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李武曲之死

第268章 李武曲之死

一处茂密的水泽,两米高的芦苇晃动,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将军还有一段距离,当年我有幸随那位道长来过此地。那道长是真神仙,能直接踩在水上,不用像我俩这样在泥坑里摸爬。”

老衙役孜孜不倦的念叨着,就像普通老人一般话特别多。

“我记得这么多年,还每年来这边看一次,就想着沾沾福气。福是没沾上,无妻无子老光棍一个,倒是把您给盼来了。”

李长生望着周围,没有一丝一毫的熟悉感。在天河城中,景象与房屋肯定不同于记忆,毕竟他从军几十年。房屋有翻修,道路有改变是很正常的。

但位置是不变的,只要涛江没有改道,天水城就不会变。

“这里怎么变成这样了?那座山有点像,不过我记得这里没这么多水的,顶多有一条小溪。”

说着李长生指向了某个地方,顺着他的手指看到一块长条形的路面,上边花草繁茂,还有几条猪婆龙(鳄鱼)趴在那里。

看体型应该不是伤人那种。

老衙役回答道:“据那道长说曾经这里并不是水泽,而是1000年前地龙翻身塌下去才变成这样的。具体对不对我也不清楚,武朝都没有一千年,也就那些世外仙人知道怎么回事。”

“您应该是这里的猎户吧?之前确实有一群人住在这里,专门捕杀那些猪婆龙,用来做成药。”

李长生摇头没有多说,继续向前走。他的额头微微发麻,呼吸忽然变得有些缭乱,眼睛也时常出现恍惚。

明明踏在泥沼之中,与记忆中的家乡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但却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刹那间世界开始割裂,记忆与现实出现了冲突,两者不相上下,互相重叠。

他指的茂密的芦苇,里边藏着一窝野鸭子,母鸭子正护着蛋张牙舞爪的看着他们。

“哪里是卫家,村里唯一一个大宅院。清水村虽然没什么大地主,但有1/3的人将土地挂在卫秀才名下。他有功名可以减免赋税,卫家收的分成也不多。我现在都想不明白,我爹是哪来的自信去跟人家提亲,老师还答应了。”

当初卫兮与李长生的订婚轰动一时,虽然卫秀才家里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是祖上阔过的寒门。在城里有着一定的人脉,本身又有秀才的功名。

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一个颇有资产的地方寒门千金嫁给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的小屁孩,着实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李长生考了童生,许多人都闭上了嘴。年仅10岁左右成为秀才后,这件事情的风平两极反转,人们直夸卫秀才有眼光。

人言变化之快,李长生早已习惯。

卫秀才家为三进大院,哪怕放在城中也是颇为气派的。家中院落里有两棵枣树,结出来的枣又大又甜。

枣树下有一个石桌,卫秀才经常在这里给李长生开小炉灶。卫兮有时也在旁边倾听,多年下来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女子不得科举,但也没有限制女子读书写字,社会风气相较而言比较开放。若是赶上太后专权,说不准还能参加女官。

【长生,你知道我为何要将兮儿许配予你吗?】

【学生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外人称我为神童。】

【哈哈哈,是这个道理,你要记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优秀的人更招人喜欢,反之则招人厌恶。但我看人不是这一点,有才者天下甚多,有良心者甚少。】

【今日我本家来人辱伱,说你不配兮儿,我便送你一句。出身寒微并非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这是勉励。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这是为人之道。】

【学生谨记于心。】

老衙役探头探脑,眯着眼睛始终看不到任何端倪,心里暗自发寒。

他怀疑老将军是不是中邪了?

李长生没有注意到身旁人那异样的眼光,自顾自继续向前走,忽然前方出现了一滩颜色颇深的泥巴。

衙役连忙说道:“将军不要再往前走了,那里是沼泽有水鬼在下面。”

李长生停下了脚步,但他不是听见了衙役劝阻。他目光投向了泥沼中,看到的不是一滩腥臭的淤泥,而是一条清澈的小溪。

溪水静静地流着,发出低语,水面像琉璃一般泛起旖旎的水绉。

少年少女站在溪水之中,叠起了高高的水坝,小鱼和虾米被赶了下来。女孩看起来只有9岁不到,脸上带着婴儿肥,像含着两颗鹌鹑蛋。

她用荷叶将余额捞起,双手捧给少年看。笑颜如花,脸颊晕红,阳光透过树荫铺洒在荷叶之上。

【李家哥哥我把抓到的鱼鱼都给你,你别跟隔壁二妞玩好不好?】

【还有李二狗,三狗,大锤都不要跟他们玩。他们讨厌死了,老是笑话我不会放牛。特别是那个二妞,老是跟在你屁股后面。】

【你不是也跟在我后面吗?我弟弟妹妹的醋也吃?】

【哼哼!兮儿不一样,兮儿是不婚妻。】

【是未婚妻,你知道未婚妻是什么吗?以后你长大后若是不愿,与我说,我会成全你的。你现在还小,不应该被买办婚姻束缚。】

【我当然知道,未婚妻就是以后成亲,然后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

李长生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不知不觉两人便走上了岸。他指着几十步外野鹿喝水的地方,又说道:“那里是我家。”

几间泥屋子,细竹铸成的围栏,院子里种着蔬菜。

李长生的父亲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农民,身高不过1米6,皮肤黝黑,双手双脚满满的老茧。而母亲在生下他后就死了,他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

【大狗,明天去读书。】

【你哪里来钱?】

【嘿嘿嘿大哥借的,我们几家一合计,省吃俭用一点可以送你去私塾。】

“将军就在前面了。”

老衙役走在前头,不断的拨开高高的芦苇,耳边传来他们划过芦苇的沙沙声。不知为何空气中弥漫起一股香气,忽然狂风拂来,自天而落压倒了面前的所有芦苇。

视线瞬间开阔,只见远方是一个村子。

房屋升起了淡青色的炊烟。随风飘来米饭与油菜的香味。

村口几个小孩正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榕树下唠嗑。壮年在田间劳作,妇人已经准备好一天的吃食。

正所谓茅檐低小,青烟缕缕,溪上青青草,河中水牛现。

“村子?”老衙役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地方竟然会有村子?

这里身处水泽,蛇虫众多,一旦发起水来多高的房子都没用。而且湿气如此重的地方,也不适合久居。

为什么这里会有村子?

“将军不对劲,这里不可能会有村子。这一定是鬼怪作祟,我们赶紧离开……”

当他转过头去时,哪还有什么白发将军只剩一个少年人站在那里。他脱下了盔甲,丢下了横刀,脸上的皱纹被村中吹出的微风扶平,一头白发也随着青烟化作三千青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我老了,走了两千年也累了,乏了。

少年迈步走入了村子,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站在那,嘴角挂着儒雅的笑容,嗓音温雅的说道:“长生,欢迎回家,这些年在外边苦了你了。”

“老师,我已成才。”少年露出如白瓷般的两排牙齿,张扬而放肆。往日的谦和荡然无存,只剩下属于少年人的意气。

仿佛他还是那个刚出清水的童生,是不到弱冠便秀才的少年,谁无少年轻狂时?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且看天下,吾独占九斗,余一斗让后人去分。”

“好!好!好!”

卫秀才连说了三个好,每吐出一个字便重重的点头。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之才不弱于天下任何人,胜过往来之英杰。”

随后卫秀才扭头望向了身后抱着白发老将痛哭流涕的老人,说道:“如此结束好吗?你尚可号召天下兵马,夺了那九五至尊之位,再开一盛世太平。”

“当皇帝能将贪官污吏杀完吗?”

“不能。”

“当皇帝能平尽天下不平事吗?”

“不能。”

“当皇帝能够让善者归善,恶者归终吗?”

“不能。”

三问三答均为摇头,卫秀才解释道:“长生,没有人能将天下分得非黑即白。纵使你有一套完善严明的律法,只要是人在执行,不过是在所难免的。皇帝更是不能肆意妄为,有些事情你必须忍。”

“不痛快,不痛快,这鸟皇帝谁爱当谁当。”

远处一道倩影走来,女子身穿长裙容貌秀美,嗔怪道:“夫君,你回来为什么不找我,反而先找爹爹。”

“哈哈哈哈哈,你这丫头连你爹的醋都吃,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卫秀才与卫兮或许早已不是当年两人,但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幻象那么简单。布下这场局的是来自太古的存在,是号称心魔之祖的恐怖存在。

不会做那么没调格且粗糙的事情。

愿信者,可为真。

一晃神哪还有什么少年人,只剩下一个老将军趴在地上,微风吹起了他苍白的发丝,嘴角带着一抹浅笑。那满是沟壑的脸庞,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才换来这抹笑容。

“将军!!!”老衙役几乎是扑了过去,丝毫不顾地上的沙石扎入血肉。

泪眼婆娑说道:

“将军!你醒醒,这天下不能没有您啊。若是您走了,谁还会与我们这些老百姓讨要公道!不要丢下我们呜呜呜.”

李长生,原名卫平川,号武曲。

十五之状元,初任官职右监吏变打贪官治污吏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纵使是皇子也不予任何情面。民间称之为铁面青天。后任廷尉吏,整顿律法,多次上书改革赋税。

提议向世家豪族与皇亲国戚收税,后遭到排挤弃笔从戎。

从军一年,单枪匹马奔袭百里斩杀叛将,被升为征北将军。从军两年,领兵屡获战功杀敌上千,勇武之名传遍朝堂,再任中军大将军,领兵3万。

从军三年,受皇帝特封骠骑将军,统领北郡三军。

六年灭南夷.十年二征大山灭北蛮.十五年征北原,灭胡部十八年平定诸王之乱,杀王侯十八人.

享年45岁,死于天河水泽,追封为武安侯。

后记:李武曲死后五年,南夷再次立国,向武朝求和。十年由于朝廷腐败北郡三军粮草不足,军需不齐,已到了无枪可用的地步。不得已从草原退了回来,胡骑卷土重来。

至此,边境再度陷入了多年的混乱,不断有胡骑北下烧杀抢掠,间接进一步加剧了军费支出。军费多了,百姓的赋税也就多了,而恰好当年李长生主张的均田法被废除。

朝廷不再向世家豪族与皇亲国戚收税,于是乎交不起赋税的百姓,只能将田地抵押到地主名下。

十三年,南夷入关,北郡沦陷,关中腹地再无天险可守。同年末,胡骑北下,连屠12城。最终朝廷送去了当年李武曲的【虎跃】牌,南夷胡骑奉为圣物,随后各分一半退兵离去。

十四年,武朝皇帝拿出了当年的《武曲十策》,欲行变革之举,然无力弹压世家豪族,被存起而攻幽禁深宫。帝纵泪哀叹:“朕错也,无李世叔,武朝不在。”

十六年,帝崩,幼帝继位,各地农民起义爆发,义军如势破竹攻破了京城。皇宫三十六院被洗劫一空,各路称王者争夺《武曲十策》。

三十年,南北两朝割据,各行《武曲十策》励精图强开始对外扩张。顺带《武曲十策》后边五策皆被毁去,因为它要向士人与皇亲国戚等人群收税,余下还有许多种触及士人阶层利益的变革。

有大学士认为李武曲此法过于偏激,不似王道。

——

忘川之中,深入黄泉两千里,一个白衣道人立于忘川河之上。

他面容平平无奇,眼睛微闭,气息神光内蕴,仿佛一个普通人一般。

而白衣道人被一团奇异的灰雾笼罩,如此往复已经过去了百年之久,他仍然没有醒来。但灰雾也没能将他腐蚀殆尽,甚至于擦层皮都难。

急躁的情绪自虚空中传来。

李长生并非真的不死不灭,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足够将对方吃干抹净,借着这具无瑕琉璃体重活一世。但这个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百年才刚刚破了一层皮。

它得多久才能吞下这具身体?

灰雾再次翻涌,化作各种兽形撞入了李长生体内。

嗞啦!

一声急促而明亮的雷霆响起,至阳至刚的力量荡开虚空,灰雾刹那间便消散了几十里。

忘川之中沉默了许久,足足等了好几天后灰雾才重新延伸过来。

并非李长生醒来了,这只是他身上雷法自主的护体,也是炼化这具身体最大的阻碍。

不知又过了多久,白衣道人的眼帘微动,刹那间整个忘川开始翻涌。无数的灰雾朝这里聚集而来,化作囚笼封禁着里边的白衣道人,想要将他永远留在这里。

虚空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伟力,多少法则,又多少目光投来。

李长生最终还是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幽静无波的眼眸,毫光之中仿佛蕴含着一卷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

睁眼,天地开。

灰雾一分为二,那白衣道人轻轻一抬手,虚空中一颗眼珠子便被摄入手中。

“你便这点本事?”

(本章完)

第1章 李易疯了第340章 长生幻境第67章 若天地无神,他自会册封众神第238章 太阴:兔儿就做小的吧第398章 李易出手第330章 传仙人法旨,令天下金丹第291章 飞将日记,琼羽著。第17章 李易的剑法第487章 岁月之力第478章 离开父亲的孩子便不再是孩子第476章 天地之圆满李长生第223章 李易的权第346章 仙道洪灾,天州迁移第440章 酆都第593章 天道归来第398章 李易出手第254章 不老人求见仙人第240章 李易的元阳第579章 帝冕第534章 你可能不是李长生第296章 渡世坐化第151章 求仙路,也叫在世仙传第202章 尔等乱世贼子当杀!当灭!当诛!第351章 兵者之秘第495章 追溯无相。第78章 灵气复苏进入下一阶段第349章 他一人,即太平(六千大章)第196章 入学,天剑异动第367章 长生劫第269章 心魔之祖复苏第317章 仙人的疲倦第569章 天地圣王问剑第473章 仙人可能穿越了第236章 李易:早知道就继续打麻将了第18章 剑客李华第580章 无相气机第439章 李易出手第145章 白莲圣母太阴仙子第566章 秋无极问道无相第292章 飞将战仙人第507章 习得长生雷,荡平天下不平事第77章 李家的能量第363章 仙人心眼小第77章 李家的能量第596章 终不悔第329章 龙宫小世界。第450章 修行界第304章 天地量劫第28章 阻我大道者李华,是为生死仇敌。第191章 白石雪见喜欢你第152章 太阴星君的“舔狗”自传第227章 舍得一身书生气,尚显一分英雄盖。第284章 壶中之酒敬天下。第366章 嫁祸成道之劫于李长生第74章 阴司气运,魔头出逃,剑仙调查第182章 考不上,就把中书府砸了第547章 仙人自有深意第219章 白石上门,清玄狂喜,何昆骂娘第69章 与他生在同一个时代,我宁愿死。(日第486章 盛世依旧,天地仍在第531章 古佛之灾第421章 清玄之死第249章 黄泉第420章 天地得让我三分(感谢大佬秋哥的盟第410章 车祸变杀人案第272章 心魔之祖之心魔第587章 道尊现身第550章 盛世不过斩仙刀第246章 气焰熏天众仙者,犹见仙雷低顺眉。第511章 逐日级飞舟出世第47章 混乱第87章 欲为诸佛龙象力,何须假借众生相第294章 天地桎梏松动,元婴出第332章 如果他在,我便不会再争第449章 岁月之始第197章 杀生剑主李长生第597章 天人之志,意在伐天!第494章 无相有九,长生非其一第543章 第五次灵气潮汐第491章 仙临北极,万圣低头61推书活动第598章 一担挑尽天下愁第314章 红佛第595章 好姐妹一被子第160章 仙长,我们这样子不好吧?第433章 来自李易的评论第360章 道尊之法对比仙人之法第599章 父母将死第473章 仙人可能穿越了第511章 逐日级飞舟出世第199章 凡人无力,入道无能,今以天剑问天第556章 我有雷法第90章 以身渡佛第448章 时间长河第532章 盘瓠苏醒第47章 混乱第587章 道尊现身第255章 可有起死回生之法。第475章 天人病第403章 他本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