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安西道经略安抚使

崔敦礼还果真就上了份折子去问皇帝,李逍的战利品该如何处置?

“什么如何处置,李逍是打算如何处置?”

李治对崔敦礼的奏折很不满,这个老货越来越不识时务了。早年,李治还挺满意他的,虽是五姓之一的博陵崔家当家人,但却会站队,可现在却老是跟他唱反调起来。

张大师最近天天陪在皇帝身边,没办法,皇帝有好多事情要问他。

“李经略如今人在赤山浦,在长安新闻报上打了广告,如今正等着各方的人参加他的奴隶拍卖会,据说他已经将在平壤浿江口所得战利品三成分给了行动的部曲、家丁们,剩下的七成则是他跟各家所有,按他们之间的约定,这七成中的一半是归李逍个人所有,因为李逍的船和人比较多。”

三成归那些打劫作战的部曲家丁们,三成半归李逍一人,三成半则归程薛郑崔王卢等十余家。

八千多奴隶,李逍一人就能分到三千,这次李逍确实是好收获。

“既然有约定的分法,为何还要搞这拍卖?各家按比例分不就是了?”李治问。

“据说他们是打算把奴隶一起拍卖了,然后分钱。”

奴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分奴隶的,所以最后李逍才决定把奴隶拉回到登州赤山,统一拍卖,各家愿意要奴隶的也可以去竞拍就是。到时把拍卖所得的钱,按比例大家一起分。

“李逍这次倒是发了笔横财。”张大师笑着道。

李治撇撇嘴,“那也是这小子胆子大,这么多年来,朕也知道有不少豪门世家也常做捕奴贩奴的买卖,哪里都敢捕奴,岭南、云南甚至是突厥草原、西域粟特等,往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地捕奴贩奴的也不少,但从没有人能如李逍这般胆大,短短半个月,就捕了八千余回来,谁能做到?”

见皇帝话里之意,似乎还挺满意李逍的大胆,张大师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身为百骑司的统领,做为三戟张家的老三,张大师明白了皇帝的态度。在这个事情上,皇帝是支持并赞同李逍的行为的,李逍这次的大胆行为不但不会有责罚,估计还会有几句非公开的赞赏之词。

再加上政事堂那边还有李绩和李义府两人在保李逍,看来李逍这个胆大的家伙又一次好运的过关了。

“张卿。”

“臣在。”

李治打量着张大师,“你知道吗,朕向来将百骑司视做朕的眼睛和耳朵,可这一次百骑司有些失职啊。”

“臣惶恐。”张大师也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提到这个,甚至都搞不太清楚失职在哪。

“你们百骑司不但得盯着长安,盯着长安城里的勋戚权贵,盯着文武百官,盯着京畿的北衙禁军和南衙卫府军,你还得替朕观察更多啊。”李治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道,“其实你知道吗,好多人都在盯着李逍抢来的八千余高句丽人口,盯着他又抢到了多少钱财,但朕却注意到李逍的那三条船。”

三条顺着季风只要五个时辰就能从登州抵达平壤浿江口的新式木兰舟,三条还能够原路返航,依然只用五个时辰就从平壤浿江口回到登州赤山浦港的木兰舟。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逍的新式木兰舟拥有了一项相当宝贵的新技术,可以不用等季风就能逆风返航,拥有可以轻松快速往返于登州和平壤之间海上的技术。

这些才是更宝贵的,远比那什么八千奴隶还值钱。

若大唐朝廷有了这种航海技术,有了这种新式战船,那么远在大海之东的那四万大唐水师,就不再是一支放飞的孤军。

那么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都不再是隔海相望,往来不便的飞地,而将是一块块往来方便的沃土。

“臣失职!”张大师连忙请罪。

身为百骑司的统领,张大师自然早发现了李逍新式船新式航海术的价值,可他没有马上禀报皇帝,那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李逍跟襄州刺史武元庆合伙建立了一个新式船厂,合伙人里除了武元庆外,还有大批的外戚权贵,比如武家诸兄弟等。

武元庆则是武宸妃的兄长,谁不知道如今武宸妃最得势?

皇帝不问,张大师就不说。

而现在皇帝问起来了,张大师就不得不说,但他只是一副刚查明的样子,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原来李逍还真掌握了好多航海法宝啊,水密隔舱,航海罗盘指南针,当七面风风帆,嗯,这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这些稀奇古怪的本领。最初给朕献了霜糖脱色提纯法,后又献平辽策,再后来献玉米,如今居然连这造船的技术都会,李逍从关中消失的那五年,究竟学了多少东西?”

他似在自言自语,“既然武宸妃娘家和李逍合伙建了船厂,那此事就算了吧。让兵部派人去襄州的船厂看看,如果那船确实好,便订造一些此等海船。”

李治有的时候很狠,但有的时候又很仁,他狠起来的时候会比他父亲太宗皇帝心胸更狭隘,但仁的时候,又比他父亲更妇人之仁。

比如在对待宗室和元老们的时候,李治表现的过于急躁和狠辣,但当对方臣服之后,他又表现的过于仁慈,并不能狠下心来永绝后患,他似乎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

同样的一件事情,若是太宗皇帝来处理,那绝不会让此等利器掌握在李逍和武元庆的手里,肯定会想办法把这种造船术和航海术收归朝廷手中,但同时也不会亏待了李逍和武元庆就是。

可李治处理这件事情,却只是念着李逍对他的忠心,念着武元庆是武宸妃的兄弟,便就算了,不提将这个新造船厂收为国有,而是任他们私人把持经营。

“告诉政事堂诸相,李逍还未到百济就任,他在平壤搂草打兔子抓了几个高句丽奴隶,这算不得什么事情,用不着惊扰政事堂诸位相公了。”

“还有,西域的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立,西州不太平。”李治顿了顿,继续道,“诏令,加崔敦礼光禄大夫,兼任检校太子詹事,命崔敦礼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兼安西经略、安使抚,持节镇抚西域,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安抚回纥。”

安西都护府是在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灭高昌国之后所设,后升格为大都护府,是二品衙门。从贞观十四年到现在,已经有四任都护。

现任大都护麴智湛是末代高昌国王的弟弟,降唐之后拜官授爵。不过麴智湛自永徽二年授任此职以来,其实一直只是虚授,一直没有到任,人一直在长安城里。

所以大都护之职一直是空缺着的,由长史和司马负责。

张大师知道,皇帝这是嫌崔敦礼最近不怎么听话了。

一脚踢到西域去,明着这是持节镇守西域,实际上就是贬出朝堂,暂时还没罢相,但不在政事堂不在长安的宰相,算什么宰相呢。

况且,现在西域可不太平呢。

当年贞观之时,朝廷先灭了东突厥,然后降服西突厥,特别是贞观十四年直接灭掉倒向西突厥人的高昌国后,大唐在高昌设西州,势力深入西域,对西突厥人的打击很大。

贞观十六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发兵入侵大唐伊州,被安西都护郭孝恪击败,西突厥部属处密部降唐,弩失毕及乙毗咄陆所部屋利啜等派代表至长安,请唐朝废黜乙毗咄陆,另立西突厥可汗。唐太宗遣使册立乙毗射匮可汗。

乙毗咄陆可汗众叛亲离,逃往吐火罗。

但后来这位唐朝扶持的乙毗射匮可汗也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向龟兹、焉耆等国渗透自己的势力,在贞观二十二年,大唐派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平龟兹,击溃了乙毗射匮可汗在西域的势力。

击败射匮后,大唐封原乙毗咄陆可汗的部下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赐给他大唐的鼓纛,派他去招抚尚未服从大唐的其它西突厥各部。

后还赐封贺重为泥伏沙钵罗叶护,等到太宗去世,这时贺鲁实力已经很强,于是在太宗去世后,便自立为沙钵罗可汗。

隋末唐初之时,东突厥势力最强。

贞观之时,唐灭东突厥,西突厥则叛服不常,在大唐的干涉下,西突厥内讧迭起,可汗更迭频繁。

实力是不断削弱的,可每次大唐击败一个可汗,扶持一个新可汗没几年,这新可汗实力一强,便都会背叛大唐。

从乙毗咄陆可汗,到乙毗射匮可汗,再到这沙钵罗可汗,短短几十年间,已经连换了三个可汗,可每个可汗到头来都要背叛大唐,与大唐开战。

面对白眼狼贺鲁,李治暂时也没有其它的好办法,便只好用老方法,派人去册立已经死去的乙毗咄陆可汗之子真珠叶护为新的西突厥可汗,然后让他率部属讨伐贺鲁。

崔敦礼贞观之时也是多次随军出战西域,还几次出使西突厥和回纥的,皇帝这个时候让崔敦礼去西州当大都护,倒也理由充分。

“诏令授回纥大俟利发婆闰为安西大都护府副大都护,授左骁卫大将军。”

“诏令册封真珠叶护为咄陆叶护可汗,授右武卫大将军,加安西大都护府副大都护。”

让崔敦礼去西域,带着回纥部落和西突厥五弩失毕部落共同讨伐贺鲁。

诏令下达政事堂,崔敦礼傻眼了。

他虽是兵部尚书,早年也多次持节出使西域,安抚回纥、西突厥,可说到底他是个文臣啊。

让他一个宰相持节坐镇西域,还要率回纥和突厥人讨伐叛乱的贺鲁,这太为难他了。

而且皇帝授他安西大都护同时,还给他加了个以前四任都护都没有过的安西经略安抚使衔,总感觉是在恶心他。

李逍一个武珍州刺史也加了个安东道经略安抚使,现在他堂堂使相,也加个安西道经略安抚使,这意思是他堂堂使相,跟李逍一个档次了吗?

羞与李阿三同为经略也,崔敦礼气的想抗旨不遵,可李绩却笑呵呵的已经签名同意了。

这个该死的李绩,媚君的奸臣也,和李阿三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387章 唐旗、唐骑第47章 侍从骑士第117章 珍珠奶茶第85章 长孙无忌第169章 欺君之罪第108章 承包第257章 一箭双雕第96章 高阳的野望第264章 泳池派对第28章 哪个裤裆没夹住第301章 你什么都不懂第124章 挤破门槛第45章 黄世仁第20章 激将第379章 狠人第337章 送你十万贯第362章 丢人现眼第56章 炒锅和小灶第13章 红盖头第173章 巍巍长安第243章 皇帝显身第288章 鬼见愁第250章 摊派第388章 摘桃子第89章 长安四公子第155章 惊动县令第107章 爆竹、烟花第45章 黄世仁第121章 公主请自重第247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第283章 赶尽杀绝第417章 周国公第316章 定调第387章 唐旗、唐骑第356章 宰相的攻击第335章 武氏的承诺第7章 虎口拔牙第28章 哪个裤裆没夹住第295章 万人营第404章 新妇第101章 折腰第307章 全城热议第229章 不毛之地第420章 皇太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第317章 和稀泥第67章 美人第87章 门下走狗第72章 旬休第385章 降将黑齿常之第380章 武装升级第107章 爆竹、烟花第120章 我给你第45章 黄世仁第3章 一代女皇第361章 投鼠忌器第59章 圣旨到第231章 李逍是祥瑞第18章 摇钱树第291章 楼观道第387章 唐旗、唐骑第74章 二锅头第37章 三勒浆第420章 皇太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第169章 欺君之罪第93章 绯闻第292章 流水线第194章 虚惊一场第364章 李帅第410章 越城第45章 黄世仁第237章 长安大,居不易第99章 皇家夜宴第236章 胜业坊的豪宅第149章 天灾第272章 黄金三招第349章 浿江口第199章 请君入瓮第373章 借你项上人头一用第33章 薛仁贵第268章 知朕者,莫若李阿三也第213章 罢官入狱第197章 色即是空第74章 二锅头第339章 部曲第53章 皇帝赏赐第186章 阴沟里翻船第315章 外放刺史第298章 朕心甚慰第403章 大唐的娉礼第202章 中箭第200章 主动出击第 218章 小马拉大车第151章 以德服人第411章 大决战第330章 起草废后诏第18章 摇钱树第145章 武氏问计第142章 鸿门宴第354章 唐三藏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