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西夏末日

当初李干顺还活着的时候,在江鸿飞的大力支持下,大元帝国开始伐金。

金国忙不迭地向西夏求援。

对此,李干顺知道,金国和西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先后派出两支大军去增援金国。

可是这两支夏军都被大元帝国的大将朱武、王德率领大元军给击败,不仅没能增援成金军,还损兵折将。

这也就算了,问题是,尽管有西夏和草原诸部支援,可金国还是仅仅坚持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被大元帝国给灭了。

得知金军在干金决战中大败,金国必亡无疑的那一刻,李干顺大惊失色!

李干顺连忙召集西夏的一众宰执商量对策。

在西夏重臣斡道冲的主张下,李顺顺连忙改变策略,多次向大元帝国遣使去进贡,并诚恳的表示,他们只是受到了金人的蛊惑,并不是有意跟大元帝国为敌的,求跟大元帝国和平共处,求大元帝国谅解。

为了说服江鸿飞放弃攻打西夏,李干顺根据江鸿飞的爱好分三次给江鸿飞进献了三百名西夏一等一的美人,以表示对大元帝国臣服的诚心。

当时,正值大元帝国收取胜利果实的关键时刻,江鸿飞不愿意节外生枝,便暂时放过了西夏。

如果江鸿飞不出现,这个时期的第一英雄肯定是完颜阿骨打,而仅次于完颜阿骨打的就是,在历史上领导西夏经历了与宋朝间的最后的斗争时期,并且支持辽朝反抗女真征服者,后来见风使舵,果断放弃辽朝,转而臣服金国,最终不仅保全了西夏,还浑水摸鱼让西夏壮大了的李干顺。

这样的李干顺,十分清楚江鸿飞的野心。

所以,虽然暂时逃过一劫,可李干顺还是忧国忧民,最终郁郁而终。

洪武十七年七月,西夏第四代君主夏崇宗李干顺驾崩,年仅十六岁的李仁孝继登大宝,成为西夏第五代皇帝。

李仁孝登基后,尊李干顺的皇后任氏为“太后”,尊母曹氏为“国母”,并册立罔氏为皇后。

消息传至大元西北,吴玠与陈遘连忙上疏江鸿飞,力陈战事紧迫,战机稍纵即逝,请求朝廷速下决断,以图西夏。

江鸿飞阅罢奏章,毅然颁下圣旨,任命陈遘为平夏宣抚使,吴阶为平夏都元帅,赋予他们全权,可相机行事,无需事事禀报。他严令朝中各部,凡战事所需,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违者严惩不贷。

此举无疑是将西夏之战的指挥权,再次交还给了前线的两位统帅。

江鸿飞之决断,让吴玠与陈遘深感振奋,心中暗自赞叹其英明神武。

然而,朝中亦不乏反对之声。

部分文官,尤以主和派为甚,他们或倚仗江鸿飞对言官之宽容,或心存私念,力主谨慎行事,言西夏已归顺大元,无需再动干戈。

面对这些劝阻,江鸿飞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他耐心听取各方意见后,仅留下一句“朕意已决,卿等退下”,便让众臣无言以对。

那些试图以言辞影响江鸿飞决策的官员,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无力。

他们深知,江鸿飞虽广开言路,但一旦下定决心,便无人能改。

而那些暗中收受西夏贿赂的大臣,在江鸿飞那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目光下,更是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异动。

于是,随着江鸿飞的圣旨传遍四方,一场针对西夏的战役悄然拉开序幕,大元帝国的铁骑即将再次踏上征伐之路。

……

李仁孝继位后,在大臣的主张下,继续沿用李干顺的计策,也就是给江鸿飞送美人,希望大元帝国不要打西夏。

为表诚意,李仁孝更是下令,将西夏的镇国之宝——“百兽织锦帐”献给江鸿飞。

这“百兽织锦帐”,非比寻常,乃是由西夏最顶尖的工匠,精心挑选上百种罕见异兽之皮,巧手编织而成。

其工艺之精湛,世间罕见,不仅能在严冬中保持温暖如春,无需炉火,更因镶嵌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奇珍异宝,而显得璀璨夺目,价值连城。

江鸿飞初见此帐,亦是惊叹不已。

西夏自占据河西走廊以来,便如同掌握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钥匙,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在此汇聚成河。

无数西方的珍宝涌入西夏,成为其换取中原丝绸、瓷器、茶叶等紧俏商品的筹码。

而西夏人则将这些商品远销西域,再由西域商贾转运至更远的西方,从中获利颇丰。

这一过程,不仅为西夏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更让其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

李仁孝深知,仅凭这些外交手段,难以彻底打消江鸿飞对西夏的觊觎之心。

因此,在积极寻求和平的同时,他也从未放松过对战争的准备。

他任命他的叔父西夏第一统帅也就是江鸿飞的便宜岳父晋王李察哥为统帅,全面负责西夏的军事防务。

李察哥是一位深谙兵法、善于用兵的智将,而且实力高强,尤擅射击,他曾在一场对宋的战役中,一箭射中敌方副将,力挽狂澜,一战成名。

此后,他更是总结经验,上书建言,主张学习宋军之长,强化西夏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使得西夏军力日益强盛。

在李察哥的带领下,西夏的军队不断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兵役制度。

也就是,男子自十五岁起,至六十岁止,均需服兵役。每户有二丁者,选一体壮者为正军,另一丁为负赡(辅军),负责随军杂役。家有四丁以上者,则抽两抄入伍,其余壮丁为空丁,可不服役,亦可顶替他人。

西夏的军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除了皇帝的亲军外,西夏还设有左右厢十二监军司,分别驻守于各地要冲,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李仁孝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抵挡大元帝国的强大攻势。

因此,他积极向周边各国求援,包括吐蕃诸部、草原诸部以及西域诸国。

他亲自派遣使臣,远赴各国阐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呼吁各国共同抵御大元帝国的侵略。

经过西夏使臣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大元帝国的野心对自身的威胁,纷纷与西夏达成战略同盟。

他们承诺,若大元帝国攻打西夏,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派兵援助。

当然,这些盟友并非无条件的支持者。他们向西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需要金钱援助,有的渴望粮食和牛羊,还有的甚至要求西夏和亲或提供美女。

面对这些苛刻的条件,李仁孝深感无奈,但为了国家的生存和人民的安宁,他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一应允。

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中,西夏全国上下都动员了起来。

自金国灭亡以来,西夏的三百万军民几乎都在为与大元帝国的决战做着准备。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纷纷拿起武器,誓死保卫家园。

总而言之,西夏其实已经做好了打这场国战的准备,并且其实力不容小觑!

……

很快,时刻关注着已经集结起大军的大元帝国的李仁孝,就收到准确消息,江鸿飞支持吴玠、陈遘等人伐夏。

对此,李仁孝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与愤慨。

他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定要向江鸿飞复仇。

然而,怒火与誓言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李仁孝只能暂时放下个人情感,采纳朝中重臣的智谋,一边向大元帝国求和,以拖延时间;一边派遣英勇的李察哥率领西夏军民,迎击来犯之敌;同时,他急书四方,恳请吐蕃、草原、西域等盟邦,速按盟约出兵相助,共御强敌。

然而,战局的发展往往超出人的预料。

在盟军援兵尚未抵达之际,吴玠已亲自统率十五万大军,如猛虎下山般自湟州杀出,而老将杜壆、卢俊义则领五万精锐自会州而出,两路大军虽路径迥异,却同心协力,直指灵州,誓要打通这通往西夏腹地的咽喉要道。

与此同时,折彦质、孙安、史文恭、王进亦率折家军及部分东北劲旅,猛攻西夏宥州路,以牵制西夏主力,形成策应之势。

而大将刘锜,则率二十万大军稳坐兰州,犹如一把悬在西夏头顶的利剑,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

古骨龙,这片昔日宁静的土地,如今却成为了双方决战的焦点。

吴玠与李察哥,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由于准备仓促,李察哥手下仅有几万兵马,面对吴玠的十五万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然而,战争的残酷往往在于其不确定性。

在吴玠的精心布局与英勇指挥下,大元军势如破竹,一举斩杀夏军三万余人,李察哥无奈只能率军撤退。

吴玠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西夏之地广袤无垠,且民心向背复杂多变,若是一味强攻猛打,恐将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于是,吴玠借鉴了赵宋王朝失败的教训,决定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逐步蚕食西夏的领土与力量。

在击败李察哥后,吴玠并未急于追击,而是选择占领了刘法昔日修筑的“震武城”,并派遣得力干将武松、杨政、折可存等驻守此地,同时陈遘组织民夫修建通往震武的铁路,以确保后勤补给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杜壆、卢俊义率领的军队也在清水河畔遭遇了夏军的顽强阻击。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杜壆、卢俊义身先士卒,激励士气,经过连日激战,终于击退了夏军的进攻。

随后,他们利用短暂的喘息之机,迅速组织民夫在此筑城修路,并留下重兵防守。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巩固了战果,更为后续的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月后,吴玠再次发动攻势,派遣其弟吴璘率领十万大军直取西夏的藏底河城。

李察哥虽知形势危急,但仍决定率军救援。

然而,当两军相遇时,吴璘的红衣大炮却如雷霆万钧般轰击而来,夏军顿时溃不成军。

吴璘乘胜追击,一举攻克藏底河城。

在留下郭浩、田晟等率部驻守并继续修建铁路后,他率领主力部队凯旋而归。

与此同时,刘锜的大军也向仁多泉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西夏守将拼死抵抗,并派人向朝廷求援。

然而,李察哥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放弃增援。

他深知大元军的实力远非西夏所能匹敌,贸然前往只会徒增伤亡。

于是,他忍痛下令撤退,将仁多泉城的命运交给了天命。

不出所料,仅仅三天时间,仁多泉城便在红衣大炮的轰鸣声中宣告失守。

刘锜随后留下大将蔡撙、王彦等镇守此地,并继续推进铁路建设。

随着冬季的来临,严寒的天气给双方的作战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吴玠、陈遘等人经过商议后决定暂时休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停战。

相反,大元军正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备战、调整策略,准备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挥师西进,彻底征服这片辽阔的土地。

而西夏的李仁孝也在暗自蓄力,等待时机反击。

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

转年春暖花开。

吴玠亲率雄师三十万众,自萧关浩荡而出,直指敌阵。

李察哥则汇聚西夏、吐蕃及草原诸部,合兵五十万,更辅以金兀术麾下精锐数千,其意昭然,复国之梦未曾熄灭。

然而,大元铁骑以雷霆之势,连续鏖战,不仅击溃联军,更克永和寨,继而围困西夏重城割沓。

夏军奋力突围,终不敌大元锋芒,再遭挫败。

大元军乘胜追击,兵锋直指鸣沙,西夏守军望风而逃,鸣沙城轻易落入敌手。

李察哥见形势危急,西夏腹地受威胁,急转策略,率众围困震武城,意图以围魏救赵之计解困。

震武城下,夏军昼夜不息,攻势猛烈,城中元军渐感压力,武松、杨政、折可存急书求援。

吴玠接讯,即刻调遣吴璘率部搭乘新式火车,疾驰增援。

未及半日,吴璘先锋已至震武,一日之内,大军云集,更有百门红衣大炮随军而至。

两军交锋,红衣大炮轰鸣,夏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此后,大元军攻势愈烈,新占之地皆筑城修寨,铁路纵横,西夏疆土日蹙。

加之连年战乱,西夏国力耗损,民不聊生,饥荒四起,粮价飙升,一升米价抵百钱,民怨沸腾。

萧合达等将领趁机起兵,夏州沦陷,威州、定州等地亦爆发农民起义,西夏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尤为关键的是,横山地区,西夏之生命线,尽失于大元之手。

面临亡国危机,李仁孝不得不向大元屈膝,派遣使节,愿以横山为代价,臣服于大元,年年纳贡,岁岁朝拜,并愿认江鸿飞为父,共结父子之国,以求保全西夏……

……

第410章 先定日本,再定高丽第224章 胜负已分第385章 十二道金牌第91章 真龙不死(求订阅!求月票!)第344章 赵桓君臣飘了第219章 江衍有多强?!第278章 割地赔款和亲第356章 茂德帝姬赵福金第230章 联姻第218章 为哥哥捉压寨夫人105.第105章 生擒花荣(求订阅!求月票!)第326章 江衍:你的妃嫔很润第488章 西夏烈女第375章 重用混江龙和铁叫子第三十一章 我说是碰巧你信吗第489章 让猴看桃第264章 虚虚实实虚虚第398章 只剩方腊了第319章 哥哥,登基罢172.第172章 准备攻打北京第207章 能解渴就行第78章 又被江衍拿捏了(求订阅!求月票!)第484章 攻略草原115.第115章 计赚清风山(求订阅!求月票!第286章 岳飞第324章 乱世佳人第374章 江衍对话赵佶第312章 阳谋第417章 最后一战第388章 天不佑王庆 佑江衍第388章 天不佑王庆 佑江衍第312章 阳谋第218章 为哥哥捉压寨夫人第373章 金人来报仇雪耻了第210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新年快乐!!171.第171章 入云龙撞翻玉麒麟第259章 董平之死第307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戮罢?第241章 梁红玉的美人计190.第190章 跟我回房间第305章 大决战95.第95章 将乾坤镯交给时迁(求订阅!求月155.第155章 嫂嫂慢走!第五十三章 她在顾影自怜?第403章 “马关条约”第四十八章 不装了第234章 四寇会第四十七章 摸高衙内碗里的肉173.第173章 赚人的艺术156.第156章 不努力一把真不知道自己是菜鸡第73章 潘金莲的危机感(求订阅!求月票!)第312章 阳谋第428章 赵桓安慰赵构155.第155章 嫂嫂慢走!第364章 郑太后的报复第一十四章 三阮显神威,江衍收朱贵第274章 贻笑大方第401章 九尾狐玉藻前第251章 王者归来154.第154章 王庆:江衍你不讲武德!第404章 日本美人第244章 方腊:江衍你喧宾夺主!第484章 攻略草原第458章 江衍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367章 真明君也第484章 攻略草原第336章 幻魔君乔道清第432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第232章 江衍的正妻第339章 索要皇后第450章 金国危矣第442章 岳家军,出征!第375章 重用混江龙和铁叫子126.第126章 孤注一掷(求订阅!求月票!)第35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497章 分封第365章 江衍:我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189.第189章 就是太小了第483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第205章 法师江衍第十章 只因胸有凌云志,致使群雄聚义来第461章 飞艇第385章 十二道金牌第205章 法师江衍第六十五章 我见犹怜第493章 天龙八部141.第141章 江衍与宋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第384章 曾经的结义兄弟第五十五章 不上枉为男人第383章 伐王庆第368章 大一统的潜力第六十八章 好汉晁盖133.第133章 逼上乃头山(求订阅!求月票!第468章 大元老将第358章 将计就计第240章 大乌龙第373章 金人来报仇雪耻了第428章 赵桓安慰赵构第252章 都头武松第460章 东北抗金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