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赈不容易

待金科心满意足的离开,吴承恩才进来,把一份账册往他面前一丢。

“盘库完毕。”

“这么快?”赵昊微微吃惊。

按例,新官上任之后,除了坐轿游街、升堂接印,拈香拜庙这些体面仪式之外。

当然还要进行清仓盘库、清厘监狱、传考童生、悬牌放告、巡城阅乡、对簿点卯之类的实质性工作。

赵二爷今早做的就是后两项,而真正要紧的前两项,则由两位幕友分别承担了。

按说清仓盘库怎么也得几天功夫,没想到吴承恩早早就回来了。

“就是这么快。”吴承恩坐在赵昊一旁,翻开账册给他看道:“库里只有不到两千石存粮,四百两存银,还用费多少事儿吗?”

“这么点?”赵昊不禁失笑。

怪不得昨晚交接时,那冯知县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原来是穷的底儿掉啊。

倒不是他爷俩心慈手软,或者被冯知县蒙骗了。

而是官场上的规矩向来如此,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旧官的账。

只要前任留下的窟窿不太大,后任就得替他兜着。

毕竟将来后任也会离任,要是不希望被后任的后任揪着算账,就得照着规矩来。

反正亏得是大明的钱,又不用自己掏银子……

“窟窿多大?”赵昊问道。

“四千两左右。”吴承恩苦笑道:“其实冯知县还挺厚道的。”

“是啊。”赵昊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么穷的昆山县,窟窿还不到五千两,知足了。

“就是十万张嘴等着吃饭,咱们拿什么养活啊?”吴承恩又发愁道。

“两千石能吃多久?”赵昊问道。

“省着点,三天。”吴承恩愁眉不展道:“但要以工代赈的话,消耗就更大了。”

其实唐宋就有以工代赈的套路了,但是人一旦进行体力劳动,饭量可比躺着不动大多了。

养活同样的人数,需要的粮食会翻倍的。

十几几十万灾民,要是放开了吃,粮山都能几天给你吃光了!

所以不是那些长官们太蠢想不到,而是实在没那个实力以工代赈呐。

还不如把粥熬得稀一点,再加点麸子、杂草、沙子,让老百姓吃个三分饱,躺着捱日子呢。

~~

但在来昆山的路上,赵公子就已经力排众议,决定在昆山推行以工代赈了!

这法子太合适昆山了。这年代修堤就是拿人堆,人越多效果越好。

而且老百姓都有活干、有饭吃,社会治安也就稳定了。

另外年终时,还能作为亮瞎眼的政绩,写进赵二爷的总结报告里,将来说不能还能青史留名呢。

毕竟‘以工代赈’素来都是跟历代名臣挂钩的……

只是这一招千好百好,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是玩火自焚了。

“过两天断粮了怎么办?”吴承恩苦着脸问道:“会出大乱子的。”

“今天最晚明天,伍记的船队会送来三千石存粮。”赵昊给他吃颗小小的定心丸道:“然后陆续还能有个一万石左右,差不多半个月内就能送到吧。”

“那也就是半个月的量。”吴承恩无奈的看着赵昊。“这下知道以工代赈的可怕了吧?那就是个无底洞啊。”

“这几天林中丞就到苏州了。”赵昊想一想,挠头道:“他应该会让府里再调拨一批。”

“那还成。”吴承恩松口气道:“有巡抚大人亲自照会,知府衙门就是再拖延,十天半个月也能送来粮食,正好接上。”

“那个指望不得。”谁知赵昊却摇摇头道:“巡抚只能命令知府,不能亲自操办,有的是办法拖一两个月。”

“蔡知府干嘛要拖我们啊?”吴承恩不解问道:“难道昆山县不是他治下吗?”

“蔡知府是高阁老的学生……”赵昊瘪瘪嘴道:“听说,去年是高肃卿亲自打招呼,把他从户部郎中调升为苏州知府的。”

“高拱?”吴承恩一愣道:“那又怎样?难道你爷俩除了得罪徐阁老,还得罪了高阁老?”

“这跟我父子没关系。”赵昊不由讪讪道:“是我家老爷子,据说跟高拱有死仇。”

“呃,好吧。”吴承恩的嘴角也抽动两下,心说这下可好,成孤军奋战了。

~~

要是原先徐阁老在位,蔡国熙要夹着尾巴,大家还得和平相处。

现在谁都知道,高拱复出是早晚的事儿,蔡国熙肯定要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的。

什么,李春芳?大家都心知肚明,过渡期的摆设而已。

大明首辅之位不是谁都能做稳当的,没牌面的甘草国老坐不稳的。

“既然苏州如此不友好,为何当初还要选这里呢?”吴承恩大惑不解。

“因为是苏州啊。”赵昊笑笑不解释。

为了点着商业革命那把火,哪怕是去吴县他都甘之若饴,何况现在改任昆山还有个缓冲。

只是,就苦了赵二爷了。

想到这儿,赵昊益发觉得责无旁贷了,便沉声给吴承恩打气道:

“你只管放粮就是,其余问题交给我来解决。”

“怎么解决?”吴承恩却直皱眉道:“还有件事儿没跟公子说,今天陪着盘库的户房司吏说,上午去苏州进货的粮商都空手而归了。据说是存货吃紧,只能优先供给府城。”

说着他语重心长叹口气道:“公子,这世上有些事,用钱也解决不了的。”

“这个我承认。”赵昊点点头,却话锋一转,洒然一笑道:“但绝大多数时候,只是给你钱的不够而已。”

“公子准备加钱买粮?”吴承恩眉头却皱的更紧了。“哄抬粮价是大忌啊。”

赵守正口头下达的救灾令中,就有‘严禁哄抬粮价’一条。

同样道理,知府衙门和各县也不会坐视昆山县高价收粮的,那样会扰乱全府的粮价。

这对一个实际八百万人口,一半以上的粮食靠从湖广购买的地区来说,是灾难性的。

“想避免也很简单,只要采用场外交易就成。”赵公子淡淡一笑道:“你就别操心了,赶明儿我出去转一圈,保准把粮食给你凑齐。”

“哎,好吧。”吴承恩是个爱操心的性子,又是初次跟赵昊办事儿,自然是一百个不放心了。

但这县衙里实际上说了算的是赵昊,就连县老爷也得听着。吴承恩只能按下担心,静候佳音了。

“还有件事要请示公子,这些粮食怎么入账?算是县里跟公子买的,借的。还是公子捐的?必须要有个明确的章程。”

ps.第三更,继续继续哈。求求月票、推荐票啦~~~

第六十七章 一本盗的男主演第二百六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候守正(新的一月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六章 另一只幕后黑手第八十五章 一叶幽兰一箭花、一日回本顶呱呱第三十七章 三反工作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一百一十九章 通关节与讲原则第十五章 永乐洪熙宣德炮第三十三章 舰娘第十章 吕宋来客第六十三章 舜亦以命禹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山保卫战(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赵公子上来啦!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赈不容易第六十二章 打人啦第十九章 花间提壶王大厨第一百零一章 红火火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三十章 有没有信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二部贺岁片第二百二十三章 暗潮汹涌第二百一十九章 安抚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钱更宝贵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货比货得扔第七十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市第四十一章 枪与弓的比试第一百零一章 强强联合第三十二章 新醋党第二百二十七章 赵二爷又创纪录啦第八十七章 仪式感第二十六章 公子火气太大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高家庄的高老汉第二百四十八章 万历第六章 虚假的与真实的天才第一百一十八章不装了,我摊牌了第六十六章 买办第二百五十二章 阴魂不散的幽灵第三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军第六十七章 凯旋第一百二十一章 姗姗来迟的第一次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路名医进北京第十三章 考成法第七十二章 飞翔的湖南人号第八十四章 返航第六十九章 内阁激斗篇,高拱对贞吉第五十章 告示(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们打的不是官司十天十更,十全十美,十全大补,十分感谢!!第二百六十八章 苏州之主第一百零四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预言术的新功能第五十八章 李华梅行动之计划通第九章 县主(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解释一下阳泉和正阳线的问题第三十八章 千里突袭第三十二章 新醋党第一百二十章 把大象关进冰箱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准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玉佩名宁安第一百零九章 表叔受惊记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明还要伟大一百年第一百七十章 指望破鞋扎烂了脚第一百零六章 莫得感情的科学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稳了第七十章 潮州人南洋魂,潮州都是干饭人第十五章 仙石传音第八十七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八十二章 八段锦和拔断筋第四十七章 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第八十九章 不要,停……第二百九十六章 麻烦大了第七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一百八十八章 白旗第一章 扬州行第十八章 荣誉勋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赵二爷超神了!(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三章 夜宴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信的不谷第七十二章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东厂在挨揍第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六十三章 林司令不喜欢被动第六十三章 赵公堤第三十四章 吾谁与归?第一百四十章 送行第二百零九章 吓死人了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门神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萝卜与惨绿少年第一百零二章 一个椰子泄露的情报第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月同辉照碧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赘婿第十三章 道法研究所第一百三十八章 病菌第一百零四章 林凤第二百一十章 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了……第五十九章 李华梅行动之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