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赵佶 赵桓 赵构再相见

赵构不是没听说江鸿飞已经剿灭了王庆,也不是没想到江鸿飞的下一个目标多半是他。

可一来,赵构真没想到,江鸿飞动手会这么果决,而且不是以消灭了王庆的人马攻打杭州,而是趁他们南宋小朝廷内乱,派挨着杭州的福州的大元军来奇取杭州。

二来,也是最关键的,之前赵构一直被苗傅、刘正彦等人给软禁起来,他就是有心去防江鸿飞攻打他,也无能为力。

更何况,说老实话,赵构也无心去防江鸿飞,他当时想得全都是,怎么从苗傅、刘正彦等人手上拿回属于他的权力。

退一步说,赵构就算是有时间,想的也是他只能尿脚面的下半身,哪会去想江鸿飞趁人之危?

结果,江鸿飞不错过任何大一统的机会,干净利落地就派出来了他在东南这里的三剑客——石秀、孙静、石宝。

这么说吧。

自从江鸿飞离开东南,大元帝国在东南这里的局面就是由石秀、吴用、石宝和鲁智深四人撑着。

方百花母子?

他们只是大元帝国在东南这里的名义领袖。

实际上,大元帝国在东南这里的局面主要是石秀、吴用、石宝和鲁智深四人稳住和开创的,方百花谨遵江鸿飞的指示,就是江鸿飞的传声筒。

后来,孙静来换走了吴用,鲁智深按照江鸿飞的指示去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开疆拓土,大元帝国在东南这里的局面就一直由石秀、孙静、石宝所掌控。

石秀、孙静、石宝联手对付童贯和方腊,虽势单力薄,但始终都没让童贯和方腊占到大元帝国的便宜。

不仅如此,石秀、孙静、石宝还将江鸿飞留给他们的疆土扩大了一点,并且将军队扩充到了二十几万。

由于有琉求这个后方,更有大元帝国这个大后方,在石秀、孙静、石宝经营下的大元帝国东南地区,始终在东南这里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石秀、孙静、石宝也因此被东南这里的人戏称为大元三剑客。

石秀、孙静、石宝也不负大元三剑客之名,石秀探听到,南宋小朝廷发生苗刘兵变了之后,在第一时间给江鸿飞送去消息,江鸿飞也干脆,让石秀、孙静、石宝全权负责此事,甚至可暂代自己发圣旨,以高官厚禄收买苗傅、刘正彦手下的人。

当然,封苗傅、刘正彦为节度使,王世修、王钧甫、马柔吉、张逵、吴湛等为团练使的圣旨确实是江鸿飞下的。

石秀、孙静、石宝接到江鸿飞命令了之后,果断将大元帝国在东南的地盘交给吕将等人代为管理,三人全部出动,石秀和孙静直接潜入杭州城,石宝率大军接应,准备一举拿下南宋小朝廷的核心杭州城。

就像世人所猜测的那样,大元帝国早就在南宋小朝廷安插了无数密探。

这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就是莫俦,他早就已经进入到了南宋小朝廷的决策层。

而且,莫俦等人早就为大元帝国策反了众多的赵宋王朝的官员。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石秀和孙静无惊无险地就进入了杭州城,并且掌握了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

但石秀、孙静等人一直没有动,直到苗傅、刘正彦他们走投无路和赵构因为狂妄自大明着不原谅苗傅、刘正彦他们这些叛乱之人,石秀、孙静他们才如同看准猎物的毒蛇一般,一举就招降了已经走投无路的苗傅、刘正彦等发动兵变的宋军将士……

事实上,石秀、孙静等人早已经商量好了,要是能策反苗傅、刘正彦等人,就让苗傅、刘正彦他们动手,如果不成,他们就自己动手,总之,要对南宋小朝廷进行斩首,占领南宋小朝廷的心脏,也就是杭州城。

结果,在石秀、孙静等人的果断出击以及恰当地掌握时机和应对下,苗傅、刘正彦等人很痛快地投降了大元帝国,赵构被捉了,南宋小朝廷在杭州的所有臣子都被捉了,大元帝国完成了斩首行动,苗傅、刘正彦等人还抢在勤王之师到来前,将石宝率领的十万大军接应到杭州城。

杭州的地势,就像是处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北有皋亭山,西有天目山,南有富春江,东有杭州湾,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境北、西、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东南向的马蹄形屏障,西北多崇山峻岭,深沟幽谷;东南为丘陵宽谷,地势平坦,是一个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

为了确保这个富饶之都更加固若金汤,赵宋王朝用了将近两百年时间,在从前的杭州城的基础上,自秦望山,由夹江东亘江干,洎钱塘湖、霍山、范浦,周七十里打造了坚不可摧的杭州城外城。

而早在童贯占据杭州之时,为了以此为抵御大元帝国东南地区和永乐朝的中心,童贯就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粮草。

后来,赵构将杭州定为临时都城后,又派人搜刮了大量的粮草囤于杭州城。

也就是说,在石宝到来了之后,杭州这里,连大元军,带投降大元帝国的宋军,共有十五万大军,还有堆积如山的粮草。

而且,杭州还濒临运河,所以水路十分发达,方便大元帝国从水路增援杭州。

这些足以确保易守难攻的杭州城可以长期固守待援。

可即便如此,为求稳妥,石秀、孙静和石宝一商量,还是将赵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南宋小朝廷的官员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都装船,派两万水军秘密地走海路送回元大都……

老实说,赵构万万没想到,他会以这样憋气又窝火的方式被大元军给捉了送去见江鸿飞。

说句心里话,赵构不服!!!

当初,赵构之所以选择杭州当他的临时都城,正因为杭州濒临运河,所以水路十分发达,赵构一看,这不更方便自己跑路了嘛,于是便决心迁都在杭州。

而且,赵构已经改名江构了,都认贼作父了,软弱的他软弱地反复给江鸿飞写求饶信,信中表达出了他的恐惧,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是在想着江鸿飞能大发慈悲放他一条生路,江鸿飞为什么还不放过他?!!!

还有,赵构千防万防,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亲军叛变,将他捉了,送给大元军,大元军再将他送去元大都面见江鸿飞。

亲军可是皇帝最后的倚仗,皇帝最信任的人,关键时刻能舍弃性命为皇帝挡刀的人。

远的不说,就说江鸿飞的亲军。

那绝对是,一旦江鸿飞有危险,他们争先恐后地为江鸿飞挡刀,全都是忠勇之士。

这么说吧,只要江鸿飞一声令下,江鸿飞的亲军绝大多数都愿意去赴死,江鸿飞让他们杀谁,他们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将那人砍成肉泥,不论他是谁。

要说江鸿飞的亲军为什么对江鸿飞如此忠诚,如此听江鸿飞的命令,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江鸿飞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所有大元军的将士都对江鸿飞盲目崇拜。

其次,江鸿飞的亲军的福利待遇是所有大元军中最好的,没有之一。

而且,江鸿飞的亲军本就是从所有大元军中筛选出来的对江鸿飞最忠诚(也是实力最强)的军人。

关键,成为江鸿飞的亲军,在大元军的将士看来,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关键的关键,江鸿飞的亲军是大元军将领的摇篮,不夸张的说,只要是在江鸿飞的亲军当中待过,下放的话,最少会提升两三级,然后去担任主力军队的军官或是监军,这么说吧,大元帝国现在的军官当中,至少有三成是在江鸿飞身边担任过亲军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江鸿飞是信任他所有的亲军,但同时,他亲军的亲属必须全都在元大都生活。

一体两面。

江鸿飞对自己亲军委以信任用人不疑,这是他的诚心。

把他们的家人留在自己手里,以防万一,这是江鸿飞的手段。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的底层逻辑多如是。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生于赵国邯郸呢?不也是因为他做过人质吗?

胡萝卜和大棒同时抓,不违和。

别忘了,菩萨低眉,旁边一定还有金刚怒目。

江鸿飞很懂得人性的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一个人改变想法,做出预料之外的事。

所以江鸿飞往往都有两手准备。

第一,我诚心诚意对你好。

第二,但如果你做出违背初衷的行为,我手上还有筹码和手段来遏制你。

有人可能会觉得江鸿飞玩手段是不是太阴险了啊?

嗯……怎么说呢?

会这样想的人,只能说内心还不太成熟,至少当不了帝王。

江鸿飞可以相信一个人的善良,但同时也不会低估人性的恶。

不然,老话为什么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客观地说,这就是人性。

当然,江鸿飞这么防着自己手下的亲军的同时,虽然他有五万亲军,但却能叫出每一个的名字和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大致信息。

还有,平时江鸿飞会给自己的亲军各种各样的赏赐和恩惠,他们不论谁,家里遇到困难,江鸿飞只要知道了,都肯定会帮一把。

这一切的一切,才让江鸿飞的亲军忠诚度这么高。

再反观赵构。

怂!

没骨气!

老爹、老妈、老婆、五个女儿、全部宗族都被江鸿飞捉到百般凌辱,他却一心逃跑,只顾自己苟活和享乐,不思营救和报仇,枉为男人!

国家至此,却不思进取,只想着逃命,安于享乐,自私自利至极!

又用人为亲、赏罚不明、只笼络亲军头领王渊没有去笼络下面的亲军等等!

这也就难怪,就连赵构的亲军都背叛他了。

而苗刘兵变还让赵构遭到了两个重创:

第一个就是,赵构彻底不行了,已经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彻彻底底地变成了赵九妹。

第二个就是,自感他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的赵构,只能将他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他唯一的儿子赵旉身上,可上次在城门楼上,赵旉被苗傅、刘正彦他们给吓到了,大病了一场,而且病情越来越重,现在眼看着就要奄奄一息了。

也就是说,赵构很担心赵旉挺不过去,让他绝后。

要知道,这可不光是没有后代那么简单。

皇帝没有儿子,那可是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统治的。

而且,赵光义这一支,如今就赵构这一个,赵构又只有赵旉这一个儿子,要是赵旉出了什么意外,麻烦可就大了。

另外,苗傅、刘正彦等人喊出来的“陛下帝位来路不正,若渊圣回来,当何以自处”这句话也深深地刺痛了赵构。

经过苗刘兵变这件事以后,赵构更加坚信,武将都不是好东西,祖宗立下的规矩太对了,朝廷就是要重文轻武,绝不能让武将权力太大,更不能让他们跟部下结成一体。

——赵匡胤开国之时,就对军队行更数之法,也就是,同一个地方,换长官不换部队,换部队不换长官,目的就是要,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以防武将谋反。

总之,愤怒让赵构失去了理智,也让赵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诛杀苗傅、刘正彦等罪魁祸首报仇。

在仇恨的驱使下,赵构很不智的欺负苗傅、刘正彦等人学识不丰,故意在铁券上写下“除大逆外,余皆不论”。

结果,就因为赵构一时冲动,苗傅、刘正彦等人轻易被石秀和孙静策反,赵构还没来得及展开报复,就彻底沦为阶下囚。

赵构太清楚江鸿飞会怎么收拾他了,关入万国城,以后可能得老死在万国城中,他的妃嫔全都进入江鸿飞的后宫,他会受到奇耻大辱。

按说,赵构但凡有点志气,肯定得自我了结,为赵宋王朝殉葬,毕竟,赵宋王朝是在他手上丢的。

可赵构却对他自己说:“他二人乃我大宋灭亡罪魁祸首,都在苟延残喘,我为何要死?他二人给我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我能坚持这么久,就不错了,算是对得起我赵氏的列祖列宗了。”

而且,赵构还有指望。

别忘了,赵构的母亲韦贤妃和他的前妻邢秉懿现在可都是江鸿飞的宠妃。

还有,赵构原来的妃嫔以及他离开东京汴梁城后收的一众妃嫔也都会成为江鸿飞的女人。

关键,赵构已经改跟江鸿飞姓“江”了,他与江鸿飞有父子之名,江鸿飞肯定不会杀他。

对了,赵构还有五个女儿,等她们长大了,也可以接济他。

这么一想,赵构觉得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

简而言之。

赵构、他的妃嫔、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南宋小朝廷的所有官员,在海上航行了十多天,来到了蓟州港,然后被大元军给押送到了元大都。

因为江鸿飞人还在御驾亲征,留守的王伦、陈遘等人只能按照以往的规矩,将赵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南宋小朝廷的所有官员给关入万国城中,赵构的妃嫔以及赵宋王朝的所有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则送入江鸿飞的后宫,由皇后高梁、内宰郑太后等管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构跟赵佶、赵桓以及所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终于见面了……

……

第468章 大元老将第239章 方百花起义第457章 完颜宗翰落网第298章 半老徐娘萧太后第429章 和平时光第253章 后悔了的武松第五十八章 最好的修炼功法第239章 方百花起义第438章 撕毁和约,北伐!第368章 大一统的潜力第262章 难得糊涂第425章 报复与羞辱第411章 如今的江南第263章 肠子都悔青了的赵佶第413章 泰山压顶第392章 孙静 石秀 石宝116.第116章 王矮虎被爆鸟(加更到位!)第370章 江衍:赵构,我是你爹!143.第143章 江衍见九天玄女188.第188章 超极品小萝莉琼英第二十三章 完全就是一道送分题第四十九章 逆风翻盘第422章 休养生息第278章 割地赔款和亲第418章 大一统134.第134章 实力大增的水泊梁山(求订阅!第88章 女飞卫陈丽卿(求订阅!求月票!)第465章 虚与委蛇第378章 老兄弟的诉求第356章 茂德帝姬赵福金96.第96章 时迁盗宝(加更加位!)120.第120章 给赵宋王朝放血(求订阅!求月第322章 江衍很忙第十章 只因胸有凌云志,致使群雄聚义来175.第175章 兵发大名府第377章 高丽亡第73章 潘金莲的危机感(求订阅!求月票!)155.第155章 嫂嫂慢走!第307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戮罢?第381章 将靖康之耻还给金人185.第185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35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268章 江衍的九大军师第412章 既然你不肯体面,我只能帮你体面第472章 胜负已分185.第185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452章 风险对冲第390章 锁定大一统第五十三章 她在顾影自怜?165.第165章 罪妇李清照第371章 逐鹿中原这就结束了?!第412章 既然你不肯体面,我只能帮你体面第377章 高丽亡第226章 家破人亡177.第177章 碾压第247章 江衍VS方腊第328章 开始逐鹿中原第390章 锁定大一统第449章 囫囵吞枣第210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新年快乐!!第六十五章 我见犹怜第207章 能解渴就行第293章 御驾伐辽第387章 江衍斩双龙第460章 东北抗金联军第272章 参仙及混元丹第249章 比高梁还厉害的女人第433章 如此治国第六十五章 我见犹怜第339章 索要皇后第348章 好儿子第433章 如此治国第433章 如此治国第432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第298章 半老徐娘萧太后第四十一章 义结金兰198.第198章 凯旋第205章 法师江衍第483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第347章 江衍:朕不是好人第399章 与方百花团聚第225章 不专业的吃瓜第六十一章 收获第412章 既然你不肯体面,我只能帮你体面第359章 大局已定第390章 锁定大一统第410章 先定日本,再定高丽第323章 国号国都第449章 囫囵吞枣第397章 元宋终局之战第200章 江衍,晁盖,宋江第一十八章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第466章 逐鹿东北165.第165章 罪妇李清照110.第110章 自寻死路(加更到位!)第387章 江衍斩双龙第232章 江衍的正妻第282章 求和!第399章 与方百花团聚第383章 伐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