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子午炼妖壶

两个旧相识,一个是法相宗宗子田嗣中,另一个是独具慧眼,觊觎李一禾身子,被他夺下“虎兕出柙刀”,一刀斩去七条狐尾的妖物。魏十七跨出飞舟,挡住三人去路,李一禾按下飞舟,随手收入囊中,立于师尊身后,眸光澄澈,如秋水照人。

劈面撞见,避无可避,胖道人陶金蟾只得上前来,笑嘻嘻打了个稽首,自报师门来历,恭恭敬敬见过弥罗宗主。田嗣中心下坦荡,过去恩仇一笔勾销,大大方方一揖到底,默不吱声,静观其变。三人中最尴尬的事狐首丘,躲又躲不过,逃又逃不脱,眼光朝四下里乱瞥,苦无地洞可钻。

魏十七目光落在狐首丘身上,一眼看出他以妖身修炼星力,登堂入室,略有小成。这是浮生子传下的法门,汲取星力洗炼肉身,这是一条岔路,断头路,不择命星,不铸星躯,窥不到上境的无限风光,但对这方天地而言,却是对抗血气的最强手段。

既然浮生子看中此人,那就暂且放他一马,以观后效。弥罗镇神玺系三界之地的镇道之宝,一道未来之影,经他反复祭炼,已由虚化实,初具雏形,李一禾身为祭炼的鼎炉,也得了不少好处,道行一日千里,非复曩昔,此长彼消之下,那淫狐若不知进退,当死无葬身之地。

魏十七目视陶金蟾,问起柱天峰顶是何许样境况,陶金蟾不敢隐瞒,一一道来。原来狐寻涯得了族长的讯息,拼尽老命拖住佘三娘,狐三笠及时赶到,现出九尾天狐真身,与吞日大蛇打得天翻地覆,最后祭起狐族重宝“子午炼妖壶”,将孕育千载的九霄神雷一起放出,佘三娘苦无妖身,终被炼妖壶摄去,生死未知。

匆匆数语,话音未落,狐三笠已杀下柱天峰,直奔陶金蟾三人而来。他并非孤身一人,身后尚有狐族四位长老,再加上半途撇下的狐千烹,可谓倾巢而出,存了“狮象搏兔,亦用全力”的念头。陶金蟾脸色一苦,忙躲到魏十七身后,顾不得名门大派的脸面,低声道:“看在仙城同道的份上,还请魏宗

主担待一二,救贫道一救!”田嗣中和狐首丘更是以他马首是瞻,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魏十七身上,他若不加庇护,今日难逃过一场杀劫。

狐三笠收住脚步,目光闪烁,遥遥道:“老夫乃狐族族长狐三笠,来着何人?为何护着狐族的叛徒?”

狐首丘闻言心中一沉,狐三笠当众将他斥为“叛徒”,一言既出,再无更改,他将永世背负“叛徒”的恶名,任谁将他的头颅带回狐族,都将获得一份丰厚的酬劳。从这一刻起,他是无路可投的“独狼”,妖族容不下他,人族也不会接纳他,每一天都要挣扎求生,没有松懈,逃命到死。

魏十七不置可否,反向陶金蟾道:“是救你一救,还是救你三人一救?”

陶金蟾看了狐首丘一眼,脸上流露出同情之色,稍一犹豫,叹道:“魏宗主如能将我三人一并庇护下,正一门当欠下一个大人情。”

魏十七颔首道:“举手之劳,便如陶道友之意。”

陶金蟾闻言心中一凛,据他所知,魏十七心高气傲,眼界极高,能得他称一句“道友”,十有八九看出了什么,九折谷中,除了华山宗大长老外,他是第二个看穿自己底细的人。白手起家,开宗立派,得左静虚和轩辕青看重,又岂会是寻常人物!

魏十七向狐三笠道:“适才柱天峰天象异变,魏某一时好奇,赶来看上一看,不想途中遇到一位狐族长老,二话不说痛下杀手,现出九尾天狐真身,祭起一阴阳鼓,欲致魏某于死地。敢问族长,狐族与魏某可有旧仇?”

狐三笠一听便知,所谓“阴阳鼓”即“阴阳燮变鼓”,狐千烹连压箱底的手段都使了出来,兀自没奈何得了这位“魏宗主”,他若要横插一杠,倒也是棘手的事。不过狐三笠岂是瞻前顾后怕事之人,何况身旁还有几位长老助阵,断不可输了狐族的气势,他摇首道:“狐族与你没仇,大抵是狐千烹长老的私仇,你二人之事,自行了断

,老夫只问你,当真要护着那叛徒狐首丘?”

魏十七微一颔首,狐三笠毫不犹豫祭起“子午炼妖壶”,刹那间风云变色,天空晦暗如永夜,金蛇狂舞,雷动于九天之外。陶金蟾藏在魏十七身后,悄悄踏上半步,压低声音道:“魏宗主如能将此宝夺下,放出佘三娘,我正一门再欠道友一个大人情!”

此言落在魏十七耳中,几近于自承身份,下一刻无数神雷从天而降,汇成一柄长枪,以雷霆万钧之势,轰然刺下。魏十七仰起头来,眉心放出一道血光,无数血符冉冉升起,如星辰明灭,将九霄神雷层层削弱,剩下些许落于身躯,春风化雨,渐次湮灭。

狐三笠不遗余力,接连催动三波神雷,都被对方以血气化解,壶中神雷已所剩无几,他正待收回宝物,魏十七眉心血光大盛,化作一只巨掌,只一捞,便将“子午炼妖壶”牢牢扣住,不令其脱逃。狐三笠眉头一皱,当即现出九尾天狐真身,九条狐尾齐齐挥出,暗中祭起一十八根“天狐轮回针”,夹杂在风火雷电中,无声无息,暗施偷袭。

魏十七将血气凝成一柄长剑,在身前划了半圈,轮回针忽然失去控制,不约而同附着于血剑之上,被血气一卷,逐一溃灭。狐三笠趁机掐动法诀,收回“子午炼妖壶”,终被血气缠住壶盖,拉开一道缝隙,佘三娘趁机脱身飞出,披头散发,玉容惨淡,浑身上下焦黑冒烟,狼狈不堪。

狐三笠连施手段,只将壶身夺回,壶盖被对方收去,心中虽吃惊,脸上却不动声色,断然道:“诸位长老一齐动手,将彼辈尽数杀灭,一个不留!”

狐族共有七位长老,俱是“九尾境”的大妖,其中二人留守妖域,狐千烹、狐支节、狐眠月、狐履江、狐寻涯随族长进驻外域,坐镇龙刍山,居中策应。此番来到柱天峰,忽遇强敌,事出意外,没来得及出手,族长既然决定将对方一网打尽,几位长老不顾身份,各显神通,向一干小辈痛下杀手。

第三十一节 月明如昼天如水第二十九节 剑修的巅峰第十七节 七处虚位第九节 一羽不能加第十四节 看天看云看草第八十节 私相授受第四十六节 落井下石第十节 射人先射马第七十五节 关门放狗第十七节 一朝剑出鞘第七十九节 雄心壮志未消磨第六十二节 白头帝朝华第六十五节 热腾腾血淋淋第二十六节 比力气抡拳头第九十八节 九阳射日剑第十五节 先天乙木至宝第二十一节 汪洋中的一条船第七十二节 固所愿也第三十节 溯流定世盘第九十一节 祸水东引第四十节 收拾一回手尾第十六节 潜滋暗长第七十四节 无巧不成书第三十九节 八足蟹将军第一百二十二节 求人不如求己第四十九节 四臂山岳主第一百零四节 光阴长河第七十三节 赤裸裸毫不掩饰第四节 三尸拘魂符第二十三节 时间停在这一刻第二十六节 放一干妖物逃生第五十八节 岁末赌局第二十八节 伸头也是一刀第二十一节 百年之期第十二节 一则喜来一则忧第二十六节 大姑娘上轿第十一节 虚妄与真实第九十四节 九节松斛石第九节 紫阳道人的手段第五十二节 深渊意志第五节 能坦荡何不坦荡第四十五节 走一步看一步第九十一节 响鼓不用重锤第二节 来者不善第五十六节 去得如此洒脱第三十二节 那就不死不休第六节 都是兽皮惹的祸第十三节 灵渠真人第八十五节 两大之间难为小第四十节 井底之蛙眼界浅第一百三十五节 弃我去者第四节 终于晕了过去第五十七节 黄沙淘尽始见金第九十四节 兵对兵将对将第八十九节 稳坐钓鱼台第七十二节 白骨巨蛇第九节 我们谈谈吧第一百四十五节 鱼跃龙门第四十四节 早已望眼欲穿第三十五节 北方之主郎祭钩第五十八节 是战是避第三十五节 给你找个对手第一百零九节 得了便宜还卖乖第一百零一节 管杀不管埋第五十三节 大树底下好乘凉第十九节 事不过三第六十九节 人前亲如兄弟第七十四节 方不方圆不圆第四十八节 一点点期待第十九节 打人不打脸第三十五节 拒人千里之外第二十三节 演了一齣戏第九十五节 斛鼎斗瓿升壶第四十六节 暗潮涌动第十七节 借尸还魂第一百零二节 琵琶一曲动人怜第十九节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七十节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八十四节 当面锣对面鼓第六十五节 兽纹臂甲第四十节 寄人篱下第八节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十一节 无他吃人耳第五十节 欲速而不达第二十九节 八字还没一撇第十七节 犹有无上剑域第十节 火雨从天而降第三十五节 乱成一锅粥第三十七节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五十七节 弹指一挥间第十节 金睛大鹏鸟第二十四节 一波还未平息第九节 和而不同第七十八节 没眼色的蠢货第七节 涅槃法则第三十五节 活着的感觉第二十九节 剑修的巅峰第五十节 人死如灯灭第七十六节 侥幸逃过一劫第一百十六节 刚极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