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皆伤
秦舞阳,一个出生在大秦帝国的公子哥,从小学剑,天赋过人,他当然吃过很多苦,否则也不会成为一代剑仙。
大秦王有令,天下剑修,僧侣,道人,或是魔头和儒士,在临界皇庭一万里之内,都不得动用原本实力,只能任凭皇庭中的神物“擎天柱”镇压所有修为。
所以,你能看到秦舞阳,看到他在路边摊子上喝酒,就能知道,这里离皇庭,已经不足一万里。
一万里,想要摧城,任何人的剑气都做不到,任何法术法宝都做不到,“擎天柱”镇压万水千山,更何况是修行者?更何况是一个人。
秦舞阳是人,荆轲自然也是人。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刺客。
荆轲没有隐瞒,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秦舞阳放开心怀,同样对自己,没有半点隐瞒。
“我只想,斩断擎天柱。”秦舞阳举杯,冲着天穹。
荆轲笑了,这个回答,已经证明了一切。
擎天柱,是镇压天地鸿运的神物,是从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什么地方诞生的东西。
它很强大,强大到足以保护整个大秦皇庭,即便他们屡屡出征,无论胜负,只要回到“擎天柱”镇压的范围之内,所有追杀他们的修行者,都会变成普通人,普通的剑客,普通的道士,普通的和尚和书生。
而能够镇压剑修,道人,僧侣,儒士,当然也可以镇压大秦皇庭的修士。
只有将它斩断,才能断绝这种,你能打别人,别人却不敢来打你的困局。
当然,斩断“擎天柱”这种抱负和理想,若是实现了,无异于斩了大秦王的脑袋,这跟刺杀他,毫无区别。
于是这两人,因为相遇在同一间酒馆,同一张桌子,喝了同一坛酒,又因为同一个梦想,而将彼此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一个人,如果陷入迷茫,或是觉得迷茫,那么,他的心就会变得很空,他的脑子,也一样会变得很空,就仿佛行尸走肉一般,活在一个不断重复的梦境里。
在这个梦境里,无法自拔的人,实在太多,荆轲是一个,秦舞阳是一个,但他们现在却变了。
不再迷茫,一路向前。
“我有准备。”
荆轲笑了笑,他很开心,哪怕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几乎等于是去送死。
但现在他还能笑得出来,实在是因为他很想笑,想笑,他就笑了,这样让他看起来很傻,幸好,有人陪他一起傻,陪他一起去送死。
秦舞阳却不一样,他似乎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距离皇庭还有一万里,当然不可能是步行,所以马车,就成了他们的代步工具。
“还要走多久这种话,希望你不要问,否则我就笑不出来了。”荆轲道,对于这句俏皮话,他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意思,又开始大笑起来。
“每到月圆之夜,擎天柱的威力就会下降三层,每到日上三竿的那一刹那,擎天柱的镇压也会完全消失。”
“哦?!”荆轲忽然不笑了,而是直勾勾的盯着秦舞阳的眼睛。
荆轲想弄明白,这个和自己相识不过一顿酒加一段路的伙伴,是不是在欺骗他。
秦舞阳没有说谎,因为他的眼睛,他的脸他的鼻子嘴巴,都不像在说谎。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接下来做的事是去拼命,那么说谎的可能就会很小,如果接下来去拼命的成功率很低,那么说谎,就等于将自己本就很小的成功率舍弃了。
秦舞阳遇到荆轲,愿意和他一同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让他分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这就是一种信任。
你要相信,才能分享这一份荣耀,才不辜负这一份信任。
于是,他睡着了。
马车的颠簸,并不能影响他们入睡,他们能够睡着,也间接证明了一点,接下来,他们成功的概率,又多了一些。
因为,他们因为激动而紧张不安的心,平静了……
月圆之夜,大秦皇庭,被众星捧月的建筑群围绕着的一座祭坛,开始释放出水纹一般的光华,缓慢而又坚定,以平铺的方式,向四面八方扩散。
“擎天柱”的镇压,在降低。
果真去秦舞阳所言,下降了三层,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处于大秦皇庭一万里范围内的修士,都有了片刻间的喘息,都或多或少恢复了三层左右的实力。
这其中,肯定包括了秦舞阳和荆轲,因为,他们早已经醒了。
他们两个,相对而坐,看着天上的星星,像是无知的孩子,一颗又一颗的数着……
这样毫无意义的事,却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因为这样做,不必动用脑子,因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想法就知道时间正在一点一点的过去。
今天就是月圆之夜,圆月出来的时候,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时候。
马车还在走,但在他们眼中,已经慢的像是蜗牛一样,原本还是他们主要的,最需要的代步工具,忽然成了累赘。
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和他们并排而行,只需要两个呼吸的功夫,就会被他们摔在身后,但现在,这两个呼吸的功夫,却能让他们两个,加快一百倍的速度。
但他们却没有抛下马车,而是继续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天上的星星。
直到,他们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才各自伸出一只手,一个扶着左边的窗子,一个扶着右边的窗子,然后两股不同的剑气,被削弱了七层却仍然凌厉的剑气,被注入了两匹马的体内,被加持在马车的车轮之中。
于是,两匹马燃烧了,车轮也变成了灼灼燃烧着的火焰,而速度,也提升了五十倍。
风驰电掣,说不出的快,有多快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样下去,用不了半年,他们就能接近大秦皇庭,见识到那一根,顶天立地的“擎天柱”。
他们还能见到大秦王,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因为现在的他们,已经有了默契,而默契,正是因为信任彼此。
“我们一定会死。”荆轲笑了笑。
“他也会。”秦舞阳也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