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祖宗能够“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的错误、毛病、习气修正过来,断恶修善,成就自己的德行,这叫修身。“慎行”是还没有犯错误时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谨慎之心做事,哪怕是细节上的行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

古人讲:“细行不矜,终累大德。”细节上面如果不认真、谨慎去防范,日久天长积小恶就成大恶,就会让本来的大德行受到亏损。所以古人讲:“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都是每日要下检点反省功夫,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想到有没有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先?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会处处想到自己一言一行是否辱没了父母、祖先的声誉,所以他能够“修身慎行”。

有这样一句批评的话:“这个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古人看来这是非常大的耻辱,“没有家教”,就是污辱他的父母、祖先。他没有德行,不但是自取其辱,而且把父母、祖先都辱没了。人家会想,有其父必有其子。古人处处都为自己的家族着想,所谓以家为本,不是以自己个人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没祖先的声名,如何能够光耀门楣,让自己的父母、祖先荣耀,有这份心,他立德修业必定能够有所成就。

唐玄宗《御注》:“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天子”就是国家领导,虽然是万民之上,“无上于天下”,天下人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富贵都是万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骄慢之心,还需要“修持其身”,身有过恶必当驱之。把自己身上的过失、毛病、错误,要去除干净,每天都检点过失,每天就能够有进步。如果今天从早到晚下来,没反省到一天的过失,那这一天就没有进步。人没有成圣人之前,必定有很多过失,要天天的反省、改过,真正的圣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改过而成就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把过失都改完了,一丝毫过恶都没有了,就成圣成贤了。所以“修持其身”,不论地位高低贵贱,人人都要做。

◎谨身口意防贪嗔痴

“谨慎其行”,还没有犯的过恶,也要非常的谨慎,防范于未然。“行”包括身、口、意这三种行为。眼睛、耳朵都不接触那些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里常存道德、仁义、礼,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动。“谨慎”,凡是不符合圣贤教诲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听,甚至不能想。“谨慎”不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动念处防范,这才是真正的谨慎。

身体不能造杀、盗、淫,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这叫杀生。动物都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有杀的念头,虽然身体还没行动,已经算是造了杀生的这一条业。真正的圣人、君子,对自己的心负责,就是样样都以良心做标准,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偷盗就是别人不同意,或者未经允许,拿了就是偷盗。不仅身体不能偷盗,心里连偷盗的意念都没有,甚至连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没有,谨慎其行。

戒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事不能去做,连念头都不能有,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没有邪思,没有那种贪欲,有贪欲就有苦,所谓欲为苦本,所以圣人让我们谨慎其行,让我们守规矩!为的是让我们离苦得乐。

口不能够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过失。妄语就是说骗人的话,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两舌就是说人是非,背地里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恶口就是说骂人的话、粗鲁的话、伤害别人的语言;绮语是花言巧语,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甚至是一些无聊的、低级的玩笑等等。

身、口这些不好的行为我们都要努力戒掉去除。

意念上不能够有贪、嗔、痴。贪是贪欲、贪婪、贪得无厌,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样,就是君子无贪,“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贪求的是名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只求道;嗔恚是心有不满、有怨恨、有不平,生气、嫉妒,包括傲慢,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等等,这是一种大烦恼;痴,愚痴,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境界里面,不懂因果,不知道要积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一天到晚糊里糊涂,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没了先祖,毁坏了“盛业”,盛业就是盛大的家业。

所以要把贪欲、嗔恨、愚痴都放下,恢复我们的本性本善。

◎天子庶人一理同源

这里唐玄宗是讲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适用,因为自己不能够修持其身,谨慎其行,就会让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没有德行,福报也就没有了,就不能够延续祖先留下来的家业。这些家业是祖先积功累德、辛苦经营而成就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德行,把它毁于一旦,这就是大不孝。

就像古代的一个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够修身慎行,或者是好听谗言,损害忠良,最后导致王朝被推翻,让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业毁了,这就是大不孝。要使家业能够延续长远,重要的是在家庭里教育后代,让后代子孙从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会非常谨慎,看自己是否对得起父母祖先,是否能够保家护国。

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180章 广要道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228章 丧亲第152章 陈毅元帅 赤子事亲第117章 深广解析 发明义理第177章 圣人法则 垂训后世第160章 孝女至诚 哑父讲话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终追远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复礼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79章 有耻“不敢”成圣成贤第88章 老实顺亲 成功捷径第218章 卖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第177章 圣人法则 垂训后世第39章 有机素食 大孝国民第75章 修齐治平 德本做起第197章 师长慈光 至德化人第180章 广要道第58章 媒体工作 治乱攸关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01章 天时地利 节用孝亲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25章 成书宗旨 时代背景第84章 再三述及 谨慎言行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5章 天经地义 法宝民行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扎根第143章 美国案例 凶德报应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12章 十一龄童 浅解《孝经》第147章 言行谨慎 三思后行第198章 广扬名第203章 敬事爱物 行成名立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244章 实学活用 如法教化第140章 亲严有度 中庸有立第151章 庭坚涤秽 居敬事亲第80章 闵损芦衣 成就孝德第36章 生全归全 不毁有终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90章 忠于职分 天地护佑第217章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236章 节制哀情 不伤不毁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6章 和谐之道 以孝贯通第209章 谏诤智慧 信而后谏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115章 三才(1)第117章 深广解析 发明义理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101章 天时地利 节用孝亲第16章 恩师导引 志存高远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74章 金融诈骗 导致灭亡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30章 孝亲尊师 谦卑受教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148章 立德行义 大众效法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29章 曾子大孝 与母感通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伦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74章 金融诈骗 导致灭亡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179章 遵循法则 回归本善第150章 纪孝行第126章 修德遵义 助我归真第148章 立德行义 大众效法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141章 慈母亲爱 有礼有节第181章 媒体同仁 推广孝道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2)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伦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88章 老实顺亲 成功捷径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96章 庶人第122章 邢昺《正义》总结《御注》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2)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106章 缴税利国 庶民有责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61章 爱敬己亲 推及天下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16章 恩师导引 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