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从前北京城是没有外城的,但嘉靖年间俺答多次入寇内地,京师数度戒严。为了巩固城防,嘉靖皇帝下旨修筑外城,原本打算用城墙将整个内城和天坛、社稷坛环绕起来,但动工没多久,发现实际工程量比设想的要大得多,以当时的财力根本无法完成。

最后朝廷决定分期施工,先筑南城墙一面的外城。在筑完南墙之后,东西两端折向北又筑一段,与内城东南角抱接。将北京城从原先的正方型,变成了‘凸’字型。

因此赵昊他们进京,必须先从东便门进来外城,然后沿着内护城河往西走一段,才能来到崇文门。

不过有了外城的保护,崇文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城内之门,只要不是戒严时,便通宵不关。

等赵昊他们来到崇文门外时,只见城关下火把熊熊,商旅还在排队过关呢。

倒不是守城的官兵多体谅百姓,而是崇文门乃天下第一税关,外地进京的货物,大半都要由此门课税。是以多开一个时辰的门,就可以多收一个时辰的钱。

加之崇文门税关油水实在太大,上至课税大使、下至普通税吏素来都是一年一轮换的。大家就这一年光景,还不抓紧时间大捞特捞,哪有早早下班的道理?

看前头长长的队伍,赵昊心说这得半夜才能进城了。

但两辆马车根本没有排队,直接穿过人群,来到崇文门下。

税官们看到马车上‘光禄卿’的灯笼,也二话不说,直接开关放行。那些排队的商旅虽然不忿,却也司空见惯,懒得指责他们。

特权,就是这种让别人讨厌,却能爽到自己的狗东西。

~~

入城后终于畅通无阻,三辆马车沿着崇文门内大街一路北上,来到位于东城黄华坊的春松胡同。

赵锦早就得到消息,在胡同口翘首以待。

“哎呀呀。”看到赵锦立在寒风中,胡子都挂了霜,赵守正赶忙下车,握住他冰凉的手道:“你如今身份不同,不该在外面等的。”

“叔父说笑了,侥幸得官就忘本,我还配姓赵吗?”赵锦笑笑,朝他深深一揖。

起身后,他又拉住赵昊的手,动情道:“日盼夜盼,可算把兄弟盼来了!”

“哥哥不嫌我们人多闹腾就好。”赵昊笑着让二阳给老师伯行礼,然后对赵锦道:“都冻透了,咱们进屋说话。”

“对对对。”赵锦便一手拉着赵守正,一手拉着赵昊,与两人相携往自家走去。

赵锦家在胡同中段,是个坐北朝南的大院子。这里距离东华门不远,住得多是朝廷官员,因此房价着实不便宜。

赵锦进京时,足足花了两千两,才置下这个三进两出的大院子。要是没有赵昊的资助,他还真买不起这么大宅子。

当然,若非盘算着赵昊他们要进京赶考,人家赵锦也不会买这么大院子。

赵锦的女儿已经嫁人,长子留在老家侍奉太夫人,只有老妻和小儿子进京来与他团聚,再加上侄子赵士祯,并余鹏等十来个下人,光住东院就绰绰有余了。却连西院一并买下来,可见老哥哥从一开始就诚心诚意,想让他们来家里住。

赵昊父子师徒进去暖烘烘的堂屋,与老嫂子见礼之后,奉上从金陵和扬州带来的各式贵重礼物。

那老嫂子也是个朴实的人,早知道赵锦在南京充军时,就住在人家家里。再加上人家带来的礼物,足够买下这套宅子了,老嫂子就更加热情了。

见礼过后,丫鬟婆子打来热水,让客人们洗去风尘,赵锦便招呼四人入席。

花厅中,铜火锅热气腾腾,锅边摆着十几盘各式红彤彤的羊肉,让早就饥肠辘辘的众人,登时食指大动。

“来来,咱们今天涮锅子。”赵锦请叔父上座,他和赵昊分坐赵守正两旁,二阳和赵士祯在下首陪坐。

“哇,有十几年没吃这一口了。”看着一盘盘红白相间的羊肉,赵守正食指大动,十分懂行道:“上脑、三叉、黄瓜条,这桌肉可不便宜啊。”

赵锦亲手给叔父调配一碗麻酱,笑道:“你老侄子我这个光禄卿,别的没有,就是吃的喝的管够!”

“那倒是。”赵守正笑着点点头,光禄寺就是管着宫廷内外各种宴会的,赵锦这个寺卿家里,自然不缺各种食材。

“先吃先吃,饿死了、饿死了。”赵昊便夹起一片羊肉,像前世那样涮起来。

谁知却惨遭赵守正鄙夷。

“你这是什么穷人吃法?”只见赵守正端起一盘羊肉,用筷子全都拨进锅中道:“正经人家,都是成盘下的。”

“我没吃过,哪知道这个……”赵昊干笑一声,掩饰过去。

羊肉转眼就熟,众人便下筷子开动起来。转眼间一人少说三五盘下肚,终于肚里也不饿了,身上也暖和了……

下人又用托盘送上十盘羊肉,赵守正摆摆手道:“这么晚了,不吃羊肉,搞点白菜豆腐吧。”

“照叔老爷吩咐的办。”赵锦便吩咐仆人道:“再弄点云南送来的虫草松茸、鸡枞牛肝之类,给大伙儿清清口。”

仆人赶忙下去准备,不一会儿,便端上来各式珍贵的菌类,大冬天的居然还新鲜,也不知是怎么保存、怎么运来的。

将那些菌子下锅一涮,送到嘴中入口即化、满口鲜香,居然丝毫不逊色于羊肉。

赵守正不禁大赞道:“今日方知‘四不副’是胡说八道。”

“师祖,什么叫四不副?”华叔阳好奇问道。

“这啊……”赵守正看看赵锦,赵锦给他斟杯酒,接过话头笑道:

“所谓四不副,说的是京城里有名的名不副实的四样东西——‘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顿一顿,他一脸苦笑道:“你师伯我管得,就是第三样。”

“光禄寺茶汤……很好吃啊?”王武阳一边品尝着鲜美的鸡枞,一边赞道:“我都想中进士以后,到光禄寺干了。”

“哈哈哈,瞧你没出息的样子!”赵锦开怀大笑一阵,方解释道:“光禄寺主管的是宫廷内外宴饮,那种场合动辄上千人一起吃饭,本身就是大锅饭。再加上还有各种冗长仪式,饭都放冷了,不难吃才怪呢……”

“当然,寺卿家的小灶,还是很好吃的。”赵昊笑嘻嘻说道。

ps.第六更,2100票加更,求月票推荐票~~~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卫河通天津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已经知道真相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资本家的典范第二百零一章 劳动的快乐第二百二十四章 鲸吞计划第八十五章 最远的路,是赵公子的套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神归位第六十六章 好黑心的唐胖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饿猪争槽第三十五章 决定第三百章 休宁都是人才啊!第七十三章 特大喜讯第三章 给安排上了第六十二章 赵家传统技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殡第一百章 又是一年春闱时,岁岁年年人不同第十六章 李叫兽第一百四十三章 八斗子盟约第二百一十三章 长公主卖股票——小菜一碟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百零二章 光荣的赵二爷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意兴隆第一百三十六章 笼中捉鸡(求月票)第一百零九章 潮州十县,一地鸡毛第一百七十章 指望破鞋扎烂了脚第七十六章 及时雨赵二爷第八十一章 信者,国之大宝也!第八十六章 太湖水波平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后、伯爵、旱地行船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公子复国公司开业啦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应选炼钢法第三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九十九章 公子真乃神人也第一百七十章 江行长第三十五章 跑得了师父跑不了徒弟第三十一章 秀才的体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打五第一百零二章 一个椰子泄露的情报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立本的野心第二十七章 足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赵四第九十一章 江南大厦第一百九十七章 事大主义第二百五十六章 织机不转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母亲大人看着你呢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应选炼钢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双鬼拍门【结果变成请假条的本篇总结】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战莱特湾,猎火鸡!(二合一)第十三章 黄花蒿第二百九十四章 纵火第八十六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赵昊第三十一章 白云观里小蓬莱第一百六十七章 堤成!(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诗人赵守正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舍不得岳岳十更毕!理直气壮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章 公子驾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举杯邀明月第一百一十九章 飞龙骑脸怎么输?第二十一章 啊,海警第三十七章 三反工作第一百七十六章 选择题第二百六十七章 违法圣地左顺门第二百九十八章 惊悉第一百三十九章 昆山开发公司第六十四章 赵立本之心——路人皆知第一百六十章 承诺不首先使用海瑞第五十五章 总督的野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白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易大厅第一百三十一章以身饲虎第七十五章 回家第八十一章 移民培训第八十七章 悄悄问赵公第六十六章 买办第一百五十九章 铁甲船第五十八章 知县的春节很忙碌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点滴第十九章 出航第一百一十四章 琉球琉球,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月同辉照碧海!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闱第二章 给岳父拜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暴躁老哥第八十二章 用生命保卫它第十章 新状元郎第七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第二百五十七章 封驳第十五章 鹤立鸡群赵二爷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诗人赵守正第一百五十一章 千里镜第一百七十四章 何大侠的乌托邦第二百一十七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二十七章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年郎不该承受修罗场第一百七十二章 赢定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秋大会第二十九章 狩猎东方美人之夜战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见了,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