝神聆听,就连数里之外东市嘈杂的叫卖声,都一字一句,听辨得历历分明。

丹田之内,似乎有一团热气滚滚翻腾,忽上忽下,如火球似的急速飞窜盘旋,又是麻痒又是舒服。

凝神内视,却是一个紫红色的元婴,虽然尚未完全成型,但手足俱在,眉目宛然,颇为滑稽可爱。

楚易心中一颤,惊喜不已。

修真只有炼到散仙境界时,体内真元才能凝聚成元婴。一旦元婴脱胎,从泥丸宫破体而出,就能逍遥三界,长生不老。

楚狂歌和李芝仪这一魔一道,虽然都已修成散仙之身,但两人元婴与楚易相融之后,真元淆混,胎化易形,一切都又重新开始。

因此,楚易虽然有散仙以上的潜力,却尚未凝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元婴。这也算修真界绝无仅有的一个异数了。

不想昨夜与晏小仙既济双xiu,被她木属真元所激,楚易体内的真元如火如荼,进境神速,短短几个时辰,元婴竟然就初具雏形,可谓意外之喜。

对于这《素女真经》的威力,他也越发信服了。当下索性又照着真经中的“胎养诀”,凝神聚气,炼养元婴。

随着真气流向,元婴上下翻腾,左右旋转,楚易周身经脉百骸暖洋洋的,说不出的通畅舒泰。

正自得趣,忽听屋外远远地有人叫道:“禀王爷,裴中书求见!”

楚易一凛,收敛元婴。

萧晚晴二女也立时醒转,“嘤咛”一声,坐起身来。

楚易低声笑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位娘子,昨夜睡得可好?”

想起昨夜癫狂情状,二女满脸晕红,又是羞涩又是欢喜。

晏小仙朝楚易呸了一声,笑道:“如果不是有只大蚊子,整夜嗡嗡直叫,我们自然睡得好啦。萧姐姐,是吧?”

二女相视而笑,彼此间又觉得亲密了几分,也不理他,携手跳下床,迅速穿衣着帽,易容变化,刹那间又恢复了俏丫头、俊书童的模样。

晨光中,二女翩然并立,犹如皎皎璧玉,交相辉映,动人之极。

楚易心中怦然大动,笑道:“他奶奶的,春寒料峭,居然有蚊子敢侵犯本王爱妻?好大的胆子!嗯,不知咬了你们哪里?让夫君仔细瞧瞧……”

说着,猛地抓住她们手腕,往怀中一拖,又想要乘隙轻薄一番。

萧晚晴格格一笑,拉着晏小仙挣脱躲开,柔声笑道:“楚郎,外面就有只老奸巨滑的花脚蚊子,你还是快想想如何对付他吧。”

不等他说话,早已飘然逃出了屋外,远远地传音道:“裴永庆一大早便跑来看你,必是听说了昨晚之事,抢着拉拢你来啦。此人心计深沉,谨小慎微,是本朝出了名的不倒翁,年青时又曾在茅山修行,颇有道行。楚郎千万要仔细应对。”

楚易牙根痒痒,叹了口气,喃喃道:“放心,大年三十,这死老头子居然大清早就来坏我好事,本王自然会仔细应对。哼,不倒翁,不倒翁……本王让你摔得四脚朝天,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流血……”

他穿上衣裳,出了梅湖小筑,在两个婢女的引领下,绕过碧波荡漾的湖面,朝松林中的临湖轩走去。

阳光灿烂,松林如海,临湖轩倚山面湖,飞檐勾角,回廊楼台迤俪环绕,极为富丽奢华。

廊阁中,红炉绿茶,清香袅袅,两个童子正在小心翼翼地扇动着炉火。

几丈开外,一个紫衣玉带的老者凭栏背立,衣袖猎猎鼓舞,与碧虚湖光构成了一幅明净的图画。

听见楚易的脚步声,那紫衣老者徐徐转过身,微笑道:“如此桃源仙境,尘心尽涤,难怪齐王不理人间之事了。”

他鹤发童颜,笑容清雅,风度怡然卓绝,伫立在这松涛湖浪之间,更衬得飘飘出尘,仙风道骨。

被他目光一扫,楚易心中一震,莫名地涌起肃穆敬重之感,既而又是一凛,心想:“此人真气巍然内敛,犹如渊停岳峙,深不可测。晴儿说他曾是上清茅山宗的修真,其修为比起唐仙子,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前的轻视之意登时大减,哈哈一笑道:“裴大人见笑了,本王自小便向往天下名川大历,奈何一直无暇游览,只好摹虎画猫,取江山一角,聊以自娱遣兴了。”

裴永庆微笑道:“齐王当年叱咤风云,威震八荒,却选择激流勇退,寄情山水。这份超然心态,非常人所不能为。”

他的声音清雅铿锵,颇为动听。顿了顿,又道:“不过,圣人常说‘身在江湖,心在庙堂’,齐王身处桃源,依然关切着洞外风雨,这真是天下百姓的大幸哪……”

楚易心道:“咦?老狐狸倒开门见山,直入话题。我先装装傻,听他说些什么。”

当下拉着他在碧玉石桌边坐下,笑道:“裴大人这话可高抬本王啦。孤家是闲云野鹤之身,早就不打算再管什么事啦。太平盛世,孤家喝喝茶,赏赏风月,逍遥自在,此乐何及?”

招手让童子过来,为二人斟上茶,举杯笑道:“裴中书,这是福建武夷的岩茶,生在峭壁之上,普天之下只有区区几株,一年也不过产十斤而已。香浓味醇,冠绝天下,你可要好好尝尝。”

白玉瓷杯内,绿褐鲜艳的茶叶悠然翻腾,水色纯净如橙黄琥珀,清澈而又温润,浓香随着热气丝丝蒸腾。

裴永庆浅啜了一口,动容道:“果然好茶!”

又喝了半杯茶,叹道:“依老臣看来,齐王和这武夷岩茶,倒果有几分相似呢。”

“哦?此话何解?”

楚易知他开始借题发挥,言归正传了。

裴永庆微微一笑,道:“古书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可谓百草中的贵胄了。而此茶又是茶中王者,所能解者,何止百毒?齐王身经百战,为陛下平定的叛乱纷扰,更是不计其数,难道不象是为神农帝解除百毒的神茶么?”

楚易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常听天下人说,本王是第一等的杀人利器,说孤家是第一等好茶的,裴大人可是第一个。嘿嘿,说得好!本王敬你一杯!”

裴永庆仰头细饮而尽,放下杯子,沉吟道:“王爷,恕老臣冒昧直言,听说王爷昨夜在北曲游玩之时,被一群胆打包天的乱党挟持,威逼反叛,可有此事?”

楚易哈哈一笑,打趣道:“咦?奇怪,裴大人府邸不是在平康坊的西边儿么?孤家明明记得昨夜刮得是北风,难不成突然转向,居然把消息吹到大人家中去了?”

“王爷,无事不登三宝殿,老臣今日来此,正是为了此事。”

裴永庆神色从容不变,起身作揖,肃然道:“良茶可治百病,乱世需倚重臣。梅湖虽仍是风平浪静,但外面却已是惊涛骇浪,连天风雨。太子作乱,朋党纷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再没有一个定海神针般的人物,出面调停把持,局势只怕再也收拾不住……”

楚易皱眉道:“裴大人说的这个人,难道是孤家么?”

裴永庆白眉一扬,斩钉截铁地道:“正是!”

他回答得这般干脆,倒有点出乎楚易意料之外,先前构思好的诸多对白反倒都用不上了。

楚易微笑道:“想来裴大人今天是成竹在胸,有备而来了,不知有何高见?”

“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太子。”

裴永庆目光炯炯地凝视着楚易,道:“眼下太子谋逆作乱,罪不可赦,即便陛下慈悲,不赐他死罪,也要被废为庶人。十八位皇子都虎视眈眈,梦想着顶替其位。天下大乱的根源,便是因此而起……”

楚易端着茶杯,不紧不慢地浅啜低饮,心道:“奇哉怪也,这闷葫芦老狐狸怎么突然转性了?变成了竹筒倒豆子?”

脸上却不动声色,悠然道:“裴中书的意思,就是让孤家速速劝陛下,赶紧确定太子人选,以平定人心了?”

裴永庆沉声道:“正是。”

楚易喃喃道:“可是十八位皇子,个个都聪明宽厚,定下谁才好呢?”

瞟了他一眼,故意猛一拍案,道:“有了!宣王英霸勇武,雄才大略,二十岁时,便曾带了数千卫兵,轻易平定了郑王之乱;又礼贤下士,从善如流,我看倒挺适合……”

“王爷说得是,宣王的确十分勇猛霸气,打起仗来很是了不得。”

裴永庆神色微变,沉吟道:“但正所谓‘仁者无敌’,治理天下,靠的绝不是勇猛霸气。当年纣王威武无敌,还不是因为暴政失掉了天下么?历代帝王之中,凡是恃擅武力的,要么黩武穷兵,民不聊生;要么刚愎自用,怨声载道……少有不亡国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哪。”

楚易暗感好笑,心道:“老狐狸终于沉不住气了。我再逗他一逗。”脸上装作非常凝肃,又故意举了几个皇子,大加赞赏,偏偏绝口不提康王。

裴永庆神色尴尬,小心翼翼地逐个反驳。但其驳辞甚为圆滑巧妙,不是直接批评,而是借用朝中其他大臣的舆论,含沙射影,听来倒也有理有据,颇为中肯,让人无话可说。

楚易叹道:“孤家举了这么多个,裴中书却鲜有满意的。不知道在裴中书眼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呢?”

裴永庆等得就是他这句话,松了口气,肃容道:“王爷,举贤不避亲。老臣以为,当今之世,最适合当太子的,应该是康王殿下。康王仁厚宽容,温文尔雅,深得朝野上下爱戴……”

楚易不等他说完,便“咦”了一声,哈哈笑道:“这可奇了。孤家怎么听说康王沉溺声色犬马,和本王颇为志同道合哪?”

“王爷,道听途说,最不可信……”

裴永庆目中隐隐闪过一丝冰冷的怒色,淡淡道:“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康王仁慈宽厚,深得陛下垂爱,因此难免有些小人嫉恨造谣。王爷当年不也受过这些流言蜚语之害么?又岂能当真?”

顿了顿,又道:“康王常说世间他最为敬服的人,就是齐王您了。和王爷一样,他对兄弟向来十分友爱,从前不愿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伤及手足之情,所以才以王爷为榜样,超然局外,韬光养晦。”

“老臣相信,以康王的胸襟才干,若能得到王爷的支持辅佐,假以时日,他必定会象楚庄王那样,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他风度清雅,谈吐得体,口才颇为了得,总能在不知不觉中,褒贬抑扬,让听者渐渐顺其逻辑,跟着他打转儿。

若不是楚易对他与康王的底细了如指掌,知道这位小王爷实在只是个懦弱无能、纵欲好色的草包,只怕真会被他的如簧之舌说动了心。

裴永庆见他微笑不语,只道他已有些动心,又道:“太子之事,陛下一直难以决断。齐王是西唐的中流砥柱,又是陛下最为信赖的人,一言九鼎。有您出面,这淆乱局势立刻便可安定下来了。中兴大功,足可千秋流芳。”

顿了顿,淡淡道:“另外,伍娘娘若知道王爷对康王的关切,也会十分高兴的。这等利己利人,又造福天下苍生的好事,王爷以为如何?”

他这几句话威逼利诱,绵里藏针,其意再也明白不过。

伍慧妃自己没有子嗣,从前觉得康王讨喜,就收了这只小了自己几岁的王爷作契子,对他颇为宠爱。

你若识相,就趁早支持康王,伍慧妃必会投桃报李,给你丰厚回报;否则,你就自个儿买个棺材躺着去吧。

楚易心中大怒,突然哈哈大笑道:“裴大人,原来孤家还有一个地方最象武夷岩茶,你可知道是什么么?”

裴永庆一怔,微笑道:“愿闻其详。”

楚易嘿然笑道:“武夷岩茶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但喜欢红茶的,都想要喝它,喜欢绿茶的,对它也颇有兴趣。可惜它却偏偏生长在绝壁之上,采摘起来危险万状。你说,它和本王是不是很象哪?”

“王爷是人中龙凤,它是茶中乌龙,都是至尊至贵之身,自然相象……”

裴永庆知道他在讽刺自己和宣王两帮人,都在玩命似的争取他的支持,心中恼怒,脸上却依旧笑容可掬,续道:“不过,即便是长在峭壁上的岩茶,也知道如何因地借势,牢牢地抓住每一个缝隙,生根求存。王爷,你说是么?”

楚易心想说了这么久,戏也演得够了,如果再玩下去,让裴中书看透自己的真实立场,只会给自己增加一个强敌。

当下扬眉微笑道:“裴中书这番话至情至性,说得很有道理,本王会好好考虑的。”

眼见裴永庆脸上闪过淡不可察的喜色,他心中忽地一动:“他奶奶的,这老狐狸既敢敲我竹竿,我索性顺着竿子往上爬,借他的竹竿一用。”

话锋一转,微笑道:“不过……就算孤家有心相助康王,也需得让天下人心服口服才是。眼下有一件事迫在眉睫,若不尽快解决,对康王的清誉只怕会有莫大影响,少有不慎,还会被诬为叛党……”

裴永庆目光闪动,淡淡道:“王爷说得可是唐梦杳唐掌门一事?”

楚易一凛:“老狐狸果然厉害。”对那淡雅温柔的上清仙子,他原就有心相救,不仅要让她毫发无伤地离开魔窟,还要帮她恢复名节,洗清冤屈。眼下机不可失,岂能错过?

哈哈一笑道:“不错!眼下朝野都在哄传唐掌门与魔门楚狂歌勾结,陷害同道,图谋叛乱,结果连虞太掌门也一起连累了。茅山派与康王,与裴大人向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可半点也马虎不得啊。”

他这话绵里藏针,将茅山派与康王紧紧绑在一起,就算裴永庆想抛弃茅山派,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了。

“王爷为我们设想周到,老臣感激不尽。”

裴永庆微微一笑,道:“王爷放心,唐掌门、虞夫人两位与魔门没有半点瓜葛,这些日子我已搜集了大量的证据,她们平冤昭雪指日可待。绝不会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说到最后一句时,语意森然,双目中倏地闪过凌厉无比的杀气,犹如神器出鞘,凶兽解印,刹那间变了另一个人般。

楚易心头大凛,莫名地涌起一阵寒意。

裴永庆凶芒一闪即逝,瞬息又恢复为清雅从容的模样,微笑道:“王爷事务繁多,老臣就不多打搅了。今晚除夕,康王要在府中为伍娘娘祝寿,届时贵宾云集,高朋满座,正是平息谣言,彼此坦陈心迹的大好机会。老臣就翘首以盼王爷大驾光临了。”

“今晚?”楚易愕然一惊,茶水险些泼了出来。

送走了裴永庆,楚易回到梅湖小筑,将适才之事一五一十地复述给萧晚晴二女听。两人听说他反复逗弄不倒翁,都大觉有趣,格格直笑。

但听到后来,萧晚晴却渐渐蹙起眉头来,沉吟道:“裴永庆向来谨小慎微,没有十分把握,不敢轻言妄动。今日一反常态,竟敢在齐王面前语带威胁,锋芒毕露……难道他当真已经自觉胜券在握?又或者,局势竟已紧迫到了让他不得不孤注一掷的地步?”

三人猜测了片刻,均觉似是而非,就身处茫茫大雾,隐约中似乎看见了些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垂幔鼓舞,香烟缭乱,窗子吱嘎作响。转头望去,万里蓝天白云翻涌,如巨浪汹汹高叠,又象万千猛兽瞬息变幻。

楚易心中那不安的感觉越发浓烈了,原本晴朗的心情也象是笼罩了一层阴霾。

风云诡谲,变幻无常,他原以为还能有些许时日准备,没想到一切竟已迫在眉睫。

宴无好宴,今晚康王府中,他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当真如老狐狸所愿,推举康王作太子么?

晏小仙眉尖一挑,冷笑道:“不管啦!只要能安内攘外,击溃魔门,谁当太子又有什么干系?如果这老狐狸真有这等把握,索性成全他就是!”

楚易一怔,摇头嘿然道:“万万不可!裴老狐狸貌忠实奸,和李木甫半斤八两,一丘之貉。日后康王若真当上了皇帝,也只是他的傀儡罢了。再说,若不雪平太子的冤屈,那些忠臣义士、灵宝派的修真们,岂不都要白白牺牲么……”

“楚郎,我倒觉得晏妹妹说得极是……”

萧晚晴嫣然一笑,柔声道:“现在最为紧要的,可不是为太子伸冤,也不是分辨谁忠谁奸,而是尽快团结各方力量,平息这场浩劫。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力挽狂澜,倒不如乘风破浪。只要过得了这关,还怕将来不能拨乱反正,惩奸除恶么?”

楚易苦笑不语,心中虽然觉得颇不赞同,但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当是时,又有婢女来报,说御史大夫吉冷与刑部尚书罗希瑕求见。

三人面面相觑,晏小仙格格笑道:“看来今日齐王府的门槛注定要被踏破啦。满朝文武去康王府表态之前,多半都要先到大哥这里请安垂询呢。”

萧晚晴抿嘴一笑,道“这样也好,楚郎不必表明自己观点,只需诱使这些宾客将他们的意思表露清楚,最后统计分析,看看哪位皇子最为得势,咱们再锦上添花吧。”

果不其然,吉、罗两人前脚刚走,又有大批文武官员接踵而至。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就象是约好的一般,你去我来,走马灯似的好不热闹。

短短四个时辰内,楚易便几乎将京城内所有的王侯显贵都见了一面,惟有左仆射李木甫、右仆射韦庭松、金吾大将军王忠良等寥寥十几人没有现身。

登门宾客无一不是旁敲侧击,想方设法打探楚易口风。楚易却只是含糊其辞,摸棱两可。

到了后来,除了少数老谋深算的闷葫芦之外,大多人都沉不住气,反倒被他诱激,纷纷亮了自己的底牌,开始游说楚易加入己方阵营。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对楚易表明耿耿忠心的齐王旧部,例如兵部尚书齐远图等人,便明确表态,无论楚易支持哪个皇子,他们都会鼎力拥戴。

楚易三人分析整理下来,与昨夜紫微门众妖女提供的情报一一验证,果然相差无几。

仔细一算,宣王、康王两派的支持者,无论从人数上,还是实力上,都是旗鼓相当。

虽然这个结果早已在意料之中,但还是粉碎了三人的侥幸之心,备感失望。

萧晚晴蹙眉沉吟道:“这可真叫人左右为难了。两边势均力敌,无论我们支持哪一方,势必都会引起决裂,少有不慎,只怕还会直接引发叛乱……”

晏小仙咬牙道:“裴老狐狸忒也可恨!故意将日子选在今天,分明就是想要打乱我们的部署,让我们根本没时间调和斡旋!”

楚易思绪飞转,心乱如麻,原以为回到长安,化身李玄,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现在才知道自己先前未免太过盲目乐观了。

虽然比起这些混惯了官场,老奸巨滑的政客们,他们未见得逊色,但想要在短短几个时辰之内扭转乾坤,何其之难!

饶是楚易三人个个聪明绝顶,智计百出,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也有些一筹莫展。眼看着夕阳西落,暮色降临,竟仍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到了酉时,丁六娘又遣人来汇报当日情况。

信报中说道,金吾卫大将军王忠良以“除夕宵禁、护卫圣驾”为由,前后七次共调动了近六千名精兵,逡巡在安邑坊康王府一带。

而右金吾卫将军郭朝忠,则以相同理由,率领三千兵卫,直接镇守在王府四周。

楚易三人心下大凛,王忠良与郭朝忠分别是李木甫和裴永庆的死党,彼此间素来水火不容,此次分率精兵包围在康王府四周,自然是奉了各自主公的意旨,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了。

双方剑拔弩张,满怀敌意。一旦王府中发生冲突,安邑坊必定血流成河,堆满公卿尸骨。一场席卷全国的叛乱可能就此爆发。

到了那时,天下大乱,即使魔门、番国不想即刻偷袭,也只能顺应时势,提前发动进攻了。

这除夕之夜也会因此成为西唐王朝的末日。

楚易心潮汹涌,越想越是凛然,忖道:“今夜康王府的晚宴,只怕比鸿门宴还有凶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楚天帝、李道长、萧天仙……为了平定大劫,牺牲自我,将希望尽数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又岂能轻言退缩?就算前面真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让它变成一马平川!”

想到这里,豪情激涌,杂念俱消。哈哈一笑,扬眉道:“两位娘子,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眼下多想无益,咱们还是见机行事吧。”

“驾!”

马车出了齐王府,在三十六名卫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朝南疾驰。

爆竹声声,轰鸣不绝。姹紫嫣红的烟花冲天飞舞,此起彼伏,将夜空映照得光怪陆离。

除夕宵禁,大街上早已空无一人,沿途府第无不张灯结彩,挂上了桃符春联,焕然一新。

放眼望去,十里长街,万点华灯,漫天烟花怒绽,好不壮观。

看着窗外急速倒掠的瑰丽而朦胧的夜景,看着车内萧晚晴和晏小仙指指点点,低声谈笑,亲昵得象是姐妹一般,楚易突然想起那日初到长安,他也是和晏小仙一起,坐着马车前去赴宴,心中顿时涌起恍如隔世的沧桑之感。

短短七八日之间,物是人非,一切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再也不是那未见过世面的穷酸书生了,摇身一变,赫然竟已成了当日宴会的主人。

世事无常,天意难料,有谁能猜到下一刻发生的事情?今夜之后,他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但无论如何,成也罢,败也罢,这一刻起,他的命运要由自己来掌握!

思忖间,马车已经过了春明门大街。街上穿巡的金吾卫士越来越多,瞧见齐王府的灯笼、旗帜,纷纷高呼行礼。

绕过东市南街,朝西奔驰,斜下里突然冲出一行车队,来势汹汹,差点与楚易马车撞个正着。

骏马惊嘶,车子陡然顿住,萧、晏促不及防,娇呼失声,撞入楚易怀中,被他软玉温香抱个正着。

“操你奶奶的,你瞎了狗眼啦!齐王的车子也敢乱撞?老子剥了你的皮当毬踢!”马夫狂怒地从地上跳了起来,挥鞭大吼。

两侧的卫士也风驰电掣地冲上前,骂骂咧咧,将肇事车马团团围住,正想好好教训,一个眼尖的,瞥见马车上的白玉拂尘标识,顿时脸色大变,失声叫道:“仙宜公主!”

萧晚晴又惊又喜,嫣然一笑,传音道:“楚郎,你的贵人来啦。今晚若能得她相助,皇帝对你必定更加言听计从。快快去和她打个招呼吧。”

楚易心中突突大跳,他昨日便听萧晚晴说过,齐王李玄有个同父同母的妹子,叫做李思思,美丽端庄,温淑典雅,深得皇帝和李玄的宠爱。只是她无意荣华,一心慕道,很早就出家当了女道士。

唐元宗将亲仁坊西南隅的藩王府邸改造成道观,供她居住修行,观内有吴道子等名家的壁画,极为奢华富丽。官宦世族的女子有不少追随她,到这道观入道清修。

因此,这“仙宜女冠观”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女道观,声名之著,竟在“茅山上清女冠观”之上。

楚易对这皇家第一女真闻名已久,想不到今日竟会在此邂逅。

只听一个温柔婉转的声音叹息道:“七哥,好久不见,你不来陪我说话,还叫这些奴才吓唬我,是什么道理?”

众兵士慌不迭地翻身下马,俯身请罪。

那马夫更是骇得面无人色,抽打了自己十几个耳光,伏地咚咚直叩响头,鲜血淋漓。

楚易哈哈笑道:“普天之下,数你最大,还有谁敢吓唬你?”

下了马车,走到那辆玲珑素雅的马车前,弯腰行礼,笑道:“蒙公主召唤,小王李玄特来陪聊……”

话音未落,珠帘飞卷,一只纤纤素手将他衣领一把抓住,猛地拽入车中。

眼前一花,香气扑鼻,触手所及,竟是温软滑腻的女人裸体。

楚易心下一惊,还不等他回过神来,嘴巴已被甜蜜柔软的唇瓣封住。

既而只听见一声梦呓似的叹息,那湿漉漉的丁香舔过他的的脸颊,在他耳边低低地说道:“七哥,七哥,你这狠心寡义的薄情郎,让我想得心都碎啦……”

话音未落,肩头忽然一阵椎骨似的剧痛,疼得他险些失声大叫。

(注:唐朝时,玄宗有位女儿叫咸宜公主,也就是唐肃宗的妹妹。公元762年,她在“咸宜女冠观”出家入道,此道观是旧时王府改建而成。受她影响,世族女子入道,常常都愿进入此观修行。但本书中所描写的西唐并非唐朝,唐元宗并非唐玄宗,“仙宜公主”李思思自然也就不是那位咸宜公主。本书中还有不少类似情况,恕不一一例举,请各位熟悉唐史的朋友不必深究。)

第29章 紫微大帝舌枪唇剑第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舌枪唇剑第7章 轩辕仙经第17章 谁与争锋第21章 龙幡虎符第17章 谁与争锋第28章 从前以后第6章 插翅难飞第24章 相思红豆第1章 北溟有鱼第10章 绿眼胡雏吹玉笛第2章 相濡以沫第17章 谁与争锋第5章 元宵灯会第15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内容简介沉鱼落雁柳暗花明第2章 幕后天师第2章 道高一尺第2章 相濡以沫第3章 意气相期共生死楔子古物有灵知所适第11章 羽衣道士偷玄圃搜神记续篇蛮荒记连载预告第27章 爱恨情仇第16章 十面埋伏第16章 十面埋伏楔子古物有灵知所适第3章 魔门圣女爱恨一线第1章 水火神英第4章 鹿死谁手第1章 前尘往事第2章 道高一尺第23章 脱胎换骨第5章 敌友难分第6章 将计就计第1章 水火神英鹿力大仙第1章 七十二变第5章 极光电母第5章 攀龙附凤当有时第5章 敌友难分第7章 情为何物第7章 慈恩寺塔第21章 龙幡虎符沉鱼落雁楔子古物有灵知所适第12章 瑞气铜炉金玉流第23章 脱胎换骨第6章 楼头曲宴仙人语第5章 极光电母第5章 攀龙附凤当有时第27章 爱恨情仇第6章 插翅难飞第2章 幕后天师搜神记续篇蛮荒记连载预告第2章 粉墨登场第3章 魔门青帝第2章 比翼连枝当日愿第4章 蚩尤门下第1章 前尘往事第5章 极光电母第13章 狻猊猛兽吐馋涎第8章 邪鳞顽甲滑腥涎爱恨一线沉鱼落雁第4章 五行秘谱第2章 此情不渝第13章 狻猊猛兽吐馋涎第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2章 道高一尺第27章 爱恨情仇第17章 谁与争锋舌枪唇剑柳暗花明第27章 爱恨情仇第1章 前尘往事第6章 插翅难飞第3章 意气相期共生死内容简介内容简介第14章 北斗阑干南斗斜搜神记续篇蛮荒记连载预告第7章 情为何物第2章 道高一尺第7章 情为何物第4章 蚩尤门下第6章 混沌神兽第4章 五行秘谱搜神记杭州签售公告第1章 前尘往事第3章 意气相期共生死第19章 胎化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