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喜得麟儿(下)

?"就烦劳岳父给孩子定名!"赵信微笑着道.?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催促蔡邕快想.蔡邕一捋长须,笑道:"且容老夫细思."虽然蔡邕经纶满腹,可给这孩子起名,也不得不慎重从事.?

看着众人那个心急的模样,赵信差点笑了出来,他们好像比他这个父亲还着急,出言道:"岳父,此事不急,您也累了半日了,先用些酒菜,等晚些时候,或者明后日您再费神给孩子起个好名字."看来赵信倒很平静,这起名的事本来就急不的,慢慢来才好,就算蔡邕这会儿有急智,想出来一个,也未必是最好的.就不说他接待客人接待了半日,还有没有这个精神了.众人一想也是,这要是现起一个,也真有点太仓促了.?

还别说,蔡邕毕竟年老了,先是为蔡琰担足了心,后又出来接待宾客,还真是没这个精神了.闻言,朝赵信略微一躬身,退往一旁就席.一时又恢复到先前谈笑的情形,所谈全都离不开这个孩子.宾主尽欢,酒足饭饱之后,众人相继散去.?

次日一大早,蔡邕就兴冲冲的过来找赵信,说到给孩子起名叫赵彦.看他那样子,就知道昨夜没有休息好,可却很兴奋,大概是初得外孙的喜悦还没过去吧.虽说事情交给蔡邕了,可赵信昨夜为孩子的名字也没少想."彦"字倒是挺不错的,不过考虑了一夜的赵信也有自己的想法.有心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却又觉得那对蔡邕未免有点不尊重.把自己定下的跟"彦"字反复比较起来,还在心中默念.念来念去,突地一动,对蔡邕道:"岳父,这'彦'字是不是重了琰儿的音了?"越想越有道理,以后要是称呼孩子和蔡琰可不都得一个音了嘛,这肯定会造成混淆的.?

趁蔡邕一愕的机会,赵信又道:"您看'华'字怎么样?"蔡邕本想在想过的当中再选一个的,可赵信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只好认同,谁教他没想周到呢!况且"华"字也不错,孩子的名字便这样定了下来.?

刘备不像刘表,他可是个进取之主.得荆州之后,屡施仁政,又以关羽、张飞二人领兵巡视各地,不久一境皆服.自得孔明、庞统以后,才真正认识到人才的作用.为了成就大事,广求人才,在孔明、蒯良等人的指点下,先后请出马良马季常、廖立廖公渊、蒋琬蒋公琰三人用事.后陆续有魏延、陈到、霍峻等人归于帐下,又有朱治之侄朱桓朱休穆来投.?

为了防范赵信,刘备又在孔明的建议下新招五万兵马,合原先水陆兵马一齐,足有二十余万兵马,除了驻守各地的,其余尽皆交由孔明训练.就这,孔明和刘备还大不放心,要不是荆州新经了一场战乱,只怕会招募更多兵马.五万新兵募集好没多久,便得到了赵信平定河北三州,凯旋而回的消息.赵信这么快平定河北,对刘备来说可是大大不利,依赵信四处征伐的野心,说不定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方便用兵之时便会引兵来犯.眼下新兵又没练成,原先刘表麾下的兵马在孔明看来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凭这二十余万兵马跟赵信为敌的话,刘备、孔明二人可都没有几分信心,尤其是刘备.一得到赵信凯旋的消息后,可谓日夜不得安宁,生怕哪一天赵军会突然来犯.?

对此,孔明对刘备道:"主公,今赵信灭袁氏,全取青、冀、并三州,威势正盛,此诚不可轻掠其锋也.光凭如今区区荆州新得之地,孱弱之兵,决难与之抗衡.唯今之计,只有连结各方势力共抗之,方为上上之策."?

这一点刘备也早就认识到了,要想独力与赵信抗衡那是想都不用想的.忙道:"军师有何高见,快详细道来."情急之情言溢于表.?

孔明稍作沉吟道:"今与赵信接壤者,唯马腾、韩遂,公孙瓒与主公三家而,公孙瓒远在幽州,独力难支,迟早将为赵信所破.虽如此,主公亦宜遣使连结,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能将赵信多拖住一日,对主公大业便有利一分.马腾、韩遂二人领雍、凉剽悍之兵,据关而立,进退自如,主公正可引以为绝大臂助,与之结为永世之盟,共同进退,以抗赵信.近日益州为曹操所得,其人与赵信有深仇大恨,主公亦宜深结之.有曹操在后为援,马腾、韩遂在旁分其势,三家成鼎足之势,互相呼应.赵信虽强,亦难耐我何!三家结盟,足以自保."?

刘备大喜道:"军师妙策,若果得如此,我荆州无忧矣!只此数者皆非易事,怕是难以成事,军师可有妙法?"?

孔明避开刘备的问题道:"主公放心,三家结盟之事必定可成,如今天下变数非在赵信,亦不在我等三家,只在幽州公孙瓒.我若是赵信,必定先击公孙,待北方彻底平定之后,再引兵南下,那时再无后顾之忧,则可全力对付我等.如此一来,我们三家只怕很久一段时日内都得保持守势,想要击败赵信更是难上加难,若想进取中原只有看天意了.如若赵信舍公孙而来攻我或者西击马腾,则天下大势尚难定论.只要我三家互相信任,一体同心,挡住赵信,再使公孙瓒领兵击其后,到时我三家也相机出兵,能破赵信亦未可知!"?

说来说去,刘备是弄清楚了,在孔明这番筹划下,他的荆州是可保无虞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孔明这最后一句话最是有趣,"能破赵信亦未可知",表明对此他自己也毫无把握.三家结盟共抗赵信,已非易事,需得三家全心全意合作才行.又加上一个公孙瓒,这当中变数太大了,稍一有变,事情就难以预料.最怕的是赵信真的如孔明所说的先取公孙瓒,这样一来,三家就只有守的份了,只能坐着挨打.?

其实孔明没有点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如果赵信真的舍公孙瓒不取的话,那就只会引兵来犯荆州,马腾、韩遂二人据关而守,易守难攻,谁也不会舍易求难.一旦战起,荆州必然饱受凌虐,就算在其他两家的援助下能守住的话,也必定元气大伤.那时就算击败了赵信,刘备也休想能分一杯羹,只怕到时曹操还会趁火打劫,图谋荆州呢!所以,对刘备来说,今后的路可是艰难万分,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俟孔明一说完,刘备便急急的道:"军师,这几件大事还宜早图之."?

孔明微笑道:"主公所言极是,公孙瓒那边主公只需派人赍礼好言结之即可,成都、长安二处需得我亲自去一趟方成."?

孔明对这两家的重视当然是有道理的,依他的想法,今后三家是要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他当然得亲自前去,尽言其中利害关系,定下攻守同盟之策.这当中涉及太多的关节,既要说服两方真心结盟,又要订下牢不可破的盟约,尤其是后者,真是谈何容易,顺便还可以一观两处人物,一察两处气象,别人去孔明还真的不放心.这点刘备也不是不知道,可要办成这两件大事非得数月功夫不成,这期间没有孔明相助,刘备还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便道:"军师若去了,州中之事何人能助我料理?"?

对此孔明心中是早就想定了,结盟的事虽然重要,荆州这边也一刻也不能放松,好在这段时间有一些人才来投,廖立、马良、蒋琬三人足可相助刘备料理州事.至于兵马的操练问题,这些日子孔明早就拟定了一堆练兵之法,有些已经开始施行了,到时交由刘备,让他和关、张二人主理就是.?

这些都定下之后,孔明又附在刘备耳边叽里咕噜了一阵.刘备频频点头,等孔明说完,接口道:"军师放心,此事我定会十分用心的."?

孔明道:"主公,此事若成,……"话未说完,两人相视会意而笑.于是遣简雍北上幽州,孔明自携金帛先往成都,后去长安.?

第79章 兵败吴郡第151章 狭路相逢第146章 疑云重重第111章 刘磐之死(下)第56章 二破曹军第137章 称王建制第133章 海军之议(上)第115章 直指临淄(下)第20章 荆州出兵第42章 大权谁掌第61章 顺水推舟第167章 事难两全第1章 误回三国第86章 平越之策草船借箭第164章 开门见山第164章 开门见山第88章 事难求全第55章 糜府之战第59章 若即若离第44章 追杀孙策第173章 将星陨落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27章 救与不救(上)第90章 相约夹击第14章 奇袭董卓草船借箭第171章 暗箭伤人第42章 大权谁掌第181章 大势所趋第14章 奇袭董卓第94章 大败袁绍第131章 战乱之后(下)第81章 无功而返第112章 霸主陨命(上)第85章 斩草除根第157章 河上之谋第112章 霸主陨命(下)第154章 画角吹断第128章 小别重逢(上)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08章 荆州换主(上)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30章 临淮鲁肃第134章 选将用事(上)第131章 战乱之后(上)第138章 精练兵马第62章 原来是计第125章 又进一步(上)第71章 兵发兖州第2章 北海结义第177章 矛头南指第174章 枭雄伎俩第42章 大权谁掌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73章 伤折二股第122章 一网打尽(下)第53章 神箭扬威第104章 大帐惊艳第165章 山雨欲来第33章 孙坚旧部第64章 绝世美人第22章 张辽显威第127章 救与不救(下)第50章 人生快事第23章 未雨绸缪第159章 庐山面目第56章 二破曹军第136章 拧成一股(下)第25章 求才大计第59章 若即若离第101章 戏耍张飞第68章 狡诈小人第171章 暗箭伤人第136章 拧成一股(上)第150章 奇诡难测第115章 直指临淄(下)第53章 神箭扬威第56章 二破曹军第108章 荆州换主(上)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59章 庐山面目第22章 张辽显威第121章 倭人该杀(下)第136章 拧成一股(下)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62章 原来是计第159章 庐山面目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21章 倭人该杀(上)第179章 鸩杀大耳第79章 兵败吴郡第51章 救援徐州第87章 凤雏初出第110章 大战黄忠(上)第161章 痛骂刘备第90章 相约夹击第60章 陶商受伤第23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