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当代袁隆平

史继志是隆庆元年的应天府举人,与赵守正、王武阳同科,自然对几位同科的风云人物熟悉的很。

听赵昊自报家门后,史继志忙使劲摆手道:“世叔当不得,你还是我们同科解元的师父呢,我们还是各退一步,以兄弟相称吧。”

赵昊跟赵守正一帮同年向来各论各的,自然从善如流。

有了这层关系,两人便热络多了。

“思善兄为何缺席去岁春闱?”赵昊好奇问道。

“家师认为我火候还不到。”史继志未脱农民本色,说话朴实的很,咧嘴笑笑道:“再种几年地,才好进京赶考。”

“呃……”赵昊听得目瞪口呆,他头回听说,考科举跟种地还有关系,这务本书院还真是奇葩呢。

不过考科举好像跟科学也没关系,自己也没脸笑话人家。

“哈哈,贤弟奇怪也是正常,我们溧阳四大怪之一,就是‘庶吉士教种地’,你看这远近地里干活的农夫,其实都是我们务本书院的学子。”

史继志笑着对赵昊道:“没办法,山长定下来的规矩,但凡想入务本书院读书,都要半耕半读,自食其力。不愿意种地的,不管才学多高,山长都统统不收。”

赵昊心说,好家伙,比本公子严格多了。本公子为了升学率,网开一面的事儿多了去了。玉峰书院里头,无心科学的读书人不在少数,可没有务本书院这么纯粹……

说话间,两人来到那片山坡上,就听那背对着他们的高大老者,声音洪亮道:

“不用那么深,一尺五寸就够了。你挖那么深,秧苗能见着光吗?”

“是……”那几个干活的应该是新入学的,皮肤还挺白,抡锄头的动作也不熟练。白费了力气挖不深,两手还磨起了水泡,却没一个敢叫苦的。

史继志走上前,恭声道:“山长。”

“什么事?”老者头也回不,继续教训新弟子道:“也不能太浅,浅了不保温!但一尺五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实地情况,保证一天三个时辰的光照……”

“科学赵公子来拜见您老。”史继志忙引见道。

“哦?找上门来了。”老者闻言并不意外,上下打量赵昊一番,这才有些吃惊道:“这么小?”

“本公子已经十六了。”赵昊郁闷道。

“哈哈,江南集团搞出那么大动静,在溧阳这小地方都如雷贯耳,还以为你起码二三十岁了呢。”老者大笑起来道:“听说你创立的科学,专门研究万事万物之理。可知道老夫让人挖这些土坑,是干什么用的啊?”

“孟河先生小瞧人了。”赵昊笑道:“这是用来育秧的地窖。”

“我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老者不置可否道:“直接种地里不好吗?”

“这时节温度太低,秧苗下地会冻死的……”赵昊无奈道:“这是所有农民都知道的事情吧?”

“那晚点种就是了。”老者淡淡道。

“因为你要种两季稻,但我们江南的气温还是不够,种两季稻时间太紧,弄不好就会耽误了晚稻。”赵昊笑道:

“所以孟河先生采用地窖育秧的方式,把稻种提前种在这浅浅的地窖里,晚上盖上草席子,白天掀开接受日晒,便可提前长出秧苗。等到气温合适,直接把秧苗插进田里,等于抢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赵昊像在说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道:“晚稻也可如法炮制,这样种两季稻的时间也很宽裕了,再也不用担心春暖太迟、秋寒过早了。”

“呃……”老者有些被打击到的样子,一屁股蹲在田埂上,喃喃道:“原来这法子不是老夫独创的,你们昆山那边也知道。”

赵昊忙安慰道:“昆山那边并不会提前育苗,整个江南都是四月插秧,我们自然也不例外。”

“那你……”老者抬头看着赵昊。

“我也是方才听了孟河先生的话,才灵机一动想到的。”赵昊忙笑着解释过去,他当然不能说,这在后世都是常识了。

但这常识,正是眼前这位老者,带给华夏百姓的。

他就是大明的袁隆平——溧阳之光马一龙。

这位马一龙老先生,跟马克龙、马应龙、马卡龙,并无任何关系。

人家可是书香门第、世代官宦出身。他的父亲、叔叔,都是进士出身。马一龙本人,更是顺天府的解元,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张居正一起选庶吉士,可谓前途无量。

但他们这一科,都遇到了一段难捱的光景——他们一入仕途,便遇上了严嵩构陷夏言,目睹了首辅弃市的惨烈一幕。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朝堂暗无天日,奸佞当道,对任何有良知的官员,都无比的煎熬。

他们中有人选择了与严党死斗,比如杨继盛。有人选择了隐忍以待,比如张居正。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弃官归乡、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如马一龙。

马一龙五次上疏、乞养老母,终于在嘉靖三十八年从南京国子监司业任上致仕。

回到溧阳老家后,他便开办了这所务本书院。立志培养会种地、懂农民的读书人。

因为他认为‘农者、天下之大本也’,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根本不会把农民和农业放在心上。让这些人当官,只会给农民带来灾难,动摇国家的根本。

只有真正会种地的读书人当了官,才能知道农民是怎么想的,才能不被奸民胥吏蒙蔽。虽然这不一定能保证他们会做个好官,但至少可以让他们不会好心办坏事。

此外,他还捐资设义田,招募农民垦种,采用分成制,把收获的一半给佣工,另一半为县里修桥铺路、捐资助学……赵昊在昆山搞得职工农场,就对他多有借鉴。

因为马一龙根据自己的农事经验,编纂了好些农业著述。比如《农说》、《农经》等等,从稻桑棉的种植,到农业生产的安排,还有农具、肥料、育种、病害防治等各个方面皆有阐述。

就这么说吧。溧阳的土地,每亩能比别处多收一石,皆拜他所赐。

赵昊专程前来,就是想请他出山,担任江南集团的总农技师。

想想吧,只要有他在,种两季稻非但毫无风险,每亩还能多收一石。六十万亩地就是六十万石!

仅仅一个昆山,每年就能多收入一百万两银子以上!

这马一龙才是真正的财神爷呢!

ps.第二更,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居第九十二章 溪上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张相公在行动第三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十一章 国家资本主义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天一杯奶,强壮大明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等级森严科学门第八十二章 日出太湖第四十九章 神秘的江南公司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由的滋味第九十三章 来都来了第二十三章 神火飞鸦第八十四章 没有海斗士,就没有大上海第五十六章 王的天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开眼界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乐第六十章 没有下次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稳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首相注籍第九十二章 赵公子,我错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卓吾女子学校第七十七章 大娘赠我孟婆汤第三百零三章 爷爷的教诲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生造化液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实在是高!(盟主加更)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蛇传第一百三十章检阅,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津卫第八十九章 归心似箭第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二百三十九章 醋党中出了叛徒第二百一十四章 赘婿第一百五十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二百零一章 归政乞休疏第一百一十七章 尚元王的伟业第一百八十四章 过三关第八十八章 成为传奇第一百六十三章 看不见的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疗养院中的接见第二百三十一章 欺师灭祖第一疏第八十五章 欢迎回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庞中丞吐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人抢我台词啦第七十一章 太湖神龟第四十五章 我妈长公主第一百八十章 向果阿公爵开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唐山保卫战(下)第四十八章 长公主钓鱼,赵昊做饵第七十九章 烈阳,要坚强!第十六章 高阁老痞幼诶第十九章 来,叔叔给你糖吃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负老子不识数吗?第三十六章 父子双拿下(盟主加更)第七十三章 不拿干股曹府尹第五十章 告示(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四章 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第八十一章 信者,国之大宝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何大侠的乌托邦第五十七章 李华梅行动之鏖战第二十五章 地图开疆赵日天第三十四章 人心今晚没法写了,别等了。第七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第九十六章 连理快乐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州保卫战?第三百一十章 正太(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公子的牛皮兑现了!第十九章 花间提壶王大厨第一百五十一章 是我不够马叉虫?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侠出马第八十二章 下尾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谁都不容易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河之战(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海王行动第一百二十一章 启航第二十五章 对决(盟主再加更)第四十二章 明知山有虎第十九章 花间提壶王大厨第十四章 船坚炮利海警队第一百一十章 饶你奸似鬼,也要喝本公子的洗脚水!第二百零三章 内阁大乱斗第五十八章 东临一党第四十四章 万历雅政第十五章 立威第二百零八章 阁老复出第一百七十八章 殿试第二百九十八章 惊悉第二十一章 竹风兰雨第五十章 告示(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隆庆六年来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矿监税使第三十三章 舰娘第四章 万古罪人朱瞻基第一百三十八章 病菌第九十三章 只待春雷第一声第一百七十九章 请君入瓮中捉鳖第三十一章 白云观里小蓬莱第十八章 皇权不下县,赵二爷能下第一百八十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机智的小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