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权监

夏大人一怔,细声道:“陛下是不想,陆天风与太子殿下走的太近。”

唐皇点头,道:“太子以前很依赖孟石,孟石走了,陆天风又成了太子的依赖,陆天风若是与太子接触的久了,很容易成了太子的死士,朕扶植了公主府,可容不得了任何反噬。”

夏大人点头,听唐皇又轻语:“如今陆天风与荣氏成了死敌,日后陆天风所在的英王府军,会去了南都,归于南都留守节制,南都那里,不只会有了英王府军,公主府军也该存在。”

夏大人默然,唐皇继续道:“传谕给万斌,朕让他牢握吴城军权,不是让他事事与朱武相左,要酌情而为。”

“传旨至宁国军,新扩三团军调防金坛县长荡湖南,若有万斌的军令至,新三团军应令驰援,战时归于万斌节制,原驻于金坛县的宁国两个团军,不得归于万斌调令。”

“传旨吴城军,万斌和朱武剿匪建功,统军有方,万斌拔升为宣威将军,朱武拔升为明威将军,其余将士赏功,由公主府赐予。”

夏大人一一恭应,唐皇默然一会儿,问道:“大班,你说调马卿去镇南军,适合吗?”

夏大人一怔,道:“奴婢觉得,马大人的年龄大了,在池州守成尚可,若是去了镇南军,只怕力不从心。”

唐皇默然,过了一会儿道:“朱卿是大才,在南都统军多年,一直能够拒了世家的侵蚀,朕想让他来京城统帅了京军,朕觉得京军过于的安逸,应该加强操练了。”

夏大人迟疑一下,欲言又止,唐皇淡笑道:“你觉得什么人适合统训了京军?”

“奴婢觉得于华将军可以,只是于将军对太子殿下,好像有些亲近。”夏大人细声回答。

“于华,朕不会用他在京的,朕已决定让他去鄂州任刺史,兼任武昌军节度使,原武昌军节度使林仁肇,调任抚州刺史,兼任昭武节度使。”唐皇说道。

“陛下想调了那个林虎子去抚州?”夏大人讶道。

“林卿屡屡上书,建议乘着周国与燕国争战,能够出军入川,朕是怕了他妄为,只能调他去抚州,他愿战,就与越国去战吧。”唐皇无奈说道,语气也含了厌烦。

夏大人也皱了眉,林仁肇,是声望极高的元老武臣,出身闽地,在先帝时期屡立战功,官至润州刺史兼镇海节度使,当今唐皇刚登基不久,林仁肇就上书请求强军,以求能够收复江北故土。

而当今唐皇本就不喜战事,在内心更是惧怕与周国起战,但也不能驳了元老武臣的为国斗志,于是以鄂州防御不力为由,将林仁肇调任的距离京城远远的。

夏大人是很不喜欢林仁肇的,却是对陆七很有好感,所以有意无意的影响唐皇对陆七的不罪,原因很简单,陆七一直对太监很尊重和恭敬,太监也是人,权监在为主子服务之外,普通的太监最想得的是银子,最高的权监最想得的却是尊敬。

夏大人与林仁肇见过,当时他恭敬的拜见林仁肇,结果林仁肇只是皱眉的看了他一眼,那神情给夏大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厌恶,轻视,不屑一顾的反应,所以夏大人非常的不喜欢了,太监的记恨,比女人的小心眼是可怕很多的。

“陛下,林大人出身闽将,在闽地拥有极高的威望,先帝在时,也是忌讳的放在了京城不远,实不宜调任抚州的。”夏大人说了话,理由还很充分。

唐皇一怔若有所思,道:“京城这里,也不宜放他的。”

“奴婢觉得,可以为南都留守,朱大人可以不兼任了南都留守。”夏大人细声进言,却是有意的剥夺了林仁肇的节度使军权,南都留守主要是刺史的权责。

唐皇点头,又想了片刻,才道:“调任林仁肇为南都留守,封其为豫国公,赐郡王开府仪,加恩卫尉寺三千勋卫,食邑信州三千户。”

夏大人一怔,继而恭应了,他明白这位皇帝主子并不昏庸,只是本心厌战和容易猜忌,他的本意是要报复林仁肇失去军权,可是皇帝却明白林仁肇是大功名臣,只能升,不能贬,既然放去了南都,那干脆封了国公的加恩,即显了皇恩浩荡,又能够有那个地位去牵制了荣氏,林仁肇是不会与荣氏勾结的,因为与第二代荣国公,在军中有过嫌恶之事。

陆七安心的在军营里,吃过了饭后,与狄平等人在一起聊说军事,狄平却是知道很多唐国与越国的军力对峙形式。

唐国与越国的边境线是很长的,除了太湖是水域边境,其它的几乎都是陆地边境,而越国最喜欢在常州和信州一带侵袭唐国,中间的越国湖州与宣州边境,极少会出现战事,越国那边是衣锦节度使军,唐国这边是宁国节度使军,宁国军的防御触角东至金坛县,南至歙州的歙县,兵力跨度是非常大的。

陆七又问及了常州的形式,狄平言,常州的敌我形式很乱,常州有五县,晋陵县是州治,江阴县在晋陵县东南,江阴县与晋陵县的南方的无锡县,如今无锡县在先帝时就被越国攻占了。

而晋陵县的西南依次是武进县和宜兴县,就是与金坛县相邻的两个县域,不过这么多年来,宜兴县早就成了两国的战场,武进县也是常常争夺之地,事实上,完全属于唐国的就是晋陵县和江阴县,而江阴县就是张氏地盘,据说有一万五千大军镇守,还有五千节度使牙军,在晋陵县驻扎,那却是归属朝廷直辖的。

“这么说,常州的兵力,就是江阴军。”陆七问道。

“不是的,应该还有三四千的团练军,据说是萧氏给养的地方兵勇军,另外州衙还有千名官兵,再加上新去的吴城军,常州的唐国兵力也是不弱的。”狄平回答道。

“越国有多少兵力?”陆七问道。

“在常州投入的兵力具体不知,只知道进袭常州的越国兵力出自中吴节度使军,中吴节度使军的公开编制是七万。”狄平回答道。

陆七听了若有所思,又听狄平道:“另外太湖之中还有两三千的湖匪,据说那些湖匪已然倾向越国,常常配合越军进袭劫掠。”

陆七听的皱了眉,他的心敏感的触思了一个可能,那就是借刀杀人之策,张洪波的被劫杀,吴城军的开驻常州,如果他是江阴军的主脑之一,肯定会愤恨和感到了危机。

但是正如贵五叔所言,直接的悍然袭灭吴城军,不确定的后患太大,可是江阴军还可以利用了越军打击了吴城军,那就是出使了越军,秘密订立观战的约定。

而越军也不会希望唐国在常州的军力增多,在得到江阴军的秘密观战约定后,在渴望建功的心理下,八成会愿意出军袭灭了吴城军,陆七的心又担忧了,关键是吴城军不堪强军一击,而且还被唐皇的干涉,使得将领的行事畏首畏尾了。

“只能是让姚松再跑一趟,提个醒。”陆七无奈暗思。

他信得过朱武的将才,问题是朱武不是主帅,而且朱武没有他知道的多,不能在错综复杂的敌我心态上,触思了危机的可能。

第168章 陷成都第166章 治陇右第90章 密谈第110章 女谋第41章 孤弱寡闻第42章 荣昌第94章 得常望苏第110章 回家第114章 回到江宁第192章 折衷第117章 启程第14章 府州折氏第24章 府军旅帅第103章 坦言第64章 出巡第60章 想要的第53章 暗棋第95章 叛乱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152章 敢言第150章 论人第102章 威胁第167章 巴蜀之战第163章 灭魏国第31章 训军第128章 喝酒第130章 匪事第182章 王继恩第27章 直荐第27章 直荐第26章 老虎第16章 粮战第114章 去青阳第155章 张氏的抉择第141章 ‘坦言’第163章 回江宁第65章 对叛第179章 父子言第158章 分封之义第84章 老臣之忧第53章 赌局第210章 惜情第13章 吴城之封第49章 策划第118章 回石埭第98章 刺杀第71章 防患未然第72章 帝策第156章 湖上第45章 面君陈情第71章 朝议第27章 寻亲第98章 七月初第78章 聚叙第207章 大奸第12章 马行街第4章 东禅寺第74章 常州大战(二)第6章 战略第5章 石埭县第11章 请帅第94章 大通河第131章 进宫第109章 承诺(二)第28章 面君第67章 拒亲第110章 巡第3章 好逑之心第52章 伐谋第76章 真假使者第39章 训军第10章 开封府第111章 琴心往事第69章 海州云府第82章 善待第128章 策反第3章 美人如玉第99章 借口传言第103章 拢心第122章 过路钱第171章 北方战略第87章 所获第56章 拔将第100章 奇袭苏州(六)第43章 石忠飞第45章 和亲第131章 红颜苦第93章 偷天换日第129章 对付第22章 委屈第1章 立大功第89章 沙州第36章 君臣言第47章 翁婿第164章 讨封第41章 软硬兼施第133章 安置第3章 美人如玉第139章 巴陵军第46章 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