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高考移民

但这种事情你不能等,必须考期紧迫,得提前做准备。

高文想了想,决定下月中旬就向衙门请个假过去同石廪生汇合。

最后,石廪生又严厉地喝道:“你这小子好色贪杯,整日只知道玩乐,浑身都是衙门中的污浊气息。别以为你有读书写文章的天分,就放浪形骸。老夫走之后,你需静下心来琢磨八股制艺。多读书,读正经书。你那边什么《西游记》也别写了,耽误工夫。”

“是是是,老先生你放心好了。”高文不以为然。心道:我全副身家都给了你,现在穷得底儿掉,若不抓紧写点稿子卖钱。且不说俞兴言先得撕了我,家中老娘、石幼仪还有云摩勒吃什么、用什么?

特别是云摩勒那高个长腿的丫头,太能吃了,抵得上一个壮汉。

还有,下个月如果一切办妥,也就是参加一场县试罢了,也没甚打紧,就算五月的府试也不难。倒是院试要留心,但那已经是六月底七月初的事儿,时间还长。

心中虽然这么想,下来之后,高文还是跑琳琅书阁去买了一大堆八股时文集子回去。又问俞兴言能不能找到平凉府去年院试的考题和中式秀才的范文。

俞兴言大觉奇怪,说你一个典史又不能参加科举,读这种书做什么?说着,他又怒道:尔止,你作得一手锦绣文章,以你之才,只怕连进士也能中了。偏偏因为身份缘故,不能仕进。这大明朝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体制问题,一定是体制问题。

野有遗才而不能用,我大明这是要完!

高文心中好笑,自不会同他说自己要去改回良籍,回庄浪老家参加当地的科举。此事关系实在太大,少一人知道自己就多一分安全。就道:“俞老先生,我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的,突然对八股制艺有了兴趣,想琢磨琢磨。反正我成天呆在衙门里也没什么事,有个爱好也是好的。总比跟人吃酒耍前好吧?有人爱酒,有人喜欢画画,有人爱种花种草,有人喜欢钓鱼,我喜欢八股文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也对,人生苦闷,有个爱好那是极好的。”俞兴言点点头,又发泄了半通,才不屑地说:“你要平凉府的考卷做甚,那地方能有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他们的集子能看吗?这作文制艺就好象下棋,你得寻高手过招手谈。如此,才能增进技艺,若是成天和一群只知道看死活、连棋谱都看不懂的庸人手谈,哪怕你是国手,只需一年下来就泯然众人也!”

高文心中奇怪:“还请教。”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俞老先生早年屡试不第,性情难免偏激,看士林中人相必分外地不顺眼。

俞兴言冷笑:“平凉府那地方根本就没几个读书人,科举时连名都报不满,只要你去考,就能中。老夫也看过那边的院试卷子,和那地的士子们作过几场文会。一个个都是狗屁不通之辈,望之就心中生厌。他们的文章,不堪入目。”

高文一呆:“连名都报不满?”

俞兴言:“对,在平凉府,你若是个读书人,念得几年书,会写字。县试、府试两关,只要你进了考场,只要时文格式对了,那是肯定会中的。院试,院试也是要中的。至于后面参加乡试,呵呵,那就得凭正本事了。且不说平凉府,咱们陕西啊,如平凉府、临兆府这种地方出来的秀才,那就是一场笑话,真真是士林之耻。”

“原来这样啊!”高文突然想起一点,禁不住笑起来,笑得很开心。

俞老先生这番话涉及到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草莽出身,开国之初,草创制度,也无旧朝成例可循,一切都从头来过。因此,国家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科举。

科举制度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言,反正就是考《四书》《五经》圣人经义。只要你读过书,能够作文,无论年纪、身份还是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参加。

问题是,读书这种事情在古代非常耗费钱财。供养一个读书人可不是小门小户的老百姓可以承受的,通常是需要举全族之力。如此一来,经济繁荣地区的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边远地区则连个识字的人也找不到。反应到科举考场上,举目望去,全是江南人氏。满朝文武,操得尽是吴俣软语。渐渐地,朱元璋就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有一年,国家照例举行科考。最后的结果一出,举世大哗。这一年的会试,考中进士的读书人竟然全部来自江苏、浙江和江西。而北方各省,竟无人中式。

其实,有这么个结果也可以理解。北方在以前就是征战之地,经过多年的战争,老百姓穷苦到了极点,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那里还有余财读书。相反是江南一地因为没有受到战火波及,民间又有读书的风气,文教极其昌盛,出了不少人才。

可北方读书人不服啊,顿时就闹将起来,打起了御前官司。

朱元璋一看这事不好,若放任这样的事情发展下去,过得几十年,整个朝堂上只怕都是南方人,国家政权也都掌握在江南世家大族手里。最最要命的是,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南北割裂,族群离心。

政治家考虑问题跟寻常人自然不同,明太祖也管不了那么多,下令严查,一口气杀了几千人,这才平息北方士子心中的怨气。有出台了一道法令,从即日起,朝廷所举办的科举人才选拔制度分成南北两榜。也就是说,南方人和北方人将不在同一个科场进行考试。各个考场都分配了一定的录取名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

到明朝中后期,朝廷又在南北两榜中分出几个省份,称之为中榜。

政策是好政策,可问题又来了。南方的读书人实在太多,比如后世被淹进千岛湖的浙江淳安县,小小一个山区县平常就有上千秀才,几百举人。这么多人去参加考试,可想竞争是何等的激烈。而如陕西偏远地区的几个州府,因为只在太穷,能够凑齐足够的考生就算是一桩拿得出手的政绩。只要你的文章格式对了,也不管写得如何,童子试是必过的。

又因为北方,尤其是陕西这种地方考试实在太容易。不少南方士子就在户籍上动起了脑筋,以各种名义将户口迁移到北方。朝廷为此也严办过几个考生,可还是屡禁不止,没个奈何。这情形有点像是后世的高考移民,若你很不幸是山东、湖北这种高考大省的高三学生,那就是开启了地狱模式。如果你是新、藏、宁、青人,恭喜你。所以,每年高考之前,就有不少人想办法将户口迁去老少边穷省份,当然,如果能够迁进京、沪那就更好不过。不过,这已经是噩梦模式了,不在讨论范围。

最后,不得已下了一个政策,有学籍在身的读书人若要迁移户口,除非你祖父一辈是北方人,且在当地有三十亩以上,包括三十亩地田产。科举考试关系重大,你钻空子也得依照基本法。

如此看来,高文这次该回良籍,又将户口迁回平凉府庄浪县参加科举,还真有点高考移民的意思。最最妙的是,他祖父在当地还有三十亩地,有地契为凭,恰好越过迁移红线。

不想韩城所处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人丁繁茂,平凉府地处黄土高原核心区域,别说是明朝,就算是在现代也是有名的贫穷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一抓一大把。当然,其中未必没有骗国家贫困补助用来发展地方经济的嫌疑。

那地方的读书人本就是稀缺资源,自己在前世也算是研究过八股文的,而且帮助老师编辑那本《八股文汇编》时硬生生地背下几百篇状元、会元文。这次去平凉府参加科举,那就是一件简单到极点的任务。

当然,这事也不能大意。如果瞎猫碰到死耗子,进考场,手头的考题正好是那几百篇八股文题目也就罢了。若不是,却有麻烦。《四书》《五经》那么多字,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考题,别到时候抓瞎。

在此之前,还是学习上一阵子妥当。

笑完,高文又道:“老先生,我又不参加科举,读什么样的书却不要紧。反正就是看着解个闷,也不论好坏,若有平凉府的时文集子,还请弄上几本。”

“也是,你又不能科举。老天爷真是不公平,我大明要完。”发了一通牢骚,俞兴言就从书架上找了两本薄薄的册子递给高文,说:“这就是前年和去年平凉府院试靠中秀才功名的士子的范文,送给你了。”

“多谢老先生。”

回家之后,高文翻开一看,果然是不忍卒读。自己也算是八股文的半个门外汉,却也知道这些文章写得言不及意,通篇都是老生常谈,水得一塌糊涂。只不过是因为格式对了,这才轻易地得了秀才功名。就因为他们生对了地方,就中了,老天爷对江南士子还真是不公平啊!

就连这样的文章都能中,我高文又不是笨蛋,也行的。

接下来几日,高文埋头研究八股文格式,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跑去俞兴言那里请教。靠着现代人强大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倒是入了门。又试着做了几篇,给俞老板看。

俞老先生接过来扫上几眼,便道:“还算不错,就是有些地方用词不雅,用典也不妥帖。你这文章哪里来的,不会是你写的吧,水准缘何下降至此?简直就是个发蒙童子嘛!”

高文老脸禁不住一红,暗想:废话,我就一个普通人,敢跟状元比吗?

就回答说是刚托人从平凉那边抄来的士子习作,俞兴言冷笑:“平凉府果然没甚人才。”

高文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成,索性整日将自己关在屋中做练习,每日都要些上五六篇作文。一写好,就假托是抄来的,请俞兴言点评修改。

俞兴言通常都是一声冷哼:“尔止,你本就是文章好手,这些东西的好坏你看不出来吗,找老夫做甚?”

高文只道:“切磋切磋,交流交流。”

好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有好为人师的秉性,俞兴言本打算参加今年陕西省的秋闱,这也是不错的练习。当下就来了兴致,提笔修改起来。一篇八股文不但格式上有规定,连字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小结和大结,通常在五百字左右。如果要写小结和大结,则最多不超过七百字。

改到后面,几乎所有的字都被俞老先生用笔给抹掉了,相当于重新作了一篇。

如此,十来天过去,再海量的习题下,高文作文的水平飞速进步,初步掌握了古文写作的规则。至于俞兴言,好象也有不小的提高。

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进入二月,不再下雪,黄河也有融解的迹象。

石献珠石廪生已经去庄浪县大半个月了,还没有消息回来。高文琢磨着现在已经是上旬,再过得十来天庄浪县试就该报名了,自己改籍的事情还来得及吗?

一想到这里,心中就火急火燎起来,再等不下去,就到杜知县那里告假,自去庄浪。在此之前,他已经去户房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这事也没别人知道,高文如今已经入了杜知县的眼,是他最最心腹之人。六房事务都可以不用知会他人,径直处置了,真有后世县委办公室主任的架势。

老实说,这一去庄浪就不能再回县衙了。想起杜知县对自己的关照,高文心中还是有些抱歉的。

可还没等他开口,杜知县就有一件要紧之事交代下来,高文需要出一趟远门,这一去,一来一回至少要十余日。

事情是这样,去年土木堡之战之后,瓦剌入侵京师,后来虽然败在于谦手下,退兵蒙古。可还是不段以小股部队犯我边境。

于谦于尚书觉得目前大明在军事上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可老是这么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必须给敌人更大的压力。

在之前,明朝和也先作战动用的都是陕西、河北两地的军队,主要是宣府、大同和太原三个军镇,力量稍显不足。而陕西这边还有三个军镇的兵力没有使用,如果让这三镇兵马从侧面动作,或许能够牵制一下敌人,使也先首尾不能兼顾。

第179章 云摩勒的计划第47章 猴赛雷第263章 师生计划第95章 没有退路第2章 不太光明的前路第94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115章 神捕上门第82章 谁欺负你杀回来就是了第150章 秋闱报考第247章 出缺第12章 俞老师的写作课第182章 准备第246章 乡愿德之贼也第91章 志短第159章 锦衣卫历史上最丢脸的一天第140章 重大决策第114章 主考官第221章 杜生辉的头一次第50章 老干体和顺风车〔继续求推荐票)第171章 没白来第49章 心病还需中药医第232章 最后时刻(一)第210章 事成矣第147章 蒸馏白酒第149章 是谁授意第26章 咱也是吃皇粮的人了第150章 秋闱报考第63章 以德服人梅半城第74章 我只问你想不想第50章 老干体和顺风车〔继续求推荐票)第35章 这是仙人跳吗第15章 黄主薄第40章 石出(二)第235章 高解元第164章 老迈大宗师第189章 大言第70章 春来茶社话风月第49章 心病还需中药医第17章 没意思得紧第233章 最后时刻(二)第134章 镇定自若高尔止第177章 劫持第83章 车队完了第142章 师生第79章 临别感言第19章 人形聚宝盆第218章 庄严法相第181章 胖了第177章 劫持第261章 准备第262章 河防一览第49章 心病还需中药医第63章 以德服人梅半城第43章 领回家去第18章 魅力还是魔力第185章 贡院内第131章 红拂夜奔第207章 官军湖第239章 煞角(四)第46章 公众人物(二)第177章 劫持第209章 恭喜发财第238章 煞角(三)第201章 联络第221章 杜生辉的头一次第147章 蒸馏白酒第42章 封建道德害死人第131章 红拂夜奔第61章 料中第189章 大言第234章 最后时刻(三)第18章 魅力还是魔力第224章 名额定夺第179章 云摩勒的计划第192章 臭号和火号第36章 我赔钱总可以了吧第251章 报到第35章 这是仙人跳吗第204章 士气第205章 旗鼓相当第91章 志短第69章 哮天犬转世第145章 搞个大新闻第121章 快刀对神射第58章 戏路不对第232章 最后时刻(一)第167章 考题出台第30章 出师不利第246章 乡愿德之贼也第156章 黄威的美梦第45章 公众人物(一)第66章 上扳关门第9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161章 无策第18章 魅力还是魔力第28章 我的捕快生涯第250章 老司机议官论职第95章 没有退路第72章 石廪生打上门来第79章 临别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