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犹如井底之蛙

田嗣中捏着“芥子珠”看了半天,心中隐隐有所猜测,弥罗宗得华山宗与轩辕派认可,归根结底,是落在魏十七身上,正一门殊少留意人间之事,对大梁国的供奉亦不甚看重,入局太迟,待到魏十七在仙城开宗立派,才发觉对此人所知寥寥,故此遣陶金蟾入九折谷,设法打听其由来。

当年师弟蒲道人偶遇魏十七,看上他手中的杀伐魂器,约了田嗣中和李希夷谋夺利器,狠狠得罪了他,事后在幽州城外青羊墩,魏十七一剑斩杀蒲道人,田嗣中侥幸脱逃,冥河法相却从七阶跌至三阶,损失惨重,不知花费多少心血才补回来。李希夷是华山宗大长老涂真人的亲传弟子,有左静虚为弥罗宗作保的情分在,些许芥蒂,自然一笔勾销,但田嗣中可没这么大的面子,劳动轩辕青为他说项,这一笔旧账,欠得越久就越棘手,泰羽上人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他自行解决。

田嗣中权衡利弊,仔细盘算了一回,待到夜深人静,悄然离开法相宗,来到九折谷一处僻静的松林旁,将“芥子珠”往下一丢,果不其然,这颗“芥子珠”早已做好了手脚,无须念动咒语,落地即腾起一阵青烟,一座净庐拔地而起,门首两只灯笼,烛火摇曳,照得四下里烟雨迷蒙,别有一番清冷的意味。

有趣!田嗣中精神为之一振,推门踏入净庐,却见陶金蟾气喘吁吁迎上前来,打了个稽首道:“贵客应约而来,贫道一时疏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田嗣中见他满脸堆笑,周身灵力涌动,尚未消退,显然是闻讯匆匆赶来,动用了小挪移道术,可见其诚意。

二人寒暄数语,入座坐定,陶金蟾唤来一个侍女,殷勤奉上茶汤,田嗣中看了几眼,见她容貌极美,资质颇佳,却带了淡淡妖气,来历颇为可疑。陶金蟾笑嘻嘻为他解惑,这少女乃是人妖混血,一心追慕大道,故此投入正一门下,供人驱使,以求磨砺心性。田嗣中心生感慨,玄门正派就有这等好处,左道旁门要收几个好苗子,百计搜求还不可得,哪像正一门这般挑剔,主动投身,还要为奴为婢,磨砺心性,偏生有人就吃这一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田嗣中与侯祎不同,法相宗宗子,泰羽上人悉心栽培的下一任掌门,迂回拉拢都是多余之举,陶金蟾陪着喝了几口热茶,挥手命那侍女退下,客客气气道明来意。正如田嗣中预料的那样,正一门对弥罗宗左右逢源不无警惕,有意摸清魏十七的底细,故此找上了他。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与李希夷、蒲道人暗中行事,总会落入有心人眼中,如今魏十七浮出水面,连带他们也被挖了出来。

田嗣中叹了口气,坦然道:“那位弥罗宗宗主的出身来历,田某约略也知道一些,只是之前狠狠得罪了他,连师弟蒲道人都被其一剑斩了,若是口无遮拦,只怕会引火上身。”

陶金蟾笑嘻嘻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既然狠狠得罪了,再多得罪一遭也无妨,道友只管放心,贫道也是口紧之人,断不会多嘴的。”

与法相宗相比,正一门无异于庞然大物,拔根汗毛比腿粗倒不全是夸张之词,田嗣中心中一动,试探道:“那位魏宗主修炼血气秘术,神通广大,睚眦必报,若他不依不饶,正一门可否为田某主持公道,从中斡旋一二?”

陶金蟾何等精明,如何肯胡乱揽事,笑道:“道友是法相宗宗子,自有泰羽上人做主,即便说和,也须得轩辕派这等左道魁首出面……不过正一门虽不便插手,贫道做主,可借道友一件法宝,危急时或可赖以脱身。”

田嗣中明白对方的意思,作为交换,出借一件保命的法宝已是极限,至于是哪一件法宝,威力如何,却要看他提供的信息有多少价值了。田嗣中低头沉吟片刻,魏十七得出身来历,要数李希夷和他二人最清楚,华山宗轩辕派联手为弥罗宗作保,自然不会轻易泄露,眼下正是奇货可居,不妨卖个好价钱。他将心一横,和盘托出,有些是亲身见历,有些是从李希夷口中听来,无论真伪,尽数抖落给陶金蟾。

陶金蟾目光闪动,华山派弃徒羊护与醍醐宗弃徒魏十七实是同一人,突厥草原重宝现世,正一门并未遣门人参与,结果错失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睹此人心性行事的机会,反被华山宗和轩辕派抢了先,却是有些失策。不过田嗣中所言真真假假,虽弥补了不少缺漏,并没有十分要紧的线索,他见对方挤不出什么好货来,呵呵一笑,正待敷衍几句,却听对方石破天惊说了一句:“醍醐宗弃徒乃无据之谈,华山派弃徒亦是掩人耳目,那魏十七多半是大能夺舍,转世重生,才有这等通天手段!”

陶金蟾脸色一凝,目视他良久,郑重道:“道友此言可有根据?”

田嗣中道:“要什么根据!修道之难,难于登天,我等资质虽非惊才绝艳,亦属上上之选,有幸置身于仙城,得师门悉心指点,数百年如一日,犹比不上他短短数载,如彗星横空出世,非大能转世,可作第二人想?”

陶金蟾颔首道:“道友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此人来历不简单!”

田嗣中干脆把话挑明了,道:“你我在此猜测,犹如井底之蛙,能令左宗主轩辕掌门刮目相看,又岂会是寻常人物……在田某看来,正一门这件事做得不够大气,有失名门大派的风范,当真心存疑虑,何不亲自向左宗主相询?”

陶金蟾叹息一声,翘起大拇指表示赞同,但他身为正一门弟子,却不便多说什么。二人都失了谈兴,相对无语,将杯中茶汤喝完,陶金蟾从袖中摸出一枚铜铃,腔内以棉絮塞得严实,不令其碰撞发声,他将铜铃推到田嗣中跟前,道:“此物名为‘金刚铃’,乃贫道私藏之物,就赠予道友防身,铃腔内刻有一篇斩魂术,修炼得当的话,无异于多一条性命。”

田嗣中微微一怔,旋即心中一沉,显然陶金蟾对魏十七的真实身份有所猜测,并不看好他能逃过杀劫,故此赠以“金刚铃”保命。他沉默片刻,喃喃道:“那夺舍转世的大能,当真如此了得吗?”

陶金蟾眨眨眼,不置可否,心道:“真是大能转世也就罢了,怕只怕如门主所言,他是被‘血气种子’占了肉身!左宗主和轩辕掌门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就不怕养虎为患吗?”

第三十三节 你可愿拜我为师第四十三节 白发魔女第五十八节 软刀子割肉第十六节 今夜无人入眠第二百零九节 一语道破天机第二十九节 太阿倒持第九节 紫阳道人的手段第十一节 南疆第一大湖第六十一节 争一时之长短第七十六节 今朝重立旧姓名第二十七节 两害相争取其轻第一节 贵精不贵多第二十节 器灵之身第四十三节 一口唾沫一个钉第一百十一节 百鬼夜行第五十二节 瓮中捉鳖第五十六节 是龙也须盘着2第九十六节 出了一点意外第十一节 劫当由己开第一百三十五节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四十四节 直指大道第五十二节 前倨而后恭第十九节 两头大叫驴第二十一节 先知先觉第六十六节 吃人不眨眼第二节 清者自清浊者浊第九节 一个人的城池第七十四节 玄字号傀儡第二十九节 憋屈的七年第十节 六龙回驭斩第六十节 雪精蛇魂第三十一节 上族言咒第四十四节 以无厚入有间第一百零六节 赤焰金晶第九十四节 西上莲花山第三十八节 辈分和大义第十五节 上清太清玉清第三十七节 阴极而阳生第五十八节 风紧扯呼第三节 傀儡炼傀儡第四十七节 一飞冲天第五十二节 我们去铁岭镇第二十四节 天不从人愿第五十二节 命运的齿轮第三十六节 意料之中的变数第九节 一瞬的恍惚第八十五节 非父王莫属第一百十九节 舍小我成大我第三十一节 但求无违我心第九十三节 出借五百年第三十八节 铜头铁脚麻杆腰第三十九节 心中犹有不足第一百二十节 地脉石髓钉第十九节 吞日大蛇第五十三节 老寿星上吊第六十六节 吃人不眨眼第七十八节 卷土重来未可知第六十二节 吾欲连夜兴兵第二十六节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八十三节 春秋殿主丁火云第四十四节 从此两不相欠第一百九十六节 春梦了无痕第二百十四节 春梦无痕第三十九节 一不做二不休第八节 落花岛中花倒落第三十九节 我只取一瓢饮第六十六节 剑气冲斗牛第五十八节 扯虎皮拉大旗第三十六节 跌得冤跌得惨第四十七节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四十节 收拾一回手尾第十九节 两头大叫驴第四十三节 睁着眼睛说瞎话第六十六节 海河马王第五节 此人究竟是谁第九十五节 弓开如满月第一百三十二节 无不岌岌自危第八十五节 胳膊扭不过大腿第二百六十一节 乱成一锅粥第一百十三节 如针如锥如刺第九十一节 不到黄河心不死第五十五节 错过就错过了第六十六节 剑气冲斗牛第八十四节 终究难成大器第十六节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八十九节 富贵险中求第二十一节 汪洋中的一条船第九十五节 镜花水月一场空第八十节 私相授受第一百十一节 壮志未酬身先死第二十二节 金刚血胎药第二百三十一节 回天乏力第十一节 吞江巨蟆第四十三节 三十六计走为上第四十四节 机关算尽第三十七节 一碗水端平第十二节 似乎在图谋什么第三十三节 胸中自有丘壑第四十八节 一点点期待第八十一节 从者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