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秋社

第299章 秋社

让这群小子都嚷着要吃上三大碗,再也不嫌弃捡麦穗辛苦了。

而且干完活儿再吃饭,可真香啊!

连续干了几日,袁府这群娃娃都快晒蔫儿了。

大梨村的村民们都忍不住同情他们,还有人好心的劝说:

“我说张孺人呐,您家可真舍得哟,孙子与外孙们年年不落回村干活,还一干就是五天,可别给晒脱皮了,娃娃的皮肤就是嫩。”

“这有啥舍不得的,男娃子嘛,皮实得很,你们哪家娃儿不干活哟?”

“我们家那皮猴子,哪能和府上的少爷们比呐!”

“都一样,都一样,谁不是吃五谷长大的,这也是让他们干干活,懂得珍惜粮食!”

村民们忍不住敬佩忠勤伯府,富贵不忘本,就该他们府飞黄腾达。

各地秋收的情况,都快速汇总到了京城。

今年算得上夏洪棣登基后,难得的一次丰收年。

向来不爱过节的皇帝陛下,今年打算响应礼部的频繁上书,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秋社大典。

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大夏朝各地的秋收都已经结束了。

之所以要选择“戊日”为“社日”,是因为“戊”居于十干中的第五位,居“中央”,五行对应“土”,寓意茂盛。

也就是说,这一天,是祭祀土地神的“黄道吉日”。

这一次的秋社大典由礼部尚书主持。

选了当日的卯时三刻,夏洪棣携太子、文武百官,在社稷坛上敷五色土,奏乐起舞。

经迎神、上香、奠玉帛、三献、祝告、饮福受胙(饮福酒并接受胙肉)、三跪九拜、送神、望燎等过程之后,才算是成礼。

整整一个时辰,厚重的礼服让太子的后背全是汗水,再也没有参加此盛会一开始的欣喜。

祭祀活动完成后,比太子穿得更庄重的夏洪棣也累得不轻。

他口谕礼部尚书将祭肉,分给今日前来的文武大臣,此举寓意着与百官共同享有风调雨顺的好福气。

除了参会的大臣,像忠勤伯府这样的人家,也都是能收到祭肉的。

翠花接了赏:十斤的牛肉,十斤的羊肉、十斤的猪肉。

今日皇宫用的就是此三牲,他们家分到的这份量,得傲视群雄了。

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纷纷举行祭祀活动。

牟先生又得了假期,喜滋滋拿着过节费约了几个好友,喝酒玩乐去了。

入乡随俗,秋社的盛典一开,嫁出去的闺女这日可是要带着娃儿回娘家的。

翠花干脆带了府上的孩子们回大梨村。

和在大梨村的袁府和娘家人一起:吃社肉,做社糕、社饭,喝社酒.

宫里赏赐的社肉,都是煮了个大半熟的。

在食用的时候还需要再次加工,一般的习俗最好是在两日内吃完。

忠勤伯府收到的牛肉,看着就是牛腱子肉。

翠花直接卤上了,只等卤透入味泡起来,吃的时候再捞出来切片便是。

给胡老爹和老袁头他们几个下酒最好!

羊肉去皮,切成了拇指大小的肉块,调了烧烤料进去,孜然咸香口适合不吃辣的孩子,加了辣椒面儿合适重口味的大人。

大夏勋贵们对羊肉的喜爱超过了猪肉,厨子们也爱在羊肉上下功夫。

五头对二舅娶二舅母那会儿的粉蒸肉念念不忘。

翠花一口气用十斤猪肉做了:蒸排骨、粉蒸肉、咸烧白、蒸香碗若干。

社糕是二嫂范璟菁张罗的,她用的是大米面粉。

在发酵好的米粉中加入杏仁、核桃仁、大枣、红糖、蜂蜜,然后上蒸笼。

其实就是用的发糕的做法,不过是加入的配角多了一些。

社饭,蜀地人有蜀地的传统做法,张氏成了今日两家社饭的操持者。

选出了今年还留着的偏肥的腊肉,用火烧一下,然后洗尽切小丁备用,野葱挑了嫩嫩的,切成小段放入盘中备用。

牛肉、羊肉、猪腰、鸡胸肉之类的菜肴,切成棋子大小的细片。再用耗油、酱油、绍酒等调料腌制入味。配菜胡萝卜切丁,青豌豆备用。

切成丁的腊肉下锅炒出油,油出得差不多后,再加葱姜蒜爆香后,放入胡萝卜和青豌豆,继续翻炒均匀。

最后加腌制后的其它肉片,炒到肉有七成熟后,就可以出锅装盘备用。

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适量的水,煮开后,加入适量糯米,糯米和粳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

等煮到一半时,开锅加入事先炒好的肉和菜蔬丁,加入其中,并拌匀。

接着用筷子插入米饭中,多插几个透气孔,让米饭内外受热均匀,然后沿着锅边加入一定量的油。

做好后,就盖好盖子,小火焖煮,直到米饭煮熟。

社饭熟的时候,香气扑鼻,粳米和糯米饭被各种肉香裹满。

再撒上切得细碎的野葱,红的、绿的,煞是好看。

吃起来肉鲜、菜蔬丁爽脆可口,粳米和糯米的混搭的口感,糯又不粘牙。

真真的,老少皆宜,让人食欲大开,不干个三大碗不满足。

除了留了自家吃的,还要给村里相熟的人家各送上一碗,蜀地来的老乡人,袁府没落下一个。

送的多,收的也不少,真应了那句“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

翠花的记忆中,她出嫁前张氏也是做过几次社饭的,虽然以前的肉类没有如今的丰富。

记忆迭加,美味加倍啊。

“昂呜,肉肉全都加在饭里原来这么香,娘,以后都这么煮饭吧?”六头边吃边感叹,要是没有里面的胡萝卜丁就更好了。

“什么节日吃什么样的饭,天天吃还不腻呀?”

“不腻,不腻!”几个小家伙齐齐摇头,用行动表示他们还能继续吃。

“可惜爹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肉饭呢,娘,我帮爹和哥哥们多吃一碗吧?”

“你爹肯定在大海上吃着大鱼大虾呢,不差咱这点社饭吃!”

孝子五头:真遗憾!

被孝子念叨着的黑娃却是在海上飘着的。

现在还没有那条世界瞩目的人工大运河,不能从南北美洲中间穿行。

第107章 女人不易第388章 空间升级(下)第125章 连带效益第254章 全国缺粮第323章 七彩宝石第72章 出国游第78章 事发第75章 露一手第129章 再施一计第275章 病来如山倒第47章 袁千总献水泥第82章 噩梦成真第68章 树欲静,风不止。第46章 赵雷霆第126章 皇帝也爱小烧烤第373章 礼物第91章 天顺元年第289章 土著求救第365章 荣归第306章 威慑第398章 番外夏洪棣夫妻第313章 喜获丰收第385章 发明世家(下)第289章 土著求救第22章 逃荒前的准备工作第95章 是她!第350章 老山檀第97章 好女婿的大手笔第202章 徐茂冬第236章 暖冬第135章 抓周(上)第273章 人人都爱二舅母第281章 集聚京城第385章 发明世家(下)第143章 借刀第268章 新娘范璟菁第365章 荣归第185章 绝情?第46章 赵雷霆第99章 倒叙第249章 严重性第150章 盾鱼岛防御工事第280章 夫子第128章 一计不成第389章 赌注第134章 青县出了一个忠勤伯第87章 惊喜总在不经意之间第356章 问责第245章 赵雷霆定亲第344章 海鲜饭第262章 技术推广第397章 番外高怀瑜第193章 贺青天审投毒案第143章 借刀第120章 伯夫人首秀第350章 老山檀第168章 下一个更乖!第16章 战利品第149章 天子之怒第371章 厚赏第208章 火锅店加盟第240章 又是一年选秀季第259章 劝阻第302章 阿木酋长的智慧第128章 一计不成第305章 大铁锅是厚礼第114章 皇家也催生第299章 秋社第362章 室利佛逝第6章 大夏朝黑娃第172章 出痘(下)第47章 袁千总献水泥第344章 海鲜饭第172章 出痘(下)第144章 斗智斗勇第72章 出国游第195章 太子伴读第230章 财源广进第206章 小儿做客(下)第330章 救蓝鲸第294章 首次国贸第352章 一场恶战第298章 丰收年第39章 惨遭暗算第370章 无价之宝第61章 蚝油问世第289章 土著求救第97章 好女婿的大手笔第239章 早春第25章 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第252章 捐粮VS捐法第134章 青县出了一个忠勤伯第218章 冤有主,债有头!第321章 设交易点第219章 无巧不成书第230章 财源广进第87章 惊喜总在不经意之间第344章 海鲜饭第153章 忠勤伯的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