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战起

春天来了,陆七在石州也面临了考验,夏国再次发兵十万进袭银州,而在春天来临前,陆七劝说了石州平民能够去了银州,但愿意去的不多,只有三成石州平民去了银州城。

陆七只是尽心的劝迁,并非强制迁走,他也不能说晋国公可能会来进袭石州,对石州人而言,最怕的不是毗邻的太原府晋国公,而是黄河之西的夏军,所以响应离开的只有三成,而那三成,几乎都是军属。

因为是有备而战,十万夏军一来,折惟忠的父亲就据城而守,也因为黄河恢复了波涛滚滚,所以陆七无法大军支援银州,只能由折惟忠率领三千骑兵进行骚扰战。

十万夏军一围了银州城,立刻组装了巢车,抛石机,然后对银州城发起了猛烈进攻,但银州城易守难攻,就算不是了冰城,也很难被攻破。

尤其银州城的军力数量和士气,都是占据着守城的优势,第一次攻城战,夏军就付出了六千军的代价,银州城下堆满了尸体,而守城的折损,顶多六百伤亡,多数是被石头和箭雨杀伤的。

夏军不敢攻城了,这么的对耗下去,最后会被了银州城里的守军反噬,所以只能采取围城,但围城的大军却是受到了骑兵的骚扰进袭,折惟忠将骑军分成三百一营,轮番进袭围城的夏军,只用了弓箭招呼,甚至会用了火攻。

夏军这次进袭银州,却是只有两千骑兵,双方展开了互相追杀的马战,但吃亏的却是夏军骑兵,因为夏军骑兵不能够远离了大军,而且数量也不及折惟忠骑军,一旦远离了大军,就会被了折惟忠骑军伏击,这一场夏国挑起的战事,自一开始就让夏军陷入了被动。

银州的战事,陆七基本上只供应骑兵军需和食物,以及接回受伤的骑军将士,但也随时补充了骑军的缺口,所以与夏军的战事,夏军的骑军是越战越少。

银州的战事一起,陆七就更加密切盯着了晋国公的动向,他知道晋国公在太原府集结了十万军力,一直的操练着,却是不知道会先向了那里进军。

银州战事发生了半月后,陆七突然接到了周皇帝的密旨,密旨谕令他,一旦晋国公进袭了石州,可以率军退离的向西去入延州(延安),过延州去与镇守庆州的通远军会合,一起进袭夏国的盐州和灵州。

周皇帝的密旨,让陆七明白了,周国真的会进图了巴蜀,却是没有先对付了唐国,但陆七却是低估了周皇帝的冒危精神,就在他接到了密旨的五日后,在江淮一带的所有节度使地方军,突然受命向了大江畔集结。

也在同一日,武国公赵匡胤,受命统帅了二十万禁军南下。

而在唐国的同一日,英王率领所属赶去了池州,使得池州驻扎了三十多万大军,进而近三十万唐军,自池州突然向歙州发动了进袭。

在歙州的军力,在受到唐军进袭后,却是一触即败,仓惶退去了晋国的睦州,英王大军迅速占据了歙州,顿兵于晋国边境。

三日后,自巢湖进入大江的五百战船,顺江而下南渡,同时和州江畔也有数百战船渡江,一起在当涂一带登陆进袭了唐国,五万周军迅速占据了当涂县,战船返回北岸继续接后续大军渡江,一日后,二十五万周国军力自当涂县东进,直袭江宁。

两日后,周国大军东进渡过秦淮河,直接战败了江宁外围的京军,之后围困了江宁城,周军的渡江完全出乎唐国上下的意外,李国主得报几疑做梦,匆忙跑到了江宁城墙上,一看之下脸色发白,城外军旗招展,一眼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军队。

李国主恐惧的回去了皇宫,下令死守待援,就算周军势大,但江宁城易守难攻,唐国的主力很快就会自歙州来救援了江宁,还有晋国,晋国也不能坐视了周国在江南立足。

周国大军之中,赵匡胤和一众将官仰望着江宁城,身边的一个将官道:“大帅,这江宁城可是不好攻陷。”

“本军也没打算强攻,唐国的军力大半都去了歙州,我们既然过来了大江,就可以以逸待劳的击败了援军。”脸色有些枣红的赵匡胤,平和回答。

“大帅,属下觉得,陛下是不是过于急切了,就算是机会难得,也不该多方起战,我们如今,可算得是孤军了。”将官担忧道。

“陛下的急切,不是主要为了进图唐国,如今的唐国在西部失利之后,已然是军力大弱,原本的鄂州武昌军,江州湖口军,信州兴化军,宣州宁国军,才是唐国最强的主要军力,陛下急切的进图唐国,是为了晋国而战,晋国崛起的太过迅猛,久之必成大患。”赵匡胤回答道。

“大帅难道不觉得,陛下是有意让大帅来了江南。”将官又直白的说道。

赵匡胤听了平静,眼睛看着江宁城,平和道:“陛下的心思,本军明白,不过本军也是愿意来了江南,所谓建功立业,是需要战功的烘托,能够了出来,也是机会。”

“属下的意思是,陛下是不是有意的,让大帅与襄州和洛阳失去了呼应。”将官低声道。

“放心吧,本军不败,一切都会不变的。”赵匡胤平和道。

“属下还担心,晋国不易对付,据说晋国有一种胜过我们的弩具。”将官又低声道。

“那你说,晋国若是战器犀利,那为什么不攻灭了唐国和魏国?”赵匡胤平和反问。

“属下觉得,或许是晋国的那种弩具不多。”将官回答道。

“那只是其一,最主要的,可能是晋国建立未久,需要了时日稳固国基,晋国的疆域曾经是越国,闽国,楚国,荆国,古时秦吞六国之后,也是经历了很多镇压才得以归治,所以若想归治是需要时日的,晋国的军力多数是降卒,很可能是处于一种互相震慑牵制的情形,忌讳对外大规模的用兵。”赵匡胤分析道。

“如果真是那种情形,晋国出兵来援江宁的可能性会少了很多。”将官说道。

“但愿是吧,本军也是需要时日占据了江南立足。”赵匡胤平和道。

将官点头,忽又道:“大帅,那个陆天风分明是在玩了墙头草,他既然归属了周国,就应该兴兵响应了我们的进军,属下怀疑陆天风是不是先周国投降了晋国,还说什么不愿落了反唐弑君的名声,属下觉得很是牵强。”

“如果你在了本军的地位去看,就不会觉得了牵强,自古弑君的人,大半都不会有了好的结果。”赵匡胤淡然道。

“是,属下失言。”将官有些惶恐的低语。

自大唐崩国以来,中原之地就陷入了短命皇朝的更迭,都是武将造反夺位,结果是做了皇帝的猜忌武臣,身为武臣的要么是野心使然,要么是为了自保而起兵,武臣弑君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引发了武臣的造反,周国也是武臣造反夺得的江山,能够延续至今而不亡,实属不易了。

“陆天风是很智慧的,歙州军力对陆天风而言,只是一个能够进身的筹码,他拥兵不动,反而能够得到了最多,如今他在周国进身成功,歙州的筹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没有拥兵自重的事实,自然也就获得了安生。”赵匡胤又说道。

“只是,歙州的十万军力,八成会投降了晋国,那却是陆天风的罪过。”将官不忿道。

“十万军力,据说大半都是楚地降卒,他陆天风能够了压制不散,只怕已然是难能,如今歙州军力成功的引去了唐国大军,对陆天风而言,有功无罪。”赵匡胤说道。

第11章 家议第3章 途中语第77章 变故第31章 见佳人第90章 王氏家主第96章 奇袭苏州(二)第80章 回饶州第76章 千牛卫第118章 途惊第71章 车中语(一)第2章 亲人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51章 离间第111章 见上官第29章 谋外势第101章 李川第9章 刺第52章 崩军第96章 奇袭苏州(二)第167章 巴蜀之战第10章 妹妹小妍第22章 生意第27章 善谋者谋人第119章 长安第11章 请帅第113章 求升第167章 白铃儿第52章 意外之事第32章 人生第6章 玉竹第76章 真假使者第104章 世家第16章 城隍庙会第205章 徐铉第32章 霸石州第19章 悯心第180章 约定第147章 忆往昔第18章 殿前会第22章 生意第91章 远虑战略第38章 求援第121章 抵开封第126章 委任第113章 ‘借粮’第51章 军议第58章 喀班第150章 论人第145章 兄妹第128章 喝酒第93章 偷天换日第75章 以身犯险第7章 护军县尉第110章 守成第114章 去青阳第92章 奏对第34章 夏军第162章 国治第106章 战沙第126章 委任第62章 令至第65章 女主第165章 战后第65章 劫杀第192章 折衷第216章 帝术第160章 急功之误第4章 东禅寺第147章 忆往昔第61章 土皇帝第211章 战吐蕃第86章 荣氏第51章 军议第219章 科举第74章 惊遇第145章 花烛第62章 虚与委蛇第116章 杨氏诚 意第12章 宁儿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202章 作茧自缚第11章 受托第4章 知信第158章 分封之义第66章 赏功化契第18章 拜祭第110章 回家第67章 守城第50章 回国第39章 求询第114章 回到江宁第128章 喝酒第22章 委屈第38章 称王第91章 禁忌第183章 王继恩(二)第45章 途危第8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第52章 伐谋第49章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