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偷得浮生半日闲

二人谈了小半个时辰,潘乘年飘然而去…… 。

来去匆匆,似有要事在身,魏十七隐隐猜到了几分内情。此去碧梧岛剿灭妖凤,关系到这方天地的安危,祭炼雷火劫云是重中之重,潘乘年连一具身外化身都走不开,楚天佑回到连涛山,他才能暂离片刻,见自己一面,说上几句话。

好在潘乘年的言谈中透‘露’出冰山一角,对日渐崩坏的局势,他有全盘打算,并非听天由命。先天鼎,定海珠,山河元气锁,灵台方寸灯,飞天梭,集五件昆仑至宝,谋定后动,若还不能制服妖凤,干脆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魏十七有自知之明,冲锋陷阵,批亢捣虚,他或许是一把好手,但庙算谋划却非他所长,充其量只能当个事后诸葛亮。

潘乘年和楚天佑,才是个中里手。

魏十七在枯树下想着心事,直到东方发白。

卞慈洗漱毕,陪魏十七下山,到连涛城中走一走,卞雅是个甩不掉的小尾巴,寸步不离。

绕城而过时不觉得,真正踏入其间,才恍然发觉,连涛城并不逊‘色’于京师的繁华,商铺林立,人流如织,衣食住行应有尽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魏十七仿佛回到了过去,那座温暖而陌生的南方城市,同样拥挤,同样繁华,同样充满了活力。

偷得浮生半日闲,他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一路闲逛,看东看西,品尝各‘色’小吃,卞慈成了他的小跟班,跟在他身后,忙着为他付钱,顾不上‘插’嘴解说。

卞雅紧紧抓住魏十七的手指,吃着,笑着,见她如此开心,卞慈感到由衷的欣慰。

连涛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一条青石长街环绕,扭七扭八,呈不规则的八角形,大致来说,仙家在内城,凡人居外城。但内城外城并非泾渭分明,楚天佑有意营造一种公平买卖的局面,从建城之初,便命山泽殿加派人手,严加监管,禁止仙家欺凌凡人,甚至不惜灭了几个犯忌的小宗‘门’立威。他的措施收到了效果,在连涛城,仙凡‘混’居,互不侵犯,抬头不见低头见,谁都不敢在太一宗眼皮底下启衅。

楚天佑的见识和手腕,可见一斑。

魏十七在外城逛了一圈,横穿青石长街,踏入内城。

相较于烟火气撩人的外城,内城要冷清得多,一路看去,止有客栈、酒楼、肆廛、质库、地摊,远不及外城热闹。

摆脱了人声喧哗,卞慈松了口气,她‘性’子喜静,置身于外城的人流中,比肩接踵,浑身不自在,若不是楚师叔命她作陪,她宁可安安静静待在鹤唳峰。

进了内城,当值的山泽殿弟子迎上前,见过卞慈,口称“师姐”,姿态放得极低,显然卞慈身为掌‘门’之徒,在太一宗颇有地位。

卞慈向魏十七引见了山泽殿的胡轻衣胡师妹,胡轻衣为人机敏识趣,心知卞慈口中的这位“魏师兄”来头不小,满脸堆笑,言谈甚是殷勤,卞慈所知有限,乐得请胡师妹代为解说。

出乎意料,魏十七最为关注的并非丹‘药’法器符箓功法,而是那不起眼的“鱼眼石”。

他是第一个详细问询鱼眼石的外来修士,胡轻衣虽然觉得诧异,还是尽其所能,详加解释。

“鱼眼石”采自连涛山地脉,形同鹅卵,大者不过手掌,小者止有数指,石面有天然形成的白‘色’纹理,凹凸分明,一圈,两圈,三圈,偏于一隅,远观如鱼眼,因此得名。

鱼眼石本身既非冶炼法器的材料,也不能入‘药’炼丹,但此石有一桩特异之处,质地坚硬,不堪琢磨,强加之以利刃,即从“鱼眼”处四分五裂,救无可救。风雷殿殿主楚天佑将鱼眼石当货币使用,并非灵机一动,随意为之,而是考虑到两个关键的要素,其一,鱼眼石仅产于连涛山,其二,无法作伪。

鱼眼石每年开采的数量有限,止有一圈纹理的最多,称为“单眼”,两圈纹理的“双眼”较为稀少,至于三圈纹理的“三眼”,一年都出不了几块。楚天佑定下兑换的章程,一块“双眼”抵十块“单眼”,一块“三眼”抵十块“双眼”,但在市面上,“双眼”抵“单眼”作价往往超出十倍,在十五倍至二十倍之间浮动。

楚天佑大力推行鱼眼石,最初只在太一宗内部流通,过了几年,中原其他修真‘门’派也都认可鱼眼石,将其作为通行的货币使用,直接以物易物渐渐减少,修士习惯于以鱼眼石‘交’易,对鱼眼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楚天佑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双管齐下,一面大力开采鱼眼石,一面在连涛城设立“肆廛”和“质库”。

肆廛等同于商铺,贩卖丹‘药’法器符箓功法,风雷、山泽、天风、沉鱼、凌霄、斗牛、‘玉’‘露’七殿在内城各设一处肆廛,除此之外,一些外来的宗‘门’也通过租赁的方式开设肆廛,肆廛中的诸般物品经山泽殿鉴定,明码标价,货真价实,仅限鱼眼石‘交’易,至于那些独来独往的散修,身家单薄,只能就地摆个地摊,招揽些生意,买家上当受骗也只能自认倒霉,没处说理。

质库类似于当铺,由山泽殿主持,“单眼”、“双眼”、“三眼”可在此通兑,手头紧的修士,也可以物押当,支取一笔鱼眼石,约定期限赎取,逾期作绝当处置。

连涛城外城通行金银,内城通行鱼眼石,鱼眼石在外城也能使用,反之则不然,金银不能通兑鱼眼石,只可“押当”,折算多寡并无定例,由质库论定。

胡轻衣在内城当值多年,对鱼眼石‘交’易所指甚详,除了开采之地是太一宗的隐秘,一带而过,其余诸般章程,一一道来,不假思索。魏十七听得津津有味,卞慈却索然无味,她从未与肆廛和质库打过‘交’道,但凡需要什么,一纸书信至七殿,自有人送往鹤唳峰,从来不索取什么鱼眼石。

四人边走边谈,在内城逛了一圈,胡轻衣笑容可掬,道:“我太一宗器修符修并重,魏师兄难得来此,不如到肆廛一行,如有入眼的法器符箓,错过了可惜。”

此言正中魏十七下怀。

第一百三十五节 他日种下的因第五十五节 化去喉间横骨第四十六节 一眼万年第二十九节 我们又见面了第三十六节 好大一盘棋第二十九节 天崩地裂一声响第一百十一节 背靠大树好乘凉第九节 这死人妖第八节 落花岛中花倒落第二节 心照不宣的承诺第七十七节 龙象和尚第九十八节 淤泥也可化红莲第二十二节 金刚血胎药第八节 杀戮的感觉第四十七节 久旱逢甘霖第九十六节 猪油蒙了心第六十六节 神乎其技第一节 多了一个肉食者第四十七节 人间留给凡人第三十四节 不知天高地厚第一百零四节 一轮孤月悬山巅第九十八节 合则两利第九节 一瞬的恍惚第八十一节 圣灵巨人第一百九十七节 解脱因果第二百零三节 当以千载为期第四十八节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三十节 不足与之言第二十七节 星陨之地第八十一节 从者不论第六十一节 懒得与之言语第二十九节 快刀斩乱麻第二十六节 放一干妖物逃生第二节 天塌下来当被盖第七十六节 一入天庭成走卒第二十五节 尽人事听天命第八节 打肿脸充胖子第八十三节 打出火气来第二百四十八节 大地山河一担装第二十三节 双眸越来越亮第九十二节 杀鸡用牛刀第九十九节 赶鸭子上架第二百二十一节 一万年太久第六十一节 择日不如撞日第七十二节 瞪爷爷做甚第一百二十六节 咫尺之遥如无距第十四节 天大的好处第五十七节 铁佛出世之日第十节 山城同名第四十六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百四十七节 如破竹似裂帛第七十四节 上了这条船第二十节 远遁千里第六十八节 如钩如爪如笼第六十九节 尽人事听天命第一百九十七节 解脱因果第十一节 一声清冽的凤鸣第一百零五节 有始有终第七十一节 他是魏十七第七十四节 向西再向西第三十五节 耐久力不行第三十七节 小心他那把刀第二节 船大难掉头第二节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三十二节 南斗六星浮现第三节 傀儡炼傀儡第二百五十四节 未战先怯第十五节 九天玄女娘娘第五十六节 一日为师第八十六节 富贵冷灰第十八节 榆木脑袋第五节 心情并不平静第三十二节 坐山观虎斗第一百三十三节 两岸猿声凄凉第五节 一脚踢到铁板上第九十三节 王不见王第一百二十二节 求人不如求己第四十八节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五十四节 云浆洞天第十七节 话不投机半句多第一百零六节 阴阳双照第八节 生不如死的痛苦第九十节 且看老孙手段第七十一节 怕是要翻身了第一百二十七节 祸从天上来第六十三节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六节 撼天人熊第二十六节 直如割鸡耳第十节 九瘴兽王第四十节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三十六节 天地将倾九黎出第八十三节 大道无情第四十七节 为何要寻短见第五十一节 引刀成一快第一百七十一节 往事不堪回首第十节 难逃那一日第二十二节 各安其处第九十一节 响鼓不用重锤第二十五节 尽人事听天命第一百二十一节 兴也勃亡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