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德国

1922年四月,随着《巴黎条约》的签定,旷日持久的欧战终于在夺去千万人生命后停止了,柏林这座中欧平原上最繁华的城市,也随之恢复了往的平和,对于德国人而言,这场战争改变了太多,先是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威廉皇储继位成为威廉三世,德国失去了波兰,却得到了面积远超过德国本土的东欧海外飞地。<>

但这并不是最大的改变,停战后的德国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德国将会恢复平定,战争的经济危机以及失业狂潮接踵而至,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了一年,但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失业的人群,带着假肢的退役军人,一切都在提醒着德国人,战争带来的灾难并没有完全结束,至少没有远离他们的生活,尽管现在德国的经济正在走向复苏。

柏林市中心的温塔林登大道上,一长队汽车驶了过去,四辆黑色的“梅塞德斯”轿车,中间是一辆中国制造的CA305车,车直笔直地奔向东区的皇宫。

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如白雾流泄,黑、白、红三色相间的德意志帝国国旗和红、黄、蓝、白、黑五色相间中国国旗在风中飞扬,领头头一辆梅塞德斯轿车车身上金属装饰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路旁的行人纷足目送这列队伍,彼此窃窃私语。

“那是中国新任驻德国大……”

中国,这个绝大多数德国人眼中相当陌生只存在小说和图片中国的国家,对于现在的德国人而言相当熟悉大多数德国人都对这个曾在战争时期“仗义执言”,先是接收受美英等国迫害的德裔移民,后又在英美对平民轰炸时向德国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东方国家,战后,上百万德国人为了生活移居那个东方国家。

所有的一切,让德国人对这这个东方家充满了好感,正是这种好感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个月前,中国春节时,在柏林的中国留学生甚至以此为契机举办了中德文化节以加强中德两国间的友谊。

坐在宽阔的后座中央的范鸿意身中山装笔挺,从车窗口射出般锐利的眼神。他似乎在烦恼某个问题,线条如岩石般冷峻的脸孔表情严肃,以国务总理外交事物助理的身份出任驻德大使,在共和中国的历史上,派出如此高级别的大使尚属首次。

“我们德国包括英、美、法表明一种态度。之所以派你到德国现了我们对德国地重视。同时这种举动会让三国意识到。如果他们逼迫中国地结果只是将中国赶到德国地怀抱之中!让他们意识到。中德结盟现在只是时机成熟与否地问题。”

想到这范鸿意地角一扬。以洋制洋。半年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核心莫过于此。过去联美抑日。现在又是联德抑英法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有影响力地列强之一。他地国际地位并未巴黎地媾和产生太多地影响。

欧洲这场旷日持久、死亡过千万地战争并没打出一个胜者。协约国没有胜利、同盟国同能取得胜利。战争打了7年。参战各国无论是在经济上或是人力上都不能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即便是较晚参战地美国、日本。同样不愿再打下去终协约国对汉堡地毁灭性轰炸和罗马教皇以及中立国地出面斡旋。以久美国地威尔逊未能二次连任为巴黎和谈创造了一个契机战国在1922年11月实现了战线停火。

在一定程度上巴黎和谈有利于同盟国而不是协约国。威尔逊下台后地十四点计划和那个不与“帝国”媾和地前决条件。被急欲摆脱欧战泥潭地哈定总统否定。对于协约国而言。战争进行7年之后。他们所要求地不再将德意志帝国打翻在地。然后狠狠地踩上几脚。他们所需要地是停止这场几乎让人看不到胜利希望地战争。

在巴黎举行和谈。先是让威廉二世被迫传位于皇储。随后德国失去了战前地全部海外领。那些地区早已经被协约国占领。同样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被迫同意将原波兰国土和波罗地海地区交出。用于组建一个地“波兰共和国”和波罗地海三个环海国。甚至于远需要交出被德国和土耳其占领地共同高加索。亚美尼亚大屠杀震惊了世界。成立一个地大亚美尼亚是英法美所坚持地。在德国地军备受到了条约限制地同时。他们还需要支付总额高达375马克地赔款。

表面上德国似乎处在战败国地位置上。但是任何一个稍有头脑地人都知道。德国才是实质上地赢家。根据他们同俄国签定地《布列斯特条约》。德国同奥匈帝国一起分割了乌克兰。获得了整个白俄罗斯和原俄罗斯地大面土地。这些新增飞地甚至超过德国本土面积。同时获得了数千万人口。新领土地税收以及红色俄国支付巨额赔款被其转付协约国作为赔款。德国看似失去很多。但是却得到了更多。欧洲地格局似乎又回到了战前。只不过德国相对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势力大增。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德国视为战败国,仍然是那个世界上的第二强国,他几乎对抗整个世界长达

,让一部分认为,现在看似虚弱的德国实际上在上,几乎是世界第一强国,当然是指他的陆军。

当车队通过布兰登堡大门时,范鸿意总是有意无意地望着前方的布兰登堡大门,和它对面胜利纪念塔的黄金女神像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华丽黄金女神像,这座位在凯尼西斯广场的胜利纪念塔骄傲地向世人诉说着普鲁士的三个胜利。

1864年对丹麦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都获得胜利的普鲁士1870年与法国开战,降伏了拿破仑三世。

“想想看,在1860年时,有几个人能预见拿破仑三世不过数年就没落了呢?当时,谁又想象得到普鲁士会成为今天欧洲的强国呢?”

范鸿意的脑中浮现起前任大使在离开时他曾说过的话语,未来的事真是难以预料,百年后!甚至十年后的德国命运都无法预测,不但如此,就连自己一年后会如何是未知数。

范鸿意知道自这次出任驻德大使,并不会在这一职位上呆上过长时间,这只是像世界的一种表态而已。

就在汽车朝皇宫史去的候,两个东方人也跟着停下脚步,凝视温塔林登大道上车马流车的车辆。

“川本君,今我们一定要让支那人意识我们日本人的力量!”

森喜次郎对身边的同伴说道,他们是德国的日本留学生中日宣战之后,日本的惨败让他们感到绝望,而中国对日本的轰炸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他们曾经试图发动流行,但是却被德国警察局拒绝批准,他们未经批准进行游行示威,却遭受德国警察的镇压,数百名日本留学生随后被驱逐出境由非常简单“怀其为红色分子”,红色是战后的德国最大威胁,战争结束后的一年这中,帝国各王国陆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镇压此起彼伏的红色叛乱,红色亦是战后的欧洲面临的最大问题。

明媚的阳光洒在温塔林登大道急速行驶的车队缓缓调头驶入Scholssplatzz皇宫。就在此时,路旁突然发生一阵骚动夹杂着怒吼和急促的脚步声,数名东方青年疯狂地冲进大街街边的警察先是一愣,随后的开始朝那几名呼喊着的东方人冲过了过去。

那几东方人在地冲向中国大使的车队时。皇宫附近的警察立刻窜出挡在了汽车面前其它的警察还没能及时追上来,而就在这时警察们惊恐的看到那些东方人从衣内取出了手枪,未待他们反应过来,那些东方人就冲着车队中的那辆中国汽车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随即Scholssplatz皇宫前响起阵急促的枪响,可惜这些人的枪法实在是太过普通,除了一发子弹击中车身外,根本没有命中已经加速的汽车,此时车队已经加速朝着皇宫内驶去,同时从皇宫大门处冲出一队骑兵,警察也纷纷取出武器朝着那些东方人扣去了扳机。

枪声响起后,Scholssplatz皇宫附近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冲过来的警察已经将两名被击倒在地的东方人扑倒,制止了他们企图自杀的企图,随后刚刚冲出皇宫的骑兵也立刻驰回原来的岗位。

“起来!你这个混蛋!”

一名警官拖起大腿被击中的青年,狠狠地甩他一记耳光。这个动作像是在向周围的警察传达某种讯号,拉下来来好几个拳头立刻接二连三地捶落在青年的下巴、嘴唇和胸口。

“让这个红杂种尝尝苦头。”

“我不是红色分子!我是日本人!我是为了给……”

年青人的吼声未完,就被如雨点一般的拳头封住了。

“让这个日本屠夫尝尝历害!”

警察们在听到日本人后,先是一愣,随后一个人警察大声叫喊道,相比于中国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德国的报纸更愿意则重报道日本在中国制造的大屠杀,日本人等于屠夫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成立的,在警察们知道他是日本人后,拳头反而更重了。

青年的鼻、唇流着血,用仇恨的眼神瞪着警官,然后指着那些正在殴打着自己的德国警察,竭尽全身力气大声嘶吼着。

“你们这些日尔曼杂碎,日本绝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总有一天,大日本帝国会把这一切千百倍的还给你们,总有一天们一定会看到……”

“闭嘴!你这个屠夫!”

穿着皮靴的警察狠狠的朝着他的脑袋上踢了一脚。

“死到临头了,还疯话连篇。”

警官们再度拳如雨下,不久便将那两个被打的晕死过去的日本青年拖上了警车,离开了Scholssplatz皇宫。

从头到尾目睹这一幕的几名路人,不禁对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面面相觑。

五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驶入皇宫后,出现在皇宫内院的门口。第一辆黑色的“梅塞德斯”按照给司机的指示,在白线处停下来了车队中央的那辆中国轿车的车门正冲着入口。

一个和司机并排坐在一起的德国外交部官员从汽车里跳下来,打开了后面的车门。范鸿意和几名随员就从车上不慌不忙地走出来,似乎先前的那场闹剧从

发生过一般。

第一次来到德国皇营的范鸿意随意的扫视了一下这处军营里的操场很相象的四方形的院子周围可以看到一些立正着的身着传统的日尔曼式胸甲的仪仗兵,就这样不等到预期的片刻停顿,就跨着急速的步子向宫殿的门口走去。

一眨眼,在德国外交部人员的陪同下,范鸿意就走进了那扇高大的、装潢着铜雕花纹的门内,在大厅内威廉三世陛下正在等待着接受新任大使递交的国书。

在步入金碧辉煌的大厅时,范鸿意看到了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威廉三世位411岁的德国皇帝,如果不是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强烈要求,和谈的基础必须以德国的那个有些神经质的威廉二世皇帝退位为前提,恐怕也不会在一年前继位,要知道他的那位挑起了欧洲的父亲身体依然非常健康。

见客人走进来之后,威廉三世才从桌子后面走出来,以迅速的细碎步子向这位中国新任大使走了过来。一枚别在他左边胸口的黑色军人十字章,这是他在西线战场赢得的勋章。

在离范鸿意还几步路威廉三世便默默地向他伸出了手,提着伸手是一种尊重。随后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整个递交国书的仪式都是参照标准的官方程序。问好、致敬、递交国书等等。

将国书交给身旁的侍者,身着普鲁士军装的威廉三世陛下,非常热情的邀请这位象征着中德关系新篇章的新任大使在皇宫享用午餐是战后的德国与各国恢复邦交后,第一位享受这种待遇的外国大使。

“非常抱歉!鸿意大使你在皇宫附近所遭遇的一切!”

在两人到皇帝国办公室后,威廉三世对车队在皇宫外遇袭事件适当的表示了些许歉意竟客人是在自己的“家”门口遭受的袭击,威廉三世并没有将面前的这位中国新任大使视为大使位有着中国国务总理外务助理一职的中国官员,更多的时候所扮演的是等于特使的角色。

这位曾经在西线战场上亲自率领个掷弹兵团向法国人进攻的德国皇帝,和他的那位有些神经质甚至于狂妄自大的父亲有着明显得不同,在德国国内传播着停战后的德国只得为外国人与他们的资本为奴为婢,尊严尽劲的言论的时候,这位信仰军国主义的皇帝却给世人一种和平主义者的印象,其不断努力着与英国、美国包括法国在内的每一个国家修复着关系,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姿态。

“谢谢:下的关心,我想这是那些日本人陷入绝望的一种表现!”

范鸿意轻轻的鞠以表示尊重,同时把一切归到日本人即将战败的绝望。

威廉三世在丰厚松软的地毯上静悄悄地走了几步,然后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后,在自己那只“王坐”前面站住,随后举起一只手,示意仍然站着的范鸿意坐下来。接着用一种平静地口气说道。

“对于贵国会赢得这场战争,我和整个德国都深信不!巴黎和谈各国牺牲了德国,同样也出卖了中国,你们为协约国付出的一切,却没能赢得应有的地位,我想这场战争是更正巴黎和谈错误的最好时间,德国非常高兴,中国这个东方最古老的国家重新挤身世界强国俱乐部,相信未来我们两国间可以在国际事物中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范鸿意注意到眼前的这位德国皇帝在说话时那双锐利的眼睛发着亮光,宛如灰烬下面的炭火一样,显然他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样,或许在战争后期他渴望和平,但是现在谁知道呢?

范鸿意偶尔听着译员翻译,几乎觉察不出地向译员这边俯身靠近一些,他并不会德语至少并不算流利。

“日本人战败现在只是时间的问题,我国总理曾委托我向您致谢,感谢您和德国在战争爆发之后予我国的支持!中德两国之间的友谊是经过战争考验的,我相信未来我们两国之间还将会展开更为亲密无意的合作。”

在弄清楚威廉三世的意图后,范鸿意点了点头,用同样的话语回答了眼前的这位德国皇帝,中德之间的全作是双赢,这一点两国高层都非常清楚,而对于德国而言国更希望看到自己在东方出现一个盟友,上一次战争如果德国有一个东方盟友,或许也不会接受几近耻辱的巴黎和谈。

“战争时期,英美传媒经过密集的宣传战后,成功塑造了德意志帝国具有普鲁士式军国主义与犯下危害人类罪的恶名。协约国之一的君主国家俄罗斯退出战争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美等协约国形成强烈对比。英美等国者,以所谓自由与民主见称,而同盟国则是“国家”。此论调为西方传媒所大量炒作。这对于美国带领盟军参战之事非常重要因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支持美国参战,指出要“使世界安全,捍卫民主”……现在在德国国内,依然有很多社工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以及社民主义者,在指责德国是一个的国家……”

就到这里时威廉三世轻蔑地把手一挥,战后借用外界对于红色力量扩张的恐惧威廉三世成功的以打击红色力量为借口,消除了那些所谓的民主派而确保了德国的稳定。

“这场战争让我们学习到很多

意识到很多问题一次……或许会消除的!”

说到这威廉三世离开了自己的坐位,用手做了个邀请的动作,随后走到那个固定在黑木头台架上的巨大的地球仪,停下来,把一只手放在那个彩色的地球上,把它推了一下。地球仪就迅速地环绕轴心旋转起来。这时他迅速地伸出一只手把它停住了。

“范大使,你看这里!”

感觉有些诧异的范鸿意惊讶的看到威廉三世的手指赫然指着亚洲。

与此同时,远在地球另一端远东朝鲜半岛的的土地上,一队队头戴钢盔、满身尘土的国防军官兵兵,长达数公里地绵延不断军队,步行着,或者乘汽车,或者骑着马,正在朝鲜的田地、土路上疾速前进着,月光映在官兵们的头盔上,映出点点亮光。

坦克和1自行榴炮跟在部队间带着巨大的轰鸣声碾过朝鲜的稻田,或者装在火车上在附近隆隆地过去。

当部队经过一个依然冒黑烟的朝鲜市镇时,就可以看到在村头、镇口跪拜着无数朝鲜人,随着国防军的到来,一些背着武器身着便服的朝鲜人兴奋的发出“满塞、满塞”的呼喊声。

在国防军过的朝鲜市镇,偶尔可以看到居民们悬挂起中国的五色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五色旗要远比数十年前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赐予朝鲜的太极极更多,偶尔还有一些老者会颤颤惊惊的端着酒,用一口流利的汉语送上一首迎接王师的贺诗迎接这些“母国大军”。

而与这种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边可以看到一排被吊挂在电话线杆上尸体,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的脖子上都挂着赫然用汉字写着“朝奸”字样的牌子,朝鲜北部的抵抗组织在日军溃退后,立即对那些曾和日本人合作的朝鲜人展开报复。

“拿出天朝大军的模样出来!让那些鲜人看看天朝军人的模样!”

这是在第二集团军越过的鸭绿江夺取义州日军防线后,第二集团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这场战争的结局并没有任何问,但是作为第二集团军司令的冷御秋却知道,国防军之所以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在驱逐半岛日军,确保东北地区安全的同时,还需要在朝鲜建立一个受中国控制的韩国政权,与日军的战斗是必然,但是行军也演变成了一场威慑性的阅兵。

日军并不会因为鲜人的欢迎停止抵抗,在义州防线被登陆的坦克部队突破后,被击溃的日军便小队小队的不断层层阻击,而大队以上规模的部队对立足未稳的国防发起攻击,他们是反击是在意料中的。国防军的炮兵、轰炸机则是按照地图上的座标进行有计划的炮轰,用炮弹去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每一股敌军。

国防军的大炮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炮口闪着火光,炮身向后倒坐。在密集的弹雨中,溃散日军的被炮弹扯成碎片,前方的树林被燃烧弹焚毁,村庄被炸为平地。在炮停止之后,国防军的部队又一次重新向前行军。

一辆搜索残敌的国防军坦克停在了一个显得有些破旧的朝鲜村庄的一座小小的茅草屋前,坦克的钢铁履带把村旁的一块田地压得坑坑洼洼,地中原本的绿色大半被碾翻起的土壤覆盖着,坦克大灯将整个村庄映于一片通明之中,坦克机枪手操作着机枪瞄准着这个村落。

一位装备齐全的年轻国防军军官从坦克炮塔处露出半个身子,一手拿着扩音器,一手捏着点着的香烟。他将扩音器举到嘴边,然后满面笑容的看着那些老老少少惊恐的脸,这些从梦中惊醒的朝鲜人,被眼前的这一辆怪物战车给吓倒了,他们恐惧的看着面前的怪物,和站在上面的那个人。

“你们不……需要……害怕,我们是中国国防军,来朝鲜是……帮助你们的……有……有会说中国的话的吗?”

一手拿着扩音器说着话,年青的坦克军官一边翻看着“中朝对话手册”,尽管部队中配有大量的翻译,但却仍然是粥少僧多,和朝鲜人之间的对话只能依靠一周前配发到人头的对话手册。

就在坦克军官被对话手册上那绕舌的对话弄的有些发晕的时候,一个朝鲜老头拄着拐杖颤颤惊惊的走了过来。

“长……长官!”

顺着声音军官的右眼一瞥,看到那个老头,他从房后走出来时一瘸一拐的,周围的那些朝鲜人在他走过时大都微鞠着躬,显然对这个朝鲜老头非常尊重。

有人会说中国话,这让坦克军官非常高兴,在出发的时候,情报部门就分发了资料,尽可能的接触那些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朝鲜人,只要这个年龄段的识字的朝鲜人绝对都会说中国话,要知道在甲午战争前,往来朝鲜的清廷官员往来朝鲜无需带翻译,这里与中国无异。

这时站在坦克前的老必恭必敬抚了一下衣服,然后出人意料的跪了下去,原本挤到村口的那些有村民也同时冲着坦克跪了下去。

“朝鲜陷入倭寇魔掌!数十年来无不乞望中华天师再造朝鲜!崇祯二百九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得见天师,小民死亦瞑目已!”

第92章 麻烦与愧疚第239章 战争或和平第158章 破城第172章 局内的人第134章 遭遇第187章 使命第167章 煤仓前第240章 留学第303章 人民决定第96章 覆灭第252章 镀金时代第73章 助饷第172章 决定权第36章 没问题穿越时空第262章 “娱乐方式”第69章 鲸海第275章 两类人第245章 夕阳下的和平第367章 四座第58章 手榴弹(下)第91章 最高优先第224章 自由军团第383章 一对闲人第301章 移交第262章 “娱乐方式”第3章 机械表第4章 关东大地震第139章 公司的未来第194章 媾和第205章 危局第87章 宴会第29章 撤离第199章 草菅人命第48章 卷烟(二)第304章 夜袭第347章 光荣地伤心处第249章 回家第147章 遭遇第299章 暴行第287章 选择第290章 冰尸第134章 话语霸权的时代第346章 日本的沉没第3章 机械表第73章 接管第321章 帅星第239章 战争或和平第14章 全面动员第124章 军装第95章 现代第145章 大同第161章 印象第125章 明天第168章 战斗第81章 对策!第50章 兜售第118章 枪杀第一百五十二章第175章 旗第36章 第一台纱机第6章 警觉204章 斑斑血汗史第37章 应对方案第77章 选择!第111章 农场第41章 布置第54章 大事件(下)第206章 兄妹第21章 极光行动第45章 俄罗斯之阴霾第51章 启动一号作战计划第185章 善后第232章 最黑暗日!第228章 死神之露第393章 惊乱第208章 技术第160章 西北第52章 哈尔滨第61章 谍战!第255章 公路第336章第51章 什么样的国家(上)第327章 必须承受第156章 纽约上空第55章 空运第156章 纽约上空第320章 在开罗第48章 自由的第185章 挣扎第356章 目的所在第181章 出击!第261章 序幕第106章 分歧(下)第339章 是件好事?第208章 技术第120章 山西风云第79章 厚礼第141章 航校第54章 大事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