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益州广得人心,又有族弟曹纯、族侄曹休匿名潜往梓潼相投,声势稍振,可这离曹操的目标还远的很,眼下的形势,是没有办法取代刘璋.曹操和程昱商议,便把目光对准了汉中,打算借刘璋之力取汉中之地,经营汉中为家,待时机到来再取益州.原先曹操领兵借道汉中回益州时就曾和程昱计议过趁机取汉中为家,可那时汉中防备森严,大军在外又有粮草之虞,所以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定下了计策,曹操便遣人伪报刘璋,言汉中张鲁有进犯益州之意,然后上书刘璋,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尽言其中得失利弊.刘璋从其言,遣张任、雷同二人领兵三万助曹操去取汉中.曹操闻讯大喜,尽起梓潼城中兵马,待张、雷二人领兵赶到,合兵一处来取汉中.?
张鲁闻知曹操起兵来取汉中,破口大骂,其弟张卫劝住,张鲁遂令其弟张卫携杨昂、杨任二将领兵数万守瓦口关以拒曹军.?
杨昂、杨任二人引兵先至瓦口关,张卫领兵随后赶来.杨昂闻曹操兵至,便欲出战,杨任苦劝不住.瓦口关前,两军对阵,杨昂当先出马搦战.曹操欲在敌军面前立威,便派夏侯敦出战.两人交战,只四五合,杨昂不敌,败回关上.曹操令兵马急赶,想趁机跟在敌军身后冲入城中,兵马赶到关下,关上杨任见了,着人放杨昂兵马入城,随即闭门,一声令下,关上箭如飞蝗.曹操无奈,只得退兵.?
杨昂败了一阵,关上便谨守不出,一面派人去催促张卫兵马.?
曹操领兵攻了两日,奈何瓦口关地势险要,一时间怎能攻破!不数日,张卫引兵赶到,得知前日兵败一事,知道不宜出战,依旧谨守关隘.?
曹操久攻瓦口关不下,未免心中烦闷,得知关上又添了军马,忧虑更甚.这日,曹操亲自引大军攻城,曹操立在壕边,督促众军努力向前.?
城上张卫见了皂黄旗,知旗下所立之人必是曹操,便令军中神射手暗放冷箭.曹操正调度众军攻城呢,冷不防关上一箭迎面而来,旁边亲卫眼明手快,急忙一拉曹操,事出意外,曹操身子一侧,避过要害,那右手却高高扬起,被射个正着.?
曹操受伤,大军如潮退去.?
关上见了,自然欢欣鼓舞,好好庆贺了一番.?
曹操大帐,众将争相来探曹操,只见曹操面如白纸,命在旦夕.曹仁、夏侯敦等人放声痛苦,冷静点的就拉着军医问及曹操伤势.那军医摇头道:"箭上有毒,我虽治病有方,却无回天之力,各位将军还是预作准备吧!"听了军医之言,众将都呆了,自出兵以来,没取得一城一地,主将却丧命在敌军冷箭之下.众将守了曹操一会,只见曹操伤势越见沉重,都叹息不已的出帐去了.?
曹操病重,军中便由程昱主事,程昱果断下令退兵二十里,重新安营扎寨,精心调理曹操病势.?
不一日,曹操毒发,一命呜呼,程昱令大军举哀,置办白旗白袍,准备为曹操发丧.夏侯敦、曹仁二人在曹操身前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关上得知曹军退去,张卫等人都大喜过望,派人探察曹军动静.得知曹军离此二十里下寨,并未退回益州,张卫等人又忧虑起来,一边整顿关防,一边派人紧盯曹营动静.?
曹操营中竖起白旗之时,探子立刻把这消息传回关上.张卫得信,心中疑惑,难道那一箭射死了曹操不曾,虽然心中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但也不敢就此相信,令探子再去细细探来.?
那探子重新来到曹营外,只听得里面哭声动天,寨门上军士都身着白袍,营中号炮频响.探子忙把这等情形报知张卫等人,杨昂听了,喜出望外的对张卫道:"将军,此必是曹操中箭身亡了."张卫心中已经信了大半,闻言并不出声,拿眼看向杨任.杨任知张卫在问自己的看法,便谨慎的道:"依这等情形看来,应该是如此,可曹操为人多智,将军需得谨防有诈."?
杨昂道:"曹操无故犯我疆界,此仇怎能不报,况且益州刘璋与将军有不共戴天之仇,若是就这样罢休,恐怕会为天下人所笑,如今天赐良机,曹操新丧,兵无斗志,将无战意,正可引兵去攻,必可大败敌军."?
张卫颇为意动,可转念一想,这要是曹操之计,那就糟了,如今之计,还是不宜轻动,便道:"曹操多谋,我等不可轻出,谨守为上,若曹军果然退去,那时便可证实曹操身亡,到时再作处置不迟."便下令严密注视曹营动静.?
杨昂尤自不肯罢休道:"将军,到那时便迟了."?
张卫为了安慰他,便让他先去整点兵马,一旦得知曹军退去,便随时追击.?
曹军果然拔营而起,大军缓缓退回梓潼.探子连夜报回关上,张卫得知,令杨昂、杨任二人领兵追赶,自己在关上安心的等候消息.?
杨昂、杨任二人领兵马不停蹄追了上去,杨任虽然不大相信曹操会如此轻易丧命,但事实摆在眼前,也只得跟杨昂领兵追杀曹军.大军倍道而行,追了一日,终于追上曹军.杨任想让兵马先休整一下,再去追杀,奈何杨昂不从,此次出兵以杨昂为主,杨任也拿他没法,只得随他一起领兵冲向曹军后队.?
杨任见一众曹兵在这等情形下没有一丝慌乱,反而有条不紊的反身接战,便感事情不妙.刚想跟杨昂商量此事,梆的一声,闻得左右两声鼓响,左侧夏侯敦领兵杀出,右侧张任领兵杀至.杨任再也顾不上杨昂了,急忙下令退兵.?
杨昂挺枪杀向曹军,蓦地曹军阵中一将领人直奔杨昂而来,却是曹仁,杨昂接住,两人战在一起,只十合不到,杨昂便感不支,虚晃一枪,拨马飞退.曹仁在后紧追不舍,看看赶上,力斩杨昂于马下.?
张军大败,杨任率数千人死命得脱,一路奔回瓦口关.?
这边曹军不等收拾战场,便令夏侯敦、曹仁、张任三人各领一军在后紧追杨任败兵.?
原来那日曹操中箭后,痛彻心扉,旁边众人连忙救回营中.曹操心中一动,便诈作伤势沉重,又串通程昱和营中军医,骗过手下众将,其意便是要引关上张军出关追赶,曹操生怕营中有敌军细作,所以不得不连夏侯敦等人也一起瞒着.?
后又诈作身亡,令军中举哀,竖起白旗,还怕敌军不上当,便和程昱商议缓缓退兵回梓潼.张卫等人果然中计,开关领兵来追.得知这个消息后,曹操便突然"起死回生",出现在众将面前,告知众将实情,又做了妥善安排,杀败追兵,趁势袭取瓦口关.?
且说杨任一路狼狈逃窜,好不容易逃到瓦口关下,后面三路追兵却已经杀到,杨任本不想进关躲避,怕曹军趁势冲进去,可眼前实在无路可逃,只好到关下叫门.?
关上认得杨任,又见是自家兵马,便开关放杨任进去.杨任这数千兵马还没进到一半,夏侯敦当先率兵赶到,后面张任、曹仁也只离了数十步的距离.杨任进得关来,回头一看关外的情形,顾不上尚留在外面的兵马,便令人闭上关门.哪知那些军士见要关门,便疯狂的冲了进来,势头汹汹,难以阻止.?
夏侯敦便趁机跟在这些兵马身后杀进关来,占得关门,领着兵马稳守关门,待得曹仁、张任领兵进关后,便分兵杀向关上.?
杨任见败势已成,无可奈何之下逃命去了,领着身旁的残兵,往南郑方向逃去.?
张卫得人报知,二话不说,弃关而走.?
关上张军或战或降,比及天明,夏侯敦等人已经肃清一切,开关等曹操引兵到来.?
曹操一到,便令夏侯敦为主,曹仁为副,领兵万五往攻定军山.曹操深知定军山乃是南郑的屏障,若能取了定军山,则南郑易得.曹操自己和其余众将领兵徐徐进发.?
张卫于路收拾残兵,又碰上杨任,两人一合计,一边遣人报知张鲁,让其派兵来援,一边收拾兵马去守定军山.?
张卫两人领着将近一万残兵刚赶到定军山时,夏侯敦和曹仁也领兵赶到了,二人二话不说,便挥兵攻上山来.?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张卫如今可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令人谨守山上,多备弓箭、擂木、滚石伺候山下敌军.?
张卫占尽地利,虽然士气比不上曹军,可守住定军山还是没有问题的.夏侯敦、曹仁二人领兵攻了两日,屡攻不下,反而折损了不少兵马.正烦恼间,曹操亲自领兵赶到.二人忙诉说定军山地势险要,张卫、杨任二人据兵山上,闭门不战,一时间难以攻下定军山.曹操闻言,笑着安慰两人道:"定军山原来可有守军?"?
夏侯敦、曹仁二人一齐摇头,不知曹操问这话的意思.?
曹操又道:"张卫、杨任一路仓惶而来,虽然收拾了近万兵马,可他们能有多少粮草,定军山上又无粮草,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夏侯敦、曹仁闻言恍然大悟,相视一笑.?
张卫、杨任二人匆忙之间领兵赶来定军山,还确实没有想到粮草的问题,原本以为曹操不会这么快派兵来占定军山的,所以二人才一面领兵来守,一面遣人到张鲁处求援.?
三四日过后,山上粮草费尽,张卫无法,只得令军士去挖些野菜、树根之类的东西食用.张卫之所以还坚守在定军山,就是盼望着南郑的援兵能赶来相救.?
哪知道援兵是派出了,可曹操早已料定了此事,援兵还没到定军山呢,就被曹操于路伏兵杀败.?
眼见定军山是守不住了,而且还有可能被曹军困死在这里,张卫便领人冲下山来,可惜每次不等冲到曹军寨前,便被乱箭射回,张卫无奈,只得继续坚守待援.?
这时曹操想出了个更绝的主意,山上不是无粮了么,曹操就令人在山边就地煮起各种食物来,有香味四溢的肉汤,还有各种面食,米饭等等,令军士大声朝山上喊话:只要山上的军士交出兵器,就可以饱餐一顿.防备山上兵马冲下,曹操又遣一军埋伏在山前,以备万一.曹操可真是狡诈的可以,山上的那些士兵,经不住食物的诱惑,必会中招,交出了兵器可还怎么回去.情况果然如曹操预料的一样,山上的士兵纷纷下来以兵器换取食物,再经曹操的人在旁一说,都不敢回去了,只好留在曹营.可也不能把这些人全留下,否则山上其余的士兵见了,还不认为这是有去无回,谁还敢再下来,于是曹操便放过部分士兵,让他们自决去留.不经别人劝说,这些士兵竟然有大半选择回去.?
张卫正在焦躁不安的盼望着援兵到来呢,杨任急急忙忙来告知山前的事情.得知这等情形后,无可奈何,这些士兵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杀了就怕激起兵变,不杀的话,这样下去,士兵还不都跑到曹操哪里去了.?
张卫只得问计于杨任,杨任犹犹豫豫了半天,这才道:"将军,眼下只有请降一途了,否则我等迟早被困死在山上,主公的援兵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张卫低头沉思了一会,叹了口气道:"先让我想想再说."?
一日后,张卫亲自到曹操寨中请降,曹操好言安抚,令人造饭让山上兵马好好饱餐一顿.曹操破了定军山后,便领兵往南郑而来.?
当曹操围困定军山的时候,有人向刘璋进言若是让曹操取了汉中之地的话,必然有不臣之心,建议刘璋扣住曹操大军粮草,让其退兵.可惜刘璋是个懦弱的主,一有事情便找众臣商议,曹操在益州的这些日子可不是白呆的,为曹操说好话辩解的人可真不少,而且理由还是冠冕堂皇的:曹操此举是为刘璋除了张鲁这个心腹大患.俗语说众口铄金,有这些人在刘璋面前说话,刘璋虽然还有疑心,可还是没照当初进言的人的建议办.?
要是刘璋稍微刚强点,或者多疑点,曹操恐怕就夹在益州和汉中间进退两难了.曹操当初定计来投益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上了刘璋的懦弱的性格,再加上益州又远离中原,不用面对赵信.?
曹操领着大军赶到南郑,程昱献计令张卫劝降张鲁,曹操便令张卫出马,张卫在城下见了张鲁,备言曹操恩义,劝张鲁开门纳降.?
曹操昔日虽然是一方诸侯,可如今只是走投无路,乞食于益州的落魄之人,让张鲁向曹操俯首称臣,张鲁还真不愿意,况且刚刚才称王没多久,张鲁可不想就此放弃了荣华富贵.一边和张卫说话,一边偷偷派人下城,准备冲出城去把张卫给抢回来.?
曹操这边见张卫和张鲁谈的好好的,心中暗喜劝降有望,不曾想城中突然冲出一队马军,直冲到张卫身边,抢了张卫就冲回城去了,简直是来去如风.?
曹操一生,除了在赵信手里吃尽苦头之外,只有他算计别人的,哪想到这回被张鲁给阴了一回,大怒之下,立刻挥军攻城,奈何南郑强高壕深,一时间哪里能攻克.见兵马折损了不少,曹操顿时冷静下来,下令退兵.?
不说曹操在汉中和张鲁相持,且说赵信领兵回到汝南之后,细思此次无功而返的原因,最后归于主要是因为这时的攻击手段实在是有限的很.赵信开始设想若是敌军龟缩城中,城池又坚固异常,城中粮草充足的话,哪怕兵力数倍于敌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敌城.?
考虑到自己日后将要面对无数的坚城,赵信不禁想弄出点跨时代的东西来.虽然赵信不是那个料,可在大方向上还是可以指点那些匠人一番的.?
于是赵信便在罗列出一些东西来,打算考虑周全之后,让人去研制、打造这些东西.?
以赵信多了两千年的常识,了解的东西实在多得很,可以汉代的技术、工艺能够造出来,或者研制出来的东西却不多.?
赵信的这些想法有:?
一是连弩,依赵信的想法,至少也要研制出诸葛神弩这般威力的弩弓来,可惜这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的,目前看来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善了,赵信把玩弩弓,琢磨了许久,提出一些意见,让匠人去试试看.?
二是一些关于炼铁的想法,只有炼成好铁,才会有好的兵器,赵信回想以前学的关于冶金方面的知识,能够记起的不多,用的上的更少,赵信一股脑儿全给写了出来,让工匠们斟酌着办,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赵信这个外行也只能在旁边试着提提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道了出来,还提出了合金的概念,让工匠们依着试试.?
三是关于火药,赵信有心想研制出威力惊人的火药,可要他自己动手是不可能的,不管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完成,他对自己的小命还是比较珍惜的.成分他倒是还记得,只是比例却记不清了,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比例,具体的让人慢慢研究.赵信对自己的小命是珍惜的,对别人的小命也照样珍惜,对那些从各处征召来的匠人,赵信也是一再嘱咐他们要小心从事.交给他们之后,找个比较精明的匠人负责,让他隔一段时间汇报一下,赵信便不管了.?
四是关于铁甲连环马,虽然铁甲连环马也不是无敌的,至少陷马坑便能破了它,但在平常冲锋陷阵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赵信既然想到了,便令人打造铁甲,打算成立一支千人队的铁甲连环马.这个事情却容易多了,只要有足够的铁和工匠,赵信跟工匠商量了一下样式,便令人画出来,然后依着打造.?
五是晒盐,赵信知道此时盐是用煮的之后,便把晒盐这个方法提了出来,其中的一些细节可能还要在实践中摸索一下.不过赵信认为这是小问题,相信很快会解决的.?
六是关于造船方面的,赵信令人试制螺旋木浆,脚踩推动,若是能成功的话,就能大大提高行船速度,还有关于铁甲战船的一些想法,以及船身结构上的一些看法.?
七是指南针,磁石比较普遍,做起指南针来倒不是很麻烦,赵信把记忆中大概的原理和人说了一下,具体的细枝末节就留给他人去慢慢研究去了.?
赵信对这些工匠来说最大的帮助就是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想他们所不敢想,想他们所想不到的.整个冬天赵信许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些事上面了,赵信手下一干文武大臣见赵信不务正业,整天钻研这些东西,纷纷劝阻赵信,连郭嘉这等聪明才智之士也对赵信的行为不解,认为这些事情交给工匠们就是了,赵信不必亲自过问.?
赵信一笑置之,知道这些事没法跟他们解释,解释也解释不通.?
两个月后,各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成绩,晒盐的想法得以成功的实现,铁甲连环马的铁甲也都打造完毕了,赵信便令人选了一千精兵及一千匹良马开始训练,指南针也有了大概的眉目了,只其他方面的进展都不大,只连弩改造有了一些进展,但也不是很尽如人意.?
但这些对赵信来说却已经很满足了,照这样下去,这些东西早晚有一天都会达到他的要求的,想想火药赵信就笑了出来,要是到时研制出杀伤力惊人的火药,以他对火药在各方面应用的了解,只要时间充足,必然能很好的把火药利用起来,但赵信也知道就算能研制出来,到大规模的配制、应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赵信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年过去了,一件大喜事悄悄降临赵信头上,蔡琰终于有喜了,当赵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恨不得能抱住旁边的人亲上一口,还好记起自己身处什么时代,要是真做出这样的动作,还不把人吓死.?
一干文武不久后也从赵信嘴里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向赵信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