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

bookmark

黑云压城城欲摧。

继鸦片战争后,有另一片黑云压在满清政府的头上。

太平天国。

但天下并不太平。

今天的故事,由太平天国的主角洪秀全说起。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又名洪日。

于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至年幼始,洪秀全便接触了四书五经,是要走读书人的路!

在那时候,会看几本书,识几个字,就很了不起了。

因为村里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洪秀全年纪轻轻,就已会读书,想必将来会是个人才!

村内的老一辈人,都希望洪秀全去考个功名,那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村里的人脸上贴光。

洪秀全也跟随广大士子走了条向上流动的道路:应考科举!

道光七年(1827年),年仅13岁的洪秀全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

的确是「小时了了」。

「秀全,你真的懂事,都说你有读书天分,我们的家族荣耀就靠你了!」

考了县试,下一级就是报考广州府试!考得成,就进参加院试;院试也通过了,就能做个秀才!

别说个小小的秀才没有,虽然它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但好歹也有个「功名」在身,在地方上有些许特权,例如见知县时不用跪拜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家族,望子成龙也要考个秀才,因为在中国儒家社会,士子往往是地位较高,有个秀才在家,同鄕也能在外秀一番!

但洪秀全广州府试,落榜了。

「没关系,秀全还年轻,你这么有为,下次一定没问题!」

然而,秀全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太好,他白天要帮忙耕作,夜晚学习,为的是要在科举中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命运。

秀全再考,落榜了。

秀全三考,也是落榜了。

时年秀全已经23岁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或许算是年轻,但对当时的人平均年龄50岁来讲,一生已经接近过了一半。

更惨的是,秀全兄落榜的,不是什么的大考试,而是成为秀才前的门槛,他也跨不过。

秀全的家族已经对他没有希望了,原来所谓的「小时了了」,果然是「大未必佳」。

正所谓「捧得愈高,摔下来就愈痛」,秀全兄没办法接受自己失败的命运,他回家后竟然陷入昏迷,大病一场。

1843年, 时29岁的洪秀全创立了太平天国。

想多了,没有这么快。

这一年,洪秀全是选择再去考广州府试。

第四次失败。

这个失败,对洪秀全的打击是很大的。

对清朝的打击同样很大。

他回家,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教书籍《劝世良言》。

「看你额有朝天骨,眼中有灵光,一定是仙人托世,神仙下凡!」(设计对白)

洪兄一看,不得了,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立马成立「拜上帝会」,将圣经的《旧约》、《新约》分别修改为《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作为教条。

「天父天兄太平时,保汝处处有饭吃。耕田首先在根苗,杀尽鞑子阎罗妖!」

「我是上帝的次子,耶稣是我的哥哥,之前我昏迷,梦到上帝找我来为大家降魔!」

耶稣的确有弟弟的,但洪秀全自认为耶稣的弟弟,有谁给他骗到呢?

十分抱歉,给他骗到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因为当时大家知识水平低,一个读书人说的话,是有几分斤两的,更何况他说的什么耶稣上帝,百姓哪知道是什么?

「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

天下有这么好的交易?哪有不入教的道理!我们也要免难!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有这么好的生活吗?我们老百姓也要这样的生活!我们也想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

就是这样,洪兄在广东、广西一带传教,成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百姓的目光。

但也同时吸引了官府的目光。

「想聚众谋反是吧?来人!把这教的负责人都抓捕起来!」

洪秀全,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人,不能再隐了,终于在1851年1月11日,广西金田村举行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太平天国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已有50万人,攻下江苏省江宁府城(今江苏南京),号称天京,定都于此。

故事暂且说到这里,下回我们将焦点拉回港英政府。

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九章:遷界令第三十一章:香港人的報復?--毒面包案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五章:朝貢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一章:南蠻入侵第三十六章:下一站,堅尼地城--堅尼地之治第二十一章:香港開埠--砵甸乍之治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三十一章:香港人的報復?--毒面包案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二十八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次鴉片戰爭(上)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三章:回歸中原統治第十章:復界後的那些海盜事兒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一章:南蠻入侵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第五章:朝貢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三十一章:香港人的報復?--毒面包案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九章:遷界令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二十一章:香港開埠--砵甸乍之治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九章:遷界令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五章:朝貢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二章:更能消幾番風雨--南越割據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五章:朝貢第十五章:虎門銷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