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变化
风波过去,妈妈根本不知道乐仁的志愿,是怎么绕了一个圈才满足了她的心愿的。
只有四中在开学后,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今年中考升学率百分之百的黄老师,眼看就要提职加薪的时候,突然因病退休了。大家只能感叹人生无常,福薄命浅。
与此同时,在栗村,开始了一场土地收购,一个新成立的柏乡商贸公司开始收购村里的空余住宅。
奇怪的是这次收购没有抢购村边的沿街门脸房,而是从村中心的冷门地段开始收购,市价交易童叟无欺。
栗村作为省会的城中村,已经流失了很多人口,到外地上学的,上班分了房子的,女孩子嫁出去的,五保户合并到村敬老院的,各种原因导致了栗村已经空心化。
剩下不多的人口都愿意兑换到村边的门脸房,可以租个好价钱或者干脆自己开个小商店之类的,所以收购的比较顺利。加上办理手续的人大多是原来栗村的年轻人,村委会也积极配合,各个地块很快就连在一起。
柏乡商贸公司把四周盖起一圈二层小楼。一层是前后开门的门脸房,二楼是库房或者住宿的构造。
中间围住的一大块地方很快就铺设硬化地面,用红砖砌成一排排柜台,柜台上搭了简易的遮阳棚,中间留出过道和排水设施,每一个柜台上都标注着几排几号,几排柜台又合并成蔬菜区,粮食区,副食调料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在后世很常见的批发市场,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耳目一新的。
关键是投入并不大,土地购买虽然占大头,但远远不是后市土地的价格。转圈盖的小二楼也很简单,打好地基,红砖砌墙,水泥预制板铺顶,保险起见还加了立柱支撑,不求好看,但求实用。剩下的平整地面,红砖砌柜台,本村有大把的人能干,愿意干,管饭再多少给点工钱就行,工具都是自带的。
市场盖好了,原来村里的游手好闲的年轻人都换上统一的工装成了这个商贸公司的职工,里面还掺杂着不少山平口音的外乡人。
接着就是十几辆崭新的农用车开进市场,每天一早轰隆隆的开到郊区收购蔬菜水果粮食等各种农产品。车装不满时还给进城卖菜的农民免费拉到市场的指定区域,柜台免费使用三个月。
各大机关单位的食堂都有人上门联系,需要什么肉、蛋、菜、粮食、副食调料,打个电话,送货上门,价钱还便宜,长期供货可以记账,一系列措施实施下去,很快市场就形成规模,把过去的街边摊贩统一了一大部分。
由此带来整个裕华区的市容市貌明显好转,区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对即能带来工作成绩,又懂人情规矩的商贸公司一路绿灯,大力支持。
另一个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的事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四中路派出所的王副所长被免职了。
具体原因没有公布,直接被调到分局看大门去了。据小道消息传言:是因为王副所长的佩枪给丢了。中国是对枪支管理的最严格的国家,没有之一。警察的佩枪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丢枪,基本上就别想在公安系统混了。坏消息是这只枪神秘的丢失后一直没有出现,好消息就是它没有被用来危害社会,如果真的有人用它犯了案子,前王副所长还会面临更悲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