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今日水犹寒(下)

军粮官迟疑了一下,方道:“将军,您忘了?军马上回都已杀了。”见楚翔阴沉着脸不说话,仍是鼓起勇气道:“士兵们长期吃不饱,有些已在外抢夺民间的粮食。”

“竟有这种事?”楚翔怒喝一声,狠狠的一拳砸在案上,“传我命令,若发现有擅抢民粮的,一律军法从事!”

军粮官答应了一声,仍神情犹豫。

楚翔又问:“粮草还能几日?”

军粮官道:“最多……最多只能到明日……”

“明日?”楚翔心头咯噔一跳,军无粮草是军中大忌,军心一乱无法约束,夏州即会不攻自破,却见营中众将皆都变了脸色,楚翔正要发话,一名传令官进来:“将军!秦国皇帝遣信使到!”

“召!”

少时进来一人,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脸上尽是傲慢不屑的神气。来人大大咧咧地走到厅堂正中一站,对楚翔略拱了拱手,道:“楚翔,我朝皇上有一封亲笔信要交给楚将军,并要带回将军的回信。”

楚翔遂令人将信递上,拆开草草看了几行,冷笑一声,刷刷已将信撕成碎片,掷于地上!“来人,将他给我拿下,推出去斩了!割下他的头来带回去当作回信!告诉那符陵,休得再来劝降!”便有人上前将信使绑了。

众将震惊,纷纷劝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将军要三思啊!”

楚翔此举,是知军心动摇,若不果断处置,投降之风必难遏止,欲借机杀鸡儆猴。见众将苦劝,终于道:“既是如此,且留下他性命,割下他两只耳朵,装了让他自己带回去!”

嗣后,楚翔来到城楼视察,士兵们都是面有菜色,无精打采,此时将近十月,北方已相当寒冷,城楼上朔风正急,刮在脸上利如刀割,但士兵们仍是身着单衣,脚穿草鞋,一个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楚翔默默地走了一圈,面上虽不动声色,心头却愈来愈沉重,自己早在就任之前,已下定决心为国捐躯,但这些军士岂不是白白陪自己送死?符陵信上说的实情,自己又怎会不晓?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抬上来几大木桶稀粥,楚翔让副将盛了一碗,端来一看,几乎就是清水,碗底几颗数得清的米粒,楚翔无言地放下碗,走到一边。伫立城头,灰黄色的天幕下,四野茫茫都是敌军,营帐连绵,不见尽头,甲光向日,黑云压城。远远望见一座明黄色的大帐,帐前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帜猎猎,旗上大书一金色的篆字“秦”。楚翔看了良久,终于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许,只有铤而走险一条路可走了……

“将军!将军!”突然右腿被人抱住了,楚翔转头一看,却是一名士兵跪爬在面前,痛哭失声:“将军!求求你了!求求你放小人一条生路!小人家中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未满周岁的孩儿,小人不想死在这里……”楚翔皱了皱眉,想一脚把他踢开,见他满面风霜,年纪比自己还大许多,刚动了下腿又收回了,任他抱着哭诉。过了一阵,方令左右将他带下去。

夕阳收去了最后一抹橘黄的余辉,天色渐渐地暗了,旷野之间风声呼啸,楚翔仍站在城头,看那城外营帐的灯火连成了一片,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忽然耳边传来极细的啸声,楚翔一喜,忙快步回到房里,遣退随从,迅速换了一套黑色夜行服,施展轻功,趁黑翻墙出院,找到一僻静处越过城墙,无声无息地潜过秦军营帐,来到东面的苍山上。

此时啸声又起,楚翔来到山顶,果见星光下站着一玄衣男子,约三十岁左右年纪,浓眉大眼,腰佩长剑。楚翔欢喜叫道:“师兄,你来了!”

男子却面带忧色,道:“师弟,你飞鸽传书给师父,他即让我昼夜兼程先来此处,看能否帮得上你的忙?不知师弟有何紧急之事?”

楚翔道:“我是想借用下师父的飞天银针。”原来,楚翔虽是楚朗之子,兵法韬略皆从其父,武功却是另投飞天门下,他师父便是飞天门的第十一代掌门杨一清,而来者正是他的大师兄狄丰。

狄丰点点头:“这么说,师弟是想去刺杀秦国皇帝了?”

楚翔笑笑:“不错,弟确有此意。本来我作为大军统帅,不该冒险行刺,但如今的形势,师父和师兄亦当明了,山河破碎,朝中无人,国事日非,而秦国却是虎狼之国,乍定江北,又临夏州,步步紧逼。眼下夏州危如累卵,我若不能破釜沉舟出奇行险,十万大军便会白白葬身于此!传闻符陵常自比为秦始皇,那我何不妨做一回荆轲?”他言语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却自有一种悲壮决绝之气。

狄丰闻言肃然,却劝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亦不能袖手旁观。师弟,不如我去刺杀符陵,你重任在身,何必亲身犯险?”

楚翔摇了摇头道:“多谢师兄!但符陵防范周密,身边高手众多,他自己也绝非泛泛之辈,要接近他谈何容易?还是我相机从事为好。”

狄丰听他这样说,不好继续坚持,他虽然是师兄,但悟性天赋不及楚翔,多年来虽经刻苦练习,武功智谋却皆不如师弟,若执意要去行刺,殊无把握,恐更坏了楚翔的大事。沉默了一阵,狄丰复对楚翔道:“师弟,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不多劝了,成败在此一举,唯愿你马到成功!师父明日晚上方到,我先去接他,看他带上银针没有?”

楚翔拱手道:“有劳师兄了,那我们明日再见!”

狄丰紧紧地握住楚翔双手:“师弟,你……多保重!”想到他此去行刺,无论成功与否,都难生还,心中难过,眼中噙着泪水,再说不下去。

楚翔轻轻一笑:“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师兄不必以我为念。”

[]

!

十五 天寒将欲晚(下)七 岂不惮艰险(上)四十五 江间风暂定(下)八 夜来风雨声(下)二十 谈笑挽天回(下)十四 迷津欲有问(下)四 图穷事自至(上)四十一 只有香如故(上)十二 尝试与君谋(上)十二 尝试与君谋(上)二 壮士发冲冠(上)二十 谈笑挽天回(上)七 岂不惮艰险(下)二十九 醒时同交欢(上)三十一 风景旧曾谙(下)十三 天道昔未测(上)十一 由来征战地(上)六十 恩怨相尔汝(下)三十八 霜露岂能摧(下)一 季子正年少(上)五十六 与君离别意(上)十五 天寒将欲晚(上)十九 龙蛇争霸王(上)三十八 霜露岂能摧(下)二十二 失之有余恨(下)五十九 大漠沙如雪(下)十五 天寒将欲晚(下)四 图穷事自至(下)五十二 往事只堪哀(下)三十 良人昨夜晴(上)五十四 只是朱颜改(上)三 今日水犹寒(下)十三 天道昔未测(上)十二 尝试与君谋(上)二十五 妒深情却疏(上)四十九 循环不可寻(上)四十八 城春草木深(上)五十二 往事只堪哀(下)四十六 何处堪托身(上)五 何以有羽翼(下)二十八 何当金络脑(上)解禁:三十三 王孙归不归(上)四十六 何处堪托身(上)五十九 大漠沙如雪(上)十四 迷津欲有问(下)解禁:三十六 欲将轻骑逐(上)五十一 金剑已沉埋(上)四十六 何处堪托身(下)二十二 失之有余恨(下)五十九 大漠沙如雪(上)三 今日水犹寒(上)二十二 失之有余恨(上)五十七 不见有人还(下)四 图穷事自至(下)解禁:三十八 霜露岂能摧(上)十五 天寒将欲晚(上)三十 良人昨夜晴(上)四十七 中有千千结(下)十五 天寒将欲晚(上)二十 谈笑挽天回(上)五十 运命惟所遇(下)十八 人约黄昏后(上)十八 人约黄昏后(下)二十九 醒时同交欢(下)三十二 今夕是何年(下)二十九 醒时同交欢(上)五十八 托体同山阿(上)六 露重飞难进(上)二十一 挥剑决浮云(上)五 何以有羽翼(上)十九 龙蛇争霸王(下)四十七 中有千千结(上)解禁:三十六 欲将轻骑逐(上)三十 良人昨夜晴(下)四十八 城春草木深(下)二十九 醒时同交欢(上)二 壮士发冲冠(上)解禁:三十四 狂风吹我心(下)五十六 与君离别意(下)二十八 何当金络脑(下)五十一 金剑已沉埋(下)五 何以有羽翼(上)十五 天寒将欲晚(上)十九 龙蛇争霸王(下)解禁:三十四 狂风吹我心(下)十八 人约黄昏后(上)二十八 何当金络脑(下)五十四 只是朱颜改(下)九 从容帷幄去(下)四十一 只有香如故(下)六十一 坐看云起时(上)二十六 谁为表予心(下)十八 人约黄昏后(上)五十四 只是朱颜改(下)解禁:三十七 君今在罗网(下)二十七 季布无二诺(下)十七 长歌怀采薇(下)四十二 世人皆欲杀(下)四十九 循环不可寻(上)六十一 坐看云起时(上)