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

邢昺《正义》:“又言孝行非唯不毁而已,须成立其身,使善名扬于后代,以先荣其父母,此孝行之终也。”

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毁伤其身、不毁伤其德,还要进一步的提升,所谓“成立其身”。这是什么?立大志,做圣贤。立身行道才能使善名发扬于后代。像我们现在提起孔老夫子,没有人不赞叹、没有人不恭敬,都知道这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也是父母所生,讲到孔子必然会想到他的父亲叔梁纥,必然会提起孔母。还有孟子,孟子是亚圣,孔子是至圣,孟子效法孔子,他也做圣贤了。提起孟子,自然也会提起孟母。所以,让父母得到光荣,这是孝行之终。

因此,真正大孝叫显亲,让父母名誉显耀于历史。这不一定只有帝王才能做得到,平民百姓都能做到。《二十四孝》里面有帝王,像舜帝、周文王、汉文帝,这些是皇帝;也有平民,像老莱子,身为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够为了悦亲,故意扮成小孩子的样子蹦蹦跳跳,讨父母的欢心,真是至孝,这是平民尽孝;曾子也没有做大官,也不是帝王。所以,真正能够把孝道做到了很纯,父母的名声照样能够得到显耀,甚至比帝王的名声更为显耀。

我们看完一部历史,能够记得起的皇帝的名字并不多,除了少数政治清明德泽天下的,大概只会记得每个朝代开国的皇帝和最昏庸的末代皇帝。但是讲到《二十四孝》的孝子,我们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必定还会提起他的父母,这就是让父母得到了光荣,这叫扬名。

邢昺云:“若行孝道,不至扬名荣亲,则未得为立身也。”所以行孝,必定是要让自己的德行达到圆满,才能够真正做到扬名荣亲。如果达不到德行圆满、扬名荣亲,那不可以称为尽孝。为什么?因为立身没有圆满。我们看儒、道、释三家的圣人,孔老夫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他们都不是皇帝,也不是大官,他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孔老夫子曾经周游列国十四年,很希望谋取官职,来推行周公之道,未能如愿,最后他自己收取学生,教化大众,成为大教育家。老子更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留下一部《道德经》垂世。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太子,可以做国??,但他弃位出家,教化众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即办学讲经三百多场。

这三家的圣人都为我们昭示,圣贤教育的工作,是真正的行大孝,是最利益大众的一种工作,是立身、立德都达到圆满的工作。

《礼记·祭义》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生,很完全的身体就要完全的回归天地。让身体得以保全,这叫孝。这是从身体上讲“不亏其体”,可是德行比身体更重要,不辱其身,这叫做全。所以全而生之,父母不仅生我们的生命,而且随着生命的产生,同时就有了慧命。慧命就是我们德行、道德的生命,我们灵性的生命,我们也要懂得保全,不能够亏辱。

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实孝亲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113章 众之本教 敬养慎行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147章 言行谨慎 三思后行第16章 恩师导引 志存高远第99章 孝子刘霆 背母上学第141章 慈母亲爱 有礼有节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142章 亲而有礼 爱渐成敬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1)第18章 明师贤母 志在圣贤第119章 随顺性德 效果显著第200章 落实孝行 养成孝德第69章 诸侯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伦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实孝亲第154章 孝顺亲心 是谓有敬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15章 事业有成 孝为本源第25章 成书宗旨 时代背景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28章 开宗明义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58章 媒体工作 治乱攸关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133章 圣治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68章 灾难当前 同心祈愿第46章 如如无我 精神永恒第244章 实学活用 如法教化第149章 服饰举止 礼仪有加第223章 事君第202章 孝悌一理 亲亲仁民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据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诚神助第85章 净意戒心 改变命运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养德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67章 哀悼国难 亲安鬼享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圣治第196章 师志己志 不疲不厌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87章 士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78章 志道修德 回归本性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复礼第187章 圣人之礼 反求诸己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30章 孝亲尊师 谦卑受教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118章 天明恒常 地义利物第46章 如如无我 精神永恒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224章 进而事君 当思忠节第161章 守丧三年 定期祭祀第160章 孝女至诚 哑父讲话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243章 孝无终始 人初一体第127章 先礼后财 天下息争第88章 老实顺亲 成功捷径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154章 孝顺亲心 是谓有敬第160章 孝女至诚 哑父讲话第2章 本经概要第75章 修齐治平 德本做起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83章 礼法道德 约束媒体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105章 公赋充盈 私养不缺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101章 天时地利 节用孝亲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师学圣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247章 源头活水 此母此子第8章 德为道相 道为德体第161章 守丧三年 定期祭祀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181章 媒体同仁 推广孝道第127章 先礼后财 天下息争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