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

从大的方面来说,如何能够孝治?天、地、人三才都以孝为纲。所谓“法天因地”,就是效法天地。天是恒常的运作,地是无私的奉献,人在天地之间效法天地之德。对待君上,古时候是君主时代,要对皇帝、古圣先王常常的纪念,对自己的祖先也要常常的祭祀。这就能够使天下百姓民心和睦,四海之内的人民都能够得到圣王的德泽。天地都有感应,所谓“天地昭察,鬼神效灵”。天地鬼神实在是跟人有感通的,当一个人行孝的时候,天地鬼神都护佑;人如果不行孝,天地鬼神都厌恶。真正以孝治理天下,从自己做起,对父母有一种纯真的孝心,然后扩展至对百姓,以这颗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是讲国家领导人,他能够以孝心对待万民,自然就能感得“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谓是天地都相保,灾害都避免了。

明王,是指古代有明德的圣君、圣王,他以孝来达到国治、天下平。所以孝可谓是“圣德之所不加”,就是本经中曾子问孔老夫子,圣人之德有没有可以超过孝道的?孔老夫子曰:“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圣人之德哪里有能够超过孝的呢?所以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孝心达到了圆满,即圣德的圆满,这是从治国、平天下、成圣、成贤这些大的方面,讲到帝王、领导人的孝治。

从小的方面,我们继续看刘炫的《孝经述义·序》:“小则就利因时,谨身节用;施政??门之内,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长幼顺序;居上不骄,为下不乱;臣子尽其忠敬,仆妾竭其欢心。”

普通老百姓也需要行孝,所谓庶人之孝。老百姓如何行孝?要因地之利,即顺应天时、获取地利,从事生产、工作来养活自己的父母,个人生活要非常节俭、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的侍奉父母,使自己对父母的奉养丰丰富富,宁愿吃穿用度少一些,也要竭力让父母得到温饱,这是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到的孝道。

闺门之内,闺门就是讲一个家庭内部,还是要用孝道,用礼,这一条出自《古文孝经》。《孝经》有《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我们采用的是《今文孝经》。《古文孝经》有一章是闺阃章,谈到在闺门之内要有礼,以礼治家,这样就能够上下和顺。哪怕是仆人、家里的下人,都需要恩德照顾,一个家庭,哪怕是只有夫妻两人的小家庭都能得到和谐。所以有家礼、家规,在家庭就会实现夫义妇听,夫和妇顺,长幼有序。

做人要懂得“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上位得到了富贵,不可以有傲慢心,因为有傲慢心必定富贵不能长久,可能很快就把自己的地位、名誉和财富都亏损了。在下位,不能想着跟别人去竞争、斗争,争夺权势、富贵。要知道,一个人的富贵穷通都有定数,即使是你争得来、抢得来的,还是你命中本有的。既然如此,何必争抢?不如把功名富贵看淡,乐得做个君子,造就温、良、恭、俭、让的好品德,而功名富贵真是命中所有,必定还能得到。只有小人,才会斤斤计较,不断的争取、抢夺那些命中本有的东西。古人叹曰:“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不需要以小人的手段就能得到的,非得要作个小人,这是很冤枉的。

真正以孝治理家庭、国家、社会,天下的臣子,必定能够尽忠;为人子,也必定是尽孝;所谓“尽其忠敬”。忠跟孝是一体的,敬就是我们对于长上、父母的敬意。孝一定要连着敬,如果是孝没有敬,这个孝就不称为“孝”了。仆妾,这是指一般的仆人,就连服务人员,他们也能够很欢喜的效劳。因为他们能够感到孝的氛围,孝的氛围一定很和谐,所以,他们做事能够安心。譬如一个企业,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家庭,老板像是大家长,他要以孝治理自己的大家庭,让人人都守礼、都忠敬,没有不平等,必定是和谐,自然人人都欢心,而家和万事兴。企业员工都能够和睦,上下同心,这个企业必定很成功。所以,孝的功用是很广阔的。

最后刘炫说:“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这是讲孝的功用,很深很广,真的是涵盖宇宙,宇宙万物都是这颗孝心的显现。我们昨天谈到,孝的体就是道,即佛家讲的自性。《道德经》讲宇宙的本体是道,宇宙是从道而生的。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我们的宇宙,宇宙就是道变现出来的。我们一个人能够养成纯真的孝心,就与道相应,这颗孝心它可以遍及整个宇宙,而使宇宙都能够清宁、和谐。如果把宇宙都能够和谐起来,那和谐一个地球,就是理所当然了。所以我们坚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只要以这颗孝心来对待、治理世界,必定能得到和谐。

《孝经》所述,是性命之谈,“性”就是本性,就是讲到宇宙万物的本体,那就是道。所以我们判本经是以道为体,这也是有依据的。命就是所谓天命,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孝经》所阐述的正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依此修行、落实,必定获得无上的利益。因此本经开宗明义就说,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概括起来,本经修学的功用,小则得到幸福人生,大则得到和谐世界,清宁宇宙。

第47章 天子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247章 源头活水 此母此子第173章 五刑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86章 断恶修善 了凡成圣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179章 遵循法则 回归本善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123章 领导博爱 员工爱亲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74章 金融诈骗 导致灭亡第110章 孝无终始 超越时空第46章 如如无我 精神永恒第238章 哀毁过情 伤生亏孝第170章 居养有敬 病忧??祷第83章 礼法道德 约束媒体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137章 助祭尊父 仪礼完备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8章 德为道相 道为德体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扎根第75章 修齐治平 德本做起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244章 实学活用 如法教化第150章 纪孝行第171章 丧亲致哀 祭祀严肃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96章 庶人第223章 事君第180章 广要道第173章 五刑第53章 评选孝子 广推孝行第73章 骄奢淫逸 富贵难保第47章 天子第167章 上位骄慢 前途消亡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礼义第110章 孝无终始 超越时空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212章 感应第191章 敬君臣悦 一体相连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1)第49章 老实孝亲 真实受益第138章 榜样示范 德教推行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67章 哀悼国难 亲安鬼享第89章 有智有义 保身保国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80章 广要道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16章 恩师导引 志存高远第114章 圣德不远 我欲斯至第14章 持戒有定 学业早成第117章 深广解析 发明义理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116章 三才(2)第49章 老实孝亲 真实受益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127章 先礼后财 天下息争第16章 恩师导引 志存高远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136章 详解配天 深体圣意第126章 修德遵义 助我归真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2)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终追远第95章 尊师敬道 安亲立身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护孝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养孝道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34章 契入境界 当机受益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223章 事君第188章 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197章 师长慈光 至德化人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圣治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153章 人子事亲 难得诚敬第241章 三年之丧 中庸有度(2)第153章 人子事亲 难得诚敬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202章 孝悌一理 亲亲仁民第198章 广扬名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82章 言语有失 因果自负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