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实言’

纪王听了点头,但又摇头道:“天风你是自谦了,当年十万周军都没有攻破河西,领军的都是号称善战的将帅。”

“殿下,臣攻破河西,用的是奇袭,是出其不意的战略,当年的十万大军,却是奉旨征伐,那是摆明了的战事,只能正面对敌,不过臣认为,当年之败,确实有将帅的失误,就算是奉旨征伐,也不应该急切的想要见功,当年应该占据了会州之后,就与夏国对耗一段时日。”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点头,顿了一会儿,忽又问道:“天风,我很好奇,你江南的亲人能够藏在那里。”

“殿下,想要藏匿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冒名为了迁民,就能够在新的所在立足,臣在拥兵歙州之后,就秘密在一处所在置了一个家宅,一个普通的大户,在任何地方都是不显眼的。”陆七回答道。

纪王点头,道:“你来了大周,应该是不看好晋国。”

陆七点头,但又道:“殿下,臣说句实言,来了大周,臣也不看好了大周。”

“你认为晋国比大周强大?”纪王挑眉道。

“臣没有认为晋国比大周强大,而是觉得,大周与晋国一样,都存在了崩国的内患,大周是军雄功臣林立,而晋国也是军雄林立,晋国的军队,是由很多不同出身的归降将士组成的,一旦出现军雄造反,就可能连锁的引发了崩国战乱,而大周也是一样,一旦某个手握重兵的功臣造反,大周就会失去了平衡统治。”陆七回答道。

“你说的大周某个功臣,指的是那一个?”纪王问道。

“殿下提的问题,臣无法回答,殿下只能问了皇帝陛下。”陆七平和道。

“我问父皇,父皇可能是回答不了,或许还会斥责了我。”纪王回答道。

“臣是回答不得,不过殿下应该知道,陛下调石州五千军去了开封府,臣猜想,那应该是成为了开封府的禁军,陛下调了新军入驻开封府,可能有防患于未然的意义。”陆七回应道。

纪王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问道:“天风,如果有功臣谋逆造反,你会出兵勤王吗?”

“殿下不要有那种想法,自古勤王之师,多会造成挟天子的后果,大周若想去除内患,只能是内患自除。”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默然,过了一会儿,陆七又道:“殿下,臣拥兵河西,事实上有了牵制朝中功臣的作用,而出兵勤王,却是会让臣陷入进退不得的境地,勤王失败是必亡,成功了也会面对很多的后患。”

“什么后患?”纪王问道。

“一是属下将士难以善后的祸患,勤王的功勋是很大的,而身为勤王的统帅,若是不能为属下争得功勋的回报,那必然是众叛亲离的崩军后果。二是若为属下争功,却是会让朝廷生了抵触,进而猜忌的为功勋扯皮。三是自古以来,皇帝容不下勤王的将帅,皇帝会担心勤王将帅势大谋逆,而勤王的将帅又害怕交出兵权之后,皇帝依旧不肯放过的加害,而且殿下应该知道,身为统帅,会有了一种为用命将士善后的责任,石忠飞为什么犯忌的给臣找了麻烦,就是因为他与将士们一起血战过,让他的心里,多了为将士善后的责任。”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轻语道:“你是怕皇帝不能容你。”

“臣与殿下是亲近,但臣不敢说日后一定会信任了殿下,臣若是出兵勤王,后果会有了很多的不由自主,因为牵扯的责任,已非一人之事。”陆七诚恳说道。

纪王点头,道:“你的话,我听着虽然不舒服,但我知道你是在说实话。”

“臣与殿下也是投缘,所以说了实话。”陆七温和回应。

纪王点头,却又说道:“天风,我真的是希望,能够与你长久是朋友。”

“臣也是那么希望的,不过臣劝殿下一句,日后若是殿下的兄长做了皇帝,那殿下最好是不要与臣做了朋友。”陆七温和回应道。

纪王一怔,道:“天风,我四哥是位仁厚之人。”

“以前的李国主,也是仁厚文人,但为什么一再的杀戮武臣,原因很简单,李国主一直是恐惧武臣造反,日后殿下若是与臣保持着亲近,那会让太子殿下心生了恐惧,恐惧会让太子殿下失去了仁厚。”陆七直白的举例驳说。

纪王听了怔然,良久才道:“身在帝王家,真的就不能兄弟和睦吗?”

“殿下不必忧虑,臣也只是说说,很多事情并非一定祸患。”陆七温言开解道。

纪王点头,忽挺胸远望,微笑道:“我能够饱览了西部的山河,这一遭已然不虚,天风,我们走。”

纪王说完,抖缰驭马奔去,陆七也驭马随去,后面的骑兵自然跟随,却是马蹄声如雷,跑出了奔腾气势。

河州,自古就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也是战乱多发之地,汉唐时期曾经有过一段的安宁岁月,也曾经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河州的府治是临夏县,县城濒临大夏河而建,大夏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大夏河的存在,使得河州农牧皆宜,河湟之地曾经沦陷吐蕃百年,成为吐蕃最为重要的粮仓之地。

经过夏国统治和战乱后的河州,原本二十多万的人口,锐减的不足三万人,也成了地广人稀的州域,陆七一行抵达临夏县城时,看到的是守卫森严的景象,城门进出的平民很少。

两千骑兵的到来,让临夏城守军很是紧张,经过交涉后,守军不敢怠慢的急向上报,临夏城驻扎了五千守军,都是会州调驻的禁军,很多守军都认识纪王和陆天风,所以神情明显的流露着惊喜,恭敬的请纪王和陆天风进了城门。

临夏城的规模不小,城墙高达十五米,为青石砌成,只是城门上的门楼简陋,使得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缺少了一种大气和美观,这座临夏城,是吐蕃建造的,而湟州的青唐城,却是唐朝时期建造的。

临夏城里的建筑也是简陋,而且很不规范,高高低低的参差不齐,显得很是杂乱,事实上无论是吐蕃,还是党项,占据了河湟之地后,都是以青唐城为统治中心,湟州的人口也多过了河州很多。

纪王和陆大将军的突然来临,很快惊动了所有官员来迎,有五千军的都虞侯,录事和参军,各营指挥使,还有河州新任的刺史和长史,都尉,以及十几个曹官和胥吏。

将官们也算是纪王和陆天风的老部下,曾经在清水河一带浴血奋战过,而且纪王和陆大将军很关心将士们,给予了不少的好处和待遇,所以一见了老上司,都很惊喜欣慰,当然欣慰了,自从来了河湟,日子可是比在会州苦多了。

在河湟危险不说,而且什么都缺,有钱也没处花费,临夏城里的平民人口,就三千多,比驻军还少,临夏城流失的居民,一半是跑去了别处,一半是被强迁去了湟州,自湟州大通河,又被陆七劫去了河西,陆七当然不会允许河西人口回流了河湟。

将官们是先到的,恭敬的向了纪王和陆天风军礼,都虞侯口称拜见纪王殿下,拜见大将军,这么的拜见可是违了规矩,因为纪王与陆天风不是一个级别,而且纪王是亲王,有‘君’的身份。

纪王听了微笑点头,出言免礼,陆七却是神情平和,不过他的眼睛,却是温和的看了那个都虞侯,褚广平,龄三十七,父禁军指挥使,在北方作战时阵亡。

第89章 沙州第48章 望星空第43章 石忠飞第4章 国穷第92章 算计第166章 相会第95章 叛乱第117章 启程第35章 驱邪仪式第103章 征战第13章 获胜第126章 委任第4章 治军第54章 代言第39章 求询第11章 受托第22章 委屈第124章 宋府第73章 常州大战第95章 叛乱第118章 途惊第123章 代问第60章 王彦升第196章 家族第119章 长安第87章 偷欢第78章 常州大战(六)第141章 ‘坦言’第26章 属将第18章 再临萧府第81章 常州大战(九)第85章 姐姐第80章 常州大战(八)第89章 异人第28章 得军第50章 壮军第51章 军议第173章 西巡第69章 追第96章 奇袭苏州(二)第90章 先解释了第62章 虚与委蛇第89章 异人第148章 胜似姐妹第80章 常州大战(八)第57章 攻第104章 ‘知己’第118章 回石埭第74章 争面子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76章 迎娶第55章 美人蜂第45章 和亲第43章 文华第99章 顾忌第64章 官枭之心第86章 荣氏第114章 羽鹰岂是林中鸟第21章 说皇第77章 得军第120章 良宵第165章 聚议第21章 称心如意第35章 控城第154章 家宴第9章 刺第132章 劫杀第71章 红豆第11章 请帅第26章 属将第2章 归德军府第11章 任用第49章 巡逻军制第78章 常州大战(六)第89章 挑拨第51章 幕后第100章 宁国军第39章 训军第81章 对语第70章 秦浩第26章 夜话第46章 备归第67章 扯虎皮第103章 征战第119章 教坊第44章 冶铁第55章 谋事在人第106章 战沙第84章 目的第70章 夺会州第91章 表心迹第108章 教诲第36章 战后第117章 母子言第75章 千牛刀第143章 筹功第41章 国使第65章 女主第68章 恩威第117章 母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