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曾欲向东求,终却退西迟。

所谓“高人”,历来就是评价那些具备独特过人品质的非凡之人,绝不是某些单单拥有了声誉或者财富的庸俗之徒!

秦桧祸国殃民,但他毕竟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名誉和地位以及财富,他所拥有的绝不是很多人可以梦想的,但他永远也不能算是高人!

我从来不推崇岳飞,但无法否认作为一个将军他的行军带兵的确具备非凡的特质和能力,所以将他当做一位“高人”绝对不过分!

就是这样,江湖的“高人”从来不是比杀的人更多,还是救的人更多,只是单纯的武功足够高,没有更复杂的因素!

事实上,大侠也好,邪魔也罢!这两种人都在不停的争夺,死亡。而高人的意外死亡,的确是很少见到的。因为他们大多不会在意世俗的善恶分界,作为江湖人他们追求的只是武功境界,或者单纯作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简单说俗世的规则已经完全无法束缚他们了。

很显然,这种“高人”是少之又少的,但绝非不存在!只要现在看到的玉皇四柱,即峨眉金顶玉皇寺方丈,难途以及三位师弟难世、难海、难生,就绝对可以算得上当下江湖的隐世高人!

眼睁睁看着半琴遍体鳞伤,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就算是洛思茹的针灸,也只能勉强疏导他散乱的血气,但对他的伤势根本毫无帮助!因为妖人的血毒已经和他体内血气混淆,加上激战消耗过大,控制力减轻,致使他本身体内的血毒毒性扩散!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玉皇四柱合力运功居然能将半琴体内的血毒压制了下去。

一起回到玉皇寺,难途让弟子为诸人准备住处,只把半琴搭进了自己的禅房,但始终没对其他人解释过一个字。

奇怪是难免的,可谁都明白,如果玉皇四柱真的居心叵测,根本不必出手相助,只要坐视不理自己等人已经早就都没命了。况且自己现在也对半琴毫无办法,既然玉皇四柱或许可能救得了他,自己也就只能静静等待了……

半琴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两夜一天。寂静无声的周围,让他以为自己是否已经到了须弥之地?

毫无朕兆的一声问候“你醒啦?”半琴愕然看去,一张只能说已经是很老、很老,但非常慈祥的面容映入眼内。

当时的半琴已经昏迷,所以根本不知道被玉皇四柱相救的事。而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他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战栗!

难途了解的轻声安慰:“你放心!魔宫的人都走了,你的朋友们也都没事……”

半琴心里稍安,细细端详自己所处的禅房虽然不小,可布置非常简朴。一像一台一蒲团,自己躺在地上身下似乎也只是垫了一床薄被而已!

窗外泛起了朦朦白光,半琴感到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感觉!

半晌,难途给他把脉后轻轻叹气:“你能活到今天,实在已经算是惊人的奇迹了!难怪虞方胜为了得到你会那么不遗余力,可他却因为过分的自信,最后落得不得不狠心杀你的结果,想来也真是造化弄人啊!”

半琴听了微微皱眉:“敢问大师法号?”

“老衲难途!”

觉得这法号似曾相识,半琴心里一动:“难道大师就是玉皇寺的住持方丈?”

微笑点头,难途指向供台壁挂的佛像:“你看是否熟悉……?”

半琴侧目看去,好一会儿脸现愕然!原来他发现壁挂的佛像居然是自己七岁时亲手所画,而当时本来是雪溪拿了一本难陀经给他读,之后一时兴起随手所画。可后来这幅画像就莫名不见了,自己也从未当回事。如果不是突然见到,恐怕他这辈子都不会再记起这件事。

“大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叹口气,难途眼现悲伤凝视着画像:“你知道难陀的故事吧?”

半琴听了不由愕然,点点头:“很久之前曾经读到过一些。”

“那你觉得,难陀如何?”

“这……”

沉吟半晌,半琴缓缓道:“难陀一身颇为玄妙,贪恋俗世,超然证悟,轮回苦厄。大凡神佛皆为世人鼓吹的神乎其神!天赋奇才有之,作恶多端而立地成佛的也不少见。可唯独难陀,生时慈悲,成佛之后却沦落为作恶六比丘,实属稀罕故事!”

“那你觉得,难陀又是否有资格为佛?”

“这个嘛……!实不相瞒,在下平生从来不信神佛之说,因为以在下所见,佛境传说中为极乐世界,众善聚集之地,也是为度化世间苦难而生。但现实人世却是世人皆贪,皆恶。若佛真有灵,又何苦任由世人悲愁自苦?所以在下愚见,其实世存诸多佛经典籍中颇多自相矛盾之处!正如人生在世,无不满口仁义,但所行所为却多口不对心!”

难途面无表情的听着问:“但你对难陀,又似乎情有独钟?”

“也谈不上情有独钟!在下于佛理所知有限,昔日此画像也只是一时游戏之作而已!不过,难陀为人时贪恋妻子,却为佛祖视为囿于困苦。可为人在世,情深意长又有何不对?”

“但难陀在目睹天界众仙女之后,却毕竟也是忘了自己曾经贪恋的妻子!”

“不错!但在下以为,人所以为人,正因世间广大,人力渺小而奋力求存!那么力争上游,即便只是贪婪亦也无可厚非。否则若人人都可超然物外,岂非世间到处都是乐土,又何必拜佛念经?况且佛祖以天界美色令难陀忘却情深妻子,却又因其贪恋美色而弃之于地狱,岂能逃脱始作俑之嫌?而同样的事若出在凡人,恐必遭千夫所指了……”

难途听着缓缓点头:“你所言老衲也非不可理解!但我佛使人身经世间百态,以达证悟,难道不是慈悲么?”

“这一点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人生百态,存于世,五谷果腹,五味衡欲,五色赏目,五音悦耳。这些并非贪婪,而是为人所必须!况且即便天界神佛岂非也是要由世人焚香祷祝以享,亦有飞天致耳目之娱?凡此种种,人与佛至少在欲求上并无不同。而既然各有所钟,又何必非要互相牵绊?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佛是人,若都能各安本分,何尝不会更加自在?”

“好个自在!”

“在下愚见,所谓:自在!便是知己在,顺自生。观其自在……”

良久,难途轻轻叹息,虽显有遗憾之感,但脸上却颇为欣然:“单以世情而言,公子智慧确实已远超常人!即便世间原本无佛,若人人都如公子一般知自在,也可天下太平了……!公子可肯听老衲讲个故事?”

“大师教诲,在下洗耳恭听……”

有句话叫“善始善终”!可世上古往今来“善始”从来不乏,但却罕见令人真正信服的“善终”。

很久很久以前,西域一个国度有位帝王是一位仁心仁义的至善君主,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急人之急,忧人之忧,先天下而后己!

可惜的是,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天道无常,谷物不作,人畜灾病还是降临到了这个遍地善良,军民同乐的国家。

从此,帝王亲自持锄耕种,祈祷天怜。瘟疫肆虐时,他徒步国中,为患病的百姓口吸脓血,每遇死者都真切的悲哀痛哭,全国臣民无不对他感激涕零!

也许真的是他的善良感动了苍天,一位不知来自何处的高僧到了国中,不仅医治好了全国的瘟疫,并且教导国民新的耕种畜牧之法。短短几年的光景,全国又回复了之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景象。

帝王为了感谢高僧的恩情,待以父兄一般赤诚,对治国安民大小事务无不恭敬请教,而高僧也竭尽所能的尽心力辅助。

见到这国家的繁荣富强,各邻邦也纷纷将其奉为上邦,受教自强。在那一刻,人们都觉得自己就像是传说中的神仙般生活在天地乐土之中。

然而人心不足!曾经仁心慈悲的帝王,深感自己得天独厚,众神眷顾,如果能够永远在世为君,必定能够造福普天之下的所有人民。甚至有朝一日自己所统治的范围可以直达天际,彻底消除天地间的一切恶俗!

于是,帝王开始向高僧请教世间传说的永生之术。而高僧并未怀疑什么,只是直言没有!但帝王深感不满,认为高僧对自己不肯尽心尽力。

恰巧国中当时有一位著名的贤人病重,即将辞世,高僧因不忍以诸多珍稀药物与珍禽异兽的精血烹制出良药,居然真的将贤人救活。

帝王因此更加认定高僧身居仙法,高僧称仅为医术而已,并非仙法。贤人只是因病倒卧,并非寿尽。帝王不信,竟然暗中召集医者、术士,按照高僧的方法收集天下奇珍,大肆炼制仙药。甚至想到当初贤者所患乃“匮血”之症,高僧便是以血补血治疗。

帝王自揣可以造福天地万物,些许牺牲也是值得的。于是暗中命令方士采集生人精血,以补自己亏损。

事情终究为高僧所知,而帝王不听劝告,反因付出极多却毫无成果而迁怒高僧,将其生生锤死。终于,帝王的暴戾引发了动乱,未能享其善终!

帝国覆灭之后,帝王的子孙在一众忠臣的维护下幸免于难,从此颠沛流离。他们将自身灾劫当做父亲恩将仇报,残杀高僧的报应!从此所有子孙后代诚心礼佛,还选出兄弟中最有慧根的出家修行,希望可以平息苍天神佛怒气!

同时,他们不遗余力的救助所遇的贫寒,扶助危亡。而若干年后随着家族的壮大,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定居的地方。行医、商贸、常常自助贫困,所行善举不计其数。而每一代中必定有一个悟性最高的人出家,以毕生侍佛代全族祈祷的惯例从未间断过。

但是,和祖先一样,他们中仍旧不少人被功绩带来的颂扬冲昏了头脑,竟然妄想重拾并未实现的祖先遗愿。只是他们的手伸向远方,对本国的善行从未终止。

数十年前,一位代替全族出家的牺牲者因真诚受到佛法的感化,深知家族恶业绝非自己一人修为的功德可以弥补,迟早必将遭到报应!

但可惜,他的苦心劝告丝毫没得到任何一个亲人的共识,反而遭到了全族的痛斥。于是他一气之下远走他乡,决意永远不再见自己的族人。

他本意是从此用毕生奉献佛祖,再也不理世俗纷扰。可十几年前却突然有人找上了门,将本来应该不可能流传出去的秘密全盘托出。并且希望他能尊崇信仰,拯救苍生!

而真正令他震撼的,却并不是那人的舌灿莲花,而是他带来的一副虽然笔触明显稚嫩,但却深显精髓的难陀画像!

因为难陀一向是诸佛中最为特别,争议最多,处境也极为暧昧的一位!更因他所修行的本来就是正宗难陀经典,不免因此难以释怀!

事情到此已经不言而喻,那个代替全家侍佛的牺牲者正是难途,而探知了他身世前来游说的人正是雪溪,可正是半琴不经意凭所读佛经感触画出的难陀像才真正令他至今无法释怀!

“佛门中多对难陀讳莫如深,因其本为佛祖最喜爱的弟子,但却偏偏最终背离了佛祖!可无论入世还是出世,佛祖初衷皆因悲悯世情,反而令本身印象模糊不清!细想之下,倒的确是难陀更了自在真谛!不悲、不怜、不喜、不忧。人即佛,佛即人,本为一体。因此他才能无论身处何地,始终都能持正守一!”

半琴对佛法根本毫无兴趣,他只是觉得面前这位慈祥的得道高僧居然会是虞方胜的亲叔叔,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щщщ ▪ttκa n ▪CΟ

“大师!天下事必由天下人自己去了结,我并不认为大师因出身魔宫,就理应与其同罪!所以相救之情在下只能感激在心,但我与魔宫之间的恩怨,却也绝非只言片语可以说清。既然我只不过一介凡人,自然无法那么轻易的舍弃一切!”

难途轻轻点头:“老衲所言,绝非是想阻止你所为。只不过是希望你能了解,有些事并非由始而生!”

“我明白!无论是曾经帝王,还是日后的人,种种过往仅物极必反的定律而已!就像至善之人对恶贯满盈之人的一时不忍,最终造成姑息养奸,造就更多的灾难!”

“哎!老衲惭愧!我佛亦有入世度人之举,但老衲却无法领悟世情。相形之下,公子慧根实在比老衲身后得多啊!”

“不敢当!”

“只是……”

见其脸现悲悯,半琴微微一笑:“大师不必为我忧虑,我自知命不久矣!只希望尽一己所能,也算没白来人世一遭。”

微微皱眉,难途犹豫问:“你似已进过魔宫?”

“正是!我本也以为学成魔宫绝学就可以化解体内血毒,但经过这一次我才明白,我本身功力越深,只会助长血毒的危害!自此之后,恐怕天下间真的再无救我之法了!”

见他平静的说出这番话,难途不禁感到心里又惊又悲!惊的是他年纪轻轻居然如此简单的透彻生死。悲的事如此奇秀之人,竟然如此命运多舛,难以善终!

良久,难途从蒲团下掏出一本册子双手递来:“此难陀经乃是老衲年轻时得自波斯灵教,数十年来在此之上倾注了毕生心血!虽未见得可助公子免遭不幸,但若尽心修炼,或可延缓血毒发作……!”

半琴微微皱眉,伸出去的手不禁迟疑在半空。自己受魔宫残害,此生已经苦难不堪,如果最后却为魔宫中人所救,实在是情何以堪?而且难途毕竟是出自魔宫,自己如果得其相助换回性命却最终灭其全族,又要老人如何自处?

似是看出了他的忧虑,难途轻叹口气:“我道未兴时,天人共和睦。今日往彼心,终将转头空!公子宅心仁厚,以救助苍生为念却仍可体念祸根之源,实乃莫大的功德啊!”

半琴深深看着老僧,心里不由感到苦涩!但似乎又有一种自己无法明白,只是非常奇怪的阻力。可即便如此纠结,他最后还是接过了难陀经。因为无论如何,自己都有非做不可的事……

63、昼行独逍遥,入夜群鸦嚎!99、来日若无望,回首更悲凉!50、善恶人两面,始终报谁冤?24、此时陷纠结,初愿恐难践。29、自酿苦或甜,唯己先知味。71、你有千条计,我自一字拖!73、生来非人欲,死去不由愿。65、路遇已先行,择善己从之。88、人性本自私,天道才不亲!15、无缘空谈情,不如付心牵。37、神魔皆有灵,境同唯心异!71、你有千条计,我自一字拖!51、情不绝,心长牵,生来为团圆!43、人以情无常,生亦难息心!24、此时陷纠结,初愿恐难践。42、无边苦自生,泯之喜同亡。13、人生总迷离,问心至何方?98、人心从未满,去日已当前!99、来日若无望,回首更悲凉!38、人生多苍茫,生死两凄凉!43、人以情无常,生亦难息心!30、战火终会熄,遗仇即永劫!8、深山有奇僧,不奈鬼神惊!4、凡尘塞人目,俗情重衣装。27、人生死无愧,岂奢求天怜?61、日照绝境妙,月映总萧条!90、世规千万条,不及见异思!26、苍生难自救,却奢他人怜!62、死生总有时,亦悲路影重!23、静如无风波,鸿沟却难渡。52、知心反相误,皆因太珍重。77、人生虽无常,却皆不归途!96、人生苦长流,索性知已然!93、一念判两端,报以善恶还。57、深夜强敌现,所喜友援至。21、寻心何处去?徒具形身躯。56、前人擎巨厦,后人享余荫。2、世道影纷纷,谁恋陌生人?64、万劫仍可复,一子误终生!70、野望随终身,情义陌路人!75、择一需有二,然却岂更善?62、死生总有时,亦悲路影重!97、人世多迷幻,性劣自当然!14、荒冢遇红颜,却道心发寒。31、互利才相用,至亲理亦然!86、勇闯命中定,知悔却已迟!55、千军如狂潮,生死出计奇!85、欲念如满溢,先由人自怡!64、万劫仍可复,一子误终生!81、人力虽有限,欲念却无垠!26、苍生难自救,却奢他人怜!98、人心从未满,去日已当前!16、半世琴空悬,唯待剑还心。73、生来非人欲,死去不由愿。27、人生死无愧,岂奢求天怜?62、死生总有时,亦悲路影重!62、死生总有时,亦悲路影重!52、知心反相误,皆因太珍重。5、人生总多磨,各有自雕琢。88、人性本自私,天道才不亲!5、人生总多磨,各有自雕琢。17、与其梦中求,何如醒梦圆?53、青山犹在前,取柴仍自怜!79、人生无双全,唯一不得怜!44、人愿情不老,魂灭灵飘摇。7、人心多重私,何以求公允?61、日照绝境妙,月映总萧条!6、世人多滋扰,谁来判善恶?16、半世琴空悬,唯待剑还心。31、互利才相用,至亲理亦然!74、人只生两脚,谁一贯正确?26、苍生难自救,却奢他人怜!12、人世千般变,碌碌终归尘。94、终生托私欲,难逃堕虚弥!52、知心反相误,皆因太珍重。7、人心多重私,何以求公允?65、路遇已先行,择善己从之。98、人心从未满,去日已当前!60、度今朝,追来日,哪管往昔仇?5、人生总多磨,各有自雕琢。40、人世多灾难,时移了无痕!42、无边苦自生,泯之喜同亡。69、丈夫徒悲壮,小人笑乾坤!85、欲念如满溢,先由人自怡!74、人只生两脚,谁一贯正确?81、人力虽有限,欲念却无垠!55、千军如狂潮,生死出计奇!楔子50、善恶人两面,始终报谁冤?74、人只生两脚,谁一贯正确?90、世规千万条,不及见异思!19、今昔是何年?岂彰当时勇?21、寻心何处去?徒具形身躯。24、此时陷纠结,初愿恐难践。13、人生总迷离,问心至何方?22、少年已多愁,老来亦烦忧!89、失之缓一时,得于早寸进。96、人生苦长流,索性知已然!15、无缘空谈情,不如付心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