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惊奇

谢安有着一手不错的剑术和枪术,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悍将。他是个读了很多书的人,先汉已经区分除了勇战派和谋战派,认为自己应该算是一名谋战派,绝不是勇战派。

假设之中的背景,长江以北被胡虏统一,却是一个多民族互相不信任的新生国家,那个君王还对各方异族一视同仁,可见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博弈该是多么激烈,还不知道有多少异族首领蛰伏着想要搞事。

对付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无非就是挑动那些有野心的民族,首先从民族矛盾上下手,不用特别去执行什么离间计,会有无数的野心家进行各种明里暗里的捣乱。

“臣以为胡酋需要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谢安已经将一次问答当成是在进行推演,笃定地说道:“既是胡酋想要获得堂堂正正的胜利,臣派出使者前往邀请会猎,以需要渡河为由,请胡酋向后退出十里,以作会猎场合,胡酋必然答应。”

刘彦大笑起来。

历史上的苻坚的确是想要获得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答应了谢安后撤的请求,结果晋军大呼苻坚败了,前秦军队看到苻坚的王旗的确是在后退,可能是真的以为苻坚败了,也可能是那些蛰伏的野心家终于找到机会。

一支可以投鞭断流的八十万前秦大军像样的交战都没有打,竟然是被数万晋军辗在后面追着打,上演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溃败。

苻坚历经这一次大败,回到后方连重整旗鼓的机会都没有,原本表现出臣服模样的各族割地自立,偌大的前秦短短数年之内土崩瓦解。

“得此大胜,南军可否趁机北伐?”刘彦笑完,问道:“借此机会光复中原?”

“或可光复豫州和徐州?”谢安琢磨了很久,给出答案:“恐无法光复中原。”

不止是谢安猜到了,听了个全程的人都猜到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理解是,所谓的南军应该是东晋小朝廷,北方胡虏就是五胡中的一胡。

如果南面的政权是其它,不是东晋小朝廷,击败八十万敌军,各方胡虏又陷入自相残杀,北伐光复中原还是相当有希望,问题那个南军是东晋小朝廷。

都被赶到南方苟延残喘了,可是东晋小朝廷却没有出现众志成城的局面,相反内斗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门阀、世家和士大夫立志要杀回中原,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历经祖逖和刘琨那一次北伐之后,谁都失望了。

祖逖的北伐是最有可能光复中原的一次,那个时候都杀进了关中挺进关东,但就是有那么些人不愿意看到局面大好,后续该有的支援没跟上,甚至还不断地扯后腿,甚至出现内奸给胡虏暗通消息的情况。

祖逖北伐大军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南方却是一片日夜笙歌的景象。

然后祖逖的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南方日夜笙歌并没有停止,中间甚至发生了出名的斗富。

没谁在乎中原到底能不能光复,甚至中央政权压根就不希望中原被光复,对北伐大军全军覆没痛哭流涕的人成了异数,那些一再呼吁北伐的人更是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庾氏是四大门阀之一,一度还差点超过王氏成为四大门阀之首,但因为庾亮一再呼吁北伐,也真的为北伐做出了实际行动,结果庾氏明里暗里不断遭遇阻击。

在朝臣的一片反对之声中,庾亮还是率军北伐了。

庾亮是在一片谩骂之声中率军开拔,大战还没有打开邾城却是失陷,因为邾城的失陷北伐再难进行。

邾城的失陷在史书上不过是短短的一句记载,却是有着很难堪的内幕,庾翼后面调查之下发现邾城压根就是有人刻意造成的结果,目的是为了破坏庾亮北伐的局面,甚至为此不惜葬送五千守军,以及将满城百姓丢给胡虏杀戮和凌虐。

如果会出现由南向北进军,并且最终还取得成功的战争,绝对不会是发生在东晋小朝廷身上。

或许应该这么说,只要门阀和世家没死绝,一帮全身上下只剩下一张嘴还活着的人还在把持朝政,由南向北最终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没有可能出现。

刘彦看着说出类似观点的桓温,内心的讶异不是一点半点。

的确,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栖身在南边安家发展,却能发兵由南向北一统天下者,仅是老朱家。

至于校长?他从始至终就没有完成过真正的统一,哪怕是连名义上的统一都没有办到。

“卿的意思是……”刘彦好奇问道:“南兵不堪战?”

“陛下,臣绝无此意。”桓温才不愿意背这个锅:“天下无不堪战之兵,只有葬送士卒之将。”

其实讲透了就明白了,上古先秦一直到数千年之后,南方之所以无法由南向北一统天下,无非就是南北精英阶层的优劣。

拿个比喻,东汉末年时期,北方的士人想的是再一次一统天下,南方的士人想的则是割据偏安。两个不同区域的精英阶层从想法层次上已经分出了胜负,一方充满了进攻性,另一方只想守住老家。

想要守住老家的那一批人,他们就算是从实力上有机会打穿北方,可因为想打穿北方的只是少数人,必然是会被多数人多牵绊和破坏。这样一样十成的实力能发挥出一半就已经算是很高,通常是十成能够发挥出三成都算不错了。

不独东汉末年是那么回事,要是翻阅史书会发现一点,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南方的精英阶层九成九都是“守财奴”或“保守派”,偶尔出现那么一两个锐意进取的人,他也会在大环境之下成为异类,不是屈服于大环境,就是落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同一个民族,只是因为区域不同却有那么大的区别,无非就是因为生活所造成。说白了就是北方时刻遭到草原的威胁,南方却是没有大敌。人的眼界都是与成长环境有关,思想的养成自然也是那样。

刘彦也就是应景地在八公山提出一个假设,搞成军事推演没什么意外的地方,却是不得不让众大臣多想。

汉帝国现在也开始在出现南北差异。越是往北的地方不是受于战火荼毒就是原本荒凉,越是往南的地方遭遇战火的破坏也就越小。

大体环境安逸的南方,哪怕是出现了动荡,生活环境却是依然比北方要优异许多,不用考虑恢复战争伤痛的前提下,适应时代进行发展成了必然,造成的现象是南方的作坊与工厂的新增数量远要超过北方。

出巡队伍离开八公山进入淮南,能够从很多东西瞧出端倪,便不是什么大城镇,小型的作坊也绝对不缺,有别于北方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农耕恢复。

抵达长江边上,少不了是要停下来游览风光。

作为诸夏母亲河之一的长江,就算是没有刘彦来进行干涉,长江的利用程度其实也是远远超过黄河。

“并非长江水道适合航行,亦非南人熟悉水性。”桑虞看着舟船不绝的长江:“乃是思想之上的区别。”

北人擅走兽,南人熟舟船,其实何尝不是生活环境所造成?

“南方水系纵横交错,以舟船代步远要方面于车驾。”吕议想了想继续说道:“南方难以获取牲畜,利用水网未必不是无奈之举。”

某种程度来讲还真的是一种没有选择之下的屈服,真不是因为有着便利的水网,说到底人是生活在陆地,不管是赶路还是运货,利用舟船也总有需要上岸的时候,以当前的手段进行装载和卸货并不太容易,上了岸也绝对不是就达到了最终目的地。

名属少府的江南造船厂,主要基地是在会稽郡(杭州湾),分基地却有多个,其中的一个就在江都。

建造铁船的就是江都分船厂。

江都离建康非常近,广泛一些的说就是隔江对望罢了。

今天,天子出巡的队伍出现在长江北岸,事先知情的官僚自然是早早等候迎接,后面才知道的百姓是倾巢而出。

百姓当然知道不能靠近天子行在,他们是离得远远地张望,发现出巡队伍不是要过桥开进建康城,纳闷又失望的同时,好奇是要前往哪处。

江都的军事价值是随着南北重新统一而下降,不过因为京口成为汉帝国的两大贸易口岸之一,江都的军事价值虽然降低了却没有被裁撤掉。

军事价值降低的一个体现就是,江都不再有江都令,仅仅是一个驻守军侯。

一早就得知天子会来的江都,该做的准备一样不缺,负责迎接的自然不会是驻守军侯,主迎接人是江南造船厂的督造使,副迎接人则是建康令。

先有禁军开进去进行各种检查,而后接管了要害,刘彦携百官进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地上连根杂草都没有的干净场合。

“拜见吾皇!”

督造使马会率先行礼。

建康令庾龢跟随之。

而后就是一帮经过礼部挑选出来的官员以及优秀匠人。

虽然都是跪,但并不属于跪礼,是拜。就好像屈膝是坐,不是跪。

“平身。”刘彦目光扫视过去,发现匠人的数量多于官员,脸上出现了笑容:“诸卿,船在何处?”

船自然是在船坞,等的就是天子与百官过来,先上去进行参观,而后会移动到滑道,等待最后的下水仪式。

江都这边有十六个船坞,几乎是没有空置的机会,一条接着一条,上面那条完工就又马上铺设新的龙骨,新的船只建造随之跟上。

船坞不是在露天场合,同时也不是集中在一处厂房,十六个船坞之中最小的是造内河船,占了其中的十一个,剩下的五个则是专门用来打造海船。

“建康乃是大汉大市之一,汝不可出了差错。”

庾翼在前,庾龢在后,两个叔侄没有特意避开人。

作为叔父的庾翼对庾龢非常看好,能做一任建康令的人,只要在任上没有出现差错,一般在后来都能得到重用。

庾龢是庾亮的第三子,他的兄长庾彬在苏峻之乱中遇害,二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出仕,庾亮一脉就他早年出仕,先是到地方做县一级别的佐官,后面又成为县令,是在王猛离任之后,成为新一任的建康令。

“陛下今次而来,汝不可做表面文章。”庾翼谆谆教导道:“恪守本分才是为官之道,建康以稳健为主,无需锐意进取。”

庾龢没有什么觉得难堪的地方,有个叔父愿意将话讲的那么明是一种幸运。

建康作为汉帝国的两大贸易城市之一,的的确确需要的不是什么激进,维稳才是最正确的理政方式。

众人来到放置铁船的船坞,看到的是一条长二十四米、宽八米、有着三桅的船只,承载它的不是木头结构,是被安放在水泥墩架。

要说铁船给人最大的是什么印象,该属看去有着明显的流水线,外观上很大部分是借鉴了飞剪船,就是不长的船身却有三个船桅,看去就显得拥挤了一些。

刘彦看着外壳乌黑的铁船,知道是被上了漆。他特意问了一下,主要是询问骨架契合,得知是镕接也不意外。

诸夏的冶炼工艺可能并不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早早就掌握了镕接技术,像是很多冷兵器就需要用到镕接工艺。

“有试航过吗?”

“回陛下,有的。”

刘彦点点头,他都要来视察了,相关人员怎么可能会没有事先准备,试一试将船落到水中是必然的事情,要不然铁船入水直接往下沉的话,闹的就不止是笑话那么简单。

“最大航速是多少?”

“这……风力最大航速仅是三节。”

刘彦再次点头,他原以为依靠风力能跑个一两节就算多,没想到竟然跑了三节?

“臣以为,铁船用风力驱使并不合理。臣见过新式战舰,以为机械驱动必是趋势。”

刘彦停下脚步看着说话的马会,目光里面满满都是审视。

第290章 正式接触第881章 致师?不存在的!第202章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上)第833章 希腊第一大城?第1058章 汉家特色第366章 可庇护其子嗣第550章 事可期待第839章 这就开战了?第998章 还有这操作?第657章 无主宝库第759章 丑恶却真实第600章 为王前驱的荣幸第459章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第551章 草菅人命第811章 遍处战争创伤第379章 唯名与器第1052章 远征舰队第58章 纷纭杂沓第993章 不爽?来打我啊!第411章 乞活……乞活……第639章 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啊!第859章 投入文明的怀抱第985章 罗马的进击第626章 惊闻《兰亭序》第1082章 发狠的波斯人第45章 来生当个汉人吧第1012章 举世攻汉(三)第1051章 汉学第1084章 互有依仗?第523章 重大调整第343章 突围开始第661章 和平还是战争?第445章 一隅缩影第201章 血腥攻防第557章 势必人人自危第1026章 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第811章 遍处战争创伤第1002章 为时未晚第834章 没钱?回去信你妹第455章 再来一次百年战争?第610章 灭燕之战(二)第897章 冉闵的花样作死第69章 可知穷寇莫追?第182章 揭开谜题第818章 在世神灵第815章 海纳百川第36章 总有动心的第657章 无主宝库第619章 总是需要敌人的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1056章 皇帝与储君第481章 好一阵歌舞升平第595章 是否有诈?第553章 紧张之余第130章 虚与委蛇第745章 进击中的阿三第777章 慕克国?没听过第916章 礼崩乐坏第65章 倾盆大雨第844章 对双方都好第817章 大汉的倭岛第1035章 鏖战正酣第952章 寸莛击钟第450章 一肚子不痛快第66章 谁算计谁第744章 利之所在第32章 男儿当杀人第429章 没一个正常人第239章 强弓劲弩第673章 以强汉的名义(中)第1075章 求战心切第503章 世家真的很大第690章 可怕的国家第615章 灭燕之战(七)第154章 家事、国事。国士?第929章 今天开始当皇帝第992章 史上第一神书第962章 羡慕嫉妒第432章 汉国首次的文武之争第129章 登陆后的尴尬第171章 猜中开头,料错结尾第117章 悔到肠子都青了第318章 麻秋之死第411章 乞活……乞活……第35章 晋升的条件!?第649章 坏事也能变好事第1026章 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第944章 汉人的西域第248章 三秦之地第674章 以强汉的名义(下)第757章 防范未然第135章 实力不足,外交来补(上)第504章 冉闵唯一的关注第324章 总算王对王第695章 有限的结盟第562章 咱们老百姓……第1033章 你特么逗我?第350章 “鹿”只有一头第331章 威名之下第68章 先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