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武牢关之六

34 武牢关(之六) 相敬以德 青豆

34 武牢关(之六)

本来就是下倾的斜坡,两骑还发力急奔,速度之快,让二人身不由己的都往前倾伏着身子,执着兵器的右手被惯性拉得向后扬起。

不需要跑进夏营,夏营之外已经有不少在大营周围巡视的游兵。二人这样声势惊人的直冲下来,他们自然都看见了。可是这些夏兵也不知道是经验不足,还是自觉安然,竟以为他们二人是己军的斥侯,并没有立即上前拦阻,反倒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直冲下来。

世民对此倒是有点哭笑不得了。就似自己精心设计的开场,却无观众鼓掌捧场。他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一勒坐骑放慢速度,伸手从囊袋里取出长箭,搭于弓上,瞄准一个看其甲胄装备是这些散兵的头领模样的夏将,高呼一声:“我乃秦王李世民!”话音一落,箭弦随即响起,长箭迸射而出,正中那将领的眉心。那人在惨叫声中滚落马下,立时毙命。

这一来,夏兵才大惊失色,争先恐后的向营门奔去,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唐军元帅亲自来踩营啦!”

夏军营中霎时像炸开了一窝粥那样,兵士惊惶失措,东奔西跑,乱作一团。

世民勒停了坐骑,与敬德一起站在营门之外往里观望这乱象。等了好一会儿,营中还在乱着,虽然有个把将领模样的人跑到高处喝令,但一时之间没有谁听他们的,众人仍是无头苍蝇一般乱跑一通。营门处本来有负责守卫的夏兵,但刚才外面的散兵跑进来时,他们也害怕了起来,竟是跟在散兵身后也跑进营去,结果变成没人守卫营门,也就没人阻拦二人进营。

世民观看了一阵子,转头向敬德苦笑道:“你看到了,夏军这样的军纪,怎么可能是我军的对手?人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罢了。”

敬德刚才一直还绷紧的神经,这时也松弛了下来,脸上真正地绽放出笑容:“不错,看来元帅的计谋,大有可为。”

二人正说着,忽听得蹄声隆隆,杂沓的响起。回头一看,只见夏营之内终于安定了下来,夏军组织起五六千骑兵杀将出来。

世民向敬德打了个手势,让他先行退却,自己按辔徐徐后撤。见到追骑进入他的弓箭射程之内的,他就引弓射之,每发一箭必杀一人。夏军见他如此神箭无敌,人人脸上都现出惧色,不由得停了下来不敢再追。可是他们停下来,世民也跟着停下来,就站在那里等他们来追。夏军见状,忍不住又拍马上前,世民又再一边后退,一边举弓射杀冲得太近的追兵。

夏军于是调整了战术,不再一个接一个追上前来,而是几个一组几个一组地并骑冲上去。这样世民虽然接连发箭,却也只来得及射杀一组之中的一两人,终于还是有人能冲近前来。可是,这时迎接他们的,就是尉迟敬德的长槊了。敬德左挑右挥,也是中者立毙。夏军见状,又再惧而止步。世民又停下相候,夏军又再追赶。如此往复再三,每次都有夏兵亡命。前后合计,世民射杀了数人,敬德则杀了十数人。

敬德的长槊尖上,已染满了鲜血,身上的甲胄也溅上点点的血腥。他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世民,世民却是一副好整以暇、意态闲雅之色,身上也干干净净的不沾半分的鲜血,只因他用的是弓箭,杀敌在远处。

世民察觉到他在打量着自己,回头冲他一笑,道:“怎么了?”

敬德脸上一热,连忙转回头去盯视着远处的夏军,掩饰着道:“末将在想,元帅刚才说得真对,我们二人联手,有元帅弓箭之利可远攻,有末将长槊之锐可杀近,确实是纵横天下,罕逢敌手,没有哪里是我们去不了的地方了。”

“不错!”世民把捏在右手的羽箭放回囊袋中,伸了过来,一把握住了敬德空着的左手,紧紧地握着。与此同时,眼中流转着喜悦、骄傲、豪迈、自负……的诸般神色。

敬德感受着他手上的温热传来,心中不觉怦怦直跳。

刚才他全神贯注于配合世民杀敌,腾不出心思去想别的事情。这时夏军不敢紧逼,他的心思也就有空闲转动了起来。回想起刚才,他与世民的配合,真可谓天衣无缝。

世民专注于杀戮远处射程之内的夏兵,一旦冲得太近的,他就看都不再看一眼,放心地留给自己收拾,完全不担心敌人冲到近前、若自己来不及杀掉的话,他手上就只有一把弓箭、双眼还只顾着盯住远方不管近处会有什么样的危险。而自己,当然是不会让他这信任失望的,总能及时地赶在夏兵冲到能伤及世民之前,长槊一挑就取了他们的性命。他们的动作交接是如此的流利浑然,简直就是……

……天作之合。

敬德莫名其妙的忽然在脑中腾的冒出这个词来,眼角不觉一跳。

在这个叫战场的地方,在这个叫厮杀的时刻,天地之间,世民与他,就是最相配契合的一对,最无可匹敌的一对。他们二人结成的这个小小的阵型牢不可破——眼前这五六千夏军的骑兵固然攻破不了,就算是他……长孙无忌……也破坏不了。

敬德迎着面前的世民那炯炯的目光,他眼中那喜悦、骄傲、豪迈、自负……的诸般情绪也似通过二人互握着的两手传送了过来,充塞着自己的胸臆。

此时此际的世民,眼内看着的是自己,心里想着的也只是自己——想着他与自己的配合,想着自己与他的配合——,而绝不会有半分片刻想到长孙无忌。只有在这里,只有在这时,才是长孙无忌怎么也无法插足进来,才是自己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地拥有着世民的时候……

这样,就好……这样,就够了吧……

夏军见己方五六千人竟都奈何不了对方区区两人,还不断地伤亡,人家却半根毫毛都没有损伤,自然又是气恼又是惊惧,但始终不敢再逼得太近,只远远地留在世民的弓箭射程之外,见世民往后退一步才跟着向前进一步。如此这般,世民与敬德二骑悠游自在地逡巡徘徊,拖着后面一大群夏军远远相随,这情景当真是诡异之极,也滑稽之极。

世民就这样以己身为饵,引诱着夏军慢慢地走进了他沿途留下的伏兵范围之内。待他通过了伏兵圈子,李世勣等三将各率所部骑兵冲杀而出,对追来的夏军狂攻猛打一通。夏军本来就已被世民和敬德二人逗弄得成了惊弓之鸟,此时突然见到有伏兵出现,也来不及细看对方总共才五百骑、而己方人数是敌人十倍之多,竟连接战都不敢,拨转马头就狂奔回营。唐军仗着马快,追上了落在最后的夏兵,一轮斩杀之后,杀了三百余人,还俘虏了领军的两名夏将,直追到夏营之外,见到营门紧闭,这才打着得胜鼓,兴高采烈的回武牢关而去。

回到武牢关之后,李世民还特地写了一封书函给窦建德,言道“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劝他无谓为那即将败亡的王世充卖命,做那为人作嫁的蠢事云云。

然而,一如尉迟敬德早就预料到的那样,夏军虽然被世民这闯营之事吓着了,往后竟是连主动前来挑战都不敢了,一直就龟缩在大营之内。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西来,又实在是不甘心吃个小瘪就此退走,仍是继续屯守在武牢关外,仗着人多,武牢的唐军最多只能是前去骚扰一下,毕竟是无法破营。

于是,唐夏两军之间,也一如洛阳城外的唐郑两军一样,战情胶着,一天接一天地毫无进展的对峙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后记:

1、这里必须要好好地向诺诺言谢~~~~~这一章偶写出来的初稿,几乎只是照搬史书,翻译史料,没有太多自己的创作。诺诺看了之后提了很好的建议,认为要写一下将军的心理活动。偶按照她的提议增加了好长的一段心理活动,结果这一章本来是与上一章合成一章的,现在变成长度足以分出来单独成一章鸟~~~~

2、偶认为诺诺的建议很好,虽然偶已经很注意不要过于陷进史料里,只作照史直译那样的事,但有时还是不知不觉间会犯那种有“历史癖”的作者只顾堆砌历史材料、不顾铺陈小说剧情的错误~~~~诺诺这样很仔细地看小说、然后很用心地提出有意义的建议的人,真是对偶最好、最爱偶的读者啊~~~

[送霸王票]

插入书签

40 武牢关十二54 秦王府18 宣武陵5 张难堡上62 显德殿上62 显德殿上1 美良川上迪迪诺诺乱谈录40 武牢关十二23 宣武陵之六21 宣武陵之四38 武牢关之十60 玄武门之三61 玄武门之四53 太极殿下16 青城宫之八20 宣武陵之三30 武牢关之二2 美良川下50 龙鳞渠之三44 汜水滨之三紧急公告58 玄武门28 合香院下60 玄武门之三57 秦王府之四60 玄武门之三3 雀鼠谷52 太极殿上23 宣武陵之六36 武牢关之八45 汜水滨之四7 长春宫上19 宣武陵之二25 逍遥亭下42 汜水滨之一50 龙鳞渠之三27 合香院中2 美良川下59 玄武门之二迪迪诺诺乱谈录23 宣武陵之六21 宣武陵之四26 合香院上41 武牢关十三6 张难堡下29 武牢关60 玄武门之三44 汜水滨之三56 秦王府之三33 武牢关之五11 青城宫之三5 张难堡上51 龙鳞渠之四55 秦王府之二17 青城宫之九29 武牢关6 张难堡下60 玄武门之三27 合香院中55 秦王府之二54 秦王府迪迪诺诺改文录2 美良川下18 宣武陵19 宣武陵之二18 宣武陵62 显德殿上48 龙鳞渠57 秦王府之四37 武牢关之九51 龙鳞渠之四42 汜水滨之一62 显德殿上23 宣武陵之六转贴陶大米评唐李世民凌烟阁24攻臣24 逍遥亭上53 太极殿下49 龙鳞渠之二9 青城宫17 青城宫之九3 雀鼠谷迪迪诺诺改文录31 武牢关之三18 宣武陵57 秦王府之四7 长春宫上19 宣武陵之二32 武牢关之四41 武牢关十三55 秦王府之二61 玄武门之四27 合香院中迪迪诺诺改文录51 龙鳞渠之四20 宣武陵之三迪迪诺诺乱谈录62 显德殿上21 宣武陵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