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家庭农场

bookmark

江南集团也好,昆开司也罢,首先都是一家公司。既然是公司,就要秉承利益导向,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否则股东们就会造反,公司也只能关张了。

然而昆开司接的工程,全都是赔钱的货,因为官府根本付不起大型工程的造价款。

大明是不折不扣的小政府,官府穷的叮当响。哪怕吴县长洲这样天下最富的县衙,也赶不上一个豪势之家有钱,怎么可能付得起动辄几十上百万两的修堤款呢?

赵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乙方垫付工程款,甲方以土地使用权还债。

这个所谓的‘昆山模式’能不能成功,关键就看能不能从这些土地上,获取足够收益了。

考虑到大型工程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经济范畴,因此只要大体收支相抵,甚至略有小亏,这个模式就能在整个江南推广开来,江南集团也就彻底扎稳了根基。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了。

当然,如果能形成正循环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赵昊在昆山县这几十万亩地上花了大心思。就是单纯为了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考虑,也绝不容许昆山模式变成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那么多江南大佬之所以奉他个毛小子为首领,愿意听他号令,原因无它,只因为他一直能赢!

只要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你的敌人就会越来越少,你就可以出口成宪、言出法随,你怎么做都正确。

~~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赵昊最终决定借鉴‘职工家庭农场制’,来对手中的六十万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分户生产的经营模式。

所谓‘职工家庭农场制’是后世的国营农场在改革开放后,摸索出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是农村大包干在国营农场中的运用。

它既促进了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又避免了农民承包土地后各自为战,生产分散、缺乏规划,一些大型农机具和新的增产技术无法推广的缺点。

具体说来,就是将农场土地分块承包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但由场长和技术员负责统一安排生产计划,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子农具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成本考核,统一农产品收购销售,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而且种植风险由农场承担,种植成本也由农场无息垫付,完全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待收获后,扣除税收和种植成本,所有土地收益由农场和农户平分,又保证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赵昊自信,自己这套制度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问题是江南集团对昆山的劳动力攫取太多,以至于本地的农民不够用了……

戴高告诉赵公子,从目前情况看,本地农户大概只能耕种30万亩,剩下一半需要招募流民来本县耕种。

赵昊点点头,大明北方连年天灾,尤其是藩王繁殖泛滥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大量的农民携家带口、弃地流亡。

这个问题,赵昊在南京和北京都遇到过。他的小仓山工程也好,北京西山公司也好,用的统统都是流民。

没办法,谁让咱赵公子菩萨心肠呢。才不是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呢……

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自然是流民大量聚集之处。尤其是苏州这种大城市,外地流民数量甚至能达到二十万。

去岁苏州市场萎靡,大量工人失业,昆山却在大搞工程,自然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流民来本县打短工。

三期工程结束前,赵昊就特意叮嘱昆开司,尽量留下这些流民,让他们继续为昆开司服务。

因为大明的百姓对有钱人,怀有天然的戒备。尤其是这些被藩王权贵害惨了的流民,就更难相信东家的任何承诺了。

通过去年的工程,这些流民应该已经建立起对昆开司的基本信任。再让他们去招募新的流民,比昆开司自己叫破喉咙都管用。

为此,昆开司宣布,所有已经签约的‘农工’,为公司每招募一户合格的农工,都可以赏银一两。

一下子就把这些外来流民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流民日常往来的也是流民。他们借着回苏州过年的机会,大肆向同乡宣传鼓动。结果还没出十五,大量的流民携家带口离了苏州城,沿着娄江向昆山而来。

“截止到昨天,已经一万七千户流民来本县报到。”戴高向赵昊汇报道:“除了府城,我们还在松江、太仓、吴江也设了十几处招募点,月底前再招个一万户应该不成问题。”

“唔。”赵昊点点头,叮嘱道:“一定要妥善安置好这些农工,不要和本地农民发生冲突,要做好传染病预防。在开工前不妨给他们加加营养,让他们养好身体,干活才有力气嘛。”

“公子总是这么仁义。”顾大栋这位老公子,如今也是满嘴马屁了。

“公子放心,反正所有预支的口粮,都会在收获时扣除掉,我们不会吝惜的。”戴高就实诚多了。

“你们这些大地主,算盘打得真精。”赵昊笑骂一声,算是默许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没办法呀公子。”戴总经理又重复一遍口头禅,苦笑道:“且不说咱们昆山以前没种过两季稻,今年能种成个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就算顺顺当当种出来,一季亩产两石五就顶天了,两季加起来才五石。其中一石要交税,还有一半的田,要给地主交租。平均一下,最后一亩只剩两石五,这还没扣掉种子、农具、肥料、灌溉之费。要是再白给农民提供伙食,咱们怕是要赔钱了。”

顾大栋等人心有戚戚的连连点头,他们也觉得公子这一套太过仁慈了。什么担子都往自己身上背,倒是能落个好名声,可是怎么赚钱啊?

“哈哈哈。”看到那一张张苦瓜脸,赵公子哈哈大笑道:“放心吧,两季稻一定会大获成功的。潘中丞家里都种了十几年了。我们从前是因为年年大水,才种不了而已。”

顿一顿,他又神秘兮兮道:“而且,本公子过两天就去给你们,请一位当世神农过来,帮你们把产量提上去,不就皆大欢喜了?”

“哦?”所有人心下一松,只觉忧虑尽去。公子打过包票的事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海王的假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怀秀姐的六分仪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师套路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赵带善人第九十一章 江南大厦第一百二十六章 赵公子上来啦!第九章 红楼诗社欢迎赵公子第七十章 海瑞定风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门道歉第七十九章 烈阳,要坚强!第八十二章 物种起源第十八章 高德(盟主再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制霸西洋第六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二十四章 徐文长第七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章 日天的野望第二十一章 及时雨赵哥哥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还有一件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比二第二百一十章 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了……第十七章 鼠哥(盟主加更)第七章 赵教主第七十六章 不胜娇羞第四章 爸爸去哪儿第十二章 北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少年要杀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嗡嗡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五十五章 退敌第一百一十四章 纵火第三十八章 千里突袭二百二十八章 陈怀秀第一百三十四章 唐山保卫战(下)第一百零七章 王牌教师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第三十九章 玻璃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欲亲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宝藏男孩小六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敌舰队来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公子与山寨货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第一百五十四章 爱河第十八章 球赛第二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三十八章 唐护禄第二百六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四十七章 集团大会和主席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两不相害第一百六十七章 莲台仙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认贼作父第一百六十章 铁甲舰vs铁甲船第一百八十二章 捉鳖第一百零五章 这是主人的任务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子如剑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楼诗社第七十二章 韩江示范区第一百七十章 翩翩公子,金陵年少风流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蛇传第九十九章 赵公子唱空城计第三百三十九章 吓破胆第一百九十六章 铮铮铁骨朴成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圣命不可违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攻吧,皇帝!第八十八章 衙内不好惹第五十章 凛冬将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第一粉第五十三章 急公好义雪浪僧第一百七十八章 海王行动第一百六十六章 望潮市第二百六十三章 太监也打了,太监被反杀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十七章 老父母别走第八十九章 酒色财气疏第九章 县主(盟主加更)第六十九章 平台召对第四十五章 万国公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丈母娘看女婿第八十四章 行走江湖,全靠套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喜相逢第三十六章 你有演技,我有剧本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第六十八章 庆功第三十六章 开车第八十章 江南造船厂第五十三章 年夜饭第二百九十六章 麻烦大了第六十四章 赵立本之心——路人皆知第四十五章 温泉第七十九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第三百零八章 开业第二百零九章 一个大师的自白第六十七章 抗洪第一百四十五章 来宾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浪更比一浪浪第九十六章 庄稼一枝花第一百零一章 红火火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第五十章 告示(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门第二十一章 及时雨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