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城南旧事 二娘

晨曦的日光照射在青砖铺就的街道上,像是泼过水了一般,显得亮堂发光。

余列骑在澡堂毛驴上,跌跌撞撞一般的闯入到了城南地界。

此时出游的行人尚且少,即便是忙活生计的,似乎也因为年关将至的原因,都像是要入冬的熊罴,变得懒洋洋的。

街面上的店铺们,该开张的倒是还开张了,但是除了那些早点铺子一类的,不少店铺中都没人。街面上连厮混的闲人都没有。

也就余列这个时隔多日,终于又回到了城南地界的人,才一大早的就东瞅瞅、西逛逛。

其中让他心中又诧异又欣慰的是,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城南的一应景象,全然都没有发生变化。

卖豆腐脑的依旧是夫妻档两人,豆腐西施看起来还是白嫩丰腴,豆腐也一颤一颤的,质量上好,惹得早起的人哈着气儿购买。

说书茶堂中的老翁一大半年纪了,也还是一个人大清早的就坐在门口晒太阳,旁边还有一条老狗,正懒洋洋的咬着狗肚子上的跳蚤。

人没有老,狗也没有太老。

城南口子的这一处地界中,余列仅仅是感觉自己像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陌生了。

他张开口,脱口就想要叫出“二娘”一词,但是余列的眼皮微跳,目光落在了对方摸索走出来的举动上面。

余列脚步放快,抓紧的往某一个院落所在赶过去。

但是对于旁人来说,与他们无关,也就仅仅如此而已。

日子是照样的过。

余列闻言,口中露出“讶然”之色:“不知二娘家的道友,如今是多大年纪,何时出的城?”

从前族中的情况尚好时,他的生活本就不甚优渥,颇是可怜,再落魄当是也落魄不到哪去,比他当年好。

不过等通过了石板桥,进入到余家的内里,又多走了十几来步子,余列想象中的族人往来景象,一直没有出现了。

余列靠在竹门跟前,直接取下了门上绳环,自行推门而入。

余列闻言微微一愣,看着跟前客气又有些讨好的农妇,他面上的神色复杂。

余列放走了毛驴之后,站在石板桥上,瞅看着石板桥的对面,面上一时间竟然有些犹豫起来。

“这都拉扯多少天了,大家伙的给他黄家做工大半年了,就算是不看在姻亲的份上,看在做买卖的份上,他黄家也不能拖欠咱们的钱粮啊。若是老族长还在……”

他如今可算是衣锦还乡,而不是落难而来的,得拿出点道人的风采和仪态来,省得被族内的人瞧见了,见他陌生,以为是贼人混入进来,乱棒将他打了出去。

如此遐想着,余列骑着毛驴,嗒嗒的就走到一个石板桥附近。

农妇面色怅然的说:“若是三哥儿尚在老妇跟前,身量估计会和道长一般高长,长的端庄。”

“咦……我记得就在这一方石板桥附近,以前是支起了几个早点摊子,供早起外出的族人购买早点的。其价格便宜,不用去城中买吃食,质量上也有保证。这几个活计也能照顾族中的一些老弱……怎的不见了,是换地方了?”

不由自主的,他还用上了御风法术,脚底生风,一溜烟似的就跨过了几十上百丈的地儿。

心中诧异着,余列继续的走向内里,发现了些许的端倪和变化。

余列侧过身子,拱手说:“二娘,请。”

等到了余列所在的这一辈,余家落魄,黄家尚可。

紧接着,农妇忽然之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东西,脸上惊喜的说:

所谓的“黄家”,正是潜水郡中和余家相邻的一户人家。

院落的外围是竹制的篱笆,仅此一户,坐拥偌大在竹林。

此时虽然还是早晨,但是这般的安静,连狗也没有,着实是有些孤寡。

余列杵在门口,皱着眉头,将对方的话都听在了耳朵里面。

院落堂屋的正门被打开,一个普通农妇模样的人,摸索着从房屋中走出来,口中还絮絮叨叨的:

余列将这些种种迹象都收入到眼里,目中露出慨叹之色:

这些家伙记仇,又是畜生,客人往往也不好发作。

又因为潜水郡中的凡人不可随意的离开坊市、有宵禁等等,有时候甚至连离开本族驻地都麻烦,于是余家中的人往往就会就近的,去黄家中寻觅一些活计。

她擦了擦眼翳,连忙说:“婆子我患了眼疾,就快落得个睁眼瞎了,看东西时越发的模糊,见不清楚您的相貌。”

他离开潜郡拢共也才三年的时间,虽然在这三年之中,他自己发生了大大小小诸多的事情,辛酸苦辣皆有。

毛驴到这儿就不走了,余列从驴背上翻下,新衲的鞋底踩在石板桥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没有刻意的压低声音或是改变声色,但是相比于三年前离开余家时,余列的声色早已经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而且对方用模糊的目光,瞧见是个道人模样的人,且身量修长,仪态非凡,在朝着自己行礼,更是不会想起面前的人会是曾经寄养在她家的族中孤儿。

“您是来放钱的是吗?”

终于,余列来到了一户独居在竹林中的院落。

面前的农妇压根就没有听出来是余列。

等他再沿着记忆中的道路,往内里的院落走去,发现虽然是年关了,但是路过的几个院落门户上,丝毫没有年关将至的感觉,冷冷清清的。

越是阔气、越是大户的人家,其宅院和家族围外的河道也就越是粗长,有的甚至是如同一条护城河一般,恍若城中之城,河中甚至还会喂养凶恶的灵鱼灵蛇。

咦呃!

吱呀一声响动。

余家院落的桥梁自然不是只有一座,但是余列所走的这一座,正是他年幼时来来往往,风里雨里跨过了不知道多少回的一座。

见余列如此有礼,农妇对余列虽然保持着拘谨,但是也不甚害怕了,想着法儿的找着话,闲谈说:

“听道长的声音,想必是个年轻的道长。不知您现在是在城中的哪一处工坊中修行?能在城中修行,可是好事啊。实不相瞒,老妇家里其实也出了个道童,只可惜老妇没本事,供养不起,累得孩儿去往城外了。”

竹林院落的门户是关上的,和附近的人家相比,不管是外面的篱笆,还是内里的院落,都显得整齐,并无杂乱感觉,门口的两侧还有两堆扫得堆积起来的枯黄竹叶。

他微眯着眼睛,顿时就把对方话里没说的东西也猜出个大半。

他初时是拢着袖子,踩着小步,但走了几步,顿时感觉不妥,遂将步子迈大,两手也负在了背后,甩着袖袍,大踏步的往前面走。

听见余列的回答,农妇脸上的欣喜之色更加浓郁,她急急忙忙的就跨出来,想要随着余列赶往余家正堂,但是又迟疑的出声:

“道长大人,进来吃点茶水?”

而依据农妇口中的意思,似乎就是黄家那边和余家这边发生了拉扯,在应付的钱粮上有了纠缠,现在临近年关了,多半一连几日都在拉扯。

他仔细一想,发现也对。

其和余列记忆中平整的景象不同,现在的道路是坑坑洼洼,青砖一块残一块破的,毫不成体统。

不过这些仅仅也就让余列心思浮动了几下。

他走入到院落当中,还没有等他主动去寻觅着院落里面的住户,就有一道让他熟悉,但是又显得苍老的声音响起来:

“大哥儿回来了?族中的长者们究竟是怎么说的,可是要回来了钱粮?”

石板桥内里的道路,路面上虽然干净,但是转过一个弯道后,彻底的进入族中地界,外面的人看不见了,路面就变得残破起来。

澡堂的驴子虽然没人牵,客人也不用花钱雇它,但是乘坐之后,客人也是得给些赏钱的。

余列沉默着,沉吟片刻,忽然朝着农妇打了个稽首,平静的说:

譬如割麦、采茶等等,凡人就能为之的活计。

瞧见此番整洁的模样,余列心中隐隐松了一口气。

在潜水郡中,不仅仅每一坊市都用水道隔开了,每一个稍微有点名号的人家,也都不是以围墙来区分府邸的,而是用水道。

石板桥前,余列盯着桥上的“有余”二字,瞅了几眼,终归是迈开步子,往石板桥里面走去。

农妇开口问:“诶!您是哪一位?”

否则的话,下一回进入澡堂中,澡堂的掌柜伙计们倒没啥意见,但驴子却是可能使坏,故意的凑到你的跟前,驮着你回家,然后半道上使出驴脾气,给你使坏。

他脚步放缓,心中讶然:

或许除了余列自己之外,会在意这点的,也就那些和他亲近的人了。

沉吟着,余列晃了晃袖子:“不必了。”

只是它虽然背靠着竹林,但是并不是那么的合宜,位于阴处,少日照,风水不行,还给人一种生硬的插入竹林的感觉。

余列随口又问:

“贫道听闻城外的生计颇为不易,若是留在城中做工,虽然钱少,但也胜在安生,还可以帮衬家里。二娘家的道友,为何非要出城,您也允许了?”

见余列拒绝,余田二娘的脸上保持着恭敬之色,她应了一声,然后摸索着挂上堂屋正门,谦卑的走到余列跟前,不好意思的说:

“老婆子眼瞎,看不见太远的东西,还请道长您走在前面,带带路了。”

“您是余田氏,余田二娘是吧?贫道正是来接您去余家正堂,交接一番的。”

他自以为这三年,是决定一生的三年。三年不成道徒,则终生难望真正的道途。

她似乎只是看不清楚东西,但是还能见光,弯着腰,连忙就要邀请余列往堂屋里面坐。

这一户人家发迹的比余家晚,当年曾得了余家的一些帮助,因此两家几代人都通婚,族中的不少人都沾亲带故。

“果然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族中越发的不景气。”

他走上前去,立刻就想要叫门,但是话到嘴边,收敛了。

桥对面正是余家的所在地界。

毛驴打了个响鼻,晃了晃肚皮上印着澡堂名号的褡裢,听见里面儿的响,然后才昂着脑袋,清脆的踩着小碎步,离开了。

这嘀咕絮叨的话声,让余列听见了,顿时就感觉整个院落都仿佛鲜活起来似的了。

他从袖子中取出了几枚符钱,往驴肚子上挂着的褡裢上一扔,然后道谢一句:

“多谢。”

特别是他家的二娘,曾经也是在这里支起个早点摊子,撑起了一大家子。

稍微一思索,余列就知道这是族中的情况不好过,兴许还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导致现在仅仅还能维持表面上的体面,但内里族人们的生活,就变得难以维持了。

她一拊掌,欣喜着:“早晨时就听大哥儿说,今日谈事很可能就会谈妥当,族中的道徒大人们也有人愿意出面周旋,午饭前就会有人来叫大家过去的。没想到这么快。”

几株枯瘦的枣木栽种在板桥两侧,虬曲苍老。

这时那农妇开了门,瞧见堵在堂屋跟前的余列,眯着眼缝,觑看着余列,似乎认出来余列并不是她口中的“大哥儿”,但是又看不清、不认识。

“如今是一十八年,过了年关,三哥儿的虚岁就当是十八了。当初一考取了道籍,哥儿就出城去了。”

农妇回答:“谁说不是呢。咱们潜水郡好歹也是一方郡城,何苦去乡下。

在城里做工,咱们不求能出人头地,他有了道籍,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族中,也是一号人物,比得咱们凡夫俗子,那叫一个好啊。”

农妇絮叨的说着,话里也带着些许的埋怨,但是说到最后,声音又带上了悲戚感:

“唉!考道童,学道徒,肠穿肚烂不肯休。这甚么仙道,老妇是不懂的,了解的也就这句童谣。至于出城一事,怨也只能怨家里没底儿,孩子想要出去闯一闯,还真能拦着不成?”

余列听着农妇口中的话,同对方一起走着,越发的默然不语。

第379章 道脉之争 潜宫之主第405章 引火烧山 切切食鬼第437章 捡漏龙齿 敲诈惊喜第116章 由不得你(求月票!)第358章 玉碎献祭 历练结束(求月票!)第188章 万载道城第704章 搜魂问迹第696章 餐风饮露蜕变第675章 搜城掘地 山海本源第717章 移栽不死药 元神分化秘法第318章 狗头人 以肉淬药第464章 肉身惊四座 道师青睐第93章 煞气腾腾第334章 丹药脱手 打压针对第73章 服药按摩第480章 七日开天地第103章 晋升上位第531章 化虫术 天仙残法第268章 嫂嫂欠债 笼屋担保第173章 御风 符种(新年快乐!)第198章 药房 上等法术第647章 丹成异象 群仙来朝第711章 矿区挖宝 偶遇熟人第623章 且看造化 剑园之行第723章 昏暗长生界第161章 五石散 行散第228章 嫂嫂授书 报名道宫第232章 飞升养殖 收割魂魄第56章 血肉丹法第451章 獬兽虚影第206章 守宫嫁衣姬妾法 相助约定第372章 道宫余孽 阴谋算计第456章 诡异老道 借胎还魂第622章 护犊子 三大剑使第722章 先天元神材料 身外分神第5章 官办静室第142章 翻脸不认人第40章 赌坑斗兽第414章 首鼠两端 唯有修行第398章 食天子气 筑腹中神第571章 质疑 地傀上人第243章 摄魂骨杯第486章 负荆请罪!第507章 上品之艰第335章 双赢 克扣药材第128章 新官上任 弹冠相庆第105章 贼人遇故人第631章 仙鬼化生第749章 一脉相承 龙气萌发第752章 教化十二元神第23章 进退维谷第131章 人皮面具第372章 道宫余孽 阴谋算计第760章 本体分身 人参果第184章 金石毒火呼吸法第325章 鬼物异域 六品真气令牌第541章 猢狲散 野道人第740章 威逼利诱 弑师大战第513章 大封神术第401章 五鬼皆成 狂悖无礼第9章 艰难困苦第718章 以物易物 奸商黑店第760章 本体分身 人参果第775章 生吞仙宝 无妄之灾第88章 猪突猛进第183章 城隍庇佑(求月票)第254章 灭敌得宝 敛息斗篷第420章 抄家灭族第738章 草龙黄芽 国尸机缘第639章 大道之争 仙庭来使第96章 洞中有宝?第324章 十年历练第234章 拘魂女仆 滴血契约第274章 堂兄上门 过于大度第512章 紫烛飞升 丹成上品?(6k)第457章 丹成灵根 诈取宝图第261章 先天火种 七品无忧第730章 拜师学术 化血培植功第417章 伏火法 食火法第777章 百仙突破 三方齐至第13章 艰难道生第781章 杀真仙炼五气第547章 诓取鬼炉 解围第459章 三才合一 死焰灵根第632章 自创高法 炉养剑鬼第164章 结药功成第474章 宝贝请出手 大割裂术第453章 笑指阴魂塔中鬼 五品魂丹第520章 仙园名额 开拓中千第49章 捡漏血蛤肚第451章 獬兽虚影第589章 木狼示好 血令异样第441章 向前敲瘦骨 云雾自生第175章 法门 鬼神出贺第643章 师慈子孝 结丹机缘第450章 易如反掌第350章 披毛成尸第600章 纯白龙气?虿盆炼罡第111章 正义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